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難民來說。這一天的記憶太過於深刻了,所以後來的人就聽話了許多,再也沒出什麽差錯。
二十幾天以來的和顏悅色讓他們幾乎忘記了在這個吃人的社會裏他們是生活在最底層的那一類,以至於讓許多人多多少少都萌生了自大的念頭。
人是守舊的,這些人初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新的政令新的規矩他們或許會勉強執行,但也少不了陽奉陰違的人。可執政者要的是絕對的服從,而服從,就得讓他們有恐懼感,今天當眾執行的兩個死刑犯就是給他們恰到好處地敲了一記警鍾。
“兒子,有些人有些惡念就如這田裏的野草一樣,不能姑息,一旦等他們開花結子再灑落地上,你就會發現,邪惡的野草在大地的土壤裏會比善良的禾苗更旺盛、更茁壯!”這是他還在幼兒時期,有一次母親把他帶到田間,指著夾雜在禾苗中的野草對他說的話。
想要凝聚人心就要仁,可一味的仁會讓人覺得你軟弱可欺,所以也要有威。買氏父子就是他要立威的工具。
當初他們摸清買家的底細時,楊川就大罵了好幾聲無恥人渣,還取笑他說:“和你那渣爹差不多。”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話,他才動了殺心,讓那父子倆都上了船。現在,目的地就要到了,是該用這個工具讓這些難民們有恐懼的心理了。而殺雞儆猴,就是最直接最有用的辦法。
後來的一段路上,學習的知識中又給他們普及了一些大致的律法,詳細的以後安定下來自然有人細細的教給他們。
又經曆了幾天的航行,途中也有幾個島嶼,都沒有明月島大,也沒再讓他們上岸,他們隻有看著那海島由遠及近,又由近漸遠。直到有一天一條長長的海岸線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他們被告知,他們的海上航行終於將要結束了。
“拚音字母你們都記下了,九九乘法口訣也學了個差不多,可也要常常複習,別給忘記了,今後用得著的地方還多呢。”方曆對他們中的成年人說,未成年的還有上學的機會,而他們,很快就會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也就沒多少學習的時間了。
“先生放心,我小弟還可以進學堂,他在學堂裏學了,回來再教給我們。”
“這麽說我侄子也能教我們全家了。”
“你想的倒好,你侄子讀書將來可是考功名的,哪有時間教這大一家子呀。”一個女人不滿地撇著嘴說。
方曆皺著眉看了一眼那個一臉驕傲的女人,有心不搭理她,可他也知道抱著這種想法的人還不少,於是他就潑過去一盆冷水:“溫故而知新,教別人的同時,也讓自己記的更牢固,何樂而不為呢?再說了,讀書的和種地行商的在我們這兒都一樣,並不存在誰比誰高貴。他們上學的放了學回家照樣得幫家裏幹活,我們可不會培養那種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
那女人不服氣,剛想辯駁兩句,被她男人瞪了一下後就趕緊低了頭,不敢再吭聲了。
“讀書本來就很累了,回家還得幹活?”有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瞪大了一雙眼。
“讀書還累?”有人不解地問。
“那當然,叫俺說,讀書比俺掄大錘打鐵累多了。”
“啊?你個夯貨說這話也不嫌丟人!”
“把自己的笨還說的這麽理直氣壯。”
“哈哈哈哈……”
大多數人關注的卻是另一件事:“譚先生的故事還沒說完呢。”
“是啊,華山論劍也不知道最後誰會得第一?”
這個故事陪伴了他們一路,在他們最恐懼最仿徨的時候給了他們堅持下去的勇氣,可現在他們都要下船了故事還沒講完,這可咋辦?難道就這樣擱半道不說了?
