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和蕭雖是不同的兩個姓,但別人剛聽到時卻以為是同一個,若碰著跟蕭國公府有舊的人,便會多問一句,蕭顯重也得解釋一遍,解釋得多了,他也不知自己將來還要不要再重新改回來姓蕭。他那時明明很不屑自己姓蕭,現在卻又動搖起來,總不能讓自己這一脈連自家的姓都拋開。
不過就是要改回來,現在也不是最好的時候,他還是再等等看吧。
蕭顯重的頭疼一直到了傍晚才有所緩解,眼看著一天就要這麽過去了,心下不免惆悵。
“下次,我陪你去效外走走吧,金陵附近有許多不錯的去處。”
“好呀。”何素應道,對出去玩的事倒是沒有多向往,就是覺得他既然有這個心,便如了他的願,他也是難得才回來一次,總是呆在家裏也沒什麽意思。
眨眼便是蕭顯重回軍營的時候,何素依舊在清晨陪著他走到大門口,久久站在那兒目送著蕭顯重離開,他的身影慢慢消失在遠處,她卻覺得還能再看到一點,一直在門口看著,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轉身回屋。
他以前也不在家,她也沒覺得日子難過,怎麽現在他離開了,她會覺得沒意思呢?許是他一來一走太頻繁了,她不好調整狀態,畢竟他在時和不在時,她的情緒總不能表現得都一點,總得露出一點想他的念頭來,免得別人以為她是個薄情的。
找到了這個由頭後,她心下不禁安穩了。
又過了兩日,葛先生過來府裏教課。
葛掌櫃在為妹妹打聽肖家時,便已經知道了肖家的住址,還知道府上隻有一個男主子,人口簡單。妹妹能找點事做雖是好事,但葛掌櫃卻又怕這事不成,葛氏會受更大的打擊,直到聽自家夫人說肖家小姐瞧著是個好說話的,他才略微放下心。
葛氏其實對出來做女先生這事並沒有很迫切,隻是為了寬寬家裏人的心。早前家裏父母兄長都想讓她再嫁,還說也許能像黃氏一般有更大的造化,她卻不願,還話趕話的說出想去當女先生。當時她還想,說了也就說了,想來沒有人會請一個被休棄的女子去教家中女兒的。
想不到卻還是有這樣的人的,且瞧著也不是不像樣的人家,適齡的小姐又是個乖巧的,她才對這事上心了些。
要是真的教出了一個來,以後便會有別人再請她,可是她到底不會為了這個便多花心思下去,要是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她就出家做女道士去,於這俗世,她除了家中親人,本來也沒有多的留戀。
她和黃氏是不同的,黃氏還有一個女兒,為母則剛,她總要為了女兒考慮,不過黃氏的際遇的確讓人羨慕,便是葛氏也不禁要感歎一聲。聽聞黃氏與她前麵的夫君並不恩愛,她那夫君也著實是個不像樣的,她的夫君原先卻是好的。
她和她的夫君也曾度過一段相知相愛的美好時光,哪怕她一直不孕他也會溫和地安慰她,也一直不準家裏的妾室越過她先懷上孩子。她本來以為是他對她情深意重,後來才發現,他隻是為了名聲,而她卻是最看不上被名聲所累的人。
他還想為了名聲,讓她一直坐在正室的位置上,她卻有些膩了,尤其是在他跟她商量什麽去母留子之計時,她更是厭煩透了。
也許世間許多人家都是這麽做的,換成別的女子還會感激夫君替她著想,她卻偏不肯苟同,哪怕被休棄後她的日子不會好過,她卻寧可踏上這條看著更艱難的路也不想違背自己的心意,這便是她想走的道。
