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唐高宗李治+宮中日常
穿越大唐,沙雕幼崽她又坑人了 作者:圓小圓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後有孕,袁大郎名聲大振。
他為長孫皇後調理身體有功,一躍成為長安權貴的座上賓。
畢竟誰都怕死,附近有個醫術高超的醫師,就如同一道保命符。
太醫署職位最高的太醫令也才正七品,太醫令德高望重,地位不可撼動。
李世民給袁大郎封了正五品上的開國縣子,爵位可襲三代,並賜縣子府一座。
這是非常優厚的賞賜了。
畢竟李世民已經是大唐的第二代帝王了,開國功臣都已經分封完了,朝廷目前正在削爵位。
這個節骨眼賜封縣子,雖說沒有食邑,但也足夠表達了掌權者對他的重視。
一門三爵,也代表了皇家對於袁家的信任。
張阿難親自去袁府宣旨,因為過於熟悉,他背上掛著永昌小公主,臂彎裏還吊著小獅子三黃,沉穩地宣讀完聖旨。
領完旨,葉老夫人連忙去拽小孫女:“別叫你張阿翁累著了,快下來。”
袁圓扭扭小身子:“張阿翁的腿腿都叫大伯醫好了呐!!!”
張阿難笑出一臉褶子:“確實,袁縣子醫術了得。”
葉老夫人把他臂彎上的三黃拎下來,一臉無奈:“這小猴兒,你們都慣著她,回頭天都給捅破。”
小娃子對她做了個鬼臉。
張阿難擺擺手:“無妨。”
他陪小娃子玩了一會兒,帶著兩罐藥膏,兩隻叫花雞,笑眯眯回去了。
袁侍郎有點心酸,兒子都封爵了,他這個老父親卻沒有。
家裏那麽多孩子有爵位,他應該是不會再有了。
袁二郎也有點心酸,大房三房都有爵位了,就他們二房沒有,他對不住夫人啊!
父子兩個撞到一起,對視一眼,一起去書房消化情緒。
***
夜裏,長孫皇後睡著以後,做了一個夢。
她夢到……她會在明年夏日生出一個皇子。
這個皇子叫李治,他最終接過李世民手上的權柄,登基即位。
睡夢中的長孫皇後攥住被角,額上冒出了汗珠。
她看著長子承乾在長大後性格大變,同次子青雀爭奪王權,水火不容。
堂堂正統太子,最後淪落造反失敗,流放被貶。
她看著長子和李世民的最後一麵,他一聲聲斥問李世民,自他入主東宮,勤學勤政,十八年來一直兢兢業業輔佐父親處理政務,自問無愧於太子之位。
可他到底做錯了什麽?為什麽阿耶要一次一次偏袒李泰。
長孫皇後心痛難當,她的第一個孩子,她寄予厚望的長子,不該是那樣的結局!
李承乾自幼懂事,小小年紀便擔起長子的重責,滿心滿眼都是替父親母親分憂。他庇護弟妹,孝順父母,是合格的兒子,合格的長兄。
他不該那樣啊!
