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蓬勃發展的新興手工業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作者:飄落的記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98章 蓬勃發展的新興手工業
莊抱樸撓著頭,表情有些靦腆。
“陛下,紅衣大炮還在研製中,小鋼炮倒進行了一些革新,射程和威力都有所增加……”
宇文衍很清楚,研製火炮沒那麽容易。
小鋼炮能夠問世,就已經是劃時代的產物了。
製造的第一批小鋼炮,皇帝給揚州造船塢送去了十幾門。
讓工匠們試著裝配在小型寶船上。
也就是今年開春下水試航的那兩艘小型寶船,上麵就有小鋼炮了。
如今,這種遠程火器已經由軍器監在生產了。
宇文衍調撥了幾十門給火器營,其他的全都分配給各邊城要塞。
以後,各大船塢打造的小型寶船,都將裝配小鋼炮。
且不論能起多大的作用,先把這種戰艦的概念弄出來。
“不急,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
“大膽嚐試,積累經驗,總有一天能夠扶搖直上,一舉功成……”
宇文衍拍了拍抱樸的肩膀,鼓勵了一番。
“謝陛下,小人謹記於心,不負聖望。”
莊抱樸話不多,卻是一臉堅毅。
自從研製小鋼炮來,需要冶鑄司協同改善鋼材的性能,一來二去,就和綦毋冶子混熟了。
熱衷於冷兵器鑄造的冶子,見到熱武器也是眼界大開。
兩人對所用鋼材進行多次改進,使得炮管的強度得以進一步提升。
宇文衍滿意地點了點頭。
隨後,視察了他們的研製工坊,說了說自己的看法,提了些要求。
當然。
賞賜肯定是少不了的,既有榮譽表彰,也有錢財物帛。
這種獎勵機製,不論對工匠還是官員,效果都是杠杠滴。
離開火器莊園後,皇帝去了火藥作坊。
作為最核心的機密,配製火藥由久經考驗的內侍墨一負責。
幾年來,忠誠有加,兢兢業業,沒有出現絲毫紕漏。
而火藥的三大原料硝石、硫磺、木炭,分別由墨二,墨三,墨四負責的作坊進行提純加工。
采買則還是由九洲商行的劉寶負責。
他們都是嫡係親信,不論是忠誠度還是辦事能力,宇文衍都很放心。
由於九洲商行持續收購硝石,民間出現大量熬硝的百姓。
逐漸形成了一條相對成熟的硝石產業鏈。
而硫磺除了向胡商收購,有相當一部分是漢至平原的張須陀讓阿伊努人從火山上采集的。
他們把硫磺交易給九洲商行的商賈,隨船隊運回中原。
在雲南道永昌郡西南的騰衝地區,擁有火山群,同樣盛產硫磺。
宇文衍已經給陳王去了密詔,待到朝廷駐軍以及中原移民在大理壩子站穩腳跟後 ,便著手向西、南兩個方向推進。
撣國是哀牢國遺民所建,如今被驃國所滅,其王族北逃歸附大周。
這麽好的機會,宇文衍當然不會放過。
此處是“蜀身毒道”的交通樞紐之地,戰略地位尤為重要。
往東連接蜀地、中原,北麵可達雪域高原邏些,南邊通往中南半島諸國。
向西過怒江,翻越高黎貢山,這裏有一處稱之為“江心坡”的寶地,可前往天竺。
此地作為後世華夏無法撫平的傷痛,宇文衍怎麽可能不上心。
王師所至,必然要將撣國之地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如此一來。
既拿下了西南絲路要衝,騰衝這處硫磺產地,也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
一旦燧發槍和火炮等火器派上戰場,火藥的消耗量肯定是巨大的,朝廷一定得保證原料的供應。
隨後。
宇文衍又視察了釀酒、香水、香皂工坊,棉製品工坊,玻璃製品園區,印刷園區。
這些誕生於宇文衍之手的新興產業,給大周的手工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烈酒和香皂、香水已經成為大周貿易的重要商品。
