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蘭殿。


    朱友文還在當著君臣一眾毫不避諱,全無顧忌的出聲:“蕭硯此人,年不過二十,卻是眼高手低,自大無比!不提八百龍驤精騎能回來幾人,其單是假傳戰報、貽誤戰機、將河北拱手讓給李存勖這三條,就是罪該萬死!”


    他本來就相貌堂堂,一臉威武之相,說起這彈劾之言來更是言辭鑿鑿,讓人頗生一種‘不斬了蕭硯,便是愧對皇恩’的錯覺感。


    朱友文說罷,也不看旁人,隻是義憤填膺的俯首下去。不過他雖然麵上如此,但心下實則是暗暗自得。


    想這蕭硯從入汴梁開始,就是大出風頭,讓他處處都看不順眼,不僅是其因為‘炒菜’而得朱溫恩寵的原因,還有那名冠天下的安樂閣‘胭脂評’,都引得他嫉恨不已。


    且這不單是他的政治主張,這也是冥帝朱友珪的主意。在他們看來,蕭硯作為朱友貞引進朝堂上的人,必然也與朱友貞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誰叫他擋了冥帝的路?


    朱友文心下冷笑,安樂閣日進鬥金,他何嚐不眼饞?還有那‘胭脂評’,眼下也該換一個人執筆了!好東西,豈能讓一個人全占了?


    禦座上,朱溫肥臉下沉。


    蕭硯大半年沒在他跟前露臉了,那勞什子炒菜,換個人做也能弄出來,算不得多新鮮,他對其那點恩寵早就在日益不耐中被消耗殆盡。這兩月之所以還支持河北之戰,完全是有不甘心的原因在作祟。


    但朱友文說的也沒錯,蕭硯傳回來的那些戰報,可信度並不高,更疑是作假。兩月前李存勖領軍入河北,蕭硯就上書讓楊師厚去攻潞州圍魏救趙,朱溫還大為滿意這一想法,可誰曾想李存勖偏偏沒有回師!


    蕭硯拿什麽打李存勖?那八百龍驤軍?這不是拿雞蛋碰石頭嗎?不說其他人,連朱溫都有點心疼這八百龍驤軍,這可是實打實的精騎,也不知還能回來幾個。


    最為關鍵的是,如果河北落在了李存勖手中,那才是讓他如芒在背!


    劉仁恭執掌的河北,與李克用執掌的河北,那可是天壤之別。若說在這天下,誰有資格讓朱溫懼上一分,也隻有李克用這個獨眼龍了。


    這獨眼龍是真有能力威脅到他的帝位……


    說起來,他就不該輕信這小子的言論,談什麽輕騎取幽州,大半年前他也是昏了頭,居然就答應了下來。眼下楊師厚在潞州全無進展,朱漢賓也在滄州進退不得。這場河北之戰,他出的力最多,可受益者卻是李克用,真就是個笑話!


    朱溫難掩怒色,沉聲點了一人:“康懷英。”


    武將一列,時任陝州節度使,卻因代替葛從周任右衛上將軍而暫未出任的檢校太保康懷英應聲而出:“陛下。”


    “朕若任你為東路行營招討使,可能替朕取下河北?”


    年過四旬,身形壯碩的康懷英沉默了下,直言道:“陛下,河北之勢或已成定局,朱漢賓不能取下滄州,那蕭硯隻會被堵在河北仍由李存勖處置,其是生是死尚且不管……臣以為,當該令朱漢賓緩攻滄州,以免為李存勖做了嫁衣。”


    一旁,李振突然出列,斬釘截鐵道:“蕭硯罪該萬死,若無他,河北尚還隻在劉氏父子手中,現下觀之,幽州必已被李存勖所得!若是如此,臣,請斬蕭硯!”


    朱友文也大聲道:“兒臣,也請斬了蕭硯!即刻下旨抄其家業,以充軍資!”


    兩旁文武麵麵相覷,卻無一人替蕭硯說話,固然有同情他的,但什麽交情都沒有,犯不著為其得罪了鬼王與素有‘鴟梟’之稱的李振。


    大殿角落裏,丁昭浦額頭滲汗,卻是頭也不敢抬。


    他收了蕭硯不少好處,昔日還覺此人是個人傑,結識一番說不得能落個好,可誰曾想其這麽塊就有了今日這般人人喊殺的局麵?


