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誘導
吐穀渾這些年吃足了吐蕃的苦頭,慕容闥雖在長安,卻也對於自家的國事,了如指掌。
他們深知吐蕃的野心,吐蕃或許不敢與大唐為敵,但絕對會對他們動手的。
現今他們實力大減,吐蕃再來一次奇襲,他們未必有這次這般幸運,能夠及時逃離,等待天朝援兵到來。
一旦他父親被殺或者擄掠去通寶軟禁,吐穀渾徹底完蛋了。
慕容闥本想看一看後續,看看唐廷是如何看待吐穀渾局勢的。
畢竟陳青兕一早就提出了要在青海設都護府,由陳青兕這個皇帝跟前的第一紅人推動此事,吐穀渾什麽也不幹,平白多了一尊神邸護佑安危,那是天大的好事。
隻是一連數月,再無消息傳來。
慕容闥多番打探皆是無果,本就有些坐立不住,直到今日,吐蕃使者的到來,徹底慌了。
他知道大唐與吐蕃一旦和談,吐穀渾就再無回天之力。
慕容闥正想跟陳青兕陳訴利害關係。
卻聽陳青兕道:“慕容郎君,你告之令尊,莫要返回伏俟城了,將都城遷徙至河曲地吧。這樣可以避免滅國之危……”
慕容闥心頭惶恐,愕然道:“陳侍郎何出此言?”
陳青兕語重心長的道:“在下對吐蕃多有了解,深知吐蕃情況。自鬆讚幹布起,吐蕃迎來了不世出的首領,得到了新生……噶爾東讚堪稱一代名相,其下五子具是不凡,尤其是二子論欽陵,天賦卓然,有古之名將風采……”
他將自己對吐蕃的了解,如數家珍的一一吐露,除了一些關於機密的事情做了隱瞞之外,都分析給了慕容闥知道。
陳青兕越說越氣,甚至直拍地板,低吼道:“吐蕃是我朝所遇到的最強勁敵,比任何敵人都強,突厥、高句麗與之相比,完全不足一提。一群愚蠢的家夥,根本不知道今日放過了吐蕃,會給未來造成多大的危害。”
慕容闥看著陳青兕,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他想要對陳青兕說的話,都讓陳青兕反過來對他說,還說的更細致,比他這個吐穀渾的二王子了解的更透徹,以至於完全都不知道怎麽開口。
慕容闥一時茫然,隨即衍生而來的是恐懼。
眼前之人對自己的分析都如此透徹,何況是在廟堂之上。
可就算這樣,唐廷依然有與吐蕃交好的意思,那豈不意味著他們吐穀渾真的沒有一點希望了?
陳青兕沉聲道:“今日,慕容郎君贈我寶馬良駒,那某就當酒後胡言,吐蕃不會放棄吐穀渾,假以時日,必定再來。此次失敗,他們必定吸取教訓,下次複來,不會再讓你父兄逃脫了。”
慕容闥心亂如麻,如果陳青兕都無能為力,那吐穀渾還有希望嗎?
他還未開口說事,已經是滿嘴苦澀,問道:“侍郎既知吐蕃之危,為何不力勸天子……”
他說到這裏突然說不下去了,陳青兕並非沒有勸,連續三次上疏,不說人盡皆知,至少傳到了他的耳中,也一直在關注這方麵的事情。
慕容闥道:“陳侍郎,冒昧的問一句,朝廷為何會拒絕侍郎的提議?侍郎的分析判斷深入毫厘,有誌之士不可能聽不懂,看不明。這滿朝賢臣良將,又有聖主在上,怎會如此坐視吞並我吐穀渾吐蕃壯大?”
<divss="contentadv">陳青兕抿了抿嘴,想了想說道:“這也沒有什麽好隱瞞的,朝廷最近連續動兵,海東又不太平,說不準什麽時候,又來戰事。而青海太遠,朝廷若在青海設都護府,耗費過巨。令尊這些年對朝廷也不是那麽恭敬,此番救援,在諸多朝臣眼中已是仁至義盡。反而吐蕃卻有野心,可他們懂得做人。你看,此次入京,那禮物,能從街頭排到街尾,真不怪朝臣傾向吐蕃……”
慕容闥無言以對。
這是他父親的問題,相比吐蕃政治清明,兩條商道,一條鏈接大食,一條鏈接大唐,財力雄厚。而他父親卻完全不懂經營之道,就知道養馬放牧,過著遊牧民族最原始的生活,不知變通。
“某解決不了駐兵青海所產生的高額軍餉,隻能擱置此事。待看未來吧,朝廷情況好轉,某重新向天子上疏,布局青海。在這之前,為了避免令尊遇險,最好還是不要回伏俟城了。好死不如賴活著……”
短短的時間裏,陳青兕已經三次讓吐穀渾的可汗慕容諾曷缽不要回青海伏俟城。
慕容闥眉頭緊皺,不回伏俟城怎麽可能?
