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地方?
薛瑛輕輕地拉了拉他的衣袖,指著地上那石板讓他看。原來,她已經將“朱”字寫的這麽好了。
她會有什麽樣的未來?她自己並不知道。朱楓和他知道,可是也無可奈何。虞槿又一次感到無力,最近幾日,他好像遇到了這輩子最嚴峻的考驗。他甚少會想起小時候的自己,最近卻常常想起。或許此時的薛瑛就和那時的自己一樣,有一種無知的快樂。因為不知道什麽是甜,所以不覺得苦。因為不知道什麽是真正的人生,便以為現在這樣便是幸福。所以,她麵對初次見麵的自己,也願意真心相待。
可是,正如朱楓所說,他好像什麽也做不了。他連自己怎麽回去都不知道。
從前在氓山,他有些不解,師傅常常隻丟給他些醫書,並不真正教他醫術。他空有一顆濟世救人的心,但是苦於醫術不高,總是不能施展心中抱負。後來,他得師祖高葉鸞指點,終於學有所成。師傅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他被迫成為了新的氓山神醫。但醫術高超的他是自信的,他從來覺得,在生死那裏,他是自由的。這輩子說長不長,經曆也算坎坷,但他從未害怕過前路,他總覺得是有希望的。他知道這世界上有不同的人、不同的規則、不同的觀點。可是,他有一種預感,這次不一樣。
看著眼前乖巧的薛瑛,虞槿突然生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要是她出生在那平凡世界該多好,至少擁有平凡人的幸福。
按朱楓所說,這山崖裏應該是一個和外界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從這崖底往上走,大約需要九十到一百年的時間,這也隻是最理想的狀態,年幼和年老之時會被自然淘汰,一個人就算是拚勁全力,終其一生也隻能走到這山崖的一半。如若他猜的不錯,這山中應該住著無數戶人家。有孩子的普通家庭,可能就在就近的山洞裏安家,孩子兩歲時候便重新出發,待孩子長大,便可繼續接替成為勞動力,這樣世世代代,以愚公移山之誌,將水從山下擔上來。
可是這些人一開始到底從哪裏來?又有誰會心甘情願一輩子生活在這樣的地方,一輩子做著看不到希望的事情?
虞槿突然想到朱楓說過的一句話,他說那些人都在做夢,長生夢、發財夢或者成仙夢……這不得不讓虞槿想起來萬蜃樓,那些人不就是為了成仙才去的那裏嗎?難道,昀顏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個?他想起了華瓔,那夜天芙蕖池上的他,星空朗月下的他,他不正常的血色和那些擔水人的不一般的崇敬,還有,還有素楝。
他相信華瓔,但是他不相信華琮和綠盈。實際上他也不知道素楝到底是中了什麽毒,或者還是得了什麽奇怪的病,饕餮山上的病症也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他以為她隻是在秦獄中受了驚嚇,現在看來並沒有這麽簡單。
如今他有些明白師傅的心了,就算是擁有中世上最高超的醫術,就算可以起死回生,可是依舊有不能拯救的人,依舊有一人不可挽回之事。
但是隻要有一絲希望,他都不能放棄,為他自己,為素楝,為等待他的親人,為眼前的孩子,為了那一雙雙眼睛……
他走出這房間,看向那庭中的高遠處。如果說這裏直接通向最高處,那麽有沒有可能也有一個通向地下的道路?小薛瑛不知為何,又攀上了那老藤,一縱一躍沒了身影……
對了,老藤。
這老藤是活的,那這藤是從哪裏長出來的?虞槿走到那藤的近旁,發現這藤似乎與這石壁合二為一了,看不出來那根莖的所在。他想或許朱楓可能知道。
朱楓看起來正在收拾東西。那樹皮已經被他搗成了漿糊狀,裝在碗裏,還有不知從哪裏得來的半個饅頭模樣的東西,另外有一條紅色的絲帶,有些磨損,但仍看得出來其原本的精致。他看到虞槿走過來,忙道,“正好你在,多一個人也更熱鬧些,想必小瑛也會更高興。”
