在南洋。


    他們測繪出了貫穿諸島的0度緯線,即赤道。


    在赤道及以南地區。


    觀測到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星象。


    這樣的發現令他們興奮不已,繪製了大量的星圖。


    並在赤道以南的舊港,訶陵國所在的爪哇島等地,建立了觀星台。


    安排人員長期對南鬥星空進行係統觀測。


    便於以後航行赤道以南海域時觀星導航所用。


    “陛下,這是臣這幾年出海航行記錄的一些資料……”


    劉焯喝了口茶。


    放下茶杯,指著帶來的幾大捆書稿說道。


    吳勇聞言,俯身解開,取了一疊交到皇帝手上。


    宇文衍仔細看了幾頁。


    正是有關過洋牽星術實際運用的詳細記述。


    毫無疑問。


    這些內容,對於遠洋航行來說,就是無價之寶。


    此前。


    宇文衍就讓他利用現有的內容和經驗,編纂了《天文曆書》和《航海手冊》。


    供其他船長參考之用。


    隨著曆書、手冊不斷完善,已經成了出海必不可少的“航行寶典”。


    “太好了。”


    “這些可都是寶貝啊。”


    宇文衍快速掃視,不時發出陣陣讚歎。


    “將手稿交給弘文館,整理成書,印刷出版。”


    “書名就叫《士元航海圖誌》吧。”


    粗略瀏覽一遍後,宇文衍如是說道。


    “臣謝陛下成全!”


    劉焯聞言大喜,起身拱手長躬。


    著書立傳。


    是每一個文人士子的畢生追求。


    著作能夠官方出版,已經是大多數人遙不可及的奢望了。


    得皇帝以字賜書名,那更是鳳毛麟角,無上榮耀。


    “凡大周海船航行所至,命名或樹立主權碑的陸地、港口、島礁等。”


    “都要一一匯總,報於戶部,以便朝廷造冊,史官實錄。”


    宇文衍回望了一眼身後的輿圖,輕聲說道。


    “陛下放心。”


    “天文地理館早就製定了相關章程,每發現一處都有詳細記錄。”


    “對於民間流傳的稱謂,也有收集整理。”


    領地歸屬。


    講求曆史沿革,其中命名就是極為重要的一項。


    “此次回來,你不必著急離京,好好休養一段時間,陪下家人。”


    “正好朕這裏有個設想,你拿去琢磨一下。”


    “若是成了,絕對比牽星板更好用。”


    宇文衍點頭。


    說話間,讓吳勇從禦書房取來一手寫書冊。


    是關於六分儀的原理和製作。


    六分儀基於反射原理,利用兩麵鏡子將天體的光線反射到望遠鏡中。


    通過調整可動臂。


    使太陽、月亮、星星等天體的影像與地平線重合。


    此時,刻度盤上的讀數,即為天體的高度角。


    結合天文曆書現有的觀測數據,便可以計算出當前的經緯度。


    如今。


    有了玻璃鏡子和望遠鏡等物。


    冶鑄司手工車床的零件加工技術也成熟了不少。


    材料和技術上,都滿足了製作六分儀的基本條件。


    提出這個點子和方向。


    就算短時間內製作不出來。


    宇文衍也相信,在華夏工匠的無窮智慧下,遲早都能成為現實。


    “陛下,此物當真比牽星板好用。”


    “好,太好了……”


    作為專業人士。


    隻是看了一下文字描述,以及宇文衍繪製的草圖。


    就確定六分儀肯定更為先進。


    劉焯激動萬分。


    看向皇帝的眼神充滿了崇敬之色。


    他至今都還想不通,陛下從何知曉那些玄奧天文學識的?


    看其興奮的樣子。


    宇文衍就知道他坐不住了。


    賞下錢千貫,絹帛百匹,烈酒十壇,白砂糖十斤,冰玉飾品若幹。


    讓他出宮而去。


    使團回京後的大朝會上。


    朝廷就給劉焯封開國縣公,太史丞。


    也算是加官進爵了。


    ……


    進入臘月後。


    轉眼就到了年關。


    整個天元十二年。


    除去鄖國公歸天令人悲痛。


    其他方麵都是好事連連。


    農田豐收,糧食增產,百姓安居樂業。


    手工業百花齊放,商貿繁榮,延伸海外。


    滅吐穀渾,解決西北一大頑疾,震懾諸國。


    邊防安定,四夷臣服,天朝上國傲視天下。


    朝堂穩固,上下一心,神州大地一盤棋。


    在當朝天子宇文衍的治理下。


    大周儼然呈現一幅國泰民安,民族強大的盛世景象。


    十五日。


    最後一次大朝會。


    工部尚書宇文愷匯報了水泥路的鋪設進度。


    往北的秦直道,已經延伸至“河南地”區域。


    明年就能抵達五原城,全線完工。


    西方道鋪設到了武威。


    從武威到京城的這段“京威官道”,已經成為廣闊平坦的通途。


    往來商隊,花費時間大大減少。


    哪怕通行車輛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


    商人們也覺得物有所值。


    西域胡商萬萬沒想到。


    大周朝廷在短短兩年內。


    就在絲綢之路上複製了一條名揚天下的“長洛官道”


    更加堅定了他們與中原之間的貿易。


    特別昭武九姓的商賈。


    由於祖上大月氏曾定居河西走廊,深受華夏文化的影響。


    對中原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長安新城搬遷後。


    這些不差錢的土豪一擲千金,買下大量房產。


    出手極為豪橫。


    盡管朝廷做出了各種規定,不是有錢就能任性,百無禁忌地買買買。


    但隻要是允許胡商購買的產業。


    不管是宅院,店鋪,酒樓,還是倉庫。


    能買的絕對不租。


    胡商,蕃商給大周商貿活動注入無窮的活力。


    但不代表他們能在神州地界享受“超國民”特權。


    宇文衍早就下過諭令。


    來了就得遵守大周的規矩,絕不縱容為所欲為。


    違者,一樣受《大周律》的判罰。


    因而。


    這些商賈雖然腰纏萬貫,但在京城的社會地位不高。


    就連大周叫化子都不會接受他們的施舍。


    隻能是老老實實做貿易。


    平常多加學習華夏文化,盡可能讓自己融入大周百姓的日常生活。


    朝廷也給了這些土豪行善積德,布施天下的機會。


    在商業司設立了“慈善署”。


    接受社會各界人士的財物捐贈。


    捐贈者獲得榮譽勳章,並在大周邸報上登報表彰。


    所得財物將由朝廷進行救濟貧困、施放食物、修建橋梁道路等善舉。


    宇文衍親政以來。


    工部政績斐然,為皇帝所重。


    連帶工部尚書在朝中的話語權也是水漲船高。


    對於宇文愷的能力和表現。


    宇文衍是絕對的放心,百分百的滿意。


    大朝會上。


    各部匯報全年總結。


    大量數據表明,比之去年,都有進步。


    最後。


    宇文衍宣布給官員發放年終獎。


    並給五品以下官員的俸祿上調兩成。


    前幾年。


    他就把所有官員的俸祿漲了三成。


    這次,僅針對基層官員。


    這些品階不高的官吏,往往是政令執行的最後一環。


    幹的也是最髒最累的活。


    如今,朝廷國庫充盈,財政寬裕。


    宇文衍作為王朝的大家長,理應提升一下底層官員的福利。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落的記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落的記憶並收藏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