吐穀渾的核心寶地就是青海,最負盛名的青海驄也來自青海。
龜縮在河曲,將最富饒的土地丟棄,他父親這個吐穀渾的可汗的位子,哪裏坐得穩?
本來他父親的威望就很一般,不是什麽眾望所歸的可汗,如果連家都不敢回,這個可汗更不要當了。
放棄青海是不可能的。
但唐軍又因軍費問題,不願派兵駐紮……
唐軍不派兵,就以現在吐穀渾的力量,不足以抵抗吐蕃,有性命之危。
慕容闥腦子有些亂,但一切道理又很清晰的出現在眼前。
“如果……朝廷派遣入青海的天兵,軍餉所耗由我吐穀渾所出,如何?”
陳青兕一臉為難:“這不太好吧。”
慕容闥道:“天朝天兵入青海駐守,是為護衛吐穀渾的安危,吐穀渾感懷大恩,情理之中。”
陳青兕道:“不好說,一切還得看陛下的意思,以及朝廷此番與吐蕃的商談情況。若相公們與禮部真就談妥了,木已成舟,任誰也無法改變。但相比吐蕃,某更相信吐穀渾才是可靠的友鄰。若貴國真能解決朝廷軍餉問題,願意再次一試……”
慕容闥不再猶豫,起身告辭:“此事在下做不得主,當立刻修書讓父汗決斷。隻望陳侍郎能夠幹涉,朝廷與吐蕃的和談。”
陳青兕搖了搖頭道:“無能為力!”
慕容闥也不再說,快步離去了。
陳青兕將手中茶碗裏的茶湯一飲而盡,自語道:“有一個好麵子的上司,也挺麻煩的。”
將茶碗放下,收拾了心情,喜滋滋的去後院陪孩子去了。
吐穀渾這些年吃足了吐蕃的苦頭,慕容闥雖在長安,卻也對於自家的國事,了如指掌。
他們深知吐蕃的野心,吐蕃或許不敢與大唐為敵,但絕對會對他們動手的。
現今他們實力大減,吐蕃再來一次奇襲,他們未必有這次這般幸運,能夠及時逃離,等待天朝援兵到來。
一旦他父親被殺或者擄掠去通寶軟禁,吐穀渾徹底完蛋了。
慕容闥本想看一看後續,看看唐廷是如何看待吐穀渾局勢的。
畢竟陳青兕一早就提出了要在青海設都護府,由陳青兕這個皇帝跟前的第一紅人推動此事,吐穀渾什麽也不幹,平白多了一尊神邸護佑安危,那是天大的好事。
隻是一連數月,再無消息傳來。
慕容闥多番打探皆是無果,本就有些坐立不住,直到今日,吐蕃使者的到來,徹底慌了。
他知道大唐與吐蕃一旦和談,吐穀渾就再無回天之力。
慕容闥正想跟陳青兕陳訴利害關係。
卻聽陳青兕道:“慕容郎君,你告之令尊,莫要返回伏俟城了,將都城遷徙至河曲地吧。這樣可以避免滅國之危……”
慕容闥心頭惶恐,愕然道:“陳侍郎何出此言?”
陳青兕語重心長的道:“在下對吐蕃多有了解,深知吐蕃情況。自鬆讚幹布起,吐蕃迎來了不世出的首領,得到了新生……噶爾東讚堪稱一代名相,其下五子具是不凡,尤其是二子論欽陵,天賦卓然,有古之名將風采……”
他將自己對吐蕃的了解,如數家珍的一一吐露,除了一些關於機密的事情做了隱瞞之外,都分析給了慕容闥知道。
陳青兕越說越氣,甚至直拍地板,低吼道:“吐蕃是我朝所遇到的最強勁敵,比任何敵人都強,突厥、高句麗與之相比,完全不足一提。一群愚蠢的家夥,根本不知道今日放過了吐蕃,會給未來造成多大的危害。”
慕容闥看著陳青兕,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他想要對陳青兕說的話,都讓陳青兕反過來對他說,還說的更細致,比他這個吐穀渾的二王子了解的更透徹,以至於完全都不知道怎麽開口。
慕容闥一時茫然,隨即衍生而來的是恐懼。
眼前之人對自己的分析都如此透徹,何況是在廟堂之上。
可就算這樣,唐廷依然有與吐蕃交好的意思,那豈不意味著他們吐穀渾真的沒有一點希望了?