上了幾天課後,月兒便覺得這位葛先生是個妙人。
葛先生上課是五日一休,上課的日子裏上半日是用來讀書習字,下半日是輪著學琴棋畫等。
葛先生校考過月兒後就開始按她的進度講課,每次隻講書中一段內容,但會從這段內容發散出去,從舊事說到當今,讓月兒聽得津津有味。說完之後,葛先生就會推薦月兒幾本有剛剛用到的典故的書,許多月兒都沒有,但是博遠齋有。每當這種時候,月兒要麽去買書,要麽就得向葛先生借書來抄上一本。
月兒最終選擇了抄書,實在是葛先生推薦的書太多,她沒有那麽多錢都買了。想她在鄉下生活時也不曾為錢煩惱過,想不到如今到了金陵,重新過上了使奴喚婢的日子,卻得為銀錢煩心。
私下裏,雲晴還嘀咕說葛先生是不是想要給她家的書齋多招點生意才會故意讓月兒多讀書的。月兒可不敢有這樣大逆不道的想法,雖說女先生隻能算半師,她也是敬過茶行過禮的,自當從心中尊敬,若連這點尊敬都沒有,她又怎麽能跟她學東西。
要說讀書,月兒還算有些基礎,琴棋畫之類她卻都不懂。葛先生都是從基礎開始教她,她也學得認真,就是學音律時,葛先生會被她的琴聲吵到忍不住皺眉,甚至借著更衣避出去。而葛先生自己示範彈琴的時候,偶爾會出神,這種時候她總會不小心彈錯。
月兒一直到後來才發現,還發現葛先生會假裝什麽也沒有發生,繼續彈下去。
原本葛先生還要教她女紅,後來見月兒女紅已經做得不錯了,便隻指點了幾句,又跟她說一些金陵時新的樣子,便沒有再特別教她。
月兒上課是在自己院裏,何素隻在開始的頭一天過來聽了幾句,後來見葛先生教得並不死板迂腐,便很請放心地再也沒有過來。
她看到月兒在練字總會有一種恐慌,生怕這事也會輪到她,她可沒有這個耐心寫字。
現在家裏有個大人在了,哪怕是個外人,何素也能放心地一個人出門去。
辦過溫居酒後,何素跟住在金陵城的幾位副將夫人就走動起來,何素想要弄點營生,正好其他副將夫人也有這個心思。她們討論了一陣後,還是最想要買地。偏偏金陵的地價不便宜,肯出手的人也少,就是有人出售,中人也會把消息先透給交好的人家。她們都是新到金陵,消息也不靈通,哪裏搶和過別人。
也有人說過要買鋪子租出去,但是地段好的鋪子更難找,何素等人尋摸了好幾天,還是一無所獲。
“怎麽就沒有人賣鋪子呢,世道這麽亂,房價應該跌了才是呀。”何素很是不解地想。
若是前一陣子,金陵的房價的確是跌過,這兒離江南近,誰知道兩邊相爭時,金陵會不會被禍及。但現下金陵歸郭義所有,許多人都很好看郭義和朱應儉,至少不會再盲目脫手手中的鋪子,甚至有那膽子大的,還會囤積金陵的商鋪。
朱應儉祖藉濠州,濠州就在南京境內,與金陵相隔不遠,他現在就住在金陵,許多人猜測他將來若是事成,也許會定都金陵,那時候金陵的地價肯定還得再漲。會這麽想的人還不少,加上朱應儉以前就是打理家族生意的,在商場上也有點名氣,他會選擇留在金陵也不奇怪。
這樣想的人越多,地價便跌不下來,這樣的情況下,何素她們也難以用正常的價格買下房產,何素住著的這一套還是蕭顯重借著郭義的光撿漏來的。
何素也想撿漏,她就一心覺得這個時節的地價應該是跌的,世人又不可能像她一向知道後麵有許多年的太平盛世,在這個戰亂的年代,用正常價買地她都覺得虧了,更何況是在地價暴漲的情況下。
