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接見諸王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作者:飄落的記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得到陛下和七皇叔的肯定,秦王也很開心。
他和宣帝宇文贇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漢王宇文讚與宇文贇一奶同胞,都是周武帝和李娥姿所生。
按理說。
小皇帝與他是血緣最親近的。
但宇文衍對所有皇叔都是一視同仁,沒另眼相看。
“謝陛下!”
“謝七皇叔!”
秦王滿麵笑容地拱了拱手。
“六皇叔,你在軍中的表現,韓擒虎都說了,很好!”
“數年如一日,四位小皇叔也成年了,成了一名真正的軍人,朕為你們感到高興。”
宇文衍看向雙手扶膝,坐姿挺拔的蔡王宇文兌笑道。
當初。
小皇帝把十四五歲的兄弟四人丟到新軍營地做了一名普通士卒。
兩年的艱苦訓練後。
隱姓埋名外放到幾位將軍帳下當一名記事。
幾年下來。
竟然沒有惹出任何事端,而且自身還成長了許多。
“謝陛下成全!”
“臣在軍中,以及韓將軍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獲益匪淺,終身受用!”
宇文兌嗖地站起身來。
向小皇帝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四皇叔在遼東,五皇叔在居延城,七皇叔在建康城,今年都不回京過年。”
“他們一切安好,甚是想念大家!”
宇文衍示意其不必拘禮。
轉達了另外三位皇叔的問候。
蔡王筆直坐下。
雖然放鬆了許多,但舉手投足間仍顯軍中習慣。
“七皇叔公,朕在揚州見了千金公主和駙馬的兒子,您的外孫。”
“小老弟肥嘟嘟的,可愛極了!”
宇文衍說著。
讓墨言從禦案上取來一幅畫軸。
“這是朕憑印象畫下來的,有個九分像,您看看……”
趙王接了過去。
打開一看。
正是千金公主抱著她八個月大的兒子。
小娃身穿紅色繡花肚兜,頭戴虎頭帽,靠在母親懷裏。
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地注視前方。
右手拿著一個鞉鼓(撥浪鼓)。
白晰的左手小拳緊握,放在嘴裏吸吮。
一雙肥嫩小腳亂蹬。
宇文芳嘴角微揚,眸中泛著母性光輝,憐愛地垂視懷中愛子。
小皇帝的寫實畫風可不是吹的,畫啥像啥。
放在當下,就和後世的相片一般。
“這娃兒壯實,芳兒好福氣!”
“哇,好可愛啊!”
幾位王爺全都湊了上來,嘴裏發出讚美聲。
宇文招看著畫卷激動不已,伸手撫摸著外孫的臉龐,頓時濕潤了雙眼。
“臣謝陛下!”
“本王替小女謝謝衍兒!”
趙王真情流露。
滿眼感激地望著侄孫皇帝說道。
他很清楚
若不是宇文衍,他的女兒作為和親宗室女,早就遠赴大漠,嫁給了突厥可汗。
更不要說找到來護兒這個如意駙馬,生下這麽可愛的兒子了。
“皇叔公,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這幅畫卷您拿走吧,想他們了不時可以看看。”
宇文衍笑言,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
“太好了,本王回去就讓工匠裝裱起來。”
宇文招聞言大喜。
小心翼翼地卷起放回畫筒,揣進懷裏貼身收好。
這個侄孫皇帝比起他那不靠譜的老爹來,皇室親情濃厚了許多。
小小年紀,便深謀遠慮,目光深遠,胸懷廣闊。
不時還有神奇表現。
“陛下禦駕親征,大軍南渡,猶如摧枯拉朽,覆滅南陳,天下一統。”
“威懾四夷,揚我大周國威,太祖,高祖地下有知含笑九泉也!”
宇文招收好畫像後,向小皇帝拱手笑道。
大周能夠如此迅速滅陳,完成南北統一,屬實出乎他的意料。
對過完年才15歲的侄孫皇帝敬佩不已。
可以說是古之未有的少年天才帝王了。
“七兄所言極是!”
“陛下大才,聽到陳滅的消息,本王都驚呆了。”
陳王宇文純接過話頭說道。
“我等亦是震驚不已,實在太振奮人心了。”
……
諸王都對大軍滅陳之事表示驚喜。
“時也,命也!”
宇文衍擺擺手,給大家續上新茶。
統一成為事實後。
當時激動萬分的情緒早已平靜下來。
套用後世的一句話就是:
站在風口,哪怕你是頭豬,都能飛起來!
