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消息,秦國全體軍民陷入狂喜之中,在掃平宇內、一統六合的道路上,他們唯一需要擔心的便是趙國,更準確來說,就是何太監一人。但秦皇根本不相信這個消息,認為這肯定是個陰謀。何太監在趙國的根基如此雄厚,手段不遜於己,剛好另立了一個小孩子為新君,正是最風光的時候,怎麽可能忽然舍去所有一切,就這樣消失?


    無數密諜與高手被派出了鹹陽城,在世間各處尋找何太監的消息,卻始終無所獲。除了秦皇還有很多勢力試圖尋找何太監的下落,或者接收他留在世間的政治、軍事遺產,至少也要確認他的生死,但也沒有找到任何線索。


    何太監就這樣就消失了,就像井九一樣。


    哪怕偉人離去,太陽也會照常升起,時間繼續流逝,轉眼又是數年,問道至今已有四十二載。


    趙國在太後的統治下沒有出什麽亂子,但也不可能再像當年那般強盛,鋒芒漸失,無力再與秦國爭霸。


    此消彼漲,把楚國國力消化吸收後的秦國變得更加強大,鐵騎所向無敵。


    某天清晨,朝陽初升,秦皇起床後走到窗邊,嗅著宮外傳來的燒漆味道,微微皺眉。


    為了準備日後的大戰,秦國方麵一直在不停地儲備軍械、盔甲,這些味道與那些煙塵都是不可避免的代價。


    秦皇早就習慣了這種味道,甚至有些享受,但最近這些天他的咳嗽越來越嚴重,在他心上蒙上了一層陰影。


    他是修行強者,自然知道自己沒有病,但不知道為什麽就是覺得很不舒服。


    皇後娘娘端著一碗銀耳湯走了過來,碟畔放著三塊秋梨膏糖,小心翼翼問道:“陛下,要不要請禦醫來看看?”


    秦皇的眉皺得更深,厭憎地看了她一眼,說道:“什麽都不懂的婦人,哪裏來這麽多話?”


    說完這句話,他拂袖而去。


    皇後臉色蒼白站在原地,怔了怔才醒過神來,趕緊把食盤放下,跪地相送。


    她知道陛下要去淑宮見那位公主。


    每當有什麽大事要發生的時候,陛下便會去那裏,就算沒有什麽大事,陛下也更喜歡在那裏喝茶。陛下與公主見麵的次數甚至比與她還多,但她不敢有任何怨言,因為她知道那位公主在陛下心裏的地位比自己高無數倍。


    ……


    ……


    淑宮如往年那樣安靜清幽,水池裏的殘荷沒有破敗的感覺,可能是因為廊畔懸著的燈籠裏還殘著昨夜的香燭味道。


    秦皇解下大褸,扔給迎上來的宮女,坐到琴台對麵,深深地吸了口氣,覺得情緒安定了很多。


    白早坐在琴台那麵,手指虛按著琴弦,黑發隨意挽在身後,就像垂在手臂間的白緞般自然好看。


    “何太監應該是真的出了海,至少短時間裏無法回來,楚皇就算活著也不敢冒頭,而且就像你當年說的那樣,一個人翻不出什麽浪花來。”秦皇拿起茶杯喝了口,繼續說道:“我想把局麵往前再推一推。”


    白早抬起頭來,看著他說道:“你今天顯得有些著急。”


    這樣的語氣讓秦皇覺得有些不舒服,輕咳兩聲,說道:“該辦的事情總是要辦,早些辦完也好。”


    白早低頭看著指下的琴弦,問道:“齊國?”


    “雲棲現在聲望太高,齊、趙、舊楚,甚至就連朕的鹹陽城裏都有不少追隨者,但他偏偏卻要講什麽非戰。”


    秦皇放下茶杯,眼神微冷說道:“朕要一統天下,他和他的學說會帶來很多麻煩。”


    白早沒有抬頭,說道:“你準備怎麽做?這種人不能輕言殺之,不然萬民離心,想征服天下會有更多麻煩。”


    秦皇說道:“朕想試試看能否說服他。”


    “一茅齋的書生很難被說服,因為他們自己的道理太清楚。”


    白早輕撫琴弦,說道:“雖然奚一雲已經忘了自己的來曆,但想來也是如此。”


    秦皇說道:“朕會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他,想抵抗朕的鐵騎,反而會給世間萬民帶來更多災難與痛苦,不如直接投降。”


    白早說道:“如果你想用這種方式來說服他,你覺得他會願意來鹹陽?”