等了幾天後,何素覺得世上這樣的傻子還不少,竟有人會加價去買鋪子、田地,也不知腦子是哪裏不對了,反正她是不會買的,她就這麽耗著,看地價能虛高到幾時。
曾經生活在經濟飛速發展時代的何素,自認為對經濟上的事知道的比這些古人清楚,她才不會跟他們去搶高價地,還等著看他們的笑話。
可是既然置辦產業不成了,何素隻能再找別的營生,她對這種事本來就不熱衷,有時想得煩燥起來,就默默地開始準備武器。金陵城裏有錢人那麽多,她要是實在沒法找到事做,便隻能去做無本生意了。
這日,正好是蕭顯重休沐回家的日子,他沐浴後便去了庫房想找一件東西過幾天送禮用。庫房的鎖何素一直記著要換,卻到今天也沒有換過,就連鑰匙也放在蕭顯重先前看她放過的地方。等他進了庫房找東西時,發現裏麵多了一個舊箱子,打開一看,裏麵都是兵器。
帶勾爪的繩索、各式利刃、小型的弩箭……蕭顯重眉頭一皺,也不知何素是從哪裏弄了這些東西來、打算做些什麽。
何素從廚房端了麵條來時,便發現庫房的門開了,當時她就覺得要壞事。鑰匙不是在她身上嗎,蕭顯重是怎麽把門打開的?她一邊想著一邊去藏鑰匙的地方一摸,發現鑰匙沒有在,便猜到是蕭顯重拿了。
她很容易掉鑰匙,就算她有開鎖技能,但是這個技能也不好在人前展示,隻能把鑰匙找個地方放好努力不把它弄丟,想不到竟會被蕭顯重翻出來。
好好的,他怎麽會進庫房呢,何素很是頭疼,馬上在腦中想好了說詞。
“夫君,麵好了,快來吃吧。”
等蕭顯重回屋,何素假裝什麽事也沒有發生,繼續保持滿麵的笑容,目光卻閃呀閃的,等著蕭顯重問她。
“為何庫房會有一箱兵器?”
來啦,何素在心中呐喊了一聲,輕描淡寫地說:“怕庫房被賊人盯上,才特意多備了一些兵器。”
蕭顯重一聽不禁失笑,反問道:“若是賊人攻進了庫房,豈不是連同兵器也歸他們占了?”
啊?好像也是哦?何素一臉震驚,旋即便感歎道:“夫君,你好聰明,怪不得能在軍中當上副將,我怎麽就沒有想到呢?”
蕭顯重哭笑不得,這麽不自然的態度,要說沒鬼才怪呢。他也沒有拆穿何素,問道:“你的這些兵器都是在哪裏買的?”
“就是有天逛街,走錯了路進了一條巷子裏,看到了一間半開著的兵器鋪子。我看裏麵的東西都是好的,便買了許多,有備無患嘛。”
這自然不是實話,她是特意在路上逛,跟著那些瞧著腳步跟普通人不一樣的人去了一些巷子,找到了一家兵器店。市麵上的鐵器店都是在官府有記錄的,一般隻準賣菜刀,賣出去了時還要記下買家的姓名住址,並不準店裏賣利刃,可是總會有人愛做這來錢的偏門生意,隻要用心找找總能找到。
“所以不是為了庫房特意去買的?”蕭顯重繼續問道。
“不是,是買來後才想到可以用來守護庫房。”何素訕訕地回答,怎麽這事聽著像是她衝動消費了,她不想承認她又衝動消費了,哪怕本來就是。
她自己也不明白怎麽會買了這麽多兵器,裏麵大部分還是同樣長度的短刀,寬厚略有差異,外形和手感也有不同,她買的時候是怎麽想都覺得它們各有各的優缺點,現在想想卻都差不多,幾乎就是一樣的。
蕭顯重也吃不準這是她買來自己用的,還是要給別人的,實在是同樣的短刀太多了,她一個人哪裏用得著這麽多?就是日日出去跟人搏命也能用上很多年。但是這些短刀每把又都不同,箱子裏唯一有同款的就是駑箭,也備著三把。
