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吃裏扒外
北周崛起:楊堅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作者:飄落的記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君臣二人喝著茶。
小皇帝問了一些揚州其他方麵的政事。
尉遲順對答如流,對於下麵郡縣的情況了如指掌。
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做一個高居廟堂的官老爺。
而是有親自到下麵的郡縣,做了不少實際的調查工作。
這也與滕王給他反饋的情況吻合。
宇文逌巡視長江沿線各州。
就尉遲順在揚州的表現給小皇帝上報過。
他給出的結論是十六個字:
勤政愛民,百姓頌揚!
施政有方,官聲清明!
這也從一個側麵說明,當下很多貴族子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確實有一定的真才實學。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
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豪門貴族個個三妻四妾,兒女動不動就是十數起計。
家族大了,出那麽幾個歪瓜裂棗子孫也是有的。
但像申國公李穆家孫子李惇那種。
成天不務正業,總琢磨著怎麽敗家的嫡長孫,還真是不多。
因為大家族對於長房長子的教育,就和皇家對太子一樣,都是猶為重視的。
不過。
連英明神武的高祖宇文邕都把太子教廢了。
李家長孫不成器也就沒什麽奇怪了。
少數權貴享有精英教育,也要努力去學才能成為自己的才華。
要不然。
也就隻能成為一個倚靠祖輩福蔭,享受榮華富貴的草包而已。
在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主流思想下。
這樣的人就是米蟲一般的存在。
是被社會和家族所不齒的。
一個時辰後。
元威黑著一張臉回宮複命。
隨他一起來的還有長孫晟和蘇威。
“臣等失察,請陛下責罰!”
三人一臉嚴肅,一進大殿就單膝跪地,向小皇帝請罪。
“怎麽回事,起來說話!”
宇文衍見狀,就知道自己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看小皇帝語氣間帶有幾分厲色,三人乖乖站起身來。
由元威匯報事情始末。
原來。
雙方被武侯府差役帶走後,就有胡商第一時間找上了街使。
街使是負責巡邏治安的頭兒。
因為經常在街、坊轉悠,時間長了和久居長安的胡商也混熟了。
胡商許諾其十貫錢,並帶他點一次怡春院的頭牌。
希望把他們的同胞放了,並給打人者一點教訓。
這個街使詢問後,發現涉嫌鬧事的幾個小年輕竟然是外地人。
頓時起了歹意。
向胡商索要五十貫。
這些胡商也知道,醉漢調戲小娘子有錯在先。
出於保護他們胡商的名聲,也就答應了。
街使收錢後,隨即拉上武侯府的判官,給了二十貫。
讓其釋放胡商,並找點理由修理一下打人者。
判官是武侯府的副官。
一般長安城的治安案件都是由他處理。
這個判官也是見錢眼開之徒。
主要是想著幾個外地小年輕好欺負。
天子腳下,想要給他們找點罪受,簡直不要太輕鬆。
於是乎。
他直接無視胡商醉酒調戲的事實。
將此事定性為武力毆打胡商。
並拉來鴻臚寺丞和商業司一名主事。
這兩人也是糊塗蛋,不了解事情原委,就參與其中。
給定了個毆打友邦商賈,破壞朝廷對外貿易的罪名。
判那名打人侍衛杖二十,拘役一個月,並賠償傷者全部湯藥費。
“奇恥大辱!”
“為了三瓜兩棗,作為公職人員,公然誣陷自己的同胞……”
“視大周律令如無物,誰給他們的狗膽?”
宇文衍氣得桌麵拍得梆梆響。
元威等垂頭不語,不敢直視正在氣頭上的小皇帝。
“怎麽處理?”
小皇帝發泄一通,慢慢冷靜下來。
“回陛下,按大周律,那名街使和判官免除官職,永不錄用……”
“收繳受賄贓款,等額罰款,杖二十,逐出京師!”
宇文衍聞言輕嗯一聲,臉色稍微緩和一些。
這就是大周律製定對官員的相應處罰。
要是換以前,這種事情很可能就是不了了之。
製定大周律時,宇文衍覺得貪汙腐敗,收受賄賂的官員,至少得坐上幾年牢。
情節嚴重,數目巨大者,甚至可處以極刑!
但是阻力太大,他也隻能退而求其次。
暫時先這樣。
能把官場的那些害群之馬清掃出去,也算是律法的一種進步。
“那名寺丞和主事,當真不知調戲之事,亦沒收錢?”
“回陛下,已經確認,他倆是被蒙在鼓裏的。”
“按律官降一級,以觀後效!”
這兩人也是倒黴催的,稀裏糊塗被人扯了虎皮。
“醉酒胡商怎麽處理?”