“別擔心,不還有一晚上嗎?今天咱們就睡晚一點,讓譚先生給大家一口氣說完。”方曆難得地露出了一個笑臉。
“噢!”人們歡呼雀躍。
“先生,別的船也說了這個嗎?”上次在明月島,大家上岸的時候也有遇見,可竟忘了問。
“也有說啊,不過那都是譚先生的學生在說,你們運氣好,聽到的是說書中說的最好的譚先生說的書。”方曆身後的小童說繞口令似的說道。
這下,所有人都高高地仰起頭,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自覺比別的船上的人高出了一大截子。
他們這天晚上就懷著這種心情聽譚古舟把故事說完,並以熱情高漲的氣氛就書中人物及情節展開了討論……
第二天,船隻靠岸,所有人拿起自己的行李在甲板上排好了隊等待下船。船員告訴他們,這隻是一個中小型碼頭,但其繁華程度也比明月島更甚。
但今天的繁華卻是屬於他們這些人的,你看吧,兩百多輛的四輪馬車排成長長的一排,停在平整的水泥路上看不見首尾,三千多人加上行李全部上車,車隊若是開動,那浩浩蕩蕩的場景會是多麽的壯觀。
由於有了在明月島時發生的事情,這次他們一個個的非常自覺,從下船到坐上車幾乎沒出什麽差錯。
“爺爺,怎麽這麽多的車呀?”聽到一個在看熱鬧的四五歲的小男孩拉著一個挑擔子的四十多歲中年漢子的衣角問。
“小孩子,這可不算多,上個月的時候從南疆來的人有兩個這麽多呢!”車夫搖著鞭子對那個小孩說。
“上個月我爹不讓我出來,我就沒看見。”小男孩頹然地低下頭。
“那你們是什麽時候來的?你還記得嗎?”
小男孩茫然地抬起頭看向中年男子:“爺爺?”
中年男子嗬嗬一笑:“我們來了有四年了,那時候他才八個月,怎麽會記得。”
“老哥,你是西羌人吧?”車夫看著中年男子的深目高鼻問道
中年男子笑道:“老弟眼睛亮,我是西羌人,你哪的?”
“我啊,是北蒙的。”
“什麽?”
已經在車上坐好的人嚇了一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西羌和南疆倒還罷了,這北蒙和他們大興可是死仇,隔個幾年都要打一仗的。傳說中的北蒙人個個凶悍無比,如惡魔一般,殺人就像是在砍瓜切菜一樣的平常。
“你你你是北蒙人?”
“是啊,我是北蒙人,如假包換的北蒙人。”車夫非常幹脆地回答,沒一絲猶豫。
車上一片驚呼,人們紛紛往後擠,都想離車夫遠一點,氣得車夫恨鐵不成鋼地怒瞪著他們。
這時,一聲悠長的螺號吹響,車隊開始出發了。
二十幾天以來的和顏悅色讓他們幾乎忘記了在這個吃人的社會裏他們是生活在最底層的那一類,以至於讓許多人多多少少都萌生了自大的念頭。
人是守舊的,這些人初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新的政令新的規矩他們或許會勉強執行,但也少不了陽奉陰違的人。可執政者要的是絕對的服從,而服從,就得讓他們有恐懼感,今天當眾執行的兩個死刑犯就是給他們恰到好處地敲了一記警鍾。
“兒子,有些人有些惡念就如這田裏的野草一樣,不能姑息,一旦等他們開花結子再灑落地上,你就會發現,邪惡的野草在大地的土壤裏會比善良的禾苗更旺盛、更茁壯!”這是他還在幼兒時期,有一次母親把他帶到田間,指著夾雜在禾苗中的野草對他說的話。
想要凝聚人心就要仁,可一味的仁會讓人覺得你軟弱可欺,所以也要有威。買氏父子就是他要立威的工具。
當初他們摸清買家的底細時,楊川就大罵了好幾聲無恥人渣,還取笑他說:“和你那渣爹差不多。”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話,他才動了殺心,讓那父子倆都上了船。現在,目的地就要到了,是該用這個工具讓這些難民們有恐懼的心理了。而殺雞儆猴,就是最直接最有用的辦法。
後來的一段路上,學習的知識中又給他們普及了一些大致的律法,詳細的以後安定下來自然有人細細的教給他們。
又經曆了幾天的航行,途中也有幾個島嶼,都沒有明月島大,也沒再讓他們上岸,他們隻有看著那海島由遠及近,又由近漸遠。直到有一天一條長長的海岸線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他們被告知,他們的海上航行終於將要結束了。
“拚音字母你們都記下了,九九乘法口訣也學了個差不多,可也要常常複習,別給忘記了,今後用得著的地方還多呢。”方曆對他們中的成年人說,未成年的還有上學的機會,而他們,很快就會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也就沒多少學習的時間了。
“先生放心,我小弟還可以進學堂,他在學堂裏學了,回來再教給我們。”
“這麽說我侄子也能教我們全家了。”
“你想的倒好,你侄子讀書將來可是考功名的,哪有時間教這大一家子呀。”一個女人不滿地撇著嘴說。
方曆皺著眉看了一眼那個一臉驕傲的女人,有心不搭理她,可他也知道抱著這種想法的人還不少,於是他就潑過去一盆冷水:“溫故而知新,教別人的同時,也讓自己記的更牢固,何樂而不為呢?再說了,讀書的和種地行商的在我們這兒都一樣,並不存在誰比誰高貴。他們上學的放了學回家照樣得幫家裏幹活,我們可不會培養那種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
那女人不服氣,剛想辯駁兩句,被她男人瞪了一下後就趕緊低了頭,不敢再吭聲了。
“讀書本來就很累了,回家還得幹活?”有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瞪大了一雙眼。
“讀書還累?”有人不解地問。
“那當然,叫俺說,讀書比俺掄大錘打鐵累多了。”
“啊?你個夯貨說這話也不嫌丟人!”
