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西東娘娘慕青死於那一場大火。
然而最讓霍敏痛心的是,玉衡殿下也在那夜葬身火海。那冰雪一樣的人,那大隱隱於市的高士,那敏感而又善良的孩子……
霍敏坐在東海上的礁石上,看著她曾經日夜向往的大海,想著那樣傷心的往事。張開不知道去了哪裏,回到東海的第二天,他便不告而別,想來應該是回花家了。天帝因為過於悲痛,再次臥床不起。天界現在實際上由太子晏平掌管,著力重修和安撫諸位仙官。當然這種事情對外也是保密的,除了他們幾個沒有多少人知道。然而天帝臥病,太子掌權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掌管六界兵權,生死之計的雷震天原本就不是晏平的支持者。雷家的態度向來都是曖昧不明的,和三個皇子關係都保持著很好的關係。現在那玉衡慘死,他就周旋在二皇子和大皇子之間,不肯表態。
心蘭和宜蘭早就回來了,似乎是因為雷震天和父親交情匪淺,她們還帶回了霍敏的一些私人物品,大多都是各位上仙的賞賜。
她又看到了那幅畫,雷震天送給她的禮物。她想起那一日他殷殷囑咐,讓自己回家看看,原來是在提醒她。
上一次看這畫的時候,還是跟張開在一起。他們看了這圖無數遍,卻不知道這圖到底是什麽意思。如今再來看一遍,卻也是徒然,反而會讓她想起一些從前的事情。
她很不喜歡這種感覺。她喜歡什麽都把握在自己手中,包括情緒,包括她自己的心。
長這麽大,霍敏從來不覺得東海的日子這麽無聊。
她決定去靈島找張開。到西海靈島的時候正是晚上。島上一切如常,看起來並沒有什麽不妥。她放下心來,看來花家有麻煩的傳聞並不準確。
正值人間的元宵節,今晚的氣氛甚是熱烈。到處都掛著各式各樣的花燈,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熙熙攘攘。她從來都不知道,原來這個小小的島上,竟然有這麽多的人!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街邊的酒館裏有軟儂細糯的嗓子在唱著這小曲兒,那歌聲像是專門唱給霍敏似的,一曲一調,一詞一句都敲打在她的心坎上。
這花好月圓之夜,她也沒見到想見的人。
街上的人一群一群地圍在一起猜燈謎,不斷傳來歡聲笑語。而她隻能左右張望,環顧四周,追尋著那不可能追尋道德身影。
仿佛她是人群中最孤單的那個。
一個孩子提著個可愛的兔子燈從她身邊經過,許是人太多,或者是太興奮,一不小心就跌了下去。那小兔子燈摔在地上,裏麵的蠟燭點燃了外麵的薄紙燃起來。
霍敏著急著想要幫那孩子救回那隻“兔子”,卻被那燈上的字吸引了。那燃燒著的紙上寫著,“雨中孤帆去,小舟送兒歸”。
“雨中送帆去,小舟送兒歸。”霍敏在心中默念了好幾遍。突然,她的腦海中出現了雷震天送給她的那幅畫。
一艘小船在雨中搖擺,小孩子……
那不就是“逃”嗎?
雷震天是讓她逃?
那就是說,他早就料到天庭會有大事發生,但是又和父親達成了某種協議,不能牽扯倒自己,所以他才一直勸自己回家,最後勸不成便幹脆關著。
但天庭那場大火到底是不是他放的呢?他院子中的摩舍那藤到底和慕青院中的藤樹有何關係?
孩子的哭聲將她驚醒。
她看了看眼前的孩子,想起了從前見過的、後來據說消失在火中的那個和玉一般高潔的少年。她的眼睛微微濕潤,眼前的“小兔子”很快化成一堆灰燼,風一吹就散出去了。
煙灰迷了霍敏的眼睛,她揉了揉眼睛,卻意外地在那橋上看到了熟悉的麵孔。
是張開!
她欣喜地提起群裾就跑。因為還不習慣這樣的裝束,她並沒有像往常跑的那樣快,這讓她有足夠的機會慢慢觀察。張開的身邊站著一位女子,和他有說有笑。她心中難掩酸澀,難道那女子便是花信雲?張開時時刻刻不在擔心的那女子?
