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楊林楓的肯定回應後,吳庭石和楊林楓回了教室。吳庭石又把叫楊林楓試講曆史課的事在班上宣布了。
楊林楓之前就試講過地理課,所以聽到吳庭石的話,大家都不像第一次聽見讓楊林楓試講時那麽震動,但還是引來全班學生的一陣低聲議論。尤其是劉星宇、柳依依他們,對此都不感到意外,卻是真心替楊林楓高興。
下了課後,吳庭石又讓楊林楓去了他的辦公室。吳庭石給了楊林楓一本曆史課本,又給了一本教材。
楊林楓接過一看,這不是他們正在學習的初二下冊的課本,而是初三上冊的曆史教科書,這是他們下學期才會學習到的課程。
楊林楓有點摸不著頭腦,有些迷惑的看著吳庭石。
吳庭石也不忙著解釋,而是坐在了沙發上點了一支煙,又讓楊林楓也坐下。
楊林楓略顯局促地坐在了吳庭石旁邊,想不明白吳庭石是什麽意思。
吳庭石一根煙快抽完了的時候才說:
“曆史,不僅僅是對過去人和事簡單的記錄,更是人類過去經驗教訓的集合,不得不重視。我這次之所以想讓你試講一下曆史課,就是想讓你體會一下傳承曆史的感覺。當然,更重要的是想讓你體會到傳承曆史的重要性,那就是客觀和真實。”
楊林楓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但他內心卻是洶湧澎湃的。在楊林楓看來,傳承曆史這樣的事,是一項偉大的任務。不僅僅是任務,更是一項重大的責任,他怕他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
看到楊林楓不說話,吳庭石便問道:
“你認為什麽曆史?或者說你是怎麽看待曆史的?你認為學習曆史的意義在哪裏?”
楊林楓聽了吳庭石的問話,一時說不出話來,他認為這些問題太大了,以他一個初中生的知識層次和水平,是回答不了這個問題的,所以他就在那裏沉默著,顯得有些尷尬。
吳庭石似乎是看出來了楊林楓的窘迫,便說道:
“你不要想太多,想到什麽就說什麽,把你最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就行。”
聽到吳庭石這麽說,楊林楓才又恢複了一點信心,他開口說道:
“所謂曆史就是……”
說到這裏,楊林楓停頓了一下,他想了一會兒才說:
“我認為曆史首先是事實,就是任何的曆史學習或研究,必須是依托於真實發生的事件,並以此為基礎來展開。如果隻是通過一味的臆想去看待曆史,我想那是個誤區。當然在學習曆史時,還是可以進行一定的推想,但一定要合理。”
楊林楓一口氣說了一大堆,雖然他之前已經打了腹稿,但大部分都是他隨口說出的。
吳庭石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並沒有說什麽。但他一直不住地點頭,示意楊林楓繼續說下去。
楊林楓看到吳庭石隻是點頭,便繼續說:
“至於學習曆史的意義,我想……就是您剛才所說的,學習曆史就是為了總結人類過去的經驗和教訓。之所以總結,是為了不二過,就是為了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但更重的是,我們要在曆史事實中找到規律,或者說是找到脈絡,並以此來指導當前曆史前行的方向。孔子曾經說過‘告諸往而知來者’,我想就是這個道理吧。”
楊林楓說完後,端坐在沙發上,低頭看著自己放在膝蓋上的雙手。
吳庭石這時又點燃了一根煙,他抽了幾口煙後,才慢慢說:
“嗯。說的很有條理性,也很客觀。”
吳庭石顯然是在誇獎楊林楓,但他還是表述的很克製,在用詞上也盡可能的委婉。
吳庭石自然是知道誇獎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但在他看來,更重要的是不能盲目誇獎,或者說是不能過分誇獎。因為這會助長被誇獎者的自負心理,而自負恰恰是很有可能毀掉一個人的。
