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總管……卓娘子與她的兩個族人求見。”


    宋令文手上扛著碩大的陌刀,打斷了陳青兕的思路。


    吐蕃的諸多貴族豪強跑得利索,沒盧氏也不管了,直接南投大唐。


    陳青兕並沒有第一時間見他們,而是讓他們去見赤瑪洛。


    陳青兕暫時沒有想出如何處理吐蕃的辦法,但赤瑪洛是一手很好的牌,就看如何施展了。


    讓吉夷行、尚敬去見赤瑪洛,便是告訴赤瑪洛他們沒盧氏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


    這打上了叛徒的烙印,不滅族都算仁慈,誰還敢重用他們?


    沒盧氏當下除了一並歸順唐廷,沒有第二條路走了。


    “讓她們上來。”


    陳青兕聽到身後的腳步聲,轉過了身子。


    赤瑪洛走在前頭,吉夷行、尚敬跟在她的身後。


    以血統而論,赤瑪洛是沒盧氏最尊貴的血脈。


    因為經過幾輪清洗打壓,現在執掌沒盧氏的已經轉為旁支。


    赤瑪洛這一係的血脈已經斷了……


    純以血統來說,赤瑪洛可以直接接手沒盧氏,但也得執掌沒盧氏的旁支願意交出手上的權力才行。


    赤瑪洛這一係的權力已經轉移,吉夷行、尚敬的地位遠在赤瑪洛之上。


    現在他們跟著赤瑪洛,顯然是支持赤瑪洛執掌沒盧氏了。


    赤瑪洛看著麵前的陳青兕,心中五味雜陳。


    盡管她恨透了噶爾東讚,但對於噶爾東讚的能力卻是信服的。


    陳青兕固然厲害,可憑他想要擊敗噶爾東讚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赤瑪洛還想著陳青兕如果奈何不得噶爾東讚,她能出出力,談談條件,為沒盧氏,為吐蕃爭取一定的利益。


    結果……


    大唐摧枯拉朽的戰勝了吐蕃,噶爾東讚更是讓陳青兕逼死了,沒盧氏更是被逼的直接不顧依舊在高原上的族人,率部投降。


    赤瑪洛是徹底心服,現在不隻是她,連整個沒盧氏的生死都在對方的掌控之中。


    到了這一步,赤瑪洛發現自己別無選擇。


    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家族,都得從吐蕃、唐廷之間選擇一個。


    赤瑪洛自幼在吐蕃長大,對於吐蕃還是很有感情的,她原本想著跟陳青兕談條件,由吐蕃世代臣服,換取高抬貴手。


    結果……得知沒盧氏的下場比她想象中的更慘。


    她們為了效忠讚普,付出了許多,結果落入如此境地。


    赤瑪洛也寒心了,也不再半點猶豫,作揖說道:“陳先生,吐蕃已經全軍潰敗,不知打算何時上高原?我沒盧氏願為先鋒,替郎君拿下吐蕃……”


    陳青兕聞言搖頭道:“我暫無進兵的意思,這點就不勞卓娘子費心了。”


    赤瑪洛忙道:“先生是不信我們?還是不信我們有這實力?”她急切說道:“我沒盧氏雖然落魄,多年累積人脈猶在。吐蕃混亂在即,要不了多久必然出現相互侵吞之勢,不少中小貴族將成為砧板上的魚肉。在下有信心將他們聚於一處,一並為朝廷效力。”


    陳青兕並不懷疑赤瑪洛的手段,頷首道:“這點我相信。卓娘子的手段,我還是認可的。”


    赤瑪洛眼眸中不由閃過一絲喜色,有些高興。


    可隨即,陳青兕的話,卻讓她的心跌落穀底。


    “我並不認為現在攻上高原是好的辦法……”


    陳青兕道:“這一仗吐蕃損失慘重,具體數字幾何,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吐蕃內部將會出現人口嚴重短缺,空有田地而無人耕種的狀態。”


    吐蕃這一次賭上國運之戰,幾乎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了。


    這一仗的失利,國運不存,吐蕃未來數十年都不可能緩過神來。


    赤瑪洛立刻接話道:“此正是可乘之機,現在的吐蕃,是數十年來最虛弱的時候。”


    陳青兕搖了搖頭,說道:“我的意見,恰恰相反。”


    他一字一句的說道:“現在的吐蕃恰是最不好對付的時候。”


