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豔你回來了。”袁老太一見袁豔回到家就叫她道,“祝嫂也來和我一起包涼粽呢,你等下過來也包幾個。”
袁豔一開家門就看到奶奶和和祝嫂坐在飯桌前包著粽子,電視機開著。
桌子上放了兩大紮粽葉,兩紮白棉線,兩大盆糯米。
祝嫂和袁豔笑笑,繼續包她的粽子還和袁老太討論電視劇情。
放好包包,走了出來,拿個椅子坐在奶奶旁。
幾張粽葉和小半碗糯米,在奶奶地手裏輕轉幾下,成了個小小的綠色粽子。
祝嫂是個四十來歲的婦女,和袁豔媽一般大,此刻她的涼粽包得鬆鬆垮垮的。
袁老太道:“祝嫂,你的粽子包得這樣鬆,等下要煮幾個小時,那些糯米就掉出來。”說完,把她的一個粽子在用一根棉線紮實。
祝嫂笑笑說:“我也是第一次包,以往也都是出去買的。”
“就是說你們現在的人懶,什麽都想出去買,以前我們都是在家一起包粽子,做湯圓,殺雞殺鴨,都在一個大院子裏,又是聊天又是做工,多熱鬧。”
袁豔拿了幾張粽葉在手中擺好,學著奶奶的示範,放入了點糯米,在把兩邊葉子卷起來,用了根棉線紮,“你看,我也包成了一個了,原來這樣簡單。”手中拿著一個細長條的粽子說。
“你看你包得像條山上的毛毛蟲一樣,一點也不像粽子。”袁老太笑了起來。
“好像也有紮得有點鬆了,我在多綁一條線。”線紮上去了,但是和原來的線縱橫交錯一樣。
“你這孩子,這樣多線,像個紮繃帶一樣,多難看,別人吃了也要解得麻煩。”袁老太歎道。
“小豔多包幾個就好了,和我一樣。”祝嫂在旁邊幫袁豔說話。
“是呀,多鍛煉,多包幾個,以前我們年經時一到春節包那粽子就要包幾十斤糯米,包出來還大家互相評比。”袁老太最愛說她的以前的得意事。
“說來說去,我們以前逢年過節就在要做點年貨節貨的走親戚,手裏有東西拿,那個時候做媳婦哪裏有現在這樣輕鬆,一到準備過節的前一個星期就開始忙碌起來。特別是過春節,簡直是比插秧還忙。”
“不是吧,奶奶,你那時候也最多20多歲喲,也這樣辛苦。”
“你才知道呀,10幾歲就幫家裏忙了,哪裏有你們現在沒事逛個街,看下電影。20多的人現在還看起來像個孩子一樣什麽都不會,我們那時候都做工了。”
“那我現在也工作了,現在不是下班回來了嗎,奶奶。”
“你這個算是工作呀,哎喲,割豬菜喂豬喂雞鴨,你們會做不,繡花縫衣服你們會不,做一家人飯菜你們也沒幾個人會吧,那裏我們的是什麽都會,就是窮點,沒讀書而已。”
“袁奶奶你年輕時可是能幹的一個姑娘了。”祝嫂連忙說起了好話。
“當然,說起來過年去走親戚就好笑,有個經常和我一起玩的女伴,有年去走親戚途中失蹤了幾天。”袁老太假裝瞪大了眼睛看著袁豔和祝嫂說。
“怎麽了,被土匪綁了?”“遇到壞人了,還是被老虎吃了。”袁豔和祝嫂同時追問著。
“嗬嗬,你們猜一下。”袁老太賣起了關子,不說。
“我想就是不好的事情,一個山區裏的,那時候土匪可能又多。”祝嫂有點心驚地分析。
“嗬嗬,我看是奶奶的好姐妹是長得花容月貌了,被哪個浪蕩公子看上了,搶回家了,電視上經常有這樣的劇情。”
“都不是,都不是,我們那個鄉裏雖然是山了點,但是還沒有土匪,更沒有什麽公子。”
“那就是老虎吃了喲,或者狼叼去了。”祝嫂一臉無奈地說。
袁老太包好了一個粽子,擺上了桌子上,說:“有什麽大老虎,狼的,最多是蛇,又不是東北地區有老虎,我前麵不是說回來了嗎,失蹤兩天。”
“那就是一個謎案,謎案追蹤,後來到底怎麽回來的。”袁豔追問著。
“好了,不逗你們了,我說吧。”
“嗬嗬,聽袁偵探訴說案情經過。”袁豔樂道。