“把自己的笨還說的這麽理直氣壯。”
“哈哈哈哈……”
大多數人關注的卻是另一件事:“譚先生的故事還沒說完呢。”
“是啊,華山論劍也不知道最後誰會得第一?”
這個故事陪伴了他們一路,在他們最恐懼最仿徨的時候給了他們堅持下去的勇氣,可現在他們都要下船了故事還沒講完,這可咋辦?難道就這樣擱半道不說了?
“別擔心,不還有一晚上嗎?今天咱們就睡晚一點,讓譚先生給大家一口氣說完。”方曆難得地露出了一個笑臉。
“噢!”人們歡呼雀躍。
“先生,別的船也說了這個嗎?”上次在明月島,大家上岸的時候也有遇見,可竟忘了問。
“也有說啊,不過那都是譚先生的學生在說,你們運氣好,聽到的是說書中說的最好的譚先生說的書。”方曆身後的小童說繞口令似的說道。
這下,所有人都高高地仰起頭,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自覺比別的船上的人高出了一大截子。
他們這天晚上就懷著這種心情聽譚古舟把故事說完,並以熱情高漲的氣氛就書中人物及情節展開了討論……
第二天,船隻靠岸,所有人拿起自己的行李在甲板上排好了隊等待下船。船員告訴他們,這隻是一個中小型碼頭,但其繁華程度也比明月島更甚。
但今天的繁華卻是屬於他們這些人的,你看吧,兩百多輛的四輪馬車排成長長的一排,停在平整的水泥路上看不見首尾,三千多人加上行李全部上車,車隊若是開動,那浩浩蕩蕩的場景會是多麽的壯觀。
由於有了在明月島時發生的事情,這次他們一個個的非常自覺,從下船到坐上車幾乎沒出什麽差錯。
“爺爺,怎麽這麽多的車呀?”聽到一個在看熱鬧的四五歲的小男孩拉著一個挑擔子的四十多歲中年漢子的衣角問。
“小孩子,這可不算多,上個月的時候從南疆來的人有兩個這麽多呢!”車夫搖著鞭子對那個小孩說。
“上個月我爹不讓我出來,我就沒看見。”小男孩頹然地低下頭。
“那你們是什麽時候來的?你還記得嗎?”
小男孩茫然地抬起頭看向中年男子:“爺爺?”
中年男子嗬嗬一笑:“我們來了有四年了,那時候他才八個月,怎麽會記得。”
“老哥,你是西羌人吧?”車夫看著中年男子的深目高鼻問道
中年男子笑道:“老弟眼睛亮,我是西羌人,你哪的?”
“我啊,是北蒙的。”
“什麽?”
已經在車上坐好的人嚇了一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西羌和南疆倒還罷了,這北蒙和他們大興可是死仇,隔個幾年都要打一仗的。傳說中的北蒙人個個凶悍無比,如惡魔一般,殺人就像是在砍瓜切菜一樣的平常。
“你你你是北蒙人?”
“是啊,我是北蒙人,如假包換的北蒙人。”車夫非常幹脆地回答,沒一絲猶豫。
車上一片驚呼,人們紛紛往後擠,都想離車夫遠一點,氣得車夫恨鐵不成鋼地怒瞪著他們。
這時,一聲悠長的螺號吹響,車隊開始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