夢境一轉,到了李治登基的時候。
李治是大唐的第三位皇帝,他登基後秉承遺訓,問百姓疾苦,了解地方政治,繼續奉行貞觀政策。
於朝政上,他招賢納諫,重用賢臣,勤政愛民,一日一朝,組織編纂律書《唐律疏議》。
並在京師設立常平署,控製糧價,使物價平穩,社會安定。
於軍事上,他派蘇定方大破西突厥,使之滅國。
後又遣劉仁軌於白江口大敗倭國軍,隨後滅百濟,攻占平壤,滅高句麗。
永徽年間,百姓富安,有貞觀之遺風。
李治當得起一句明君。
長孫皇後從夢中醒來,臉上都是淚水,目光卻漸漸清明起來。
腦海裏有關未來的記憶一點一點消散,最後,她隻知道,肚子裏這個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好皇帝。
在孩子們還沒長大時,她就離開了。
那以後,她的兒女們大多都沒落得一個好結果。
就連長孫一族也敗了。
長孫皇後深吸一口氣,此時此刻她深知,她要好好保重身體,不能早死。
夢裏陛下沒有好好引導太子,她得好好盯著。
夢裏孩子們爭權奪勢,她也得好好防著。
她不能死,長子承乾需要她,次子青雀也需要她,陛下和長孫家都需要她。
至於肚子裏的孩子……
皇後有些猶豫。
若是長子沒有走彎路,他也會是個好皇帝的。
畢竟,大唐前頭兩任皇帝都不是昏君,貞觀年間大有作為,也會給後麵的繼位者打好基礎。
她不信傾盡整個王朝的資源培養出來的太子,會是一個廢物。
明明那孩子在現在這個年紀,就已經被重臣們讚不絕口了,就連她的大兄長孫無忌都說過,若是不出意外,這對父子可保天下百年太平。
長孫皇後心中做出了決定。
她要傾盡全力,將長子帶回正道,為他搏一個錦繡前程。
還要讓孩子們相親相愛,相互扶持,有個好結局。
想到這裏,她的腦子裏浮現出袁圓崽兒的樣子。
那個孩子,或許就是皇家父子兄弟感情的紐帶。
***
第二日,李承乾來立政殿請安,發現阿娘看他的目光有些奇怪。
好像生怕他碎了。
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如坐針氈一般被老母親一番心肝肉地揉搓,李承乾麵色發紅。
“阿娘,你無需顧忌我。兒已經長大了,阿娘若是喜歡多子多福,在不傷身的情況下,可隨自己心意孕育孩兒。”
“兒會照顧好弟妹的,也會努力參與朝政,輔佐阿耶,讓所有人放心。”
長孫皇後眼中含淚,剛要說話,殿外傳來小童的聲音。
“太子阿兄太子阿兄!!!我的兒子被叼走啦!!!”
長孫皇後與太子對視一眼,都笑了出來。
李承乾牽著小娃子去獸園,發現新來的雄獅用前肢拘著三黃,正在睡覺。
三黃在它懷中瑟瑟發抖,叫都不敢叫。
馴獸人著急地說:“這新獸尚未馴服,若是強行令人進去,恐白白送命。”
太子皺眉:“那幼獸是如何被抓到的?”
馴獸人看了一眼小娃子,袁圓頓時心虛。
“是……是三黃不乖,自己從洞洞裏麵鑽進去噠!”
她捂住小胖臉,眼珠子亂轉,一看就是還有內情。
趙王拎著一個籃子過來,袁圓連忙跑過去。
馴獸人低聲對太子說:“是小公主為了讓幼獸學走路,自己把它放到籠子邊的。”
“幼獸好奇,自己鑽進籠子。”
“那獸原本動也不動,幼獸進去了,卻突然撲了過來,小公主嚇壞了,丟下幼獸跑了。”
太子笑了出來,怪不得不敢說,是自己也覺得沒麵子。
趙王的籃子裏裝了一塊肉,他將肉放到籠子的頂端。
雄獅睜開了眼睛。
它看著頂上的生肉,露出了尖牙,然後一躍而起,去叼那塊生肉。
三黃如有神助,自己站了起來,顛顛從鐵縫中跑了出來。
裏麵的雄獅既沒吃到肉,又失了小玩具,暴躁地怒吼。
袁圓抱住失而複得的兒子,哇哇大哭。
“三黃三黃!阿娘錯啦!!!”
一番營救,母子兩個心有餘悸地離開了獸園。
太子忍不住問她:“既然知道害怕,為何還要去招惹那大獅子啊?”
袁圓委屈巴巴:“長孫大兄說啦,大人教小童走路,大獅子教小獅子走路!”