    他方才偷偷遣人出宮給安樂閣言語一聲,已是看在昔日的情麵上幫最後一次了。且就是這麽偷偷遞消息,他這會都是害怕不已,唯恐蕭硯被抄家後,有心人牽連到他身上來。須知這個時代的宦官,可比不得唐末時那些權傾朝野的大太監……


    禦座上,朱溫不耐煩的捋著滿臉大胡子,似也打算下定決定,先治了蕭硯的罪,發泄一番怒氣再說。


    恰在這時,文臣裏一直默默不語的敬翔倏的出列進言:“陛下,臣有異議。”


    在他旁邊,李振狹長的眼睛不著痕跡的眯了眯。


    朱友文則是用餘光瞥了下敬翔,一臉狐疑。


    朱溫忍著怒氣:“說。”


    “臣以為,河北之戰尚未成定局,蕭硯蕭都尉亦還在河北為陛下效忠,如此為之,恐會寒了他的心……再言之,河北局勢到底如何,朝堂也僅有猜測,李存勖大軍進犯幽州不假,但並不能說明其就已取下了河北……”


    朱友文打斷敬翔的話,笑道:“敬院使這是認為,蕭硯能勝李存勖?”


    敬翔沉吟了下,隻是道:“臣認為,不管如何,都需等前線的消息穿回京中……”


    “哈?”朱友文大笑了一聲,麵向朱溫大聲道:“兒臣斷言,就蕭硯這廝,絕無可能有什麽奇跡!對此人不早些抓捕,說不得其甚至會降於李存勖,不敢回來了!兒臣願領玄冥教,親往河北替陛下抓回此人,讓其贖罪!”


    一眾文武聞言點頭,認為不無可能,隻因這個時代畏罪潛逃的事情實在是太常見了。


    敬翔啞口無言。


    朱溫捋著胡子,有些意動。


    他沉吟了下,開口道:“那便……”


    但他的話音剛起,外麵忽然就響起了一太監尖銳的大喊聲:“捷報!捷報!河北大捷!左先鋒馬軍使蕭硯,大破晉軍於高梁河,俘其近萬眾!


    河北劉仁恭以下皆降!幽州軍降!盧龍軍降!義昌軍降!河北二十四州——


    盡降!”


    隨著這一道尖銳的聲音響起,大殿幾乎是霎時一靜,便是朱溫的聲音,都愣在了嘴邊。


    一眾文武麵麵相覷,而後很快嘩然。


    文官裏,敬翔愣了愣,而後捋著長須,釋然一笑。


    李振眼角一跳,不動神色的瞥了眼朱友文,悄悄的退回了隊伍裏。至於後者,這會隻是臉色一白,呆傻在了原地,周圍的嗡嗡聲都隔絕在了耳外。


    他十分難受,像吃了一口蒼蠅似的,臉都憋紅了,這會隻是猛地轉過去,死死的盯著殿外冒失撞進來,而後撅著屁股跪在地麵的一太監。


    不止是他,連朱溫的臉都紅了,但他倒不是因羞惱,而是大喜過望,胖手緊緊揪著胡子,一時竟高興的失語,站起身,手都在顫抖。


    禦座旁的角落裏,驚喜抬頭的丁昭浦嘴唇一顫,但他很會察言觀色,忙不迭的上前,替朱溫接過那封捷報。


    這個在宮裏戰戰兢兢了十餘年的宦官,這會摸著這封沉甸甸的捷報,隻覺似被潑天的富貴砸中了腦袋,他一想到方才還遣人去安樂閣偷偷報信,現下突然就暈乎乎起來。


    河北二十四州!二十四州!


    一想到蕭硯的前途看都看不到底,而自己卻早早的抱上了他的大腿,丁昭浦竟然一時喜極而泣,而後順勢跪在了地麵,叩首杵地,尖聲道:“奴婢丁昭浦,恭賀陛下!盡取河北二十四州!”


    朱溫也被這宦官的情緒所感染,瞬間記住了他的名字。繼而才沉穩了下來,不待另一大宦官去替他取,自己就親自走下禦座,才很威嚴的親手拿起奏報拆開看。


    他看的很認真,越看越喜,最後已是大笑起來。


    台下的朱友文很是惱羞成怒,去看李振,後者卻已是眼觀鼻鼻觀心,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他心下大罵,卻知已失去了攻訐蕭硯最好的時機,隻能回去稟之冥帝,再徐徐圖之。


    大殿上,朱溫仰頭大笑,讓丁昭浦把奏報傳給群臣觀摩。而後臉上的肥肉笑成了菊花,看向敬翔:“敬院使甚有遠見,朕險些痛失一虎將的忠心。”


    敬翔不敢居功,忙進言道:“皆是陛下有識人之能……”


    朱溫很高興,高興的需要來回走動,才能消除一點身上因興奮帶來的燥熱,此時便大聲道:“朕當年曾評生子當如李亞子,而今觀之,李克用生一子,不如朕之天降冠軍侯遠矣!”


