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這麽快琢磨出經度測量之法,實在是了不得。”


    “有了各地的經緯度,以後的海船導航將更加精準!”


    劉焯這麽快就解決了測量方法問題。


    宇文衍興奮了好幾宿。


    盡管當下測量出的數據不是特別的精確,會有不小的誤差,但已經是劃時代的進步了。


    隨著測量的增多,人們會在使用過程不斷探索方法,發明創造工具,逐步縮小誤差。


    “多謝陛下,若不是您的奇思妙想,臣無論如何也想不出經緯定位之法。”


    劉焯在宇文衍的提點下,打開了天文地理新世界的大門,內心佩服得五體投地。


    從不信奉玄學的他甚至都懷疑皇帝會不會是星宿轉世。


    否則的話怎麽可能生而知之?


    “天下一統,天文館要廣招南方天文人才,並與山川地理館的人員合作,授之以經緯測量之法。”


    “神州之地,航行之所,皆測經緯,造冊實錄,以供後續所用。”


    小皇帝擺了擺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了經緯度數據。


    不但有利於海船航行導航,也能製作出更加精準、詳盡的輿圖。


    “妙哉!”


    “陛下,臣正有此意。”


    劉焯大喜。


    他還正準備請奏呢,小皇帝就說了出來。


    “那合並成天文地理館好了,你為主,山川地理館負責人為副!”


    “臣遵命!”


    劉焯幹勁十足,痛快地應了下來。


    隨後。


    在滕王,尉遲順,司馬消難,劉焯,徐輝等人的陪同下,宇文衍和韋孝寬,王軌一行視察了建造海船的船塢。


    如今。


    兩處大型船塢招攬了數千名經驗豐富造船工匠。


    參與建造的役力多達三萬餘。


    這些役力都是揚州城周邊的百姓。


    服完每年二十天的勞役後,如果繼續服役,每天有二十文的工錢。


    和宇文愷建造河套三城時一樣,還提供一頓午飯。


    這是小皇帝嚴令要求的。


    泱泱大國。


    如果這點錢都舍不得花,還能做何大事?


    撤州設道前,揚州總管尉遲順做得很好。


    這也是第一艘小型寶船能夠那麽順利下水的原因。


    軍、政分離後。


    他的老丈人司馬消難任刺史,掌管江北道政務。


    他顯然也意識到了小皇帝的重視程度。


    將船塢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這兩年來。


    每年都有兩艘小型寶船,數十艘其他海船下水。


    隨著大量海船建造完工。


    鋼鐵龍骨,以及水密隔艙技術得到完美的應用。


    可轉動多桅杆風帆技術使得海船利用風力的能效增加了六七成。


    “國丈大人,朕準備在登州、泉州、廣州三地建船塢,打造海船,需要從揚州派些工匠進行技術支持……”


    “陛下放心,臣一定安排妥當!”


    司馬消難現在對刺史之職也是心滿意足了,不再去想進入中樞之事。


    這讓宇文衍很是滿意。


    南北統一。


    掣肘大周發展的最大障礙被掃除。


    宇文衍急切地想要把海上絲綢之路發展起來。


    把經濟搞活。


    有了強大的經濟支撐,才能放手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第二日。


    千金公主攜來護兒伯母吳氏來行宮拜見小皇帝。


    能在揚州見到宇文衍,千金公主格外高興。


    她在去年底誕下一個八斤重大胖小子,可把吳氏高興壞了。


    來護兒出生後不久便父母雙亡,由伯父伯母撫養。


    還沒等其長大,伯父又被同鄉陶武子殺害。


    來護兒長大些後,趁陶家辦婚事之時,直闖陶家,手刃陶武子。


    取其首級祭於伯父墓前,而後外出躲藏。


    不久。


    韋孝寬帶兵討伐南陳,把江北地區盡數納入大周版圖。


    他這才返回揚州。


    16歲時,經選拔進入尉遲順總管府侍衛隊。


    吳氏雖是他的伯母,卻把他當兒子一般看待,來護兒也視之如母。


    看著繈褓中五個多月的小表弟。


    宇文衍伸出手指輕按軟嫩的小臉蛋逗他玩。


    這小子吐著口水花,目不轉睛地盯著小皇帝,突然咧嘴笑了起來。


    “咦,笑了,笑了,真可愛……”


    “陛下,孩子和您親,一見到就笑了!”


    小皇帝逗弄了一會。


    取出早已準備好的紅包,裏麵裝的是一兩金豆子。


    一兩金大概相當於十兩銀,十貫天元通寶。


    錢不多,隻是討一個好意頭。


    另外。


    又摘下隨身佩戴的一塊玉佩。


    “小老弟,健康平安,多福多壽哦!”


    小家夥似乎知道這是好東西,張開小手就抓住不放了。


    “這是揚州城的一處店鋪,朕給孩子的周歲賀禮!”


    宇文衍又從墨言那接過一張房契,遞給宇文芳。


    “使不得,使不得,陛下……”


    吳氏見皇帝又是紅包,又是隨身玉佩。


    現在還要給店鋪,連忙起身客氣地婉拒。


    “老夫人,朕和崇善投緣,當初才撮合他和公主的婚事。”


    “這小子一見朕就笑,也是投緣得很,朕的一份心意,莫要推辭!”


    宇文衍說著,將房契塞到到吳氏手裏。


    小家夥像是知道自己輕輕鬆鬆就掙來一個店鋪似的。


    笑得愈加歡實了!


    “衍兒,你對姑姑太好了!”


    宇文芳沒說客氣話。


    但是雙眼有些泛紅,叫了一聲他的小名。


    此時。


    在她眼裏,宇文衍不是皇帝,隻是她的侄兒,她的親人。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姑姑不必見外!”


    “你別怪朕將崇善任命為嶺南道總管就好了,害得你和孩子也要跟著去廣州……”


    小皇帝當初也想到了這個問題。


    但嶺南之地他極為看重,一定要派自己放心的人過去。


    “陛下考慮的是國事,不用顧及我和孩子,夫君在哪,哪裏就是家!”


    宇文芳識大體,顧大局。


    身為公主卻也敬重駙馬,不憑自己的身份驕橫跋扈。


    當下很多豪門女子的三觀,讓宇文衍的後世靈魂都讚歎不已。


    宇文衍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麽,留她們一起用膳。


    飯後。


    又聊了些家長裏短,千金公主和吳氏這才拜別回府。


    “十三皇叔公,陳朝舊地的巡視就交給你了,統一初定,民心為重,穩妥第一。”


    “陛下放心,本王知曉輕重!”


    宇文芳離開後,小皇帝和滕王說起了政事。


    對於皇室諸王,宇文衍還是沒想好該怎麽安排他們。


    就藩和長期留在京城都不是上策。


    暫時。


    隻能繼續讓他們替天子巡視天下。


    這幾年來。


    宇文衍銳意進取,大膽改革,做出了許多令諸王讚歎不已的政績。


    如今禦駕親征,完成國家統一。


    皇帝威望更是水漲船高,天下歸心。


    這麽些年來。


    他們漂泊在外,非但沒有怨言。


    還心生幾分成就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落的記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落的記憶並收藏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