小家夥一臉倔強,似是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個不稱職的阿娘。
趙王摸摸她的小腦袋:“好了,此事已了,下回不可莽撞了。”
與太子和趙王告別,袁圓抱著三黃去找李泰了。
她是個守信用的崽兒,答應皇後伯娘照顧太子阿兄和青雀阿兄,她一定會做到的!
到了李泰的寢殿,看到內侍們在角落裏搖骰子,小娃子腳步一轉,跑了過去。
沒一會兒,旁邊李恪殿中不上值的內侍也跑了過來。
一群人圍在一起賭博,動靜之大,李泰跟李恪都過來了。
兩位皇子原本覺得這幫內侍不好好當值,實在是太不把他們放在眼裏了。
直到看到李恪的內侍官陳進抱著小獅子喝奶,嘴上說著:“小祖宗,再多喝點。”
眼神卻沒離開人群。
人群裏還傳來小娃子稚氣的喊聲:“大大大大大大!!!”
李恪和李泰對視一眼,雙雙歎氣。
袁圓美滋滋贏了一堆小錢錢,賭博的欲望達到頂點。
正要再次大展雄風,突然聞到了一股香甜的味道。
小娃子拍了一下小腿腿:“嗨呀,是奶茶!!!”
她連忙鑽出人群,就看到兩位阿兄一個拿著一竹桶奶茶,一個拿著一碟子雞米花,靜靜看著她。
人群安靜下來,幾個最裏麵的內侍連忙收拾殘局。
袁圓邁著小短腿跑過去:“青雀阿兄,我是過來照顧你的呐!!!”
她腰間的小兜兜裏都是銅錢,跑起來發出銅幣碰撞的聲音。
李泰板著臉:“喲,贏了不少。”
“你就是這麽照顧我的?”
袁圓伸手要抓雞米花,被李恪拍了一下小手手。
馬上有侍人端著盆,幫她淨手。
袁圓笑成眯眯眼:“我要請青雀阿兄和三兄吃胡餅!!!”
李恪笑了起來:“真不容易,小財迷竟要請客。”
小娃子淨完手,美滋滋吃雞米花。
陳進小心翼翼把三黃送過來,期待地看向李恪。
李恪煩得不行,對他揮了揮手:“下不為例。”
陳進如蒙大赦,連忙驅散內侍,自己也跑了。
李泰搖搖頭:“三兄這個內侍太不沉穩。”
李恪給小娃子喂了一口奶茶,反問他:“你的內侍官呢?”
李泰四處看了看,確實不在。
他大喊一聲:“錢福——!!!”
一個胖胖的內侍跑了出來:“來了,大王有何吩咐?”
袁圓看了眼胖內侍,又看了眼胖阿兄,捂住小嘴嘴偷笑。
李泰瞪他:“這邊發生那麽大的事,你竟然不在?”
錢福戰戰兢兢地說:“臣去尚食局替大王安排膳食了。”
“大王稍晚些要去上騎射課,臣恐大王消耗太大,餓著了。”
李泰擺擺手:“行了,別杵在這礙眼,快滾。”
錢福麻溜地滾了。
李泰歎著氣坐下,也抓了一顆雞米花吃:“哎,我什麽時候可以同某些小童一樣,不想上課便告假呢?”
袁圓又喝了一口奶茶,小小聲辯駁:“我以後都不會告假了呐!”
李泰一臉懷疑地看向她:“你不告假?”
小娃子點頭:“嗯,我們當大官的,都不喜歡告假!”
她眼珠子轉了轉,大聲說:“我都答應皇後伯娘要照顧青雀阿兄了呐!”
李泰有點感動。
但想起剛剛的場麵,感動打了對折。
“我看你是惦記我這邊內侍的那點子月俸。”
袁圓嘟起小嘴嘴。
李恪有點羨慕李泰。
他的阿娘可想不到要為他籌謀,照顧他的情緒。
幾人聊著天,外麵傳來一聲少年的聲音:“阿兄,原來你在這邊!”