胡商、蕃商甚是鍾愛,特別是香水,需求量越來越大。
九洲商行的吸金能力一點不亞於商業司經營的華夏商行,為皇家內庫源源不斷地賺取海量財富。
宇文衍現在也是名副其實的地主老財,不差錢。
棉紡製品還是由朝廷專營,主要是以軍需特供邊疆苦寒要塞的將士。
剩餘的供應東北、北境、西北等嚴寒之地的市場售賣。
依照宇文衍設計裁製的長款“軍大衣”,倍受歡迎。
隨著棉花產量的提升,棉製品將會逐漸普及開來,最終走進尋常百姓家。
幾年前。
雕版印刷讓書籍的傳播從手抄轉變成批量複製。
而活字印刷的發明,則讓印刷成本下降,效率得以質的提升。
宇文衍堅信,在長期、大量的實踐中,印刷技術還會繼續向前發展。
技術進步使得書籍的價格直線下降,就算寒門學子也能買得起。
京城“文淵閣”成了一眾學子心目中的“聖殿”。
這裏不僅可以免費翻閱各種經書典籍,碰到喜歡的還可買回家珍藏。
一些世家感受到自身文化地位受到威脅。
曾讓在朝為官的家族成員聯名上奏,要求朝廷停止售賣廉價書籍。
宇文衍也很開明,第二天就下詔“文淵閣”不再出售任何書籍。
與此同時,聯名上奏的豪門世家被有心人披露了出來。
一眾學子怒不可遏,聚眾聲討,匯集了數千人,直接把幾個世家在京城的府第給圍了。
他們朝府內扔石塊,在圍牆上潑糞水,畫詛咒小人。
更有甚者,一把火把大門給燒了。
武侯府的街使根本阻攔不了滿腔怒火的學子們。
大門被燒後,大家一湧而入,四處打砸。
豢養的護院雙拳難敵四手,府內頓時哀嚎遍地,驚叫連連。
待羽林衛姍姍來遲,搞事情的學子早已鳥作獸散,不見了蹤影。
事後,世家震怒,上書要求朝廷緝拿鬧事者,予以嚴懲。
皇帝痛快答應,事實卻是雷聲大雨點小,事情沒有任何進展。
反倒是他們在京城的產業頻繁遭受潑糞的待遇,生意也是一落千丈。
想通事情關鍵的世家哪怕恨得牙癢癢,也隻能打掉牙齒連血吞。
再次上書朝廷,請求“文淵閣”恢複書籍售賣事宜。
事件這才算平息下來。
此後。
再也沒人拿低價書籍來說事。
這幾個世家的聲望也從此染上了臭氣,為寒門學子所不恥!
如今。
印刷工坊在華夏商行的經營下。
“雕版”和“活字”雙管齊下,印刷業蓬勃發展。
莊抱樸撓著頭,表情有些靦腆。
“陛下,紅衣大炮還在研製中,小鋼炮倒進行了一些革新,射程和威力都有所增加……”
宇文衍很清楚,研製火炮沒那麽容易。
小鋼炮能夠問世,就已經是劃時代的產物了。
製造的第一批小鋼炮,皇帝給揚州造船塢送去了十幾門。
讓工匠們試著裝配在小型寶船上。
也就是今年開春下水試航的那兩艘小型寶船,上麵就有小鋼炮了。
如今,這種遠程火器已經由軍器監在生產了。
宇文衍調撥了幾十門給火器營,其他的全都分配給各邊城要塞。
以後,各大船塢打造的小型寶船,都將裝配小鋼炮。
且不論能起多大的作用,先把這種戰艦的概念弄出來。
“不急,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
“大膽嚐試,積累經驗,總有一天能夠扶搖直上,一舉功成……”
宇文衍拍了拍抱樸的肩膀,鼓勵了一番。
“謝陛下,小人謹記於心,不負聖望。”
莊抱樸話不多,卻是一臉堅毅。
自從研製小鋼炮來,需要冶鑄司協同改善鋼材的性能,一來二去,就和綦毋冶子混熟了。
熱衷於冷兵器鑄造的冶子,見到熱武器也是眼界大開。
兩人對所用鋼材進行多次改進,使得炮管的強度得以進一步提升。
宇文衍滿意地點了點頭。
隨後,視察了他們的研製工坊,說了說自己的看法,提了些要求。
當然。
賞賜肯定是少不了的,既有榮譽表彰,也有錢財物帛。
這種獎勵機製,不論對工匠還是官員,效果都是杠杠滴。
離開火器莊園後,皇帝去了火藥作坊。
作為最核心的機密,配製火藥由久經考驗的內侍墨一負責。
幾年來,忠誠有加,兢兢業業,沒有出現絲毫紕漏。
而火藥的三大原料硝石、硫磺、木炭,分別由墨二,墨三,墨四負責的作坊進行提純加工。
采買則還是由九洲商行的劉寶負責。
