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絡上。
有很多關於蘇浩的報道,這其中包括央視新聞,報道稱,我國科學家已經成功研究出可控核聚變技術,該技術目前已經成熟,不久之後將正式建堆,未來用電可能真的隻需要幾分錢一度。
這些報道相關信息到處都是。
包括浩然集團旗下的各種產品,也都被媒體報道,甚至前段時間浩然集團的捐款等相關事跡。
而此時,以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都希望並要求華國共享這種技術。
蘇浩並不關心這些。
他手裏拿著一份楊冬發來的報告。
這是沙漠基地那邊的觀測結果,《關於太陽係外闖入天體奧陌陌的分析匯報》,其實這個事情,本來是幾年前的事情,當時就有天文台發現外來天體闖入太陽係並命名為奧陌陌。
報告中對奧陌陌做了詳細的描述。
奧陌陌呈現一個雪茄狀,大約長400米,寬40米,顏色偏紅,具有固態表麵,但是不能區分是岩石或金屬構成。是人類首次在太陽係內發現係外天體。
最初兩個星期的觀測,奧陌陌的軌道離心率是1.1922 ± 0.00268,是已知太陽係內天體最高的;之前的紀錄是c\/1980 e1的1.057。以如此高的離心率進入,顯示它必然是一顆星際天體,會不受太陽引力的約束,以高離心率離開太陽係。
他把報告合並上,並沒有繼續觀看,他要去沙漠基地那邊親自去看看,他本身也是和楊冬一樣的太空物理專業,這讓他不單單是出於好奇,楊冬告訴他,現在仍然可以觀測到奧陌陌的蹤跡。
他很快就來到基地。
楊冬見到蘇浩就說道:“老板,你來啦。”
她接著就開始介紹,基地裏的全景巡天望遠鏡,雖然麵積和數量並不是全球最大的,但是已經形成陣列,在技術方麵已經領先全球。
最初建造完成之後,她就安排下麵的人,對整個太陽係進行掃視,沒想到真的有所發現。
奧陌陌是幾年前就被發現的。
原本奧陌陌的飛行速度是26km\/s,但當它靠近太陽時,速度明顯提升,就像是加速衝向太陽,這或許是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
但詭異的是,奧陌陌並沒有被太陽吸引過去吞噬掉,而是突然以40km\/s的速度遠離太陽而去,這種感覺就像是為了逃離太陽係而突然猛踩了油門,很明顯是一種人工意識參與其中的怪異之舉。
逃離之後的奧陌陌,是沒有辦法直接立即離開太陽係的,盡管它的速度已經達到40km\/s,但是對龐大的太陽係來說,這個速度仍然是不夠的,它需要幾千年,才能完全飛出去。
藍星的眾多天文觀測係統,之所以後來能跟丟,主要是因為奧陌陌太小,另外就是表麵非常暗淡,除非角度正好有太陽的光輝照射並且反射之後,才有可能會被捕捉到它的身影。
如果純粹是岩石類天體,這麽小肯定也是觀測不到的。
在太空中,大部分小天體都像沾滿灰塵的石頭,不怎麽反光,我們很難發現它們,但奧陌陌就不同,它反光特別強,幾乎是普通岩石天體的十倍,但這在黑暗的宇宙中,即便是這麽強的反光,仍然顯得非常暗淡。
而楊冬目前建造的全景巡天望遠鏡,已經形成陣列,可以放大非常微弱的信號和波長。
當觀測到奧陌陌的那一刻,她也是非常的激動,立即安排人二十四小時跟蹤,防止被跟丟,但是,如今他們又發現奇怪的問題。
那就是每間隔一段時間。
它都會發出固定頻段的信號波,這些信號波的傳輸方向,就是藍星的大西洋某處,楊冬說已經截獲了這些信號波,但是沒有辦法破譯。
蘇浩安靜的思考著。
他也到控製室,查詢了觀測的曆史記錄,以及正在被觀測的奧陌陌影像,雖然還可以觀測到,但是還是太模糊,沒有辦法清晰的識別它到底是什麽。
他問楊冬:“楊院長認為這是什麽。”
楊冬思索很久,她小心的說:“老板,我以為,它可能是個外星飛船或者探測器什麽的,否則不能解釋,為什麽會不停的發送信號波到大西洋某處,而且,我以為,大西洋某處,可能有特別的東西。”
蘇浩剛準備繼續詢問,但是他停了下來,他發現係統任務已經被觸發。
叮......