兩個小少年結伴而來,袁圓好奇地看過去。
這一看,臉色大變。
這兩人不正是第一次進宮時,羞辱她和大兄的兩個大壞蛋嗎???
袁圓如臨大敵,握緊了小拳頭。
來人是李世民的第五子李佑,還有第六子李愔。
其中李愔是李恪一母同胞的弟弟。
這兩人與李泰同一年出生,之比他小了幾個月。
但因為不是嫡子,不比李泰受寵,又沒有李恪聰慧,兄弟間日常相處倒也知道分寸。
他們在宮宴上被降爵一等,奪封邑,禁足半年。
解禁後又被李世民送到皇家寺廟思過,才剛回來。
此時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袁圓叉著腰,想放狠話,又不知道說什麽,隻能凶狠地呲了呲牙。
李愔想要說話,被李佑捂住嘴。
他笑著說:“既然兩位阿兄同永昌公主在此,我們就不打擾了。”
現在的永昌公主,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小門戶出來的小童了。
她如今身份斐然,又深受皇室寵愛。
他們當初降爵一等已是奇恥大辱,如今可不能再硬碰硬了。
畢竟皇子多得是,鎮國公主隻有一個。
二人逃也是的跑了,袁圓撅著小嘴嘴,重重哼了一聲。
李恪微微一歎,摸摸她的小腦袋:“阿兄會約束他們的,不會讓他們在欺負人。”
李愔雖然是他的親弟弟,卻同他並不親。
他被楊妃慣壞了,嬌縱跋扈,不知天高地厚,成日與李佑廝混在一起。
李佑這個弟弟年紀雖小,心眼卻不少,李愔幹得很多壞事,都是他在攛掇。
李泰拍拍袁圓的背:“別怕,你現在可比他們厲害多了,隻有他們躲著你的份。”
“阿兄晚上去替你教育教育他們,保管他們以後見著你,老遠就開始躲。”
李愔隻敢對皇室以外的人使壞,他李泰可是嫡幼子,身份顯赫,誰也不怕。
天塌下來還有阿耶阿娘大兄罩著。
袁圓沒一會兒就被他哄笑。
他為長孫皇後調理身體有功,一躍成為長安權貴的座上賓。
畢竟誰都怕死,附近有個醫術高超的醫師,就如同一道保命符。
太醫署職位最高的太醫令也才正七品,太醫令德高望重,地位不可撼動。
李世民給袁大郎封了正五品上的開國縣子,爵位可襲三代,並賜縣子府一座。
這是非常優厚的賞賜了。
畢竟李世民已經是大唐的第二代帝王了,開國功臣都已經分封完了,朝廷目前正在削爵位。
這個節骨眼賜封縣子,雖說沒有食邑,但也足夠表達了掌權者對他的重視。
一門三爵,也代表了皇家對於袁家的信任。
張阿難親自去袁府宣旨,因為過於熟悉,他背上掛著永昌小公主,臂彎裏還吊著小獅子三黃,沉穩地宣讀完聖旨。
領完旨,葉老夫人連忙去拽小孫女:“別叫你張阿翁累著了,快下來。”
袁圓扭扭小身子:“張阿翁的腿腿都叫大伯醫好了呐!!!”
張阿難笑出一臉褶子:“確實,袁縣子醫術了得。”
葉老夫人把他臂彎上的三黃拎下來,一臉無奈:“這小猴兒,你們都慣著她,回頭天都給捅破。”
小娃子對她做了個鬼臉。
張阿難擺擺手:“無妨。”
他陪小娃子玩了一會兒,帶著兩罐藥膏,兩隻叫花雞,笑眯眯回去了。
袁侍郎有點心酸,兒子都封爵了,他這個老父親卻沒有。
家裏那麽多孩子有爵位,他應該是不會再有了。
袁二郎也有點心酸,大房三房都有爵位了,就他們二房沒有,他對不住夫人啊!