“她又上去了。”虞槿道。
“她平日裏沒有人陪她,隻能在這裏來回竄跳了。”朱楓難得一笑,帶著老父親的溫和和慈愛。說話間,薛瑛又回來了,她好似發現了什麽東西,開心的向朱楓跑來。
原來是一塊絹布。朱楓看了看,並沒有在意,隨手便放在旁邊石塊上,隻讓薛瑛過來。薛瑛看著那桌子上的物件兒,瞬間就開心起來。朱楓將那碗“糨糊”遞給她,她立刻開始吃起來,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東西。虞槿想到自己剛剛因為難以下咽食物,原來是他們的珍饈美味……
朱楓看著薛瑛吃完,替她擦了擦嘴,將那頭繩係在她的手腕上。
“這是薛瑛留給我唯一的東西了。分別那日她讓我拿去換錢買點東西吃……今日是她的生辰,我也沒什麽東西可以送給她……”
虞槿覺得甚是心酸,他什麽安慰的話也說不出來。這情境令人絕望,可是他有覺得本該不是這樣。
他不敢看這對父女,卻意外地注意到了地上的那張破布。
上麵似乎有字。虞槿將那破布撿起,果然,在那破布的一角有四個字——“孤客鬆山”。那破布上似乎還有其它字跡,隻是不大清楚。虞槿移到那石縫邊,借著光亮仔細觀察,發現這布帛上有淺淺的印記,是一些細細的線條,就像是孩子胡亂畫出來的。
想到這裏,他突然想到了華瓔給他的地圖,這些線條,和那些孩童似的塗鴉,似乎有某種相像之處。他將兩張圖對照著看,明顯這並不是出自一個人之手。先前華瓔的那張圖,至少與現有的餮山布局是基本相似的,隻是稍有差異而已。而這張圖上,並無任何建築標記,而那些線條更完整。這些線條看似雜亂無章,但是卻彎彎曲曲,各自相連。
再對比另外一張圖,虞槿發現但凡是有三條或者以上線條交匯之處,便有一座高塔。他仔細核對,發現這並不是巧合。新圖之上的線之所以顯得雜亂,隻是因為那些建築的所在,掩蓋了那些線條交匯的事實。
這些線條究竟代表什麽呢?
薛瑛輕輕地拉了拉他的衣袖,指著地上那石板讓他看。原來,她已經將“朱”字寫的這麽好了。
她會有什麽樣的未來?她自己並不知道。朱楓和他知道,可是也無可奈何。虞槿又一次感到無力,最近幾日,他好像遇到了這輩子最嚴峻的考驗。他甚少會想起小時候的自己,最近卻常常想起。或許此時的薛瑛就和那時的自己一樣,有一種無知的快樂。因為不知道什麽是甜,所以不覺得苦。因為不知道什麽是真正的人生,便以為現在這樣便是幸福。所以,她麵對初次見麵的自己,也願意真心相待。
可是,正如朱楓所說,他好像什麽也做不了。他連自己怎麽回去都不知道。
從前在氓山,他有些不解,師傅常常隻丟給他些醫書,並不真正教他醫術。他空有一顆濟世救人的心,但是苦於醫術不高,總是不能施展心中抱負。後來,他得師祖高葉鸞指點,終於學有所成。師傅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他被迫成為了新的氓山神醫。但醫術高超的他是自信的,他從來覺得,在生死那裏,他是自由的。這輩子說長不長,經曆也算坎坷,但他從未害怕過前路,他總覺得是有希望的。他知道這世界上有不同的人、不同的規則、不同的觀點。可是,他有一種預感,這次不一樣。
看著眼前乖巧的薛瑛,虞槿突然生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要是她出生在那平凡世界該多好,至少擁有平凡人的幸福。
按朱楓所說,這山崖裏應該是一個和外界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從這崖底往上走,大約需要九十到一百年的時間,這也隻是最理想的狀態,年幼和年老之時會被自然淘汰,一個人就算是拚勁全力,終其一生也隻能走到這山崖的一半。如若他猜的不錯,這山中應該住著無數戶人家。有孩子的普通家庭,可能就在就近的山洞裏安家,孩子兩歲時候便重新出發,待孩子長大,便可繼續接替成為勞動力,這樣世世代代,以愚公移山之誌,將水從山下擔上來。
可是這些人一開始到底從哪裏來?又有誰會心甘情願一輩子生活在這樣的地方,一輩子做著看不到希望的事情?