隔著人群,隔著夜色,那個女孩依然是顯眼的。她的容貌並不能算得上傾城,最好的是那對眼睛。清澈明亮,笑意之中暗含著狡黠和一絲幸福的嬌憨,她正踱著腳,有氣又笑,那樣子就是熱戀中的少女。
這就是張開說的不喜歡?霍敏有些生氣,又有些傷心。
她覺得自己被欺騙了,剛剛忍下的淚水,即刻便翻湧出來。她並沒有退縮,鼓起勇氣走近那兩人,可越接近卻越覺得不對勁。
原來花信雲並不是在對著張開撒嬌,而是橋下的另一人。
那人粗布麻衣,戴著大鬥笠,此刻正蹲在橋下的船上,用竹漿不斷地在水中劃,而在那小船的不遠處,飄著一盞燈。
原來,那人在撈花燈,那花燈似乎並不是紙糊的,即便在水中依然亮著。
那人手法頗為靈巧,不一會兒,那燈就被掛在竹竿上舉起,女孩拍手歡呼起來,伸長著手去夠那竹竿。待那人仰頭,霍敏這才注意到此人——他並不是自己想象中的船夫。
要說好看的男人,霍敏從小到大見過不少,但是要說最好看的,那肯定屬眼前這一位了。一般男子若是長得好看,總會被認為略顯陰柔。但是眼前這位,很顯然並不是這樣。他就像是一棵開滿花的樹,第一眼看去會驚歎於那花的美麗,再仔細看,卻更加欣賞那堅實挺拔的樹幹。此刻,他正抖動著那竹竿,故意讓那橋上的女子無法摘到那花燈。
一而再,還沒等到三,霍敏發現,張開伸手便將那燈摘了下來,遞向那女子。橋下那人發出了頗為豪爽的笑聲,他順竿一躍而起,徑直落到了女子和張開之間,牽過那女子的手,竟然就這樣離開了。這一係列動作,有如行雲流水,雖然那人直接無視張開,確實不甚禮貌。但或許是因為是那人做出來的,行動見有種說不出的妥帖,讓霍敏很難心生厭惡。而直到他們走遠,張開才反應過來,他慢慢地把手收回來,手裏還拿著那花燈,燈早就熄了,隻有些許燈油和著水往下滴,臉上是和那浸水的花燈一樣的狼狽和淒惶。
然而最讓霍敏痛心的是,玉衡殿下也在那夜葬身火海。那冰雪一樣的人,那大隱隱於市的高士,那敏感而又善良的孩子……
霍敏坐在東海上的礁石上,看著她曾經日夜向往的大海,想著那樣傷心的往事。張開不知道去了哪裏,回到東海的第二天,他便不告而別,想來應該是回花家了。天帝因為過於悲痛,再次臥床不起。天界現在實際上由太子晏平掌管,著力重修和安撫諸位仙官。當然這種事情對外也是保密的,除了他們幾個沒有多少人知道。然而天帝臥病,太子掌權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掌管六界兵權,生死之計的雷震天原本就不是晏平的支持者。雷家的態度向來都是曖昧不明的,和三個皇子關係都保持著很好的關係。現在那玉衡慘死,他就周旋在二皇子和大皇子之間,不肯表態。
心蘭和宜蘭早就回來了,似乎是因為雷震天和父親交情匪淺,她們還帶回了霍敏的一些私人物品,大多都是各位上仙的賞賜。
她又看到了那幅畫,雷震天送給她的禮物。她想起那一日他殷殷囑咐,讓自己回家看看,原來是在提醒她。
上一次看這畫的時候,還是跟張開在一起。他們看了這圖無數遍,卻不知道這圖到底是什麽意思。如今再來看一遍,卻也是徒然,反而會讓她想起一些從前的事情。
她很不喜歡這種感覺。她喜歡什麽都把握在自己手中,包括情緒,包括她自己的心。
長這麽大,霍敏從來不覺得東海的日子這麽無聊。
她決定去靈島找張開。到西海靈島的時候正是晚上。島上一切如常,看起來並沒有什麽不妥。她放下心來,看來花家有麻煩的傳聞並不準確。
正值人間的元宵節,今晚的氣氛甚是熱烈。到處都掛著各式各樣的花燈,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熙熙攘攘。她從來都不知道,原來這個小小的島上,竟然有這麽多的人!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街邊的酒館裏有軟儂細糯的嗓子在唱著這小曲兒,那歌聲像是專門唱給霍敏似的,一曲一調,一詞一句都敲打在她的心坎上。
這花好月圓之夜,她也沒見到想見的人。
街上的人一群一群地圍在一起猜燈謎,不斷傳來歡聲笑語。而她隻能左右張望,環顧四周,追尋著那不可能追尋道德身影。
仿佛她是人群中最孤單的那個。
一個孩子提著個可愛的兔子燈從她身邊經過,許是人太多,或者是太興奮,一不小心就跌了下去。那小兔子燈摔在地上,裏麵的蠟燭點燃了外麵的薄紙燃起來。
霍敏著急著想要幫那孩子救回那隻“兔子”,卻被那燈上的字吸引了。那燃燒著的紙上寫著,“雨中孤帆去,小舟送兒歸”。
“雨中送帆去,小舟送兒歸。”霍敏在心中默念了好幾遍。突然,她的腦海中出現了雷震天送給她的那幅畫。
一艘小船在雨中搖擺,小孩子……
那不就是“逃”嗎?