楊林楓聽了吳庭石的話,也知道對方是在誇讚自己,但他也沒有表示出特別高興的樣子,反而是有些羞澀。
楊林楓從小就學習好,受過太多人的誇獎,他也已經對別人的誇讚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免疫。
吳庭石這時把手中抽了半支的煙在煙灰缸裏掐滅了,然後說道:
“你剛才說的大體不錯,但有一點我必須得給你強調一下,那就是關於曆史事實概念的問題。”
吳庭石這時換了一副嚴肅的口吻對楊林楓說:
“關於對曆史事實的定義,史學界有第一曆史和第二曆史的概念。所謂第一曆史,就是真實發生的、並且無法還原的曆史,而且它是不可考的。就是說,第一曆史是當事人或者說參與者真實經曆的曆史,隻有他們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麽。第一曆史可以看做是原始數據。”
吳庭石怕楊林楓聽不懂,所以盡可能的去解釋清楚這些概念:
“而第二曆史,是人們通過曆史文獻記載以及一些文物或考古發掘,來了解到的曆史。
必須指出的是,第二曆史隻能無限接近第一曆史,但卻永遠無法與第一曆史重合,除非你能做一次時光旅行,回到過去去看。這就是說,第二曆史不可能完全代表第一曆史,我們現在學習的曆史全部是第二曆史。
第二曆史又分為正史和野史,正史是指以紀傳體、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為編撰體例的史書,代表史書有二十四史。
而野史則是與正史相對的、由民間編撰的曆史書籍,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有待考察,代表作如《開元天寶遺事》、《西京雜記》等。”
吳庭石這會兒說開了,就又像上課時一樣,滔滔不絕地講了這麽多。
楊林楓在一旁默默地聽著,讓他自己都感到興奮的是,他不僅聽懂而且是接受了吳庭石的話。
吳庭石的話解決了一個困擾了楊林楓很多年的問題,那就是關於曆史真實性的問題。
以前楊林楓就和其他同學爭論過這個問題,有的人認為曆史書上的內容都是真的,是無可置疑的。但有的人卻認為曆史記載都是假的,都是後人杜撰或改寫了的。
對於這種真與假的辯論,楊林楓也一直很感到困惑,他不知道如何做答。
聽了吳庭石的話,楊林楓才知道史書並不是所謂的完全真實,而隻是盡可能的接近真實。
楊林楓之前就試講過地理課,所以聽到吳庭石的話,大家都不像第一次聽見讓楊林楓試講時那麽震動,但還是引來全班學生的一陣低聲議論。尤其是劉星宇、柳依依他們,對此都不感到意外,卻是真心替楊林楓高興。
下了課後,吳庭石又讓楊林楓去了他的辦公室。吳庭石給了楊林楓一本曆史課本,又給了一本教材。
楊林楓接過一看,這不是他們正在學習的初二下冊的課本,而是初三上冊的曆史教科書,這是他們下學期才會學習到的課程。
楊林楓有點摸不著頭腦,有些迷惑的看著吳庭石。
吳庭石也不忙著解釋,而是坐在了沙發上點了一支煙,又讓楊林楓也坐下。
楊林楓略顯局促地坐在了吳庭石旁邊,想不明白吳庭石是什麽意思。
吳庭石一根煙快抽完了的時候才說:
“曆史,不僅僅是對過去人和事簡單的記錄,更是人類過去經驗教訓的集合,不得不重視。我這次之所以想讓你試講一下曆史課,就是想讓你體會一下傳承曆史的感覺。當然,更重要的是想讓你體會到傳承曆史的重要性,那就是客觀和真實。”
楊林楓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但他內心卻是洶湧澎湃的。在楊林楓看來,傳承曆史這樣的事,是一項偉大的任務。不僅僅是任務,更是一項重大的責任,他怕他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
看到楊林楓不說話,吳庭石便問道:
“你認為什麽曆史?或者說你是怎麽看待曆史的?你認為學習曆史的意義在哪裏?”
