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過後。


    長江沿線的稻穀率先開始收割。


    金燦燦的稻田,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臉上盡顯秋收的喜悅。


    這是宇文衍親政,實行開荒墾田,減免賦稅後的第五個豐年。


    一方麵。


    這五年來,確實風調雨順,沒有大災大難。


    要不然,


    隨便一場大洪水,大旱,或是蝗災,就有可能讓七八成的田地欠收。


    老百姓都視小皇帝為九天紫薇福星降世。


    聲稱是他的帝王之氣驅走了一切災禍。


    使得宇文衍在民間威望日益隆盛。


    在民智受限的社會。


    人們總是把所有的美好披上一層迷信色彩,卻忽略了身邊切實發生的事情。


    連續五年豐收,有部分天時的原因。


    主要還是一係列治理措施得到了很好地落實。


    興修渠道,引河水灌溉農田。


    修建大量小型圍堰。


    雨天蓄水備用,旱時放水澆田。


    同時。


    朝廷又組織各郡縣進行河道疏浚,堤壩加固,開鑿泄洪分流河道等。


    有效地減少了洪澇災害的發生。


    在賈仲明的帶領下。


    農學館研讀《齊民要術》,總結前人經驗,製定出相應的蟲害防治措施。


    比如點誘蛾燈,放養鴨子,水淹,焚燒秸稈、雜草,煙熏等物理手段。


    又有用莽草,蜃灰,魚腥水,硫磺,石灰,砒霜等混入種子收藏。


    伴同種子播種,或是浸水,煮汁噴灑。


    沒有農藥的社會,這樣的蟲害防治也是相當科學、有效、環保的。


    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下得以推廣,為這幾年的豐收做出了重大貢獻。


    另外。


    曲轅犁以及其他先進農具的普及,深耕細作得以實現。


    各式水車的利用也提高了灌溉效率。


    除去那些特別偏遠的山區,每戶自耕農都擁有了自家的耕牛和腳踏式打穀機。


    這都是“大周錢莊”推出兩年無息貸款的功勞。


    連續豐年,和這些措施不無關係。


    ……


    “陛下,這是禮部尚書宇文大人呈上的奏章,關於縣試的……”


    看到端坐案前奮筆疾書的小皇帝放下毛筆,墨言遞上一冊子。


    “朕瞧瞧!”


    兩個月前舉行的縣試,結果出來了。


    據各縣上報的數據統計,本次參試的大多是十五歲以下的學童。


    共有五十多萬人參加,有十萬餘考試成績合格。


    可以進入縣學讀書,成為一名童生。


    當下大周有一千一百多個縣。


    平均下來,每縣僅五百人左右參考,成績合格率隻有兩成。


    不過這是首次縣試,能順利落實下去,宇文衍就很滿意了。


    至於參考人數,隨著官學的發展,讀書人肯定會逐年增加。


    “咦,金鱗院的孩子也參加了?”


    金鱗院是在小皇帝的提議下,三大組織聯合設立的一處孤兒莊園。


    如今已收容近萬名十五歲以下的孩子。


    本次有五千名孩子會考,成績合格者將近三千人。


    在金麟院。


    孩子們不僅讀書,也要進行其他訓練。


    還有數萬畝田地供他們自力更生。


    十五歲以後。


    要到新軍營地接受兩年的正規軍事訓練。


    期滿,首先參加“暗影”和“血殺”的選拔。


    若是沒選上。


    便會根據各自的能力、特長,安排到“天眼”情報組織的相關崗位。


    要是連天眼組織的要求都達不到。


    那便留在金鱗院種地,照顧年幼的孩子。


    也算是人盡其用了。


    縣試成功舉行,算是小皇帝對全民教育的初步嚐試。


    暫時。


    世家大族對於朝廷興辦官學,並沒有表現出太明顯的抵觸情緒。


    畢竟民間官學向來都有,宇文衍隻不過是將其規範,擴展了一番。


    對教學內容做了相應的增減。


    對於此,那些貴族出身的士子是嗤之以鼻的。


    眼裏惟崇聖賢之言,治世之道。


    所謂農學,數論皆小道爾。


    他們不上地方官學,子弟從小在家族學堂啟蒙,讀書。


    先生都是些大儒,等到大點便進入國子監深造。


    縣試圓滿完成,宇文衍心情不錯。


    對於在地方官學方麵做得好的縣予以表彰,並張榜公告。


    雖然這個表彰是以縣之名,不提及任何個人,但對於父母官縣令來說,同樣是個好名聲。


    如此一來。


    各地縣令也會更加重視地方官學,而不是應付了事。


    另外。


    給予農學館,算術館,以及那些製定推廣漢語拚音的相關人員豐厚的賞賜。


    各地學堂以《齊民要術》為教材,教授的先生都是從農學館外派。


    有關新算術的《蒙學算經》、《珠算》等教材,以及先生都是算術館貢獻的。


    除此之外,還編纂了《進階算經》,《高階算經》。


    最近,《幾何原本》也編纂完成。


    將與《進階算經》一起,作為縣學算術教材的內容。


    教授漢字拚音的先生,則是當初自發組成的興趣小組成員。


    那時小皇帝推出拚音字母表,並進行數月的授課,吸引了一大批感興趣的學子。


    有相當一部分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鑽研頗深。


    宇文衍給了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任由他們利用拚音字母去為官話注音。


    並最終製定標準,統一下來。


    從蒙學起,開始教授孩子們熟讀拚音字母的發音,學習官話。


    這個興趣小組的成員大多是一些旅居長安的學子,規模已達數千人。


    小皇帝之前就對他們有所賞賜,幾個主要負責人更是重賞。


    還給他們提出了“字典”、“詞典”的概念。


    相信以後一定會有成果出來。


    這次賞賜尤其豐厚。


    對於做出貢獻的個人或團體,宇文衍的大方是出了名的。


    “陛下,那個珠算最近在京城可火了……”


    墨言跟隨宇文衍身邊久了,也學會了他的一些慣用語。


    原來。


    學會了珠算、記賬法的學子被各衙署,商行爭相搶奪。


    一時風頭無兩。


    為此。


    小皇帝讓負責人甄族開設了珠算,記賬法的收費培訓課堂。


    每年舉辦一次珠算大賽,任何人都可以報名參加。


    獲得前十名者,頒發朝廷認可的榮譽證書,並有相應的財物獎勵。


    前三名還有一樽玻璃製作的獎杯,分別是金、銀、銅的底座。


    賽事獎勵一經公布。


    頓時在京城一眾學子間引起巨大轟動。


    實在是太誘人了!


    單單是官方認可的證書,就相當於一塊敲門磚。


    持有者想要進入衙署肯定沒問題。


    雖然不是正式的朝廷官員,但享受的待遇不會太差。


    要是能力出眾,以後還有轉正的可能。


    因而。


    進衙署是首選,進不了才會選擇商行,店鋪。


    至於獎杯。


    不但是一種榮譽,本身就價值不菲。


    京城“珍品樓”售賣的玻璃製品,最便宜的都得一貫錢。


    自開業以來,一直都是熱賣的奢侈品。


    賽事過後。


    報名收費培訓課堂的人數爆發式增長。


    尋求進入算術館的人也越來越多。


    如今。


    算術館的在冊人員上萬,都是有數論底子,甚至小有成就的人才。


    幾年來。


    他們為天元字母,天元數字在算術方麵的應用、推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想要加入算術館,那是必須要有真才實學才行。


    算術館每周都會舉行一次公開課,教授新算術。


    一時間。


    館內門庭若市,前來聽課學習的人翻了幾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落的記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落的記憶並收藏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