“什麽偵探的,你這孩子,名堂真多。”袁老太拍了下袁豔的腦袋說:“是這樣的,那年我也是剛剛嫁到袁家,才20歲這樣,在那村結識了幾個姐妹,玩得很來。有年準備過看,村裏人也熱鬧起來,也提前準備年貨。
我有個姐妹叫翠枝的,是我隔壁家的媳婦,經常過來我這裏一起繡花做衣服的聊天的。
她那婆家也就她一個媳婦,所以過年前包粽子就直接過我家這裏一起包,也在我家的大院子安好個大鍋來煮粽子,幾年來都是這樣。
我這婆家雖然是也是3個媳婦,但是大家也沒什麽爭吵,翠枝來到和她們也合得來。
那年來我家包粽子還有其它幾位鄰居的小姑娘,那天下午大家,翠枝一起都有說有笑地包粽子煮粽子。
煮粽子要6個多小時的時間,很長,因為她說要先拿點回娘家,所以我們先幫她包好她的粽子,先給她煮快點,下午拿回娘家。
粽子在早上9點多先包好翠枝的了,放入大鍋裏煮,下午3點多就出鍋了,她就拿了10個粽子放入了菜籃回娘家。
翠枝的娘家也不遠,翻幾個山頭,相當現在的3個多小時的腳路也就到家了。”
“那她不要人陪她回去嗎,她家的丈夫不陪她回家嗎,路上危險怎麽辦?”袁豔擔心地問道。
“你這小娃娃的,以為是和你這樣嬌氣嗎,她是自己一個人回去的,她丈夫在做農活割甘蔗,在說路上也不是荒路,人可多呢,我也是自己經常一個人走那條路。別電視看多了。”
“哦,我還以為是荒山野路。那後來怎麽就失蹤了?”祝嫂道。
“剛剛說到哪裏了,哦,說到那天下午翠枝拿了10個粽子回去,次日沒見回來。她的婆家有點著急,還以為是娘家住,但是過來和我們說翠枝說好次日的下午就回來,怎麽沒見回來呢。
她的丈夫就到她的娘家去看,問了說沒回來到,奇怪了,她們家人開始心慌了,兩邊家的人很著急,連我們這些鄰居也跟著著急起來。去報告了鄉保,鄉保就問清了情況,甚至還問道翠枝是不是有其它男人了,我們都否定,翠枝是個安分的人,沒有什麽不正常行為。
後來我們10幾個人從那小路去找,在樹林裏,在河邊找,找了好久……”
“結果找到沒?”祝嫂和袁豔齊聲問道。
袁豔一開家門就看到奶奶和和祝嫂坐在飯桌前包著粽子,電視機開著。
桌子上放了兩大紮粽葉,兩紮白棉線,兩大盆糯米。
祝嫂和袁豔笑笑,繼續包她的粽子還和袁老太討論電視劇情。
放好包包,走了出來,拿個椅子坐在奶奶旁。
幾張粽葉和小半碗糯米,在奶奶地手裏輕轉幾下,成了個小小的綠色粽子。
祝嫂是個四十來歲的婦女,和袁豔媽一般大,此刻她的涼粽包得鬆鬆垮垮的。
袁老太道:“祝嫂,你的粽子包得這樣鬆,等下要煮幾個小時,那些糯米就掉出來。”說完,把她的一個粽子在用一根棉線紮實。
祝嫂笑笑說:“我也是第一次包,以往也都是出去買的。”
“就是說你們現在的人懶,什麽都想出去買,以前我們都是在家一起包粽子,做湯圓,殺雞殺鴨,都在一個大院子裏,又是聊天又是做工,多熱鬧。”
袁豔拿了幾張粽葉在手中擺好,學著奶奶的示範,放入了點糯米,在把兩邊葉子卷起來,用了根棉線紮,“你看,我也包成了一個了,原來這樣簡單。”手中拿著一個細長條的粽子說。
“你看你包得像條山上的毛毛蟲一樣,一點也不像粽子。”袁老太笑了起來。
“好像也有紮得有點鬆了,我在多綁一條線。”線紮上去了,但是和原來的線縱橫交錯一樣。
“你這孩子,這樣多線,像個紮繃帶一樣,多難看,別人吃了也要解得麻煩。”袁老太歎道。
“小豔多包幾個就好了,和我一樣。”祝嫂在旁邊幫袁豔說話。
“是呀,多鍛煉,多包幾個,以前我們年經時一到春節包那粽子就要包幾十斤糯米,包出來還大家互相評比。”袁老太最愛說她的以前的得意事。
“說來說去,我們以前逢年過節就在要做點年貨節貨的走親戚,手裏有東西拿,那個時候做媳婦哪裏有現在這樣輕鬆,一到準備過節的前一個星期就開始忙碌起來。特別是過春節,簡直是比插秧還忙。”
“不是吧,奶奶,你那時候也最多20多歲喲,也這樣辛苦。”