他們都是嫡係親信,不論是忠誠度還是辦事能力,宇文衍都很放心。
由於九洲商行持續收購硝石,民間出現大量熬硝的百姓。
逐漸形成了一條相對成熟的硝石產業鏈。
而硫磺除了向胡商收購,有相當一部分是漢至平原的張須陀讓阿伊努人從火山上采集的。
他們把硫磺交易給九洲商行的商賈,隨船隊運回中原。
在雲南道永昌郡西南的騰衝地區,擁有火山群,同樣盛產硫磺。
宇文衍已經給陳王去了密詔,待到朝廷駐軍以及中原移民在大理壩子站穩腳跟後 ,便著手向西、南兩個方向推進。
撣國是哀牢國遺民所建,如今被驃國所滅,其王族北逃歸附大周。
這麽好的機會,宇文衍當然不會放過。
此處是“蜀身毒道”的交通樞紐之地,戰略地位尤為重要。
往東連接蜀地、中原,北麵可達雪域高原邏些,南邊通往中南半島諸國。
向西過怒江,翻越高黎貢山,這裏有一處稱之為“江心坡”的寶地,可前往天竺。
此地作為後世華夏無法撫平的傷痛,宇文衍怎麽可能不上心。
王師所至,必然要將撣國之地納入中原王朝版圖。
如此一來。
既拿下了西南絲路要衝,騰衝這處硫磺產地,也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
一旦燧發槍和火炮等火器派上戰場,火藥的消耗量肯定是巨大的,朝廷一定得保證原料的供應。
隨後。
宇文衍又視察了釀酒、香水、香皂工坊,棉製品工坊,玻璃製品園區,印刷園區。
這些誕生於宇文衍之手的新興產業,給大周的手工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烈酒和香皂、香水已經成為大周貿易的重要商品。
胡商、蕃商甚是鍾愛,特別是香水,需求量越來越大。
九洲商行的吸金能力一點不亞於商業司經營的華夏商行,為皇家內庫源源不斷地賺取海量財富。
宇文衍現在也是名副其實的地主老財,不差錢。
棉紡製品還是由朝廷專營,主要是以軍需特供邊疆苦寒要塞的將士。
剩餘的供應東北、北境、西北等嚴寒之地的市場售賣。
依照宇文衍設計裁製的長款“軍大衣”,倍受歡迎。
隨著棉花產量的提升,棉製品將會逐漸普及開來,最終走進尋常百姓家。
幾年前。
雕版印刷讓書籍的傳播從手抄轉變成批量複製。
而活字印刷的發明,則讓印刷成本下降,效率得以質的提升。
宇文衍堅信,在長期、大量的實踐中,印刷技術還會繼續向前發展。
技術進步使得書籍的價格直線下降,就算寒門學子也能買得起。
京城“文淵閣”成了一眾學子心目中的“聖殿”。
這裏不僅可以免費翻閱各種經書典籍,碰到喜歡的還可買回家珍藏。
一些世家感受到自身文化地位受到威脅。
曾讓在朝為官的家族成員聯名上奏,要求朝廷停止售賣廉價書籍。
宇文衍也很開明,第二天就下詔“文淵閣”不再出售任何書籍。
與此同時,聯名上奏的豪門世家被有心人披露了出來。
一眾學子怒不可遏,聚眾聲討,匯集了數千人,直接把幾個世家在京城的府第給圍了。
他們朝府內扔石塊,在圍牆上潑糞水,畫詛咒小人。
更有甚者,一把火把大門給燒了。
武侯府的街使根本阻攔不了滿腔怒火的學子們。
大門被燒後,大家一湧而入,四處打砸。
豢養的護院雙拳難敵四手,府內頓時哀嚎遍地,驚叫連連。
待羽林衛姍姍來遲,搞事情的學子早已鳥作獸散,不見了蹤影。
事後,世家震怒,上書要求朝廷緝拿鬧事者,予以嚴懲。
皇帝痛快答應,事實卻是雷聲大雨點小,事情沒有任何進展。
反倒是他們在京城的產業頻繁遭受潑糞的待遇,生意也是一落千丈。
想通事情關鍵的世家哪怕恨得牙癢癢,也隻能打掉牙齒連血吞。
再次上書朝廷,請求“文淵閣”恢複書籍售賣事宜。
事件這才算平息下來。
此後。
再也沒人拿低價書籍來說事。
這幾個世家的聲望也從此染上了臭氣,為寒門學子所不恥!
如今。
印刷工坊在華夏商行的經營下。
“雕版”和“活字”雙管齊下,印刷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