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天軒轅明一行人就要離開錦州了,錦州的百姓都聽說了這個消息,有些百姓自發聚集在守正府請願,希望能在軒轅明離開之前為他辦一場送別宴,也算是百姓們對他的感激。
軒轅明那麽受百姓愛戴,不光是為了他從冬崎運回的存糧,更多的是他的確為百姓做了很多事實,那次暴亂時他所說的為民請願並非隻是為了平息暴亂而說的空話,他實實在在地做了這件事,親自調查民情,為民做主。
初來時他們對他並沒有報什麽希望,而如今卻是舍不得他離開,可見軒轅明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錦州百姓的愛戴和尊敬。
“王爺,近兩日聚集在府門口的百姓們越來越多,都懇求能為您辦一場送別宴,您看還是遂了大家的意吧!”張寶林站在書房裏,恭敬地站在一旁,傳達著百姓們的請求,同時也是他所想,這段時間的相處讓他對這位王爺刮目相看,有能力、有手段,是治國之才。
“現在錦州的情況才有些好轉,送別宴就免了,不要鋪張浪費,百姓的好意我心領了,宴會便不用了,臨走時想來送行的就來送行吧!”軒轅明看著書桌上的棋盤,眉頭微皺,正想著破解之法。
“這……您看這樣吧,大型宴席辦不成,那就有我代替百姓給你辦個送行吧,都是自家種的蔬菜,養的雞鴨,並不動用公庫,也算是下官替百姓們謝謝您。”張寶林提出了個折中的方案,就這樣讓他走了,別說自己過不了百姓這關,更會讓官場之人所取笑。
軒轅明許久未作答,張寶林站在一邊急得直抹汗,他真得擔心連這個要求軒轅明都不同意。
“那就依你吧,盡量簡單就行。”軒轅明雖然沒有在朝為官,但對其中的道道也略有耳聞,自然不會讓張寶林為難,這段時間他也是功不可沒。
“是,下官這就去張羅。”張寶林鬆了口氣,對著笑臉退了出去。
張寶林退了出去,候在門口的青辰走了進來。
“王爺!”青辰屈膝行了禮。
“最近王城有何動向?”軒轅明頭也未抬,注意力依舊放在了棋盤上。
“兩位殿下最近都在朝上較為活躍,特別是三殿下,提出了許多的政見,王上看似對三殿下頗為滿意,四殿下那裏相對平靜些,隻是宮裏的探子來報,賢妃娘娘最近尋著借口在召見一些重臣的家眷。”青辰將收到的信息一一道來。
“嗯。”軒轅明麵無表情,點了點頭,頓了頓又問道:“有她妹妹的消息嗎?”問完抬頭看了眼青辰。
“尚無。自從上回我們的探子被發現後,對方就十分謹慎,咱們的人在繼續調查,若還在大韻必然能查出蛛絲馬跡,但需要時間。”
“盯著他們兩方的人,必然會有線索,一旦有發現不要輕易接觸,報上來即可。”軒轅明聽後淡淡地吩咐道。
“屬下知道。”青辰應命,隨即有些遲疑地問:“那王爺打算如何安排晚晚姑娘?”
軒轅明聞言有抬眼瞥了眼青辰,隨後拿起手中的棋子落在棋盤後才開口說:“她想要跟著回去就讓她回王府吧。”
“那王妃這邊……”此話才出,青辰就收到一束淩厲的目光自軒轅明出射來,頓時他整個人僵在原地,不敢再說下去。
“本王自會處理。”軒轅明臉色不佳地望著青辰,聲音冰寒。
“是,是屬下逾矩了。”青辰聲音中有些許悔意。
“你打小跟在本王身邊,本王一直視你如知己,咱們相互了解,本王不希望為了一個人女人,使得彼此生出嫌隙,你可明白?”軒轅明走到青辰跟前,示意他起身,兩人對視而立。
青辰僵了一下,隨即有些苦澀地點了點頭,輕聲說道:“屬下明白。”
“你明白最好!”拍了拍青辰的肩膀,軒轅明走出了書房。
見他走後,青辰眼神一暗,眼中滿是苦澀,明知軒轅明對她不同,自己還生了這樣的心思……
回王城前夜守正府邸
今夜是軒轅明啟程回王城複命的最後一晚,張寶林在府邸舉行了一場小型家宴,並邀請了幾名百姓代表一同出席,算是成全了百姓們的念想。
既是家宴張寶林全家也出席了,包括了他的夫人和千金,軒轅明也帶著青辰和穿著男裝的上官晚晚列席了,原本青辰被安排在主桌,但他覺得不和體統,雖然軒轅明並不在意,但任然坐到了第二桌與百姓代表坐在了一起。
上官晚晚見青辰坐了過去,也就跟著起身想跟過去,卻被軒轅明一句話留了下來:“你手還沒好,就不要動來動去了。”
上官晚晚一聽,低低應了一聲,便又坐了下來。
張寶林也見到了這一幕,眼裏閃過一抹了然,對上官晚晚更加殷勤了些,忙也出聲挽留她,讓她安心坐著。
