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大工廠。


    八號廠房在工廠的東南角,再向外,就是工廠的圍牆,過了圍牆就是淺灘,根據最開始的規劃圖,淺灘這裏是需要建成深水港的,這個可是個大工程。


    蘇浩要改造這裏。


    他準備在八號廠房下麵,做個私屬的無人的地下基地,讓小艾控製和發展,反正小艾是係統給的,永遠不會背叛他,小艾無論做多少,都是屬於他的。


    他先製造了些基礎的自動設備,讓小艾自己操作,改造整個廠房。


    他特別交代小艾,地下作業的時候,慢點不要緊,一定要保證安全,甚至防止因為地震等外在因素,從而引起的安全問題等,如果因為基地,讓這裏整個塌方,那就完蛋啦。


    小艾拍著胸脯向他保證,肯定是不會出現這個情況的。


    然後他就讓小艾製造機器人,現在的機器人受到嚴重的製約,那就是能源問題,目前的機器人電池,在工作的情況下,幾個小時,就需要充電一次,有些麻煩啊。


    想到能源問題。


    他立即想到,上次任務完成的獎勵物品,無人機,這是個厲害的東西,但是現在還不適合製造,被他暫時放著了,但是以後肯定是要造出來的。


    當時獎勵下來之後。


    無人機的製造和相關性能,他就已經完全熟知,係統給灌輸的理論知識,和製造它相關的工藝流程圖紙等,無人機使用的是一種晶核能源,這是一種革命性的能源,非常非常的高效,但是這種能源,更適合火箭、飛機、太空飛船等相關使用,他思考了下,現在並不適合給機器人應用。


    他把這些無用的想法丟掉。


    讓劉虎安排人在八號廠房外麵守著,沒有他的允許,任何人都不允許進入這裏,廠房內部做了隔離帶,隔離帶讓幾名機器人輪流值守。


    兩個目標。


    其一:地下基地完全受小艾控製,先是向下垂直挖深100米左右,再橫向挖寬,具體需要挖多大,那就看情況,這裏主要是機器人作業的地方,機器人小艾可以自己製造,交給她,讓她自行發展。


    其二:垂直向下20米深左右,估計可以到海平麵以下,向東海方向拓展,那邊是淺灘,需要按照4期工程規劃,建立深水港。


    小艾知道他的計劃。


    大量的原材料被運輸到這裏,各種工具和設備被製造,一切都在有序的進行著。


    幾天後的深夜。


    工廠圍牆外麵,一個非常隱蔽的地方被開了一個小口,幾個機器人從裏麵爬出來,開始修建這裏,很快這個出口就被處理完成,機器人從原路返回。


    接著出現的,是個黑色異類機器人,大小一立方米左右,隨後越來越多,大概上百左右,它們開始進入淺灘,隨後消失在水中。


    小艾製造了它們。


    它們主要是為了四期工程,水下作業,在附近的河床上,它們開始清理河道,把沙石泥土運送到淺灘,堆積起來,需要把這裏累積到海拔12-16米高左右。


    天亮還未亮,它們就陸續回到基地,額,有兩個機器人沒電了,停了下來,機器人不能丟棄同伴,其它機器人把它們拖回基地充電去了。


    這樣的事情,每天晚上都在發生,出來作業的機器人也越來越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


    總部小島以東的淺灘,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變化。


    島嶼周圍都已經被加固,附近河道變的更藍,主要是深度每天都在增加,現在的長江口,被機器人作業過的地方,由原來的水深12米左右,現在變成25米左右深,越是向東,河道越深。


    島嶼的最東麵,從十公裏外開始,這裏本來就是隻有30米的水深,正對著島嶼的方向,被挖了3公裏寬的深溝,泥土沙石正在向淺灘堆積,額,目前還在繼續作業中,好吧,這裏變化還不是特別的大。


    但是一切都在持續的推進中。


    ......


    陳峰自從到浩然科技之後。


    他就知道了什麽是知識的海洋,他擁有b級權限,可以瀏覽的資料非常非常的多,多到他已經不敢想象。


    他甚至懷疑,他已經看過這麽多的資料,會不會被終身監禁。


    許多的,他認為極其重要的資料,在這裏隻需要e級權限就可以閱讀。


    因為需要造飛機,他給團隊的其它人員開過會,也分成不同的小組,他也知道,其它團隊成員的權限是c級。


    搜索。


    米國的總統專機,這裏有詳細的設計圖紙,上百萬個零件,都標記了材料的成分,功能,製造廠商,詳細尺寸等相關信息。


    毛熊大帝的專機也是一如既往的詳細。


    他已經連續工作好多天,每天隻休息4個小時左右,但是他隻有46歲,他還年輕,他扛的住。


    因為團隊太小。


    他以前為認為,團隊隻有這麽幾十個人,想造出飛機簡直是和上帝開玩笑,但現在,他的想法改變了,如果想造出飛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畢竟他已經查閱了上百份飛機製造的完整圖紙。


    但這顯然不是他需要的。


    老板說,技術方麵需要領先全球,是的,領先全球,就必須要創新,要超越。


    ......