陳青兕沉聲道:“今日,慕容郎君贈我寶馬良駒,那某就當酒後胡言,吐蕃不會放棄吐穀渾,假以時日,必定再來。此次失敗,他們必定吸取教訓,下次複來,不會再讓你父兄逃脫了。”
慕容闥心亂如麻,如果陳青兕都無能為力,那吐穀渾還有希望嗎?
他還未開口說事,已經是滿嘴苦澀,問道:“侍郎既知吐蕃之危,為何不力勸天子……”
他說到這裏突然說不下去了,陳青兕並非沒有勸,連續三次上疏,不說人盡皆知,至少傳到了他的耳中,也一直在關注這方麵的事情。
慕容闥道:“陳侍郎,冒昧的問一句,朝廷為何會拒絕侍郎的提議?侍郎的分析判斷深入毫厘,有誌之士不可能聽不懂,看不明。這滿朝賢臣良將,又有聖主在上,怎會如此坐視吞並我吐穀渾吐蕃壯大?”
<divss="contentadv">陳青兕抿了抿嘴,想了想說道:“這也沒有什麽好隱瞞的,朝廷最近連續動兵,海東又不太平,說不準什麽時候,又來戰事。而青海太遠,朝廷若在青海設都護府,耗費過巨。令尊這些年對朝廷也不是那麽恭敬,此番救援,在諸多朝臣眼中已是仁至義盡。反而吐蕃卻有野心,可他們懂得做人。你看,此次入京,那禮物,能從街頭排到街尾,真不怪朝臣傾向吐蕃……”
慕容闥無言以對。
這是他父親的問題,相比吐蕃政治清明,兩條商道,一條鏈接大食,一條鏈接大唐,財力雄厚。而他父親卻完全不懂經營之道,就知道養馬放牧,過著遊牧民族最原始的生活,不知變通。
“某解決不了駐兵青海所產生的高額軍餉,隻能擱置此事。待看未來吧,朝廷情況好轉,某重新向天子上疏,布局青海。在這之前,為了避免令尊遇險,最好還是不要回伏俟城了。好死不如賴活著……”
短短的時間裏,陳青兕已經三次讓吐穀渾的可汗慕容諾曷缽不要回青海伏俟城。
慕容闥眉頭緊皺,不回伏俟城怎麽可能?
吐穀渾的核心寶地就是青海,最負盛名的青海驄也來自青海。
龜縮在河曲,將最富饒的土地丟棄,他父親這個吐穀渾的可汗的位子,哪裏坐得穩?
本來他父親的威望就很一般,不是什麽眾望所歸的可汗,如果連家都不敢回,這個可汗更不要當了。
放棄青海是不可能的。
但唐軍又因軍費問題,不願派兵駐紮……
唐軍不派兵,就以現在吐穀渾的力量,不足以抵抗吐蕃,有性命之危。
慕容闥腦子有些亂,但一切道理又很清晰的出現在眼前。
“如果……朝廷派遣入青海的天兵,軍餉所耗由我吐穀渾所出,如何?”
陳青兕一臉為難:“這不太好吧。”
慕容闥道:“天朝天兵入青海駐守,是為護衛吐穀渾的安危,吐穀渾感懷大恩,情理之中。”
陳青兕道:“不好說,一切還得看陛下的意思,以及朝廷此番與吐蕃的商談情況。若相公們與禮部真就談妥了,木已成舟,任誰也無法改變。但相比吐蕃,某更相信吐穀渾才是可靠的友鄰。若貴國真能解決朝廷軍餉問題,願意再次一試……”
慕容闥不再猶豫,起身告辭:“此事在下做不得主,當立刻修書讓父汗決斷。隻望陳侍郎能夠幹涉,朝廷與吐蕃的和談。”
陳青兕搖了搖頭道:“無能為力!”
慕容闥也不再說,快步離去了。
陳青兕將手中茶碗裏的茶湯一飲而盡,自語道:“有一個好麵子的上司,也挺麻煩的。”
將茶碗放下,收拾了心情,喜滋滋的去後院陪孩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