宿主,係統任務已加載,你可以自行查閱!
任務:海洋霸主
說明:藍星上絕大部分被海洋覆蓋,在這深邃廣闊的海底世界仍有許多未知值得探索......
要求:研究並製造出海洋霸主級艦船用於未知探索考察。
獎勵:200w~??? 科研經驗(最終數值與你製造海洋霸主級別成正比,級別越高獎勵越豐厚);1000萬積分;圖紙100%(???);特殊物品50%(???);禮包(???);資金(???);
蘇浩知道,這次的任務就是楊冬提及奧陌陌對大西洋某處,發送特別信號波,從而觸發的,看來這個奧陌陌和大西洋的某處,肯定是有問題的,否則不會觸發係統任務。
他對楊冬說:“楊院長,我也認為奧陌陌是有問題的,但這個事情不宜聲張,此次事件你安排人都簽署保密協議吧,觀測仍然需要繼續,同時你也考慮下,我們能否送個全景巡天望遠鏡,到藍星的同步軌道或者外太空來追蹤。”
他和楊冬交代完之後,就回基地的辦公室,他也需要好好思考。
現在,浩然集團的商業主體業務已經全部剝離,剩餘的都是科研相關的,比如科技公司之中,保留的其實就是人工智能,或者說是小艾處理的智能程序。
另外,就是浩然研究院,還有小艾的基地,以及浩然戰略資源儲備中心,這些都是浩然集團的核心。
首先就是研究院人員的擴充,為了加速科技的研發,他需要更多的人員參與進來,但是仍然以自己的研究為主體,研究院來輔助自己,他和小艾交代,讓小艾再次篩選人員,他給出更詳細的篩選方向。
他要把研究院補充到萬人規模。
基礎科學:2000人(允許外籍人員)。
能源科技:2000人。
深海探索:1000人。
生命科學:1000人。
太空技術:3000人。
材料科技:1000人。
另外,把各類如機械、電子、電氣、計算機、自動化、工程類等工程師補充到3000人的規模。
這個事情,他安排給小艾和陳峰來處理,自己就不用管這個啦。
其次,就是在沙漠綠洲基地,建立起浩然科技大學,這個需要國家審批,他準備讓老王先申報,如果可以被審批通過,就盡快建立,如果失敗,就直接放棄,這個是直接看國家的,如果國家允許都好說,如果不允許,自己再怎麽努力都沒用。
他給老王打電話安排此事。
最後,就是上次核聚變工程的獎勵圖紙,超級強子對撞機,這個需要準備起來,這個不是一日之功,還有就是現在的海洋霸主係統任務。
不管是超級強子對撞機的建設,還是海洋霸主係統任務,都不是短期內可以完成的。
在這之前,他想先追蹤奧陌陌的蹤跡,現在楊冬做的太空觀測站,雖然也很厲害,但是畢竟是在藍星上,很多信號一旦通過大氣層,就會立馬減弱很多,所以,這給觀測帶來很大的難度。
如果可以把觀測設備發送到藍星的同步軌道,或者直接發送到外太空,圍繞太陽做公轉,那就會好很多,畢竟未來很多年之內,奧陌陌都離不開太陽係。
他在想,該如何選擇和設計這樣的太空望遠鏡。
在目前的藍星,置於太空的主要觀測設備,有哈勃空間望遠鏡、?開普勒望遠鏡、?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通過比較,韋伯空間望遠鏡的技術更加的優越,可以收集紅外線光進行成像,而另外兩種設備使用可見光和紫外線進行成像工作。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是米國宇航局的設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太空觀測設備。
小艾已經獲取了該望遠鏡的設計,在技術拆解之後,蘇浩發現,韋伯空間望遠鏡主要技術難點有兩塊,其一就是鏡麵28平米,其二就是紅外線成像傳感器工作環境在零下223攝氏度。
該望遠鏡厲害之處在於,探測波長可達到0.6微米波長(橙色)至28.3微米波長(中紅外)。