眾人落座後,家宴也算正式開始了,張寶林起身說了兩句場麵話,便說道:“這次錦州能然安化解困局,多虧了王爺,明兒個王爺就要離開了,百姓們有許多話想轉告給您,特意派了些百姓代表,我們也先聽聽百姓們有何話想說的。”
說著看向後麵那桌,一名看上去特別憨厚的中年漢子站了起來,端起酒杯,操著一口方言說道:“俺不太會說話,但這次俺真的要謝謝王爺,如果沒有您的大度,俺和俺的家人說不定就都被當成暴民處死了,但俺真不是有心的,也是被攛掇的,多謝王爺明察秋毫,即使讓俺清醒了過來,俺也不多說了,先幹為敬,俺幹了這杯。”
說完,仰頭將酒碗裏的酒一幹二淨,大家看他那麽好爽都鼓起掌來。
軒轅明也沒有端著王爺的架子,端起手裏的酒杯站了起來,向著剛才那漢子的方向說道:“這本是朝廷該做的,本王也隻是奉了王命,大家要謝就謝王上吧!本王在這裏也幹了這杯,謝謝大家對朝廷的信任。”
向眾人舉了舉酒杯,也是一口飲盡了杯中的酒,再次博得了全場更熱烈的掌聲。
“這是哪的話,草民覺得王爺有過人的治國雄略,有了王爺是大韻之福啊!”漢子旁邊的一名斯文的中年人也站了起來,他的話得到了同桌幾名百姓的附和,但卻讓張寶林一愣,望向軒轅明,果然見他神色一變。
“李保田,你還沒喝幾杯怎麽就開始說胡話了,坐下好好吃你的酒。張寶林也意識到這話裏的問題,忙出言為他解圍,這個李保田平時說話就沒輕沒重,分不清場合,怎麽也沒想到他也會張寶林擔心軒轅明會治他胡言的罪。
“我哪是說胡話啊?這是說得大實話,大家說是不是?”李保田一臉冤枉地望向同桌的幾名代表,以求爭得眾人的支持。
有眼色的見張守正臉上有些怒容,都不敢再作聲,有幾個卻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張寶林暗自叫苦,又偷瞄了眼軒轅明,見其臉色平靜,手指卻輕敲著桌麵,略有所思,感覺今兒個是否又辦了壞事……
軒轅明那麽受百姓愛戴,不光是為了他從冬崎運回的存糧,更多的是他的確為百姓做了很多事實,那次暴亂時他所說的為民請願並非隻是為了平息暴亂而說的空話,他實實在在地做了這件事,親自調查民情,為民做主。
初來時他們對他並沒有報什麽希望,而如今卻是舍不得他離開,可見軒轅明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錦州百姓的愛戴和尊敬。
“王爺,近兩日聚集在府門口的百姓們越來越多,都懇求能為您辦一場送別宴,您看還是遂了大家的意吧!”張寶林站在書房裏,恭敬地站在一旁,傳達著百姓們的請求,同時也是他所想,這段時間的相處讓他對這位王爺刮目相看,有能力、有手段,是治國之才。
“現在錦州的情況才有些好轉,送別宴就免了,不要鋪張浪費,百姓的好意我心領了,宴會便不用了,臨走時想來送行的就來送行吧!”軒轅明看著書桌上的棋盤,眉頭微皺,正想著破解之法。
“這……您看這樣吧,大型宴席辦不成,那就有我代替百姓給你辦個送行吧,都是自家種的蔬菜,養的雞鴨,並不動用公庫,也算是下官替百姓們謝謝您。”張寶林提出了個折中的方案,就這樣讓他走了,別說自己過不了百姓這關,更會讓官場之人所取笑。
軒轅明許久未作答,張寶林站在一邊急得直抹汗,他真得擔心連這個要求軒轅明都不同意。
“那就依你吧,盡量簡單就行。”軒轅明雖然沒有在朝為官,但對其中的道道也略有耳聞,自然不會讓張寶林為難,這段時間他也是功不可沒。
“是,下官這就去張羅。”張寶林鬆了口氣,對著笑臉退了出去。
張寶林退了出去,候在門口的青辰走了進來。
“王爺!”青辰屈膝行了禮。
“最近王城有何動向?”軒轅明頭也未抬,注意力依舊放在了棋盤上。
“兩位殿下最近都在朝上較為活躍,特別是三殿下,提出了許多的政見,王上看似對三殿下頗為滿意,四殿下那裏相對平靜些,隻是宮裏的探子來報,賢妃娘娘最近尋著借口在召見一些重臣的家眷。”青辰將收到的信息一一道來。
“嗯。”軒轅明麵無表情,點了點頭,頓了頓又問道:“有她妹妹的消息嗎?”問完抬頭看了眼青辰。
“尚無。自從上回我們的探子被發現後,對方就十分謹慎,咱們的人在繼續調查,若還在大韻必然能查出蛛絲馬跡,但需要時間。”
“盯著他們兩方的人,必然會有線索,一旦有發現不要輕易接觸,報上來即可。”軒轅明聽後淡淡地吩咐道。
“屬下知道。”青辰應命,隨即有些遲疑地問:“那王爺打算如何安排晚晚姑娘?”