    “此戰吐蕃崩的太快,各部豪強爭先保命,無心抵禦。最先逃回的,必然是那些實力強橫的豪族以及他們的私兵。吐蕃最新募集的那些兵士給留在最後,成為他們殿後的籌碼。他們這些貴族上得高原,必會防備我們進攻。”


    “此刻進攻,殺上高原,奪取他們的封地,直接涉及他們的核心利益。”


    “這群人不是不能戰,隻是不想戰不願意戰。但凡涉及他們的利益,將會是另一個局麵。”


    “我部兵馬唯有席君買部略微適應高原氣候,這還是青海的氣候,真要上了高原,也未必受得住。更別說我的兵大多都來自於河南、河北。”


    “在高原上麵對一群熟知地理的原住民死磕,何其愚蠢?”


    “反之我若不攻,整頓青海,選擇回師。將會是另一局麵……且不說於公為了爭奪大義。於私而言,他們此番人口銳減,各大豪強手上無勞力耕種,更無勞力養私兵。想要存活下去,唯有將中小豪強吞下,填補自己的損失。”


    “不論如何,都少不得,相互攻伐吞食,待他們相互殺個天昏地暗,我軍再行收拾殘局,豈不更好。”


    陳青兕大大方方的說出了自己的計劃,他是一點都不怕這話傳到吐蕃。


    就算今日他的每一個字都讓高原上的所有人知道,結局還是一樣的。


    都到了這地步,手上有兵的不可能放棄唾手可得的力量,更不會白白錯過這個機會。


    赤瑪洛一聽這道理,眼圈微紅,弱弱的道:“可高原上還有我的族人,他們怎麽辦?”


    陳青兕見一直要強的赤瑪洛露出這小女子的神態,不免暗暗好笑道:“這簡單,現在是各家自掃門前雪。短時間內,他們還無暇顧念你們,你們沒盧氏真要有心,想辦法下山來投。來多少,我接收多少,青海湖、河曲地都能安置。若是不願,那我就無能為力了。”


    “這世間之事,哪有不付出就將好處占了的道理?”


    赤瑪洛抿著嘴,妥協道:“如此赤瑪洛謝陳先生收留大恩。”


    陳青兕讚許的點了點頭,這才是那個扶持三代明主,除權臣定朝野的吐蕃太後,知曉進退,懂得妥協。


    欠沒盧氏的是吐蕃讚普,大唐不欠,陳青兕更不欠。


    指望大唐或陳青兕救沒盧氏,那是異想天開。


    能夠在廣闊的土地上劃一塊地安置,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接下來十數日,陳青兕都在接收四方追擊大軍傳來的消息。


    近乎十萬頭豬,丟在青海這地方都得抓上十天半個月,何況是活生生的人……


    陳青兕每日都在分析結果。


    如他所想的一樣,在所有戰果裏,以吐蕃民兵居多,真正的各大豪強的精銳,倒也不是沒有,大多都是中小級別的。


    或是跑得晚,或是直接給威脅殿後拋下的,真正三尚家族的私兵,沒有多少。


    他們跑的最快也是最早,自然損失最小。


    陳青兕隨手取過一份捷報,定睛一看,卻是張仁亶命令傳來的戰果。


    此次三軍齊出,這種撿功績的戰役,陳青兕也讓張仁亶領一隊兵馬去分一杯羹。


    他確實喜歡這個聰慧過人,文武兼備的侄兒,對於他的戰績很是關注,特地坐直了身子觀看。


    看著張仁亶的戰績,陳青兕忍不住咧嘴一笑,這小子踩到狗屎運了?


    陳青兕原本是讓張仁亶去喝一口湯的,結果他硬生生的搶了一塊肉下來。


    倒不是他小小年紀,比得上經驗老道的諸將,而是受到了幸運女神的特別關注。


    張仁亶是他所在的中軍最後一波出擊的,也因如此,他遇到了大食國的施米特·伊本·阿斯。


    說起來最悲劇的就是這貨了……


    吐蕃在決定撤退以後,就沒有人在乎這位大食國的使者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大食國是在利用吐蕃。


    如果不是受到大食國逼迫,吐蕃是不願意打這場賭上國運的戰爭的。


    安安靜靜的在高原上發展,坐看大唐、大食獅虎鬥,豈不美哉。


    是大食國以斷一切經濟支柱貿易往來作為要挾,逼迫吐蕃出戰。


    施米特說是支援,兩千餘黑人軍團,三千步騎兵,但其實就是在監視的。


    如果吐蕃出工不出力,施米特能夠立刻斷絕大食國對於吐蕃的一切支持。


    吐蕃人也明白,大食國的資助不是無償的,一旦他們失去了利用價值,一切資助都會斷絕。


    他們既已決定撤兵,就做好了得不到大食援助的準備。


    既是做好了準備,那施米特的死活,又跟他們有什麽關係?


