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徐舟登錄了奇點音樂網,有此前的人氣基礎,再加上網站的力推,《故鄉》上傳了24小時,便打破了《曾經的你》保持的各項記錄!


    兩首歌,就奠定了徐舟“都市音樂詩人”的無上地位,無論是專業的音樂評論家,還是普通歌迷,一致認定他就是華語樂壇最in的音樂人。


    縱觀全網,有口碑好但曲高和寡的小眾音樂,也有口碑不佳但銷量奇佳的口水歌,像徐舟這種兼顧口碑和銷量的音樂人,實在是鳳毛麟角。


    這也是他比較受眾人追捧的原因。


    拿手機鈴聲舉個例子,有些火遍大江南北的口水歌,你設置成了手機鈴聲,萬一它在公眾場合響起來,你多多少少會臉紅,害怕別人因此鄙視你的音樂品位。


    但如果你的手機鈴聲是徐舟的歌,那就會巴不得所有人都聽到,音量越大越好,因為他的音樂是公認的高品質。隻會顯得你有品位,不會拉低你的level。


    能兼顧流行和品位的,就是一等一的好音樂。徐舟這兩首歌做到了。


    當然,他最關心的還是銷售數據。


    後台數據顯示,一天下來,銷售數據是420萬,徐舟的分成收入是294萬,刨去20%的稅,實得235.2萬。


    這個成績,遠遠超過《曾經的你》的同期銷量。


    當然,並不是說《故鄉》就比《曾經的你》更優質,隻是出現的順序不同。《故鄉》現在的成績,是站在《曾經的你》肩膀上的。


    而且這種井噴式的數據不可能維持很久,遲早會回落的。《故鄉》的銷售曲線和《曾經的你》會有所不同,《曾經的你》問世時,徐舟還沒有名氣,銷售曲線是循序漸進的,開始有個緩慢上揚的過程,隨著影響力逐漸擴大,口碑發酵,然後在中期爆發式的增長,曲線突然拉升,最後在峰值回落。而《故鄉》因為站在前作的肩膀上,一開始就會爆發式增長,一直衝到高峰然後回落。


    對於徐舟來說,這個銷售數據已經讓他非常滿意了。這些錢還是先在裏麵攢著,達到一定數額之後再提現比較好,反正卡裏麵還有900多萬呢。


    妹妹徐亭用電腦登錄qq,在和家裏人視頻通話,也把徐舟喊了過去。


    家裏一切都好,路修得很快,橋墩子也造好了,估計再來半個月就可以完工。家裏的兩幢房子,姐姐的別墅是姐夫蔣偉帶人親自造的,地基已經打好了。自己家的院墅進度也不慢,那個施工隊技術上佳,而且全力以赴隻做他們一家的活,也已經把地基打好了,樂觀的話年前應該可以入住。


    姐姐徐晴的建材門市已經開張了,因為有以前的老顧客,所以一開始生意就不錯。姐夫蔣偉組建的施工隊,除了自己家的房子,還接了幾家歐式別墅的建造工作,幾家別墅同時開工,每天忙得團團轉,隻能繼續招人。


    徐家最近在石樓鎮很火,所以蔣偉的施工隊招人也很容易,大家都願意跟著他幹。


    徐家的超市也已經在裝修了,徐寶城讓徐舟想個名字,徐舟說就叫“西街易購”吧,將來超市做大了,把西街村的名號打到全國去。徐寶城和趙文慧都覺得這個名字好。


    徐寶城說現在縣裏麵已經大張旗鼓地用徐舟的名字宣傳景區了,而且電視台也播了徐舟回鄉修橋鋪路的事跡,現在全縣的人幾乎都知道石樓鎮出了個音樂家,甚至有不少年輕人來銀杏湖景區打卡,詢問徐舟的消息。