軒轅明聞言有抬眼瞥了眼青辰,隨後拿起手中的棋子落在棋盤後才開口說:“她想要跟著回去就讓她回王府吧。”
“那王妃這邊……”此話才出,青辰就收到一束淩厲的目光自軒轅明出射來,頓時他整個人僵在原地,不敢再說下去。
“本王自會處理。”軒轅明臉色不佳地望著青辰,聲音冰寒。
“是,是屬下逾矩了。”青辰聲音中有些許悔意。
“你打小跟在本王身邊,本王一直視你如知己,咱們相互了解,本王不希望為了一個人女人,使得彼此生出嫌隙,你可明白?”軒轅明走到青辰跟前,示意他起身,兩人對視而立。
青辰僵了一下,隨即有些苦澀地點了點頭,輕聲說道:“屬下明白。”
“你明白最好!”拍了拍青辰的肩膀,軒轅明走出了書房。
見他走後,青辰眼神一暗,眼中滿是苦澀,明知軒轅明對她不同,自己還生了這樣的心思……
回王城前夜守正府邸
今夜是軒轅明啟程回王城複命的最後一晚,張寶林在府邸舉行了一場小型家宴,並邀請了幾名百姓代表一同出席,算是成全了百姓們的念想。
既是家宴張寶林全家也出席了,包括了他的夫人和千金,軒轅明也帶著青辰和穿著男裝的上官晚晚列席了,原本青辰被安排在主桌,但他覺得不和體統,雖然軒轅明並不在意,但任然坐到了第二桌與百姓代表坐在了一起。
上官晚晚見青辰坐了過去,也就跟著起身想跟過去,卻被軒轅明一句話留了下來:“你手還沒好,就不要動來動去了。”
上官晚晚一聽,低低應了一聲,便又坐了下來。
張寶林也見到了這一幕,眼裏閃過一抹了然,對上官晚晚更加殷勤了些,忙也出聲挽留她,讓她安心坐著。
眾人落座後,家宴也算正式開始了,張寶林起身說了兩句場麵話,便說道:“這次錦州能然安化解困局,多虧了王爺,明兒個王爺就要離開了,百姓們有許多話想轉告給您,特意派了些百姓代表,我們也先聽聽百姓們有何話想說的。”
說著看向後麵那桌,一名看上去特別憨厚的中年漢子站了起來,端起酒杯,操著一口方言說道:“俺不太會說話,但這次俺真的要謝謝王爺,如果沒有您的大度,俺和俺的家人說不定就都被當成暴民處死了,但俺真不是有心的,也是被攛掇的,多謝王爺明察秋毫,即使讓俺清醒了過來,俺也不多說了,先幹為敬,俺幹了這杯。”
說完,仰頭將酒碗裏的酒一幹二淨,大家看他那麽好爽都鼓起掌來。
軒轅明也沒有端著王爺的架子,端起手裏的酒杯站了起來,向著剛才那漢子的方向說道:“這本是朝廷該做的,本王也隻是奉了王命,大家要謝就謝王上吧!本王在這裏也幹了這杯,謝謝大家對朝廷的信任。”
向眾人舉了舉酒杯,也是一口飲盡了杯中的酒,再次博得了全場更熱烈的掌聲。
“這是哪的話,草民覺得王爺有過人的治國雄略,有了王爺是大韻之福啊!”漢子旁邊的一名斯文的中年人也站了起來,他的話得到了同桌幾名百姓的附和,但卻讓張寶林一愣,望向軒轅明,果然見他神色一變。
“李保田,你還沒喝幾杯怎麽就開始說胡話了,坐下好好吃你的酒。張寶林也意識到這話裏的問題,忙出言為他解圍,這個李保田平時說話就沒輕沒重,分不清場合,怎麽也沒想到他也會張寶林擔心軒轅明會治他胡言的罪。
“我哪是說胡話啊?這是說得大實話,大家說是不是?”李保田一臉冤枉地望向同桌的幾名代表,以求爭得眾人的支持。
有眼色的見張守正臉上有些怒容,都不敢再作聲,有幾個卻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張寶林暗自叫苦,又偷瞄了眼軒轅明,見其臉色平靜,手指卻輕敲著桌麵,略有所思,感覺今兒個是否又辦了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