    秦皇武功強大,卻從來不會離開鹹陽皇宮半步,尤其是黑衣人那次行刺之後。


    “朕會詔告天下,保證他的安全,如果這種情況下,雲棲還是不敢來,那就罷了。”秦皇說道。


    白早抬起頭來,靜靜看著他的眼睛,看了很長時間,說道:“這樣也好。”


    ……


    ……


    深秋時節,齊國大儒雲棲先生,帶著百餘名門下弟子來到了鹹陽城。


    鹹陽城門大開,無數民眾前來圍觀這場大陸難得的盛事,甚至就連趙國與舊楚地也來了很多名士。


    雲棲先生與弟子們都著廣袖長袍,佩長劍,儀姿不凡,行走在街道上,不知吸引了多少視線。


    秦國民眾站在街道兩側,好奇地看著這些傳說中的書生。


    有些人不解,心想這般長的劍,想要拔都很難拔出,在戰場上又有什麽用呢?


    有人解釋道,雲棲先生與弟子們的長劍是一種佩飾,用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並非真的用來戰鬥。


    前麵提問的那些民眾連連點頭,心想不愧是齊國學宮的先生們,行事真是講究,隻是……還是感覺有些累贅啊。


    百餘名弟子被請進了鹹陽學宮,與秦國的太學博士還有來自趙國及舊楚地的名士對談。


    對談自然變成辯論,很是激烈精彩,但那些來自趙國與舊楚地的名士們,更關注的其實是另外一個地方。


    無數視線落在那片黑色的宮殿群裏。


    整個大陸的有識之士都在緊張地等待著,看雲棲先生能否說服秦皇放棄統一大陸的野心。


    如果雲棲先生也失敗了,過不了多少年這片大陸便會陷入血火之中。


    ……


    ……


    鹹陽皇宮與齊國學宮是天下建築最多、最宏偉的兩處宮殿群。


    雲棲在齊國學宮生活教學數十年,早已習慣所謂巍峨壯觀,但行走在鹹陽皇宮裏還是感受到了些壓力。


    那些黑色的宮殿就像是無數塊礁石,沉默地矗立在狂暴的大海裏,有一種難以撼動的強大感。


    雲棲不確定自己能否說服對方,事實上,他沒有對此行抱任何希望。


    走進大殿,他微微眯眼適應了一下光明變化,看到了坐在最深處、也是最高處的秦皇。


    當年秦皇喜歡穿著秘銀打造的盔甲,如雪一般,更以白皇帝自稱。


    但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他不再那麽喜歡白色的東西。


    今天他穿了件很普通的黑袍,姿式隨意地坐在皇椅裏,與周遭的大殿仿佛融為了一體。


    “先生請坐。”秦皇伸出右手,遙遙致意。


    雲棲在殿裏的空地上坐下,看了眼案上的那杯清茶,說道:“陛下的待客之道果然與眾不同。”


    他說的不是那杯清茶,不是秦國簡樸質實的民風,而是距離。


    秦皇坐的地方離他現在的位置足有七十丈遠。


    哪怕是再厲害的刺客、再強大的弩箭也無法隔著這麽遠的距離發出致命一擊。


    “先生是聰明人,朕喜歡直說,一杯茶的時間,應該足夠了。”


    秦皇沒有順著雲棲的話說什麽。


    雲棲靜靜看著他,說道:“請陛下直言。”


    秦皇說道:“朕要的是土地與人,你要的是人心,同樣都是征伐,實質並無兩樣,如果你願意配合朕,你的大道推行起來,會變得更加容易。”


    這個建議看似簡單,實則非常可怕,裏麵隱藏著無數細節,而細節都是魔鬼,魔鬼最擅長誘惑人。


    如果是何霑在雲棲的位置上,甚至都有可能會答應秦皇的提議。


    但雲棲沒有接受,說道:“很遺憾,我求的大道可以在世間各處,就是無法在秦。”


    秦皇身體微微前傾,看著遠處的他,聲音微寒說道:“為何?”


    雲棲說道:“因為陛下行的是霸道,我要求的是仁道。”


    秦皇說道:“朕要得天下,便隻能以霸道服四海,得天下後,自然會以仁道治天下。”


    雲棲說道:“陛下何以說服我?”


    秦皇說道:“這裏不是齊國學宮,朕也不是你的學生,難道你還想考朕?”


    雲棲平靜說道:“隻是想與陛下討論一番。”


    說完這句話,他從袖子裏取出一份書卷放到案上。


    自有太監取過書卷,經過詳細檢查,確認沒有毒,也沒有暗藏機關,才送到了秦皇的手裏。


    秦皇攤開書卷,看了幾眼,微嘲說道:“都是一些老生長談的無趣問題。”


    雲棲說道:“陛下想成為天下共主,便要了解您應該承擔些什麽。”


    治天下從來都不是烹小鮮,但也要小心謹慎,不要隨意亂翻油鍋。


    君王如何定位自己在曆史上的位置,如何確定自己在世俗之上的追求,對這個天下裏的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秦皇沉默了會兒,說道:“這些問題,朕解決不了。”


    雲棲歎息一聲,說道:“那今天便到此為止吧。”


    不用談什麽天下一統,便再無戰火,百姓安居樂業,世間一片太平,隻聞太平。


    也不用說什麽亂世無義戰,匹夫擔天下。


    各有各的道理。


    道不同,不相為謀。


    世人肯定想不到,這場舉世矚目的談判會如此快便要結束。


    秦皇忽然說道:“朕確實解決不了先生提出的這些問題,但是朕可以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聽到這句話,雲棲灑然一笑,長身而起,說道:“陛下邀我來鹹陽,原來是想殺我。”


    秦皇大笑說道:“先生誤會了,朕是想給你一個殺我的機會。”


    雲棲沉默了很長時間,問道:“陛下為何如此知我?”