虞槿突然想到朱楓說過的一句話,他說那些人都在做夢,長生夢、發財夢或者成仙夢……這不得不讓虞槿想起來萬蜃樓,那些人不就是為了成仙才去的那裏嗎?難道,昀顏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個?他想起了華瓔,那夜天芙蕖池上的他,星空朗月下的他,他不正常的血色和那些擔水人的不一般的崇敬,還有,還有素楝。
他相信華瓔,但是他不相信華琮和綠盈。實際上他也不知道素楝到底是中了什麽毒,或者還是得了什麽奇怪的病,饕餮山上的病症也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他以為她隻是在秦獄中受了驚嚇,現在看來並沒有這麽簡單。
如今他有些明白師傅的心了,就算是擁有中世上最高超的醫術,就算可以起死回生,可是依舊有不能拯救的人,依舊有一人不可挽回之事。
但是隻要有一絲希望,他都不能放棄,為他自己,為素楝,為等待他的親人,為眼前的孩子,為了那一雙雙眼睛……
他走出這房間,看向那庭中的高遠處。如果說這裏直接通向最高處,那麽有沒有可能也有一個通向地下的道路?小薛瑛不知為何,又攀上了那老藤,一縱一躍沒了身影……
對了,老藤。
這老藤是活的,那這藤是從哪裏長出來的?虞槿走到那藤的近旁,發現這藤似乎與這石壁合二為一了,看不出來那根莖的所在。他想或許朱楓可能知道。
朱楓看起來正在收拾東西。那樹皮已經被他搗成了漿糊狀,裝在碗裏,還有不知從哪裏得來的半個饅頭模樣的東西,另外有一條紅色的絲帶,有些磨損,但仍看得出來其原本的精致。他看到虞槿走過來,忙道,“正好你在,多一個人也更熱鬧些,想必小瑛也會更高興。”
“她又上去了。”虞槿道。
“她平日裏沒有人陪她,隻能在這裏來回竄跳了。”朱楓難得一笑,帶著老父親的溫和和慈愛。說話間,薛瑛又回來了,她好似發現了什麽東西,開心的向朱楓跑來。
原來是一塊絹布。朱楓看了看,並沒有在意,隨手便放在旁邊石塊上,隻讓薛瑛過來。薛瑛看著那桌子上的物件兒,瞬間就開心起來。朱楓將那碗“糨糊”遞給她,她立刻開始吃起來,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東西。虞槿想到自己剛剛因為難以下咽食物,原來是他們的珍饈美味……
朱楓看著薛瑛吃完,替她擦了擦嘴,將那頭繩係在她的手腕上。
“這是薛瑛留給我唯一的東西了。分別那日她讓我拿去換錢買點東西吃……今日是她的生辰,我也沒什麽東西可以送給她……”
虞槿覺得甚是心酸,他什麽安慰的話也說不出來。這情境令人絕望,可是他有覺得本該不是這樣。
他不敢看這對父女,卻意外地注意到了地上的那張破布。
上麵似乎有字。虞槿將那破布撿起,果然,在那破布的一角有四個字——“孤客鬆山”。那破布上似乎還有其它字跡,隻是不大清楚。虞槿移到那石縫邊,借著光亮仔細觀察,發現這布帛上有淺淺的印記,是一些細細的線條,就像是孩子胡亂畫出來的。
想到這裏,他突然想到了華瓔給他的地圖,這些線條,和那些孩童似的塗鴉,似乎有某種相像之處。他將兩張圖對照著看,明顯這並不是出自一個人之手。先前華瓔的那張圖,至少與現有的餮山布局是基本相似的,隻是稍有差異而已。而這張圖上,並無任何建築標記,而那些線條更完整。這些線條看似雜亂無章,但是卻彎彎曲曲,各自相連。
再對比另外一張圖,虞槿發現但凡是有三條或者以上線條交匯之處,便有一座高塔。他仔細核對,發現這並不是巧合。新圖之上的線之所以顯得雜亂,隻是因為那些建築的所在,掩蓋了那些線條交匯的事實。
這些線條究竟代表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