蘇浩思考之後,他發現以現在的技術,傳感器的工作溫度已經很難降低多少,最多降低1-2攝氏度,其實意義並不大,最主要的是鏡麵,這個是需要收集紅外線進行成像使用的,哈勃的鏡麵隻有4.5平米,開普勒的也不大,所以,增大鏡麵是他需要做的。
因為以前做過機器人的設計,對於機械折疊和伸展,有很好的經驗。
但是在太空中,有很強的來自太陽的熱輻射,而紅外線的成像傳感器工作都是在接近絕對零度來完成的,所以,怎麽才能遮擋來自太陽的熱輻射,也成了問題。
他經過深思,最終決定,直接讓超大號的無人機滯留在外太空,當作主體,首先給這個超大號設備起個名字,就叫浩然空間望遠鏡吧,這樣也比較好記。
當浩然空間望遠鏡進入參考係太陽-藍星l2軌道、regtion halo軌道的時候,一端展開望遠鏡的鏡麵,另一端展開遮陽輻射裝置,如果需要回收或者變軌,則需要把這兩樣再折疊收到浩然空間望遠鏡的肚子裏。
另外,還需要考慮能源問題。
超大號無人機改裝的浩然空間望遠鏡,使用的是晶核能源,這總有用完的時候,能節省還是節省的好,該望遠鏡肯定是需要攜帶大量的晶核能源,同時需要加載太陽帆使用太陽能。
最後就是具備通訊衛星的功能。
蘇浩在小艾的幫助下,也是經過很多天,才完成整體設計,他現在科研等級已經達到6級,真的是時刻都有靈感,他也期待,如果自己以後等級達到十級,到底能達到什麽程度。
最終定型的浩然空間望遠鏡,其主體是超大號的無人機,內部兼具通訊衛星功能,可以展開太陽帆使用太陽能,攜帶大量的晶核能源,會進入參考係太陽-藍星l2軌道工作,展開60米左右的鏡麵,傳感覺工作溫度為零下225攝氏度。
其性能優越,因為鏡麵很大,探測波長可達0.12微米波長至68.5微米波長。
探測壽命預估60年。
浩然空間望遠鏡主要由4個探測儀器構成,即近紅外照相機、近紅外光譜儀、中紅外設備、近紅外成像器與無縫光譜儀。分別為近紅外相機浩然h00021、近紅外光譜儀浩然h00022、近紅外成像和無縫光譜儀浩然h00023、中紅外儀器浩然h00024,它們都具備提供成像和光譜功能,在2.5米波長以下。
蘇浩完成之後,給自己點個讚,雖然自己參考了,米國的韋伯望遠鏡,但是這麽複雜的工作,自己竟然在沒有係統的幫助下,在半個月內就完成啦,這讓他有些感慨,如果是以前,真的萬萬不可能完成。
他把這個製造的事情,安排給小艾來做,這樣速度是最快的。
而此時,楊冬再次找到他。
她說道:“老板,我們又有了新的發現,就在昨天奧陌陌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竟然做了緊急製動,這很不可思議,它停止了大概數個小時,這期間多次對大西洋某處進行信號波的發送,而此時,大西洋那裏也有回應,但是隻回應一次,很短時間就結束。”
她停頓下,有些心緒不寧的說道:“接著,奧陌陌又繼續加速,很快加速到60km\/s的速度遠離太陽而去。”
她望著蘇浩,小聲說道:“老板,這是有問題的,這明顯具有人工意識,而且,我以為大西洋的某處,也有問題,我們需要安排船隻去查看嗎?”
蘇浩思考著,想到係統給自己安排的海洋霸主任務,同時也告訴自己藍星上絕大部分被海洋覆蓋,在這深邃廣闊的海底世界仍有許多未知值得探索。
他對楊冬說道:“楊院長,這個事情不著急,我已經安排製造浩然空間望遠鏡啦,等製造完成之後,我們就發送到參考係太陽-藍星l2軌道上,去探測奧陌陌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他停頓下,繼續說道:“至於大西洋那裏,肯定也是需要去看的,但是並不是現在,我們需要有絕對的控製力,否則的話,就會像印度洋那裏一樣,瑤瑤姐前段時間一直跟我說,國際上反響很大,這是因為我們的威懾力不夠啊,再等段時間吧,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楊冬也是點點頭認同。
......