楊林楓聽了吳庭石的問話,一時說不出話來,他認為這些問題太大了,以他一個初中生的知識層次和水平,是回答不了這個問題的,所以他就在那裏沉默著,顯得有些尷尬。
吳庭石似乎是看出來了楊林楓的窘迫,便說道:
“你不要想太多,想到什麽就說什麽,把你最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就行。”
聽到吳庭石這麽說,楊林楓才又恢複了一點信心,他開口說道:
“所謂曆史就是……”
說到這裏,楊林楓停頓了一下,他想了一會兒才說:
“我認為曆史首先是事實,就是任何的曆史學習或研究,必須是依托於真實發生的事件,並以此為基礎來展開。如果隻是通過一味的臆想去看待曆史,我想那是個誤區。當然在學習曆史時,還是可以進行一定的推想,但一定要合理。”
楊林楓一口氣說了一大堆,雖然他之前已經打了腹稿,但大部分都是他隨口說出的。
吳庭石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並沒有說什麽。但他一直不住地點頭,示意楊林楓繼續說下去。
楊林楓看到吳庭石隻是點頭,便繼續說:
“至於學習曆史的意義,我想……就是您剛才所說的,學習曆史就是為了總結人類過去的經驗和教訓。之所以總結,是為了不二過,就是為了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但更重的是,我們要在曆史事實中找到規律,或者說是找到脈絡,並以此來指導當前曆史前行的方向。孔子曾經說過‘告諸往而知來者’,我想就是這個道理吧。”
楊林楓說完後,端坐在沙發上,低頭看著自己放在膝蓋上的雙手。
吳庭石這時又點燃了一根煙,他抽了幾口煙後,才慢慢說:
“嗯。說的很有條理性,也很客觀。”
吳庭石顯然是在誇獎楊林楓,但他還是表述的很克製,在用詞上也盡可能的委婉。
吳庭石自然是知道誇獎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但在他看來,更重要的是不能盲目誇獎,或者說是不能過分誇獎。因為這會助長被誇獎者的自負心理,而自負恰恰是很有可能毀掉一個人的。
楊林楓聽了吳庭石的話,也知道對方是在誇讚自己,但他也沒有表示出特別高興的樣子,反而是有些羞澀。
楊林楓從小就學習好,受過太多人的誇獎,他也已經對別人的誇讚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免疫。
吳庭石這時把手中抽了半支的煙在煙灰缸裏掐滅了,然後說道:
“你剛才說的大體不錯,但有一點我必須得給你強調一下,那就是關於曆史事實概念的問題。”
吳庭石這時換了一副嚴肅的口吻對楊林楓說:
“關於對曆史事實的定義,史學界有第一曆史和第二曆史的概念。所謂第一曆史,就是真實發生的、並且無法還原的曆史,而且它是不可考的。就是說,第一曆史是當事人或者說參與者真實經曆的曆史,隻有他們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麽。第一曆史可以看做是原始數據。”
吳庭石怕楊林楓聽不懂,所以盡可能的去解釋清楚這些概念:
“而第二曆史,是人們通過曆史文獻記載以及一些文物或考古發掘,來了解到的曆史。
必須指出的是,第二曆史隻能無限接近第一曆史,但卻永遠無法與第一曆史重合,除非你能做一次時光旅行,回到過去去看。這就是說,第二曆史不可能完全代表第一曆史,我們現在學習的曆史全部是第二曆史。
第二曆史又分為正史和野史,正史是指以紀傳體、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為編撰體例的史書,代表史書有二十四史。
而野史則是與正史相對的、由民間編撰的曆史書籍,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有待考察,代表作如《開元天寶遺事》、《西京雜記》等。”
吳庭石這會兒說開了,就又像上課時一樣,滔滔不絕地講了這麽多。
楊林楓在一旁默默地聽著,讓他自己都感到興奮的是,他不僅聽懂而且是接受了吳庭石的話。
吳庭石的話解決了一個困擾了楊林楓很多年的問題,那就是關於曆史真實性的問題。
以前楊林楓就和其他同學爭論過這個問題,有的人認為曆史書上的內容都是真的,是無可置疑的。但有的人卻認為曆史記載都是假的,都是後人杜撰或改寫了的。
對於這種真與假的辯論,楊林楓也一直很感到困惑,他不知道如何做答。
聽了吳庭石的話,楊林楓才知道史書並不是所謂的完全真實,而隻是盡可能的接近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