    最起碼在淮海縣境內,徐舟的名字已經家喻戶曉了。


    徐舟對這種事並不反感,老家的人知道沒關係,他們又不會追到校園裏來,打擾他的生活。


    徐寶城說縣裏麵也知道他們家要開超市,所以縣府辦公室的領導主動替他們聯係了上遊供貨商,大家都願意給超市供貨,而且提供各方麵的優惠。這一點徐舟也預料到了,像這樣的便利,也是他此前的種種貢獻換來的。說穿了是雙贏。


    徐舟跟家裏說有事及時聯係,錢不夠用就跟他說。父母又叮囑他們在學校好好的,哥哥要照顧妹妹諸如此類的話,徐舟就結束了這次親情互聯。


    剩下妹妹一個人和媽媽膩歪,徐舟就回房了。


    他開始寫關於共享單車的商業計劃書,以前他也沒寫過這種東西,在網上找了一些標準模板,研究了一番,找到竅門之後,才開始動手寫。


    因為係統內有這個項目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以及最後實操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所以徐舟這個計劃書做得非常詳細,包括市場需求,市場前景,核心技術,盈利模式,後期的管理和維護,實際操作過程中會遇到什麽樣的問題,該如何解決,以及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麽樣的好處,都分析地頭頭是道。


    承諾是兩天完成,其實用了一個晚上,徐舟就把計劃書做出來了。


    第二天徐舟拿著計劃書去找林牧青,林牧青看完之後,美目之中異彩連連,不吝溢美之詞。她並沒有去找創業指導辦的人,而是直接把徐舟帶到了傳媒學院的院長吳敬堯麵前。


    吳敬堯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衣著考究,氣質很儒雅,一舉一動都有種高級知識分子的斯文範兒,讓人心生敬仰。


    見到徐舟,也沒有擺院長的架子,而是很親切地和他開了幾句得體的玩笑。林牧青簡單說明了來意,然後把那個商業計劃書給吳敬堯看。吳敬堯顯然對林牧青很器重,既然是她推薦來的學生,吳敬堯也很重視,認真地把商業計劃書看了一遍。


    “徐舟同學,這是你寫的?”吳敬堯坐直了身軀。


    如果說一開始純粹是看在林牧青的麵子上,那麽現在,他是真的開始重視徐舟這個學生了。


    “是的,吳院長,我花了一個晚上才寫出來的。”徐舟老老實實地回答。


    吳敬堯和林牧青對視了一眼,都能從對方眼神中看到震驚。


    一個晚上搞出來這麽詳細且有價值的商業計劃書,這個孩子絕對是個天才。


    “孩子,你需要我們為你做些什麽嗎?”吳敬堯態度非常誠懇。即便他不是很懂商業,也能看出這個項目的巨大價值。


    “這個項目的關鍵,在於第三方支付平台,想要做成這個平台,必須要得到人行的批準,取得他們的支付許可牌照。這件事,隻能依靠學院提供幫助了。”徐舟也沒有客氣,直接說出了困難。他隻是一個學生而已,如果他以個人的名義去和人行談合作,估計連大門都進不去。


    “好,我有幾個學生目前在人行擔任高管,這件事我可以幫你運作。”吳敬堯正色道:“我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這個項目對外要以k大傳媒學院推出的重點創業項目來宣傳,你沒有意見吧?”


    “當然可以,您不說我也打算這麽做的,沒有吳院長您的指導與幫助,這個項目也不可能成功上馬。”徐舟微笑道:“我本來就是傳媒學院的在讀學生,以傳媒學院的名義宣傳,實至名歸。”


    他內心清楚,吳院長想要的隻是名而已。如果這個項目大獲成功,這對於院長來說就是一張鍍金的名片,對他的仕途大有幫助。


    否則他為什麽要動用自己的人脈幫忙呢?


    於人有利,於己無害,何樂而不為?


    雙方很愉快地達成了協議,吳敬堯聯係了在人行工作的學生,他們都表示願意幫忙。這種事情又不違反規定,他們出手,隻是讓程序更快捷,更容易。


    吳敬堯把商業計劃書留在他那裏,由他來跟學校創業指導辦的領導談,肯定能要來更多的優惠條件。這一點徐舟心知肚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悠閑係男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韋編三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韋編三爵並收藏悠閑係男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