有很多關於蘇浩的報道,這其中包括央視新聞,報道稱,我國科學家已經成功研究出可控核聚變技術,該技術目前已經成熟,不久之後將正式建堆,未來用電可能真的隻需要幾分錢一度。
這些報道相關信息到處都是。
包括浩然集團旗下的各種產品,也都被媒體報道,甚至前段時間浩然集團的捐款等相關事跡。
而此時,以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都希望並要求華國共享這種技術。
蘇浩並不關心這些。
他手裏拿著一份楊冬發來的報告。
這是沙漠基地那邊的觀測結果,《關於太陽係外闖入天體奧陌陌的分析匯報》,其實這個事情,本來是幾年前的事情,當時就有天文台發現外來天體闖入太陽係並命名為奧陌陌。
報告中對奧陌陌做了詳細的描述。
奧陌陌呈現一個雪茄狀,大約長400米,寬40米,顏色偏紅,具有固態表麵,但是不能區分是岩石或金屬構成。是人類首次在太陽係內發現係外天體。
最初兩個星期的觀測,奧陌陌的軌道離心率是1.1922 ± 0.00268,是已知太陽係內天體最高的;之前的紀錄是c\/1980 e1的1.057。以如此高的離心率進入,顯示它必然是一顆星際天體,會不受太陽引力的約束,以高離心率離開太陽係。
他把報告合並上,並沒有繼續觀看,他要去沙漠基地那邊親自去看看,他本身也是和楊冬一樣的太空物理專業,這讓他不單單是出於好奇,楊冬告訴他,現在仍然可以觀測到奧陌陌的蹤跡。
他很快就來到基地。
楊冬見到蘇浩就說道:“老板,你來啦。”
她接著就開始介紹,基地裏的全景巡天望遠鏡,雖然麵積和數量並不是全球最大的,但是已經形成陣列,在技術方麵已經領先全球。
最初建造完成之後,她就安排下麵的人,對整個太陽係進行掃視,沒想到真的有所發現。
奧陌陌是幾年前就被發現的。
原本奧陌陌的飛行速度是26km\/s,但當它靠近太陽時,速度明顯提升,就像是加速衝向太陽,這或許是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
但詭異的是,奧陌陌並沒有被太陽吸引過去吞噬掉,而是突然以40km\/s的速度遠離太陽而去,這種感覺就像是為了逃離太陽係而突然猛踩了油門,很明顯是一種人工意識參與其中的怪異之舉。
逃離之後的奧陌陌,是沒有辦法直接立即離開太陽係的,盡管它的速度已經達到40km\/s,但是對龐大的太陽係來說,這個速度仍然是不夠的,它需要幾千年,才能完全飛出去。
藍星的眾多天文觀測係統,之所以後來能跟丟,主要是因為奧陌陌太小,另外就是表麵非常暗淡,除非角度正好有太陽的光輝照射並且反射之後,才有可能會被捕捉到它的身影。
如果純粹是岩石類天體,這麽小肯定也是觀測不到的。
在太空中,大部分小天體都像沾滿灰塵的石頭,不怎麽反光,我們很難發現它們,但奧陌陌就不同,它反光特別強,幾乎是普通岩石天體的十倍,但這在黑暗的宇宙中,即便是這麽強的反光,仍然顯得非常暗淡。
而楊冬目前建造的全景巡天望遠鏡,已經形成陣列,可以放大非常微弱的信號和波長。
當觀測到奧陌陌的那一刻,她也是非常的激動,立即安排人二十四小時跟蹤,防止被跟丟,但是,如今他們又發現奇怪的問題。
那就是每間隔一段時間。
它都會發出固定頻段的信號波,這些信號波的傳輸方向,就是藍星的大西洋某處,楊冬說已經截獲了這些信號波,但是沒有辦法破譯。
蘇浩安靜的思考著。
他也到控製室,查詢了觀測的曆史記錄,以及正在被觀測的奧陌陌影像,雖然還可以觀測到,但是還是太模糊,沒有辦法清晰的識別它到底是什麽。
他問楊冬:“楊院長認為這是什麽。”
楊冬思索很久,她小心的說:“老板,我以為,它可能是個外星飛船或者探測器什麽的,否則不能解釋,為什麽會不停的發送信號波到大西洋某處,而且,我以為,大西洋某處,可能有特別的東西。”
蘇浩剛準備繼續詢問,但是他停了下來,他發現係統任務已經被觸發。
叮......