穿越後。
他確實做了些事情,但這不是最主要原因。
曆史的車輪到了這個節點。
換誰在這個位置,統一都是必然的。
這也是曆史上楊堅倍受後人詬病的關鍵所在。
得國不正乃其一。
所謂統一功績,其實是摘了熟透的桃子,乃其二。
看小皇帝雲淡風輕的樣子,諸王也是暗自稱奇。
一個還未成年的孩子,這份心性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天下初定,百業待興,環顧疆域,四麵皆敵……”
宇文衍放下茶盞,指著身後的大周輿圖沉聲說道。
他很清楚“萬邦來朝”的背後,四夷藩邦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無非就是自保求生存,依附得利益。
他們臣服的是你強大的軍事力量,臣服的是能給他帶來的巨大利益。
對此。
小皇帝心裏如同明鏡似的。
“未來數年,可能還得辛苦諸位皇叔公,皇叔。”
“太祖創下的基業,經營數朝,朕親政後能走到如今這步,離不開大家的努力付出……”
鑒於曆史上他死鬼老爹對宗室的鐵血手段。
使得北周被人竊國。
宗室男丁五十一口盡數被誅。
宇文衍對皇室宗親采用了懷柔政策。
以他穿越的後世靈魂來說,對宇文皇室成員可以說沒有多少情感。
就算有一些,那也是原主殘留,以及穿越後培養起來的。
最是無情帝王家!
以原主七歲以前的記憶,對皇室宗親的情感也不會深到哪去。
如果懷柔之策不能駕馭諸王,有人想搞事情的話,小皇帝一樣不會手軟。
而且。
他若想要誅殺皇室宗親,那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目前來看。
他的懷柔政策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諸王從少年天子身上得到了從未有過的親情和信任,甚至還有榮耀。
當初。
宣帝失德,使得皇室威德一落千丈。
小皇帝親政後。
推行三省六部製,整頓吏治,行仁政,減稅賦,印書籍,辦學堂。
開設錢莊,無息借貸,大力普及先進農具,推廣耕種技術,興修水利,鼓勵開墾。
改進軍訓,大設軍府,操練府兵,強兵強軍。
重開絲綢之路,支持商業貿易,開征商稅……
這一樁樁,一件件為國為民的良策,使得大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百姓家有了餘糧,給其設長生牌位,日日供奉,香火不斷。
府兵麵貌一新,國家歸屬感與日俱增,宇文衍的軍中聲望不斷提升。
貴族、商賈於貿易中獲利頗豐,對皇室的支持堅定不少。
皇室威德從崩壞殆盡的邊緣被硬生生地給拉了回來。
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謝陛下!”
“臣等身為皇室成員,蒙君不棄,為國為民,幸甚至哉,九死其猶未悔矣!”
諸王很是誠懇。
比起做一個不理世事的閑散藩王,他們更願意當下的生活狀態。
哪怕是背井離鄉,漂泊在外,也體現了自身的價值,倍感內心充盈。
小皇帝和他們聊了很多。
有安撫。
有敲打。
也有憧憬。
他誌在更為廣闊的天下,不希望發生任何內耗。
一個時辰後。
諸王笑容滿麵地離開上善殿。
前去給兩位太皇太後,朱太後,皇後請安。
他和宣帝宇文贇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漢王宇文讚與宇文贇一奶同胞,都是周武帝和李娥姿所生。
按理說。
小皇帝與他是血緣最親近的。
但宇文衍對所有皇叔都是一視同仁,沒另眼相看。
“謝陛下!”
“謝七皇叔!”
秦王滿麵笑容地拱了拱手。
“六皇叔,你在軍中的表現,韓擒虎都說了,很好!”
“數年如一日,四位小皇叔也成年了,成了一名真正的軍人,朕為你們感到高興。”
宇文衍看向雙手扶膝,坐姿挺拔的蔡王宇文兌笑道。
當初。
小皇帝把十四五歲的兄弟四人丟到新軍營地做了一名普通士卒。
兩年的艱苦訓練後。
隱姓埋名外放到幾位將軍帳下當一名記事。
幾年下來。
竟然沒有惹出任何事端,而且自身還成長了許多。
“謝陛下成全!”
“臣在軍中,以及韓將軍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獲益匪淺,終身受用!”
宇文兌嗖地站起身來。
向小皇帝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四皇叔在遼東,五皇叔在居延城,七皇叔在建康城,今年都不回京過年。”
“他們一切安好,甚是想念大家!”
宇文衍示意其不必拘禮。
轉達了另外三位皇叔的問候。
蔡王筆直坐下。
雖然放鬆了許多,但舉手投足間仍顯軍中習慣。
“七皇叔公,朕在揚州見了千金公主和駙馬的兒子,您的外孫。”
“小老弟肥嘟嘟的,可愛極了!”
宇文衍說著。
讓墨言從禦案上取來一幅畫軸。
“這是朕憑印象畫下來的,有個九分像,您看看……”
趙王接了過去。
打開一看。
正是千金公主抱著她八個月大的兒子。
小娃身穿紅色繡花肚兜,頭戴虎頭帽,靠在母親懷裏。
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地注視前方。
右手拿著一個鞉鼓(撥浪鼓)。
白晰的左手小拳緊握,放在嘴裏吸吮。
一雙肥嫩小腳亂蹬。
宇文芳嘴角微揚,眸中泛著母性光輝,憐愛地垂視懷中愛子。
小皇帝的寫實畫風可不是吹的,畫啥像啥。
放在當下,就和後世的相片一般。
“這娃兒壯實,芳兒好福氣!”
“哇,好可愛啊!”
幾位王爺全都湊了上來,嘴裏發出讚美聲。
宇文招看著畫卷激動不已,伸手撫摸著外孫的臉龐,頓時濕潤了雙眼。
“臣謝陛下!”