    陳峰團隊在頭腦風暴。


    很多人,都述說了各種各樣的想法,有些想法確實比較好,腦洞大,但是他總是感覺差了點什麽。


    “大家都還有沒有補充的?”


    “陳主任,我認為應該從應用考慮來設計。”,楊冬站起來說道,陳峰教授是實驗室團隊的負責人,正常團隊成員都是這樣稱呼他的,楊冬接著說道:“我們造的飛機是公司內部使用的。”


    “我們要打破傳統設計。”


    “足夠大的空間可以保證舒適度,足夠快的速度可以保證技術領先,我們是否可以魔改戰鬥機的外形,同時安裝6台軍用發動機,雖然可能飛行一次是通常民航飛機的幾倍成本,甚至是十幾倍的成本,但是,我們老板好像並不缺錢。”


    楊冬的發言立刻得到很多人的讚同。


    緊接著,楊冬又從飛機的外觀造型、動力係統、機架、艙內功能、內飾等各個方麵進行了她心目中預想的描述。


    陳峰這一刻也在沉思。


    ......


    金融中心。


    洛書瑤在辦公室,她每天都有審批不完的文件。


    公司的所有重大收支,都匯總到她這裏,有些文件需要申請的資金多達十幾個億的,她也是直接簽字,即刻生效,比如億達的項目工程款,中款已經結算完成,累計支付已經超過30億。


    但是,最近她驚奇的發現,蘇浩在總部大工廠那邊,物資采購情況特別異常。


    本來,老板的事情,她是不關心的,但是她時不時的也會關注下,不是審批,因為不需要她簽字,但是瀏覽的時候,她就發現,蘇浩近期經手的采購非常的龐大。


    當她發現異常後,就會更深入的查閱。


    每次采購,供貨商都會開具發票,財務是需要打款的,而且,這些紙質票據都會被快遞到金融中心。


    總部的大工廠,那邊有芯片生產,這些都在她的控製之中。


    另外,就是蘇浩安排招聘的科研團隊,目前隻有68人,這些人在造飛機,項目也是在她這裏報備過的,後來,科研團隊的陳教授,也到她這裏申請,招聘了10多個機械工程師,這些人也在那邊工作的。


    科研團隊的員工,雖然同是隸屬於浩然科技,但是,合同都是包含保密協議和競業協議的特殊版本。


    他們在造飛機,這個她知道,飛機製造的絕大部分申請,都是陳教授審批,再申報到她這裏,她需要同意審批,之後財務才能撥款,所以造飛機的事情是獨立的。


    因為有內部係統。


    蘇浩的各種事情,有時候也有飛機的事情,都是直接通過係統操作的。


    然而。


    讓她發現異常的是鋼材的采購數量,尤其是特種鋼的采購,竟然已經超過十萬噸,這是用來造飛機的嗎?正常有個幾百噸應該夠了吧,你十萬噸鋼材造出來的飛機,能飛上天?


    另外,還有部分是特種水泥,水泥能是製造飛機所需的材料?


    這些材料采購使用的資金,累計甚至已經超過了10多個億,這本來沒有什麽,整個公司都是蘇浩的,而且,公司因為數控加工設備和芯片業務,已有數百億的營收,所以隻有10多個億的使用,她甚至都感覺不到資金的變化。


    隻是,她是非常的好奇。


    她甚至想打電話給蘇浩,她想問問,蘇浩采購這麽多的水泥和鋼材,甚至其它更多的各種類型的材料,到底想幹什麽,到底在幹什麽。


    最後,她思考著,思考著,就不再管這個事情,老板的事情,肯定是有道理的,她也隻是好奇而已。


    其實,說到異常,洛書瑤並不是最先發現的。


    在總部八號廠房門口守著的小李,是最先發現的異常。


    你想啊,這麽多材料,每天都不停的隻進不出,這不合理,他把這個事情匯報給劉虎,劉虎隻是稍作沉默,就讓他守好門,老板肯定是在幹大事情,其它不該他管的,讓他不要過問。


    劉虎是特種大隊出身,他雖然不知道,但是可以猜測到,這麽大量的鋼鐵水泥,肯定是龐大的地下工程,但是,從他跟著蘇浩開始,內心就有些變化。


    老板的強大隻會讓他更忠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浩的星際遠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窗簾有縫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窗簾有縫隙並收藏蘇浩的星際遠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