“按大周律,調戲婦女未造成人身傷害者,杖二十,並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五千錢。”
“因醉酒胡商傷勢頗重,杖責先記下,等其養好傷後再執行。”
“對胡商行賄之事給予警告,若有下次,驅逐出境,嚴懲不殆!”
有了律法可依,元威把這件事情處理得幹淨利落。
“季晟,無畏,我們與番國打交道,開展對外貿易,要堅定大周的立場……”
“所有番外臣民來了就得遵守大周的律令,與大周百姓一視同仁。”
“除非是朝廷正式接待,絕不允許出現超國民待遇的情況。”
宇文衍手指敲擊茶台,給他們打了個預防針。
就算胡商富得流油又如何?
想在大周為所欲為,那是不可能的事。
“無畏,你親自去一趟昭武坊,安撫下那些胡商的情緒,讓他們多了解大周律……”
“季晟,你把此事向昭武九國使者通報一聲!”
“臣等遵命!”
“那醉酒胡商酒醒後也是後悔不迭,表示服從對他的處罰。”
蘇威作為商業司郎中,幾乎每天都在與胡商打交道。
而且,還招募了不少胡商為商業司所用。
對於胡商他並不陌生。
昭武九國使者還在京城,出了這樣的事情,給他們通報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朕沒記錯的話,你們擔失察之責,按律元威罰俸一年,無畏和季晟罰俸三月……”
“臣等認罰!”
三人沒有任何怨言。
“對了,那幾名侍衛無事吧?”
“陛下,能有啥事,胙國公帳下那名被收監的侍衛名叫來護兒,年紀輕輕卻武藝非凡。”
“武侯府的差役想對他行杖刑,十多個人都近不了他的身,反被揍得哇哇叫……”
說起那名侍衛,元威都不由讚歎了一句。
“什麽?”
“你那名侍衛叫來護兒?”
“他祖上可是南陽新野來氏?”
宇文衍突然站起身來,看向尉遲順問道。
“回陛下,來護兒自幼父母雙亡,伯父也死於侯景之亂,是伯母吳氏撫養成人,祖籍是哪臣不是很清楚……”
尉遲順一臉詫異。
來護兒當下十八歲,揚州土生土長,從來沒有出過遠門。
一個無名小卒,陛下怎麽會知道他的名字?
心想,應該不是同一個人。
這麽稀有的姓,這麽奇特的名字,又是揚州人。
宇文衍覺得,十有八九他就是曆史上隋朝的一大名將——來護兒。
小皇帝問了一些揚州其他方麵的政事。
尉遲順對答如流,對於下麵郡縣的情況了如指掌。
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做一個高居廟堂的官老爺。
而是有親自到下麵的郡縣,做了不少實際的調查工作。
這也與滕王給他反饋的情況吻合。
宇文逌巡視長江沿線各州。
就尉遲順在揚州的表現給小皇帝上報過。
他給出的結論是十六個字:
勤政愛民,百姓頌揚!
施政有方,官聲清明!
這也從一個側麵說明,當下很多貴族子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確實有一定的真才實學。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
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豪門貴族個個三妻四妾,兒女動不動就是十數起計。
家族大了,出那麽幾個歪瓜裂棗子孫也是有的。
但像申國公李穆家孫子李惇那種。
成天不務正業,總琢磨著怎麽敗家的嫡長孫,還真是不多。
因為大家族對於長房長子的教育,就和皇家對太子一樣,都是猶為重視的。
不過。
連英明神武的高祖宇文邕都把太子教廢了。
李家長孫不成器也就沒什麽奇怪了。
少數權貴享有精英教育,也要努力去學才能成為自己的才華。
要不然。
也就隻能成為一個倚靠祖輩福蔭,享受榮華富貴的草包而已。
在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主流思想下。
這樣的人就是米蟲一般的存在。
是被社會和家族所不齒的。
一個時辰後。
元威黑著一張臉回宮複命。
隨他一起來的還有長孫晟和蘇威。
“臣等失察,請陛下責罰!”
三人一臉嚴肅,一進大殿就單膝跪地,向小皇帝請罪。
“怎麽回事,起來說話!”
