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真是好地方。”龔定庵也在窺測她的意向,故意把話題蕩了開去,想在不經意之中看出她的內心,他說,“地靈則人傑,你們薛家尤其了不起。”


    “可惜也有人辱沒了祖先。”


    “誰?”


    “像我不就是?”


    “就算淪謫風塵,也是薛濤。”


    一聽這話,燕紅頓時雙眼閃閃生光,充滿著喜悅。“人公子,你把我比作薛濤,實在太誇我了,”她說,“我帶著一部家譜,因為辱沒先人之故,從來不敢也不肯拿給人看。今天可要獻寶了。薛濤是四川人,她如果是我這一族的,就絕不敢起名為濤,因為我們祖先中就有一位薛濤。”


    說完,燕紅從書櫃中取出一部封緘完好的家譜,原來她家本籍是蒲州府城以北的汾陰,如今稱為榮河;在晉朝有個薛興,官拜尚書右仆射封安國公;他的兒子便叫薛濤,襲爵以後,官至梁州刺史。


    “梁州設治漢中,薛濤本來是長安良家子,也許就是梁州刺史薛濤之後,流寓在陝西,可惜薛濤的家世,無從查考了。”


    “就是能查考,亦不過讓人資為談助而已,於本人毫無益處。”燕紅接著又說,“薛濤在成都,伺候了十一個節度使,這種日子,我不知道是怎麽過的?”


    “你想過怎樣的日子呢?”龔定庵問,“是像河東君那樣?”


    “河東君的日子過得也很辛苦,她甚至於要到舟山去慰勞義師;平時要替錢牧齋接待賓客,這也是我辦不到的。總之王侯門第,不是我安身立命之處,我倒情願像西施那樣,跟著範大夫,五湖四海,到處為家。”


    這又是一個龔定庵所無法承諾的條件,因而他笑笑不作聲。


    “你覺得我的想法,太荒唐了?”


    “不!”龔定庵想了一下說,“範大夫是不得已而去國。我在想,如果在煙水勝處起一座樓,多藏圖書做伴;閑來扁舟雙載,吹笛吹簫也好,作詩作詞也好,這樣的日子,也就差不多了。”


    “這就是神仙!豈止‘差不多?’”燕紅問道,“你說‘扁舟雙載’,還有一個是誰?”


    “那要問你。”


    “問我不如問你的吉雲夫人。”


    “她不會像錢牧齋的陳夫人那樣大方的。”


    “我也並不指望她作陳夫人。”


    這意思就很明顯了。龔定庵情不自禁地握住她的手說:“我明年進京會試,你要替我祝告,場中得意;倘或中了,我的心願就能見諸事實了。”


    “你的心願是什麽?”


    龔定庵沉吟了一下:“我想填首詞,請你替我寫下來。”


    燕紅聽他要作詞,喜動顏色,親自去取筆硯素箋;龔定庵亦起身蹀躞,一個圈子兜下來,看她持筆在手,便也站住了腳。


    “是一闋《浪淘沙》,題目叫做‘書願’。”


    等燕紅寫下曲牌題目,他便朗聲念道:


    “雲外起朱樓,風煙聚首,笛聲叫破五湖秋;整我圖書三萬軸,同上蘭舟。”


    燕紅寫完了說:“這是半闋,‘過片’呢?”


    龔定庵點點頭,接下來念:


    “鏡檻與香篝,雅淡溫柔,替儂好好上簾鉤;湖水湖風涼不管,看汝梳頭。”


    聽他念到最後那一句,燕紅不由得抬眼去看龔定庵,四目相接,情焰如火,一個擲筆,一個移步,相擁在一起。


    “為什麽要會試高中了,才能了此願心?”


    “我家老太太許了我的,隻要會試得意,許我娶個偏房。”


    “那,那我是你家老太太給你的獎品?”


    “一點不錯。”聽她說得雋妙,他忍不住擁著她長吻。


    “好了!”燕紅推開了他,走回去要將那首詞寫完。


    龔定庵走過去,將骨牌凳拖過來坐在她身後,一麵聞她的頭發,一麵問道:“我這首《浪淘沙》如何?”


    “一廂情願。”


    “那一廂也情願?”


    燕紅不答,寫完最後一個字轉臉將詞稿交到龔定庵手裏,同時說道:“看看,有抄錯的沒有?”


    龔定庵先看她的字,筆力不弱;再看抄的詞,隻字不誤,“淡”字是用心字旁加個詹字的“”,這程度是可與談詩論藝了。


    “好得很。”龔定庵笑道,“這首詞,自己念著並不覺得怎麽樣,經你錄了下來,看看還真不壞,是可以留稿的。”


    “索性我替你立一本簿子,起個集子的名字。”


    “好!就叫《紅禪詞》好了。”


    “禪字何所取義?”


    “禪者靜也;靜者定也。”


    燕紅笑了,“你別那麽一廂情願。”她說,“我得問問我娘,你也得問問吉雲夫人。”


    就這時聽得簾鉤響動,兩人都轉臉去看,是薛太太出現在門口,“時候不早了。”她說,“龔老爺的轎班,是不是打發他們回去?”


    “喔!”龔定庵這才意識到時光,看自鳴鍾上所指的短針已經偏右,時過午夜,去留之間,未免躊躇。


    “娘!”燕紅說道,“可有什麽熱湯?”


    “煨了一罐蘆鴨藕湯在那裏。”


    “先盛了來吧!”


    龔定庵不由得想起周邦彥所寫的、李師師留宋徽宗的那首詞:“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如今燕紅的意向,顯然不同,自不免令人悵惘。


    轉念一想,初會便論嫁娶,一見傾心,情深如海,是人生難得的際遇;但偶爾邂逅,便如同遊所調侃的“滅燭留”,一宵繾綣,換來的必是焚琴煮鶴的後悔。


    想通了便覺胸次朗然,心裏非常踏實,“湯不必喝了,我此刻就進城。”他說,“明天中午,我約了顧千裏到我船上,打算談談我們的事。你看如何?”


    “好!有話你請他跟我娘談好了。”燕紅又問,“你什麽時候回杭州?”


    “本來是打算天一亮就開船的。現在至少要留一天。”龔定庵沉吟了一下說,“既然你這麽說,我明天上午就找顧千裏,請他來跟你娘細談,一談妥當,有了回音,馬上就走;明年正月底,二月初,進京途中,跟你好好聚幾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丁香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陽並收藏丁香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