“本王替小女謝謝衍兒!”
趙王真情流露。
滿眼感激地望著侄孫皇帝說道。
他很清楚
若不是宇文衍,他的女兒作為和親宗室女,早就遠赴大漠,嫁給了突厥可汗。
更不要說找到來護兒這個如意駙馬,生下這麽可愛的兒子了。
“皇叔公,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這幅畫卷您拿走吧,想他們了不時可以看看。”
宇文衍笑言,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
“太好了,本王回去就讓工匠裝裱起來。”
宇文招聞言大喜。
小心翼翼地卷起放回畫筒,揣進懷裏貼身收好。
這個侄孫皇帝比起他那不靠譜的老爹來,皇室親情濃厚了許多。
小小年紀,便深謀遠慮,目光深遠,胸懷廣闊。
不時還有神奇表現。
“陛下禦駕親征,大軍南渡,猶如摧枯拉朽,覆滅南陳,天下一統。”
“威懾四夷,揚我大周國威,太祖,高祖地下有知含笑九泉也!”
宇文招收好畫像後,向小皇帝拱手笑道。
大周能夠如此迅速滅陳,完成南北統一,屬實出乎他的意料。
對過完年才15歲的侄孫皇帝敬佩不已。
可以說是古之未有的少年天才帝王了。
“七兄所言極是!”
“陛下大才,聽到陳滅的消息,本王都驚呆了。”
陳王宇文純接過話頭說道。
“我等亦是震驚不已,實在太振奮人心了。”
……
諸王都對大軍滅陳之事表示驚喜。
“時也,命也!”
宇文衍擺擺手,給大家續上新茶。
統一成為事實後。
當時激動萬分的情緒早已平靜下來。
套用後世的一句話就是:
站在風口,哪怕你是頭豬,都能飛起來!
穿越後。
他確實做了些事情,但這不是最主要原因。
曆史的車輪到了這個節點。
換誰在這個位置,統一都是必然的。
這也是曆史上楊堅倍受後人詬病的關鍵所在。
得國不正乃其一。
所謂統一功績,其實是摘了熟透的桃子,乃其二。
看小皇帝雲淡風輕的樣子,諸王也是暗自稱奇。
一個還未成年的孩子,這份心性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天下初定,百業待興,環顧疆域,四麵皆敵……”
宇文衍放下茶盞,指著身後的大周輿圖沉聲說道。
他很清楚“萬邦來朝”的背後,四夷藩邦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無非就是自保求生存,依附得利益。
他們臣服的是你強大的軍事力量,臣服的是能給他帶來的巨大利益。
對此。
小皇帝心裏如同明鏡似的。
“未來數年,可能還得辛苦諸位皇叔公,皇叔。”
“太祖創下的基業,經營數朝,朕親政後能走到如今這步,離不開大家的努力付出……”
鑒於曆史上他死鬼老爹對宗室的鐵血手段。
使得北周被人竊國。
宗室男丁五十一口盡數被誅。
宇文衍對皇室宗親采用了懷柔政策。
以他穿越的後世靈魂來說,對宇文皇室成員可以說沒有多少情感。
就算有一些,那也是原主殘留,以及穿越後培養起來的。
最是無情帝王家!
以原主七歲以前的記憶,對皇室宗親的情感也不會深到哪去。
如果懷柔之策不能駕馭諸王,有人想搞事情的話,小皇帝一樣不會手軟。
而且。
他若想要誅殺皇室宗親,那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目前來看。
他的懷柔政策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諸王從少年天子身上得到了從未有過的親情和信任,甚至還有榮耀。
當初。
宣帝失德,使得皇室威德一落千丈。
小皇帝親政後。
推行三省六部製,整頓吏治,行仁政,減稅賦,印書籍,辦學堂。
開設錢莊,無息借貸,大力普及先進農具,推廣耕種技術,興修水利,鼓勵開墾。
改進軍訓,大設軍府,操練府兵,強兵強軍。
重開絲綢之路,支持商業貿易,開征商稅……
這一樁樁,一件件為國為民的良策,使得大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百姓家有了餘糧,給其設長生牌位,日日供奉,香火不斷。
府兵麵貌一新,國家歸屬感與日俱增,宇文衍的軍中聲望不斷提升。
貴族、商賈於貿易中獲利頗豐,對皇室的支持堅定不少。
皇室威德從崩壞殆盡的邊緣被硬生生地給拉了回來。
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謝陛下!”
“臣等身為皇室成員,蒙君不棄,為國為民,幸甚至哉,九死其猶未悔矣!”
諸王很是誠懇。
比起做一個不理世事的閑散藩王,他們更願意當下的生活狀態。
哪怕是背井離鄉,漂泊在外,也體現了自身的價值,倍感內心充盈。
小皇帝和他們聊了很多。
有安撫。
有敲打。
也有憧憬。
他誌在更為廣闊的天下,不希望發生任何內耗。
一個時辰後。
諸王笑容滿麵地離開上善殿。
前去給兩位太皇太後,朱太後,皇後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