宇文衍見狀,就知道自己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看小皇帝語氣間帶有幾分厲色,三人乖乖站起身來。
由元威匯報事情始末。
原來。
雙方被武侯府差役帶走後,就有胡商第一時間找上了街使。
街使是負責巡邏治安的頭兒。
因為經常在街、坊轉悠,時間長了和久居長安的胡商也混熟了。
胡商許諾其十貫錢,並帶他點一次怡春院的頭牌。
希望把他們的同胞放了,並給打人者一點教訓。
這個街使詢問後,發現涉嫌鬧事的幾個小年輕竟然是外地人。
頓時起了歹意。
向胡商索要五十貫。
這些胡商也知道,醉漢調戲小娘子有錯在先。
出於保護他們胡商的名聲,也就答應了。
街使收錢後,隨即拉上武侯府的判官,給了二十貫。
讓其釋放胡商,並找點理由修理一下打人者。
判官是武侯府的副官。
一般長安城的治安案件都是由他處理。
這個判官也是見錢眼開之徒。
主要是想著幾個外地小年輕好欺負。
天子腳下,想要給他們找點罪受,簡直不要太輕鬆。
於是乎。
他直接無視胡商醉酒調戲的事實。
將此事定性為武力毆打胡商。
並拉來鴻臚寺丞和商業司一名主事。
這兩人也是糊塗蛋,不了解事情原委,就參與其中。
給定了個毆打友邦商賈,破壞朝廷對外貿易的罪名。
判那名打人侍衛杖二十,拘役一個月,並賠償傷者全部湯藥費。
“奇恥大辱!”
“為了三瓜兩棗,作為公職人員,公然誣陷自己的同胞……”
“視大周律令如無物,誰給他們的狗膽?”
宇文衍氣得桌麵拍得梆梆響。
元威等垂頭不語,不敢直視正在氣頭上的小皇帝。
“怎麽處理?”
小皇帝發泄一通,慢慢冷靜下來。
“回陛下,按大周律,那名街使和判官免除官職,永不錄用……”
“收繳受賄贓款,等額罰款,杖二十,逐出京師!”
宇文衍聞言輕嗯一聲,臉色稍微緩和一些。
這就是大周律製定對官員的相應處罰。
要是換以前,這種事情很可能就是不了了之。
製定大周律時,宇文衍覺得貪汙腐敗,收受賄賂的官員,至少得坐上幾年牢。
情節嚴重,數目巨大者,甚至可處以極刑!
但是阻力太大,他也隻能退而求其次。
暫時先這樣。
能把官場的那些害群之馬清掃出去,也算是律法的一種進步。
“那名寺丞和主事,當真不知調戲之事,亦沒收錢?”
“回陛下,已經確認,他倆是被蒙在鼓裏的。”
“按律官降一級,以觀後效!”
這兩人也是倒黴催的,稀裏糊塗被人扯了虎皮。
“醉酒胡商怎麽處理?”
“按大周律,調戲婦女未造成人身傷害者,杖二十,並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五千錢。”
“因醉酒胡商傷勢頗重,杖責先記下,等其養好傷後再執行。”
“對胡商行賄之事給予警告,若有下次,驅逐出境,嚴懲不殆!”
有了律法可依,元威把這件事情處理得幹淨利落。
“季晟,無畏,我們與番國打交道,開展對外貿易,要堅定大周的立場……”
“所有番外臣民來了就得遵守大周的律令,與大周百姓一視同仁。”
“除非是朝廷正式接待,絕不允許出現超國民待遇的情況。”
宇文衍手指敲擊茶台,給他們打了個預防針。
就算胡商富得流油又如何?
想在大周為所欲為,那是不可能的事。
“無畏,你親自去一趟昭武坊,安撫下那些胡商的情緒,讓他們多了解大周律……”
“季晟,你把此事向昭武九國使者通報一聲!”
“臣等遵命!”
“那醉酒胡商酒醒後也是後悔不迭,表示服從對他的處罰。”
蘇威作為商業司郎中,幾乎每天都在與胡商打交道。
而且,還招募了不少胡商為商業司所用。
對於胡商他並不陌生。
昭武九國使者還在京城,出了這樣的事情,給他們通報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朕沒記錯的話,你們擔失察之責,按律元威罰俸一年,無畏和季晟罰俸三月……”
“臣等認罰!”
三人沒有任何怨言。
“對了,那幾名侍衛無事吧?”
“陛下,能有啥事,胙國公帳下那名被收監的侍衛名叫來護兒,年紀輕輕卻武藝非凡。”
“武侯府的差役想對他行杖刑,十多個人都近不了他的身,反被揍得哇哇叫……”
說起那名侍衛,元威都不由讚歎了一句。
“什麽?”
“你那名侍衛叫來護兒?”
“他祖上可是南陽新野來氏?”
宇文衍突然站起身來,看向尉遲順問道。
“回陛下,來護兒自幼父母雙亡,伯父也死於侯景之亂,是伯母吳氏撫養成人,祖籍是哪臣不是很清楚……”
尉遲順一臉詫異。
來護兒當下十八歲,揚州土生土長,從來沒有出過遠門。
一個無名小卒,陛下怎麽會知道他的名字?
心想,應該不是同一個人。
這麽稀有的姓,這麽奇特的名字,又是揚州人。
宇文衍覺得,十有八九他就是曆史上隋朝的一大名將——來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