其實三把已經算多的,何素發現這駑箭並不好用,射一箭就得重新裝一隻箭上去,跟槍支沒法比,殺傷力也不夠,除非對準了要害去,不然射不死人,衣服要是穿得厚一點說不定隻能讓對方破一點皮。何素當時買的時候沒有想這麽多,還覺得這東西先進,試用了幾次後才發現有點雞肋。
幸好她也就買了三把,逃跑前還是能用來唬唬人的,盡管她一時也想不出她什麽時候需要逃跑,這東西也不好藏,她也沒可能事先知道自己得跑然後把它隨身帶著。
不過就是要改回來,現在也不是最好的時候,他還是再等等看吧。
蕭顯重的頭疼一直到了傍晚才有所緩解,眼看著一天就要這麽過去了,心下不免惆悵。
“下次,我陪你去效外走走吧,金陵附近有許多不錯的去處。”
“好呀。”何素應道,對出去玩的事倒是沒有多向往,就是覺得他既然有這個心,便如了他的願,他也是難得才回來一次,總是呆在家裏也沒什麽意思。
眨眼便是蕭顯重回軍營的時候,何素依舊在清晨陪著他走到大門口,久久站在那兒目送著蕭顯重離開,他的身影慢慢消失在遠處,她卻覺得還能再看到一點,一直在門口看著,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轉身回屋。
他以前也不在家,她也沒覺得日子難過,怎麽現在他離開了,她會覺得沒意思呢?許是他一來一走太頻繁了,她不好調整狀態,畢竟他在時和不在時,她的情緒總不能表現得都一點,總得露出一點想他的念頭來,免得別人以為她是個薄情的。
找到了這個由頭後,她心下不禁安穩了。
又過了兩日,葛先生過來府裏教課。
葛掌櫃在為妹妹打聽肖家時,便已經知道了肖家的住址,還知道府上隻有一個男主子,人口簡單。妹妹能找點事做雖是好事,但葛掌櫃卻又怕這事不成,葛氏會受更大的打擊,直到聽自家夫人說肖家小姐瞧著是個好說話的,他才略微放下心。
葛氏其實對出來做女先生這事並沒有很迫切,隻是為了寬寬家裏人的心。早前家裏父母兄長都想讓她再嫁,還說也許能像黃氏一般有更大的造化,她卻不願,還話趕話的說出想去當女先生。當時她還想,說了也就說了,想來沒有人會請一個被休棄的女子去教家中女兒的。
想不到卻還是有這樣的人的,且瞧著也不是不像樣的人家,適齡的小姐又是個乖巧的,她才對這事上心了些。
要是真的教出了一個來,以後便會有別人再請她,可是她到底不會為了這個便多花心思下去,要是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她就出家做女道士去,於這俗世,她除了家中親人,本來也沒有多的留戀。
她和黃氏是不同的,黃氏還有一個女兒,為母則剛,她總要為了女兒考慮,不過黃氏的際遇的確讓人羨慕,便是葛氏也不禁要感歎一聲。聽聞黃氏與她前麵的夫君並不恩愛,她那夫君也著實是個不像樣的,她的夫君原先卻是好的。
她和她的夫君也曾度過一段相知相愛的美好時光,哪怕她一直不孕他也會溫和地安慰她,也一直不準家裏的妾室越過她先懷上孩子。她本來以為是他對她情深意重,後來才發現,他隻是為了名聲,而她卻是最看不上被名聲所累的人。
他還想為了名聲,讓她一直坐在正室的位置上,她卻有些膩了,尤其是在他跟她商量什麽去母留子之計時,她更是厭煩透了。
也許世間許多人家都是這麽做的,換成別的女子還會感激夫君替她著想,她卻偏不肯苟同,哪怕被休棄後她的日子不會好過,她卻寧可踏上這條看著更艱難的路也不想違