宿主,係統任務已加載,你可以自行查閱!
任務:海洋霸主
說明:藍星上絕大部分被海洋覆蓋,在這深邃廣闊的海底世界仍有許多未知值得探索......
要求:研究並製造出海洋霸主級艦船用於未知探索考察。
獎勵:200w~??? 科研經驗(最終數值與你製造海洋霸主級別成正比,級別越高獎勵越豐厚);1000萬積分;圖紙100%(???);特殊物品50%(???);禮包(???);資金(???);
蘇浩知道,這次的任務就是楊冬提及奧陌陌對大西洋某處,發送特別信號波,從而觸發的,看來這個奧陌陌和大西洋的某處,肯定是有問題的,否則不會觸發係統任務。
他對楊冬說:“楊院長,我也認為奧陌陌是有問題的,但這個事情不宜聲張,此次事件你安排人都簽署保密協議吧,觀測仍然需要繼續,同時你也考慮下,我們能否送個全景巡天望遠鏡,到藍星的同步軌道或者外太空來追蹤。”
他和楊冬交代完之後,就回基地的辦公室,他也需要好好思考。
現在,浩然集團的商業主體業務已經全部剝離,剩餘的都是科研相關的,比如科技公司之中,保留的其實就是人工智能,或者說是小艾處理的智能程序。
另外,就是浩然研究院,還有小艾的基地,以及浩然戰略資源儲備中心,這些都是浩然集團的核心。
首先就是研究院人員的擴充,為了加速科技的研發,他需要更多的人員參與進來,但是仍然以自己的研究為主體,研究院來輔助自己,他和小艾交代,讓小艾再次篩選人員,他給出更詳細的篩選方向。
他要把研究院補充到萬人規模。
基礎科學:2000人(允許外籍人員)。
能源科技:2000人。
深海探索:1000人。
生命科學:1000人。
太空技術:3000人。
材料科技:1000人。
另外,把各類如機械、電子、電氣、計算機、自動化、工程類等工程師補充到3000人的規模。
這個事情,他安排給小艾和陳峰來處理,自己就不用管這個啦。
其次,就是在沙漠綠洲基地,建立起浩然科技大學,這個需要國家審批,他準備讓老王先申報,如果可以被審批通過,就盡快建立,如果失敗,就直接放棄,這個是直接看國家的,如果國家允許都好說,如果不允許,自己再怎麽努力都沒用。
他給老王打電話安排此事。
最後,就是上次核聚變工程的獎勵圖紙,超級強子對撞機,這個需要準備起來,這個不是一日之功,還有就是現在的海洋霸主係統任務。
不管是超級強子對撞機的建設,還是海洋霸主係統任務,都不是短期內可以完成的。
在這之前,他想先追蹤奧陌陌的蹤跡,現在楊冬做的太空觀測站,雖然也很厲害,但是畢竟是在藍星上,很多信號一旦通過大氣層,就會立馬減弱很多,所以,這給觀測帶來很大的難度。
如果可以把觀測設備發送到藍星的同步軌道,或者直接發送到外太空,圍繞太陽做公轉,那就會好很多,畢竟未來很多年之內,奧陌陌都離不開太陽係。
他在想,該如何選擇和設計這樣的太空望遠鏡。
在目前的藍星,置於太空的主要觀測設備,有哈勃空間望遠鏡、?開普勒望遠鏡、?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通過比較,韋伯空間望遠鏡的技術更加的優越,可以收集紅外線光進行成像,而另外兩種設備使用可見光和紫外線進行成像工作。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是米國宇航局的設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太空觀測設備。
小艾已經獲取了該望遠鏡的設計,在技術拆解之後,蘇浩發現,韋伯空間望遠鏡主要技術難點有兩塊,其一就是鏡麵28平米,其二就是紅外線成像傳感器工作環境在零下223攝氏度。
該望遠鏡厲害之處在於,探測波長可達到0.6微米波長(橙色)至28.3微米波長(中紅外)。
蘇浩思考之後,他發現以現在的技術,傳感器的工作溫度已經很難降低多少,最多降低1-2攝氏度,其實意義並不大,最主要的是鏡麵,這個是需要收集紅外線進行成像使用的,哈勃的鏡麵隻有4.5平米,開普勒的也不大,所以,增大鏡麵是他需要做的。
