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撞破女領導私密,我連升三級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你要以高於其他稻穀五分每斤的價格收購農民的稻穀。你從中間每斤賺六厘,我給你預估了一下,西溝鄉有十萬多畝水稻麵積,實行稻蝦綜合種養模式之後,水稻畝產有所降低,大概在四百斤左右,西溝鄉年產四千多萬斤稻穀,除去他們留下來吃的,百分之八十的都會銷售,這樣一來,你就能夠收購三千多萬斤稻穀,除掉各種成本,差不多每年能夠純賺一二十萬。”
“我是看你和我關係不錯,以及你表姐的麵子上,我才把這種好事交給你。否則你求著我,我還得考慮考慮。”
李匡眼睛頓時笑成了月牙形:“謝謝江書記關心,我回去就開始著手準備,盡量明天就派人過來與咱們西溝鄉簽訂收購合同。”
“行,因為我時間比較緊迫,明天你若是不來,我就換人了。你也別請我們吃飯了,先回去準備,免得耽誤我時間。”
江一鳴把時間限定死,以免李匡拖延,影響整個工作的進度。
“好好好,那我就先回去了,等事情敲定,我再來請幾位領導好好喝一杯。”
李匡和幾人打了個招呼,就快速離開了。
他要回去好好算一下,能不能產生這麽多利潤。畢竟江一鳴算的比較粗放,而他要把各方麵都要考慮到位,以免做了虧本買賣。
李匡回去後,拉上財務就合計了起來,最終算出來的數據顯示,確實能夠賺到錢,當晚就給江一鳴回了電話,表示願意與西溝鄉簽訂合約。
解決這兩個問題後,江一鳴向盧漢生進行了匯報,盧漢生也在當天下午召開了黨組會,經過進一步的討論和完善,稻蝦綜合種養示範推廣項目得到通過,鄉裏籌錢一部分資金為農民開挖稻田。
“據我所知,這種項目,可以向市農業局申請項目資金補貼。”
江一鳴說道:“等這件事落實之後,我會到縣農業局跑一趟,請縣農業局的領導與市農業局對接一下,看能不能爭取到補貼資金。”
“如果能夠爭取到縣市兩級農業部門的支持,那可就太好了。”
盧漢生笑道:“這個項目全權交給一鳴書記,鴻飛和王闊你們要全力配合一鳴書記,把事情搞好。”
“書記放心,我們會全力以赴的為江書記分憂解難。”
許鴻飛與王闊作了表態。
事情商定以後,由鄉農委下發通知,通知全鄉各村支書到鄉裏開會。
會議由副鄉長許鴻飛主持,他按照鄉黨委的會議精神,把稻蝦綜合種養項目的好處宣講了一遍。
“鄉裏統一租用挖掘機為想要開挖的農戶進行開挖,費用由鄉政府墊資,等年底大家賺到錢了,再由村裏把錢給收回來。”
許鴻飛說道:“我們生產的稻穀是無藥殘的好稻穀,我們鄉裏已經和米廠廠家簽了合同,將以高於其他稻穀五分每斤的價格收購。”
“各位支書回去後召開村民大會,將鄉裏的好政策宣講到位,積極響應鄉政府政策,開挖前三的村子將分別獎勵八千、五千和三千塊錢的工作經費。”
散會之後,所有的村支書都回去進行宣傳動員。
不過,因為涉及糧食減產以及增加額外的投資,農民的積極性並不高,最終隻有五分之一的農戶願意開挖。
“江書記,隻有兩萬多畝的稻田能夠開挖,要不我再動員動員?”
“我是看你和我關係不錯,以及你表姐的麵子上,我才把這種好事交給你。否則你求著我,我還得考慮考慮。”
李匡眼睛頓時笑成了月牙形:“謝謝江書記關心,我回去就開始著手準備,盡量明天就派人過來與咱們西溝鄉簽訂收購合同。”
“行,因為我時間比較緊迫,明天你若是不來,我就換人了。你也別請我們吃飯了,先回去準備,免得耽誤我時間。”
江一鳴把時間限定死,以免李匡拖延,影響整個工作的進度。
“好好好,那我就先回去了,等事情敲定,我再來請幾位領導好好喝一杯。”
李匡和幾人打了個招呼,就快速離開了。
他要回去好好算一下,能不能產生這麽多利潤。畢竟江一鳴算的比較粗放,而他要把各方麵都要考慮到位,以免做了虧本買賣。
李匡回去後,拉上財務就合計了起來,最終算出來的數據顯示,確實能夠賺到錢,當晚就給江一鳴回了電話,表示願意與西溝鄉簽訂合約。
解決這兩個問題後,江一鳴向盧漢生進行了匯報,盧漢生也在當天下午召開了黨組會,經過進一步的討論和完善,稻蝦綜合種養示範推廣項目得到通過,鄉裏籌錢一部分資金為農民開挖稻田。
“據我所知,這種項目,可以向市農業局申請項目資金補貼。”
江一鳴說道:“等這件事落實之後,我會到縣農業局跑一趟,請縣農業局的領導與市農業局對接一下,看能不能爭取到補貼資金。”
“如果能夠爭取到縣市兩級農業部門的支持,那可就太好了。”
盧漢生笑道:“這個項目全權交給一鳴書記,鴻飛和王闊你們要全力配合一鳴書記,把事情搞好。”
“書記放心,我們會全力以赴的為江書記分憂解難。”
許鴻飛與王闊作了表態。
事情商定以後,由鄉農委下發通知,通知全鄉各村支書到鄉裏開會。
會議由副鄉長許鴻飛主持,他按照鄉黨委的會議精神,把稻蝦綜合種養項目的好處宣講了一遍。
“鄉裏統一租用挖掘機為想要開挖的農戶進行開挖,費用由鄉政府墊資,等年底大家賺到錢了,再由村裏把錢給收回來。”
許鴻飛說道:“我們生產的稻穀是無藥殘的好稻穀,我們鄉裏已經和米廠廠家簽了合同,將以高於其他稻穀五分每斤的價格收購。”
“各位支書回去後召開村民大會,將鄉裏的好政策宣講到位,積極響應鄉政府政策,開挖前三的村子將分別獎勵八千、五千和三千塊錢的工作經費。”
散會之後,所有的村支書都回去進行宣傳動員。
不過,因為涉及糧食減產以及增加額外的投資,農民的積極性並不高,最終隻有五分之一的農戶願意開挖。
“江書記,隻有兩萬多畝的稻田能夠開挖,要不我再動員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