    吐蕃上下都知道施米特不會同意他們撤軍,那就不告訴他了。


    所以在吐蕃爭先恐後撤退的時候,施米特還在睡覺。


    直到他們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吐蕃的貴族豪強都撤退的差不多了。


    施米特想要找人問個情況都找不到,隻能跟著吐蕃民兵大眾一起退。


    吐蕃民兵在這時候哪還有戰鬥力,早就心寒膽落,遇到唐軍的襲殺,完全都不反抗的,要不就失了智般的亡命奔逃,要不就是抱頭當鴕鳥等死。


    施米特想要指揮反抗,除了他的兵就沒人聽他的。


    施米特為了不受牽累,隻能領兵離開這夥吐蕃民兵。


    然後施米特就悲劇了……


    他一個大食人,在遼闊的青海上人生地不熟,一開始還能辨別方向,但隨著與唐軍打了幾次遭遇戰,東南西北立刻分辨不清了。


    不得已隻能盲目憑借感覺行走,在丘陵裏繞來繞去,就是出不了丘陵。


    但他們這隊人戰鬥力強悍,尋常唐軍真不是他們的對手。


    恰好在附近喝湯的張仁亶遇到了被施米特擊敗的唐軍,了解了有這股強敵。


    張仁亶當即率部追了上去。


    張仁亶年紀輕輕,對於用兵極有天賦。他已經得知了施米特這夥人戰鬥力驚人,強攻吃虧,於是躲在遠遠的觀望。發現施米特這夥人因逃的匆忙,並沒有攜帶過多的食物與水,這幾日的逃竄,已經將食物水消耗的差不多了。


    張仁亶於是肆無忌憚起來,也不大舉進攻,隻是這般往返循環地不住襲擾。


    反正就是不打,消耗消耗再消耗。


    雙方整整對峙了四個時辰,施米特又渴又餓。


    張仁亶缺德的還特地跑到上風口烤羊吃肉……


    一方饑腸轆轆,在大風中簌簌發抖。另一方大口吃肉……


    最終施米特崩潰了,選擇了向張仁亶投降。


    看著張仁亶的戰果以及用兵之法,陳青兕意識到自己真的撿到寶了。


    在軍事上能說與會用是完全不一樣的。


    讀書人兵法背的滾瓜爛熟,上了戰場兩腿發軟,又有何用?


    張仁亶能夠在第一次領兵的情況下,能夠熟練的根據敵人的弱點,靈活的將其逼降,這份能耐,當真了得。


    陳青兕感慨萬千,將張仁亶的捷報又看了一遍,方才滿足,將之放在一旁。


    隨即又取過一份軍情,看著其中內容,怔了怔,低低歎息道:“許是命不該絕吧!”


    這消息是來自於席君買的,他一路死咬著吐蕃的讚普芒鬆芒讚,但還是讓他鑽進了山裏。


    青海湖周邊的大山連接著整個昆侖山脈,甚至包括珠穆朗瑪峰都在其中。


    即便投進去百萬大軍都不見聲響,席君買也不敢過於深入,隻能放棄。


    如果能夠活捉芒鬆芒讚,那真就是大功一件。


    現在讓他跑了,不免有些遺憾。


    這場“圍獵”一直持續了半個月方才平息。


    這一仗是與吐蕃交戰以來,唐軍勝的最漂亮的一戰,吐蕃十萬大軍全軍潰退。斬首一萬三千餘級,俘虜三萬八千人,繳獲牛羊五十萬頭,糧草輜重無數,可謂輝煌之極。


    關鍵是唐軍傷亡還不過兩千,純粹的殺豬……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走了吐蕃讚普芒鬆芒讚。


    根據最新得到的消息,芒鬆芒讚已經逃回了烏海。


    聽到這消息,陳青兕大感古怪,將席君買叫到了跟前,問道:“君買,你確定芒鬆芒讚鑽進了西邊的山群?”


    席君買鬱悶若死道:“末將親眼見他鑽進去的,再快一點就能追上他了。”


    陳青兕問道:“山裏的情況如何?”


    “不知名的山,鑽進去皆是獸徑,無路可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初唐:砥礪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言不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言不信並收藏初唐:砥礪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