雷震天是讓她逃?
那就是說,他早就料到天庭會有大事發生,但是又和父親達成了某種協議,不能牽扯倒自己,所以他才一直勸自己回家,最後勸不成便幹脆關著。
但天庭那場大火到底是不是他放的呢?他院子中的摩舍那藤到底和慕青院中的藤樹有何關係?
孩子的哭聲將她驚醒。
她看了看眼前的孩子,想起了從前見過的、後來據說消失在火中的那個和玉一般高潔的少年。她的眼睛微微濕潤,眼前的“小兔子”很快化成一堆灰燼,風一吹就散出去了。
煙灰迷了霍敏的眼睛,她揉了揉眼睛,卻意外地在那橋上看到了熟悉的麵孔。
是張開!
她欣喜地提起群裾就跑。因為還不習慣這樣的裝束,她並沒有像往常跑的那樣快,這讓她有足夠的機會慢慢觀察。張開的身邊站著一位女子,和他有說有笑。她心中難掩酸澀,難道那女子便是花信雲?張開時時刻刻不在擔心的那女子?
隔著人群,隔著夜色,那個女孩依然是顯眼的。她的容貌並不能算得上傾城,最好的是那對眼睛。清澈明亮,笑意之中暗含著狡黠和一絲幸福的嬌憨,她正踱著腳,有氣又笑,那樣子就是熱戀中的少女。
這就是張開說的不喜歡?霍敏有些生氣,又有些傷心。
她覺得自己被欺騙了,剛剛忍下的淚水,即刻便翻湧出來。她並沒有退縮,鼓起勇氣走近那兩人,可越接近卻越覺得不對勁。
原來花信雲並不是在對著張開撒嬌,而是橋下的另一人。
那人粗布麻衣,戴著大鬥笠,此刻正蹲在橋下的船上,用竹漿不斷地在水中劃,而在那小船的不遠處,飄著一盞燈。
原來,那人在撈花燈,那花燈似乎並不是紙糊的,即便在水中依然亮著。
那人手法頗為靈巧,不一會兒,那燈就被掛在竹竿上舉起,女孩拍手歡呼起來,伸長著手去夠那竹竿。待那人仰頭,霍敏這才注意到此人——他並不是自己想象中的船夫。
要說好看的男人,霍敏從小到大見過不少,但是要說最好看的,那肯定屬眼前這一位了。一般男子若是長得好看,總會被認為略顯陰柔。但是眼前這位,很顯然並不是這樣。他就像是一棵開滿花的樹,第一眼看去會驚歎於那花的美麗,再仔細看,卻更加欣賞那堅實挺拔的樹幹。此刻,他正抖動著那竹竿,故意讓那橋上的女子無法摘到那花燈。
一而再,還沒等到三,霍敏發現,張開伸手便將那燈摘了下來,遞向那女子。橋下那人發出了頗為豪爽的笑聲,他順竿一躍而起,徑直落到了女子和張開之間,牽過那女子的手,竟然就這樣離開了。這一係列動作,有如行雲流水,雖然那人直接無視張開,確實不甚禮貌。但或許是因為是那人做出來的,行動見有種說不出的妥帖,讓霍敏很難心生厭惡。而直到他們走遠,張開才反應過來,他慢慢地把手收回來,手裏還拿著那花燈,燈早就熄了,隻有些許燈油和著水往下滴,臉上是和那浸水的花燈一樣的狼狽和淒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