父子兩個撞到一起,對視一眼,一起去書房消化情緒。
***
夜裏,長孫皇後睡著以後,做了一個夢。
她夢到……她會在明年夏日生出一個皇子。
這個皇子叫李治,他最終接過李世民手上的權柄,登基即位。
睡夢中的長孫皇後攥住被角,額上冒出了汗珠。
她看著長子承乾在長大後性格大變,同次子青雀爭奪王權,水火不容。
堂堂正統太子,最後淪落造反失敗,流放被貶。
她看著長子和李世民的最後一麵,他一聲聲斥問李世民,自他入主東宮,勤學勤政,十八年來一直兢兢業業輔佐父親處理政務,自問無愧於太子之位。
可他到底做錯了什麽?為什麽阿耶要一次一次偏袒李泰。
長孫皇後心痛難當,她的第一個孩子,她寄予厚望的長子,不該是那樣的結局!
李承乾自幼懂事,小小年紀便擔起長子的重責,滿心滿眼都是替父親母親分憂。他庇護弟妹,孝順父母,是合格的兒子,合格的長兄。
他不該那樣啊!
夢境一轉,到了李治登基的時候。
李治是大唐的第三位皇帝,他登基後秉承遺訓,問百姓疾苦,了解地方政治,繼續奉行貞觀政策。
於朝政上,他招賢納諫,重用賢臣,勤政愛民,一日一朝,組織編纂律書《唐律疏議》。
並在京師設立常平署,控製糧價,使物價平穩,社會安定。
於軍事上,他派蘇定方大破西突厥,使之滅國。
後又遣劉仁軌於白江口大敗倭國軍,隨後滅百濟,攻占平壤,滅高句麗。
永徽年間,百姓富安,有貞觀之遺風。
李治當得起一句明君。
長孫皇後從夢中醒來,臉上都是淚水,目光卻漸漸清明起來。
腦海裏有關未來的記憶一點一點消散,最後,她隻知道,肚子裏這個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好皇帝。
在孩子們還沒長大時,她就離開了。
那以後,她的兒女們大多都沒落得一個好結果。
就連長孫一族也敗了。
長孫皇後深吸一口氣,此時此刻她深知,她要好好保重身體,不能早死。
夢裏陛下沒有好好引導太子,她得好好盯著。
夢裏孩子們爭權奪勢,她也得好好防著。
她不能死,長子承乾需要她,次子青雀也需要她,陛下和長孫家都需要她。
至於肚子裏的孩子……
皇後有些猶豫。
若是長子沒有走彎路,他也會是個好皇帝的。
畢竟,大唐前頭兩任皇帝都不是昏君,貞觀年間大有作為,也會給後麵的繼位者打好基礎。
她不信傾盡整個王朝的資源培養出來的太子,會是一個廢物。
明明那孩子在現在這個年紀,就已經被重臣們讚不絕口了,就連她的大兄長孫無忌都說過,若是不出意外,這對父子可保天下百年太平。
長孫皇後心中做出了決定。
她要傾盡全力,將長子帶回正道,為他搏一個錦繡前程。
還要讓孩子們相親相愛,相互扶持,有個好結局。
想到這裏,她的腦子裏浮現出袁圓崽兒的樣子。
那個孩子,或許就是皇家父子兄弟感情的紐帶。
***
第二日,李承乾來立政殿請安,發現阿娘看他的目光有些奇怪。
好像生怕他碎了。
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如坐針氈一般被老母親一番心肝肉地揉搓,李承乾麵色發紅。
“阿娘,你無需顧忌我。兒已經長大了,阿娘若是喜歡多子多福,在不傷身的情況下,可隨自己心意孕育孩兒。”
“兒會照顧好弟妹的,也會努力參與朝政,輔佐阿耶,讓所有人放心。”
長孫皇後眼中含淚,剛要說話,殿外傳來小童的聲音。
“太子阿兄太子阿兄!!!我的兒子被叼走啦!!!”
長孫皇後與太子對視一眼,都笑了出來。
李承乾牽著小娃子去獸園,發現新來的雄獅用前肢拘著三黃,正在睡覺。
三黃在它懷中瑟瑟發抖,叫都不敢叫。
馴獸人著急地說:“這新獸尚未馴服,若是強行令人進去,恐白白送命。”
太子皺眉:“那幼獸是如何被抓到的?”
馴獸人看了一眼小娃子,袁圓頓時心虛。
“是……是三黃不乖,自己從洞洞裏麵鑽進去噠!”
她捂住小胖臉,眼珠子亂轉,一看就是還有內情。
趙王拎著一個籃子過來,袁圓連忙跑過去。
馴獸人低聲對太子說:“是小公主為了讓幼獸學走路,自己把它放到籠子邊的。”
“幼獸好奇,自己鑽進籠子。”
“那獸原本動也不動,幼獸進去了,卻突然撲了過來,小公主嚇壞了,丟下幼獸跑了。”
太子笑了出來,怪不得不敢說,是自己也覺得沒麵子。
趙王的籃子裏裝了一塊肉,他將肉放到籠子的頂端。
雄獅睜開了眼睛。
它看著頂上的生肉,露出了尖牙,然後一躍而起,去叼那塊生肉。
三黃如有神助,自己站了起來,顛顛從鐵縫中跑了出來。
裏麵的雄獅既沒吃到肉,又失了小玩具,暴躁地怒吼。
袁圓抱住失而複得的兒子,哇哇大哭。
“三黃三黃!阿娘錯啦!!!”
一番營救,母子兩個心有餘悸地離開了獸園。
太子忍不住問她:“既然知道害怕,為何還要去招惹那大獅子啊?”
袁圓委屈巴巴:“長孫大兄說啦,大人教小童走路,大獅子教小獅子走路!”
小家夥一臉倔強,似是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個不稱職的阿娘。
趙王摸摸她的小腦袋:“好了,此事已了,下回不可莽撞了。”
與太子和趙王告別,袁圓抱著三黃去找李泰了。
她是個守信用的崽兒,答應皇後伯娘照顧太子阿兄和青雀阿兄,她一定會做到的!
到了李泰的寢殿,看到內侍們在角落裏搖骰子,小娃子腳步一轉,跑了過去。
沒一會兒,旁邊李恪殿中不上值的內侍也跑了過來。
一群人圍在一起賭博,動靜之大,李泰跟李恪都過來了。
兩位皇子原本覺得這幫內侍不好好當值,實在是太不把他們放在眼裏了。
直到看到李恪的內侍官陳進抱著小獅子喝奶,嘴上說著:“小祖宗,再多喝點。”
眼神卻沒離開人群。
人群裏還傳來小娃子稚氣的喊聲:“大大大大大大!!!”
李恪和李泰對視一眼,雙雙歎氣。
袁圓美滋滋贏了一堆小錢錢,賭博的欲望達到頂點。
正要再次大展雄風,突然聞到了一股香甜的味道。
小娃子拍了一下小腿腿:“嗨呀,是奶茶!!!”
她連忙鑽出人群,就看到兩位阿兄一個拿著一竹桶奶茶,一個拿著一碟子雞米花,靜靜看著她。
人群安靜下來,幾個最裏麵的內侍連忙收拾殘局。
袁圓邁著小短腿跑過去:“青雀阿兄,我是過來照顧你的呐!!!”
她腰間的小兜兜裏都是銅錢,跑起來發出銅幣碰撞的聲音。
李泰板著臉:“喲,贏了不少。”
“你就是這麽照顧我的?”
袁圓伸手要抓雞米花,被李恪拍了一下小手手。
馬上有侍人端著盆,幫她淨手。
袁圓笑成眯眯眼:“我要請青雀阿兄和三兄吃胡餅!!!”
