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的第一反應,北涼王徐牧肯定又不安生。


    對北涼三州的某些勢力,進行了清洗。


    至於潼門關的安全,有了拓跋延壽折戟,短時間內北魏當不會再攻潼門關。


    魏風華恭敬地行禮,然後拆開插著雞毛信的急報,頌念道。


    “兒臣北涼王徐牧,望東南百拜,望父皇、母後身體康健。”


    急報的開頭千篇一律,而後麵的話才是引爆朝堂的重磅煙火。


    “兒臣麾下密探,得知虎頭嶺一帶有妖族出沒。”


    “虎頭嶺乃扼守歸仁與延慶城之咽喉,故兒臣心憂之。”


    “行水路至虎頭嶺,恰逢我大梁三路大軍遇襲慘敗。”


    梁帝聽聞這消息微微一怔,北涼王去了虎頭嶺?


    可為何在馮漢的戰報裏麵,隻字未提?


    “北魏狼兵凶悍,三妖族人多勢眾,兒臣率兩千青雲軍抵達,無法救出我大梁將士。”


    丞相裴堅忍不住輕哼一聲,道。


    “北涼王這戰報寫得有趣,他去了虎頭嶺卻什麽都未做。”


    “也不知道是真去了,還是假去了,真真假假誰又知道?”


    魏風華神情未變,繼續誦念道。


    “兒臣用計救出奮武將軍明遠,又在歸途救下馮漢將軍麾下趙厷都尉……”


    魏風華的話未說完,梁帝忽然站起身,殺氣騰騰。


    “趙厷?北涼王抓住了趙厷?好!好!”


    梁帝恨極了賣國求榮的趙厷,喝道。


    “即刻派人往北涼去,將趙厷捉拿回汴梁,淩遲處死!”


    梁帝要讓大梁的人都看著,背叛國家的逆賊是什麽下場。


    刑部尚書李淵亦義憤填膺,道。


    “陛下聖明!此逆賊萬死不足惜!”


    魏風華聽著群臣的附議,麵色古怪,繼續道。


    “陛下,北涼王還在書信裏放了一封奏疏,要……彈劾馮漢將軍與羅昌將軍。”


    什麽?


    梁帝微微一怔,丞相裴堅不滿地說道。


    “北涼王未免太嚴苛,馮漢、羅昌兩位將軍能將殘軍帶回。”


    “防止將士全軍覆沒,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為何彈劾?”


    魏風華望向梁帝,梁帝揮揮手讓他繼續說。


    “陛下,北涼王在彈劾奏疏中,說馮漢不顧明遠將軍反對。”


    “堅決在大霧天進虎頭嶺,且不聽明遠將軍建議執意分兵。”


    “入虎頭嶺後追擊敵軍,孤軍冒進,導致中路軍一敗塗地。”


    梁帝,以及群臣聽了都懵了。


    怎麽徐牧奏疏中寫的,跟馮漢戰報裏麵寫的截然相反?


    在馮漢的戰報裏麵,糊塗事都是明遠做的,他半點責任沒有。


    “後明遠將軍擊退鬼蟒族,前往盤蛇大陣中救援被困住的馮漢、羅昌將軍。”


    “此二將竟不告知明遠將軍就從大陣側翼逃走,導致明遠將軍被困陣中,本部將士死傷慘重!”


    “馮漢,剛愎自用,冷酷無情!趙厷領兵斷後被擒,馮漢竟棄之不顧狼狽逃竄。”


    “幸而黑龍一族少主龍英憐其忠義,吊在樹上任其自生自滅,兒臣方有機會救下忠義之士!”


    “馮漢所行罄竹難書!無情無義,望父皇嚴懲此賊!為陣亡將士,與明遠將軍、趙厷都尉報仇!”


    奉天殿內一片鴉雀無聲,上至梁帝下至五品官,都懵了。


    魏風華還不知道之前馮漢戰報的內容,見無人說話,隻好保持緘默。


    良久,刑部尚書李淵方說道。


    “北涼王與揚武將軍各執一詞,此事,又事關我大梁四萬將士陣亡真相。”


    “陛下,臣建議召揚武將軍馮漢與羅昌歸京,再派人趕赴北涼。”


    “一來商議送北涼王去萬妖之國,二來帶明遠、趙厷歸京城。”


    “待他們歸京之後,再一一審查,揪出事情真相!”


    梁帝沉默了片刻,道。


    “好,就按照李愛卿說的辦,前往北涼接回明遠、趙厷責任重大。”


    “就由你刑部來負責此事,另外,魏風華這次與禮部一起。”


    “到了北涼就立刻為北涼王,趕赴萬妖之國‘做客’做準備!”


    刑部、禮部,加上親信魏風華同去北涼。


    群臣心知肚明梁帝要他們過去的重點,乃是後一件事。


    不過,北涼王會乖乖就範麽?


    大將軍姬康的嘴角微微上揚,期待一出好戲。


    皇宮,正德殿。


    下了早朝之後,梁帝就一直站在正德殿內,望著那幅大梁的地圖出神。


    良久梁帝徐天德輕聲說道。


    “屋漏偏逢連夜雨,難啊!”


    魏風華一直在旁邊侍候著,聞言魏風華輕聲道。


    “陛下,隻要萬妖之國退兵,剩下北魏雖麻煩卻不是不能對付。”


    “我大梁兵多將廣,朝中的武官都躍躍欲試想要北征呢。”


    今日梁帝並未選定好領京軍北征的將領,魏風華以為他為此事煩心。


    誰知梁帝一聲苦笑,道。


    “風華啊,真並不是為了選將的事,而是為了北涼王!”


    梁帝在魏風華麵前吐露衷腸。


    “虎頭嶺當日定危機四伏,北涼王卻能以兩千人,救出明遠。”


    “妖族哪有良善之輩?他卻能全身而退,朕的兒子裏,還有一個能像他麽?”


    魏風華暗暗咧嘴,梁帝說是所有兒子,其實在拿太子與北涼王做比較。


    魏風華猶豫片刻,道。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並非人人都是天生的將星。”


    “其他皇子雖然不擅長領軍打仗,但治國理政能做得好。”


    “如今又不是亂世,有陛下在大梁亂不了。”


    梁帝提起朱筆,望著那幅地圖,喃喃道。


    “沒錯,有朕在大梁亂不了,可有北涼王在,未來太子當如何?”


    梁帝提筆在北涼三州的地圖上畫了一個圈兒。


    “北涼王,絕不可繼續留在安州!”


    任憑徐牧再優秀,梁帝也隻能一條路走到黑,將他送到須彌山去。


    魏風華全身微微一震,壓低聲音。


    “陛下,北涼王擁有劍骨,天策府又網羅了一批文武人才。”


    “屬下此行去北涼,若要讓北涼王啟程,恐怕免不了動手。”


    “若是激戰中不小心傷了王爺,屬下……”


    梁帝聞言稍一思忖,道。


    “盡管放手去做,朕隻要北涼王離開北涼,活著離開就好。”


    “至於天策府眾將的性命你不必顧及,北涼王的修為也不必顧及。”


    魏風華得了恩準,躬身行禮。


    “微臣明白,微臣告退!”


    魏風華走後,梁帝望著地圖上的一抹猩紅圓圈,久久未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被黜,我當北涼王領兵千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許火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許火燁並收藏太子被黜,我當北涼王領兵千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