因為以前做過機器人的設計,對於機械折疊和伸展,有很好的經驗。
但是在太空中,有很強的來自太陽的熱輻射,而紅外線的成像傳感器工作都是在接近絕對零度來完成的,所以,怎麽才能遮擋來自太陽的熱輻射,也成了問題。
他經過深思,最終決定,直接讓超大號的無人機滯留在外太空,當作主體,首先給這個超大號設備起個名字,就叫浩然空間望遠鏡吧,這樣也比較好記。
當浩然空間望遠鏡進入參考係太陽-藍星l2軌道、regtion halo軌道的時候,一端展開望遠鏡的鏡麵,另一端展開遮陽輻射裝置,如果需要回收或者變軌,則需要把這兩樣再折疊收到浩然空間望遠鏡的肚子裏。
另外,還需要考慮能源問題。
超大號無人機改裝的浩然空間望遠鏡,使用的是晶核能源,這總有用完的時候,能節省還是節省的好,該望遠鏡肯定是需要攜帶大量的晶核能源,同時需要加載太陽帆使用太陽能。
最後就是具備通訊衛星的功能。
蘇浩在小艾的幫助下,也是經過很多天,才完成整體設計,他現在科研等級已經達到6級,真的是時刻都有靈感,他也期待,如果自己以後等級達到十級,到底能達到什麽程度。
最終定型的浩然空間望遠鏡,其主體是超大號的無人機,內部兼具通訊衛星功能,可以展開太陽帆使用太陽能,攜帶大量的晶核能源,會進入參考係太陽-藍星l2軌道工作,展開60米左右的鏡麵,傳感覺工作溫度為零下225攝氏度。
其性能優越,因為鏡麵很大,探測波長可達0.12微米波長至68.5微米波長。
探測壽命預估60年。
浩然空間望遠鏡主要由4個探測儀器構成,即近紅外照相機、近紅外光譜儀、中紅外設備、近紅外成像器與無縫光譜儀。分別為近紅外相機浩然h00021、近紅外光譜儀浩然h00022、近紅外成像和無縫光譜儀浩然h00023、中紅外儀器浩然h00024,它們都具備提供成像和光譜功能,在2.5米波長以下。
蘇浩完成之後,給自己點個讚,雖然自己參考了,米國的韋伯望遠鏡,但是這麽複雜的工作,自己竟然在沒有係統的幫助下,在半個月內就完成啦,這讓他有些感慨,如果是以前,真的萬萬不可能完成。
他把這個製造的事情,安排給小艾來做,這樣速度是最快的。
而此時,楊冬再次找到他。
她說道:“老板,我們又有了新的發現,就在昨天奧陌陌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竟然做了緊急製動,這很不可思議,它停止了大概數個小時,這期間多次對大西洋某處進行信號波的發送,而此時,大西洋那裏也有回應,但是隻回應一次,很短時間就結束。”
她停頓下,有些心緒不寧的說道:“接著,奧陌陌又繼續加速,很快加速到60km\/s的速度遠離太陽而去。”
她望著蘇浩,小聲說道:“老板,這是有問題的,這明顯具有人工意識,而且,我以為大西洋的某處,也有問題,我們需要安排船隻去查看嗎?”
蘇浩思考著,想到係統給自己安排的海洋霸主任務,同時也告訴自己藍星上絕大部分被海洋覆蓋,在這深邃廣闊的海底世界仍有許多未知值得探索。
他對楊冬說道:“楊院長,這個事情不著急,我已經安排製造浩然空間望遠鏡啦,等製造完成之後,我們就發送到參考係太陽-藍星l2軌道上,去探測奧陌陌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他停頓下,繼續說道:“至於大西洋那裏,肯定也是需要去看的,但是並不是現在,我們需要有絕對的控製力,否則的話,就會像印度洋那裏一樣,瑤瑤姐前段時間一直跟我說,國際上反響很大,這是因為我們的威懾力不夠啊,再等段時間吧,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楊冬也是點點頭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