    這一評價太高,驚得諸臣一時失語。聖心難測,上一刻這陛下還在痛斥蕭硯這廝賣了河北,下一秒又開始猛誇‘虎將’、‘冠軍侯’了。


    他們豈敢亂說話,若是一語不慎,說不得就要像鬼王那般,站在那裏如坐針氈,分外難堪。


    唯有敬翔馬上笑道:“若無漢武,焉有冠軍侯耳?若無陛下,豈有蕭硯八百騎定河北?李克用非漢武,撐死為孫堅爾,豈能得冠軍侯乎?”


    李振麵無表情,心下卻是在不住冷笑。


    敬翔這廝果然反應快,瞬間就猜到朱溫在自比漢武帝,還小小拍了一個馬匹,說李克用不能與朱溫比,隻能生一個好兒子,卻沒有天命得到冠軍侯。


    果然,朱溫霎時就被拍到了癢處,似若知己一般看了眼敬翔,而後誌得意滿道:“立即派快馬入河北,朕要第一時間見到朕的冠軍侯!”


    有人領了旨意,即刻就要去安排。


    不過馬上,朱溫又喚住了他,而後看向諸臣:“蕭硯是一員虎將,河北之戰打得漂亮,朕要大赦天下!但是在這之前,朕要好好封賞他。你們說說,該如何賞賜?”


    眾臣一時間七嘴八舌,賞女人、錢財、爵位等等的什麽都有。


    這時候,敬翔突然淡聲道:“河北之功,可以建節。”


    大殿裏安靜了下來,一時間有些愣神。他們並不怎麽熟悉蕭硯,但也是知道,其應還沒有二十歲吧?十幾歲的節度使?


    不過細思之,河北的大功,確實有資格建節。不過他們方才下意識沒這般想而已,卻被敬翔首先提了出來,說不得能讓蕭硯對他感激不盡。


    霎時,眾臣紛紛進言:“蕭將軍,足以建節!”


    朱友文的臉色頗有些陰鬱,卻忍著沒有出聲。他看朱溫那喜色,好像要把蕭硯收為義子似的,這會撞上去,隻會是觸一臉黴頭。


    朱溫哈哈大笑,指著敬翔。


    “哪裏有空缺?”


    敬翔思忖了下,有些為難道:“據臣所知,各方鎮皆已滿額。且陛下容臣回去思量一番。”


    朱溫似是有些不滿,卻也無法,臨時起意的想法,確實不能瞬間安排妥當。


    這時候,李振卻上前,正色的行禮道:“蕭將軍是虎將,來日定是要為陛下征討四方的。大梁精銳,皆在禁軍,蕭將軍若出鎮太遠,反而不便,不如且就安排在汴梁左近,陛下認為,如何?”


    朱溫一喜,捋了捋胡子。


    “可以。”


    李振朗聲道:“臣以為,蕭將軍可任宋州節度使!”


    敬翔的臉色稍變。


    宋州,曾是宣武鎮的駐地,下轄汴州、宋州、亳州、潁州。眾所周知,朱溫稱帝前,便就是宣武軍節度使,但去歲升汴州為開封府後,宣武軍這一軍號就被廢除了,這幾州也未曾設立節度使。


    李振這廝,想做甚?


    殿內其餘眾人,也是一愣,紛紛有些揣測。


    朱溫皺了皺眉,但仍然很淡定:“李卿還有什麽想法,且盡數說來。”


    李振整理了下袍子,正色道:“蕭將軍是虎將,陛下既然喜愛,何不單設一軍號以示恩寵?”


    “胡言亂語!”一旁的朱友文終於尋到機會出聲,怒斥道:“李公的意思,是想讓蕭硯這廝任宋州宣武節度使?”


    李振臉色淡淡,看也不看他,叉手行禮道:“蕭將軍乃是前唐降臣,感念於陛下威名、仁德,方才順服,獻計取河北。念及蕭將軍歸德而降,臣思之,可於宋州設一‘歸德軍’,以蕭將軍任之。如此一來,蕭將軍才真為冠軍侯,陛下,也真為漢武!”


    朱友文大為愕然。


    文人,臉皮都這般厚嗎?方才李振這廝不是還言之,請斬蕭硯?


    朱溫大喜,拍掌發笑:“甚好、甚好。”


    “即刻傳旨,


    蕭硯,宜授宋州歸德節度使!”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良人:諸位,一起複興大唐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俠吃香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俠吃香蕉並收藏不良人:諸位,一起複興大唐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