“你才知道呀,10幾歲就幫家裏忙了,哪裏有你們現在沒事逛個街,看下電影。20多的人現在還看起來像個孩子一樣什麽都不會,我們那時候都做工了。”
“那我現在也工作了,現在不是下班回來了嗎,奶奶。”
“你這個算是工作呀,哎喲,割豬菜喂豬喂雞鴨,你們會做不,繡花縫衣服你們會不,做一家人飯菜你們也沒幾個人會吧,那裏我們的是什麽都會,就是窮點,沒讀書而已。”
“袁奶奶你年輕時可是能幹的一個姑娘了。”祝嫂連忙說起了好話。
“當然,說起來過年去走親戚就好笑,有個經常和我一起玩的女伴,有年去走親戚途中失蹤了幾天。”袁老太假裝瞪大了眼睛看著袁豔和祝嫂說。
“怎麽了,被土匪綁了?”“遇到壞人了,還是被老虎吃了。”袁豔和祝嫂同時追問著。
“嗬嗬,你們猜一下。”袁老太賣起了關子,不說。
“我想就是不好的事情,一個山區裏的,那時候土匪可能又多。”祝嫂有點心驚地分析。
“嗬嗬,我看是奶奶的好姐妹是長得花容月貌了,被哪個浪蕩公子看上了,搶回家了,電視上經常有這樣的劇情。”
“都不是,都不是,我們那個鄉裏雖然是山了點,但是還沒有土匪,更沒有什麽公子。”
“那就是老虎吃了喲,或者狼叼去了。”祝嫂一臉無奈地說。
袁老太包好了一個粽子,擺上了桌子上,說:“有什麽大老虎,狼的,最多是蛇,又不是東北地區有老虎,我前麵不是說回來了嗎,失蹤兩天。”
“那就是一個謎案,謎案追蹤,後來到底怎麽回來的。”袁豔追問著。
“好了,不逗你們了,我說吧。”
“嗬嗬,聽袁偵探訴說案情經過。”袁豔樂道。
“什麽偵探的,你這孩子,名堂真多。”袁老太拍了下袁豔的腦袋說:“是這樣的,那年我也是剛剛嫁到袁家,才20歲這樣,在那村結識了幾個姐妹,玩得很來。有年準備過看,村裏人也熱鬧起來,也提前準備年貨。
我有個姐妹叫翠枝的,是我隔壁家的媳婦,經常過來我這裏一起繡花做衣服的聊天的。
她那婆家也就她一個媳婦,所以過年前包粽子就直接過我家這裏一起包,也在我家的大院子安好個大鍋來煮粽子,幾年來都是這樣。
我這婆家雖然是也是3個媳婦,但是大家也沒什麽爭吵,翠枝來到和她們也合得來。
那年來我家包粽子還有其它幾位鄰居的小姑娘,那天下午大家,翠枝一起都有說有笑地包粽子煮粽子。
煮粽子要6個多小時的時間,很長,因為她說要先拿點回娘家,所以我們先幫她包好她的粽子,先給她煮快點,下午拿回娘家。
粽子在早上9點多先包好翠枝的了,放入大鍋裏煮,下午3點多就出鍋了,她就拿了10個粽子放入了菜籃回娘家。
翠枝的娘家也不遠,翻幾個山頭,相當現在的3個多小時的腳路也就到家了。”
“那她不要人陪她回去嗎,她家的丈夫不陪她回家嗎,路上危險怎麽辦?”袁豔擔心地問道。
“你這小娃娃的,以為是和你這樣嬌氣嗎,她是自己一個人回去的,她丈夫在做農活割甘蔗,在說路上也不是荒路,人可多呢,我也是自己經常一個人走那條路。別電視看多了。”
“哦,我還以為是荒山野路。那後來怎麽就失蹤了?”祝嫂道。
“剛剛說到哪裏了,哦,說到那天下午翠枝拿了10個粽子回去,次日沒見回來。她的婆家有點著急,還以為是娘家住,但是過來和我們說翠枝說好次日的下午就回來,怎麽沒見回來呢。
她的丈夫就到她的娘家去看,問了說沒回來到,奇怪了,她們家人開始心慌了,兩邊家的人很著急,連我們這些鄰居也跟著著急起來。去報告了鄉保,鄉保就問清了情況,甚至還問道翠枝是不是有其它男人了,我們都否定,翠枝是個安分的人,沒有什麽不正常行為。
後來我們10幾個人從那小路去找,在樹林裏,在河邊找,找了好久……”
“結果找到沒?”祝嫂和袁豔齊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