李恪笑了起來:“真不容易,小財迷竟要請客。”
小娃子淨完手,美滋滋吃雞米花。
陳進小心翼翼把三黃送過來,期待地看向李恪。
李恪煩得不行,對他揮了揮手:“下不為例。”
陳進如蒙大赦,連忙驅散內侍,自己也跑了。
李泰搖搖頭:“三兄這個內侍太不沉穩。”
李恪給小娃子喂了一口奶茶,反問他:“你的內侍官呢?”
李泰四處看了看,確實不在。
他大喊一聲:“錢福——!!!”
一個胖胖的內侍跑了出來:“來了,大王有何吩咐?”
袁圓看了眼胖內侍,又看了眼胖阿兄,捂住小嘴嘴偷笑。
李泰瞪他:“這邊發生那麽大的事,你竟然不在?”
錢福戰戰兢兢地說:“臣去尚食局替大王安排膳食了。”
“大王稍晚些要去上騎射課,臣恐大王消耗太大,餓著了。”
李泰擺擺手:“行了,別杵在這礙眼,快滾。”
錢福麻溜地滾了。
李泰歎著氣坐下,也抓了一顆雞米花吃:“哎,我什麽時候可以同某些小童一樣,不想上課便告假呢?”
袁圓又喝了一口奶茶,小小聲辯駁:“我以後都不會告假了呐!”
李泰一臉懷疑地看向她:“你不告假?”
小娃子點頭:“嗯,我們當大官的,都不喜歡告假!”
她眼珠子轉了轉,大聲說:“我都答應皇後伯娘要照顧青雀阿兄了呐!”
李泰有點感動。
但想起剛剛的場麵,感動打了對折。
“我看你是惦記我這邊內侍的那點子月俸。”
袁圓嘟起小嘴嘴。
李恪有點羨慕李泰。
他的阿娘可想不到要為他籌謀,照顧他的情緒。
幾人聊著天,外麵傳來一聲少年的聲音:“阿兄,原來你在這邊!”
兩個小少年結伴而來,袁圓好奇地看過去。
這一看,臉色大變。
這兩人不正是第一次進宮時,羞辱她和大兄的兩個大壞蛋嗎???
袁圓如臨大敵,握緊了小拳頭。
來人是李世民的第五子李佑,還有第六子李愔。
其中李愔是李恪一母同胞的弟弟。
這兩人與李泰同一年出生,之比他小了幾個月。
但因為不是嫡子,不比李泰受寵,又沒有李恪聰慧,兄弟間日常相處倒也知道分寸。
他們在宮宴上被降爵一等,奪封邑,禁足半年。
解禁後又被李世民送到皇家寺廟思過,才剛回來。
此時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袁圓叉著腰,想放狠話,又不知道說什麽,隻能凶狠地呲了呲牙。
李愔想要說話,被李佑捂住嘴。
他笑著說:“既然兩位阿兄同永昌公主在此,我們就不打擾了。”
現在的永昌公主,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小門戶出來的小童了。
她如今身份斐然,又深受皇室寵愛。
他們當初降爵一等已是奇恥大辱,如今可不能再硬碰硬了。
畢竟皇子多得是,鎮國公主隻有一個。
二人逃也是的跑了,袁圓撅著小嘴嘴,重重哼了一聲。
李恪微微一歎,摸摸她的小腦袋:“阿兄會約束他們的,不會讓他們在欺負人。”
李愔雖然是他的親弟弟,卻同他並不親。
他被楊妃慣壞了,嬌縱跋扈,不知天高地厚,成日與李佑廝混在一起。
李佑這個弟弟年紀雖小,心眼卻不少,李愔幹得很多壞事,都是他在攛掇。
李泰拍拍袁圓的背:“別怕,你現在可比他們厲害多了,隻有他們躲著你的份。”
“阿兄晚上去替你教育教育他們,保管他們以後見著你,老遠就開始躲。”
李愔隻敢對皇室以外的人使壞,他李泰可是嫡幼子,身份顯赫,誰也不怕。
天塌下來還有阿耶阿娘大兄罩著。
袁圓沒一會兒就被他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