    秦皇斂了笑容,說道:“因為朕比你自己更清楚你是誰。你們是一些很執著、隻相信自己道理的人。能夠來到朕的身前,你隻有今天這一次機會,或者說服我,或者殺死我,如果錯過,你不會原諒你自己。”


    雲棲沒有再說話,右手緩緩握住劍柄。


    做為佩飾的長劍,同樣可以殺人。


    長時間的安靜,殿裏一片死寂,如墓地般,卻不知道稍後會是誰躺在這裏。


    ……


    ……


    帶著淡淡燒漆味道的風從殿外吹了進來,吹動雲棲的衣袂。


    雲棲隨之而起,如一朵雲向前飄去,長劍已然破鞘而出,被他握在手裏。


    秦皇站在七十丈外,麵無表情,看著這幕畫麵。


    嗡嗡嗡嗡,無數弩弦彈動的聲音響起,數不精的弩箭像暴雨一般,占據了大殿裏的所有空間。


    鋒利的箭簇輕易地割破衣衫,卻很難刺進他的身體——在青天鑒的幻境裏,井九的速度最快,何霑的身法最詭異,那麽雲棲的身法便最飄渺、就像渾不受力的羽毛,更像真實的雲。


    但殿裏的弩雨實在太過密集,當他來到秦皇身前十餘丈時,身上已經插著十餘道弩箭,血水狂飆而出。


    秦皇依然麵無表情,右手一拍皇椅扶手,準備通過地道離開。


    當初大殿裏的鐵板被卓如歲一拳轟穿,他便改變了最後的保命手段。


    地道由數丈厚的青石砌成,隻要他能夠進去,便再沒有刺客能夠傷到他。


    這個時候,他忽然感到殿裏的氣息發生了某種極微妙的變化。


    那是一道淡淡的焦糊味,他很確定絕對不是宮外燒漆的味道。


    他神情微變,餘光裏看到那卷書裏迸出了一朵極微小的火花。


    那卷書裏寫著雲棲提出的七個問題。


    火花以難以想象的速度蔓延,變成火焰,最後變成恐怖的爆炸。


    轟的一聲巨響,皇椅被炸成了碎片,地道入口的機關被毀,秦皇被震退數丈,黑袍盡碎,受了不輕的傷。


    雲棲落在他身前,一劍刺出。


    啪啪啪啪,無數聲氣浪的碰撞聲響起,煙塵亂舞,遮蔽了殿裏的視線。


    秦皇的臉上與身上到處都是裂口,就像破了的酒囊般,不停地流著血。


    雲棲再也無法站穩,跌坐在地。


    秦皇用來對付他的弩箭都是特製的,淬了劇毒,摻了秘銀後鋒銳足以破甲,便是修行強者也無法承受。


    數十名秦軍強者湧入殿裏,一部分攔在秦皇身前,一部分便向雲棲殺去,準備將他亂刀分屍。


    “停!”


    秦皇厲聲喊道。他暴怒至極,推開秦軍強者們,來到雲棲的身前,就像是準備噬人的猛虎。


    雲棲沒有理會他,低頭不停地咳血。


    看著這幕畫麵,秦皇忽然平靜下來,有些疲憊地揮手示意所有人都退下。


    雲棲被十餘枝弩箭穿胸,又與秦皇硬拚了一記,不要說再戰之力,站都無法站起。


    秦軍強者們當然不放心,但沒有誰敢違抗陛下的旨意,慢慢退出殿去。


    大殿再次變得一片死寂,如真的墓場。


    秦皇盯著雲棲的眼睛,問道:“那卷書裏是什麽?”


    雲棲說道:“是符。”


    秦皇震驚說道:“你不是什麽都忘了嗎!為什麽還會寫符?”


    雲棲怔了怔,忽然笑了起來,說道:“原來我以前就會啊。”


    ……


    ……


    (聽到一個消息,好像是真的,金庸先生去世了……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以前在采訪裏說過,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前輩就是魯迅與金庸,我說的不止是寫作上的,是小時候形成的對世界看法、觀念什麽的,不好意思,這時候稍微有些亂,總之……這大概是我成年以來,與過往的告別裏,最重要的告別之一吧,合什,晚安,所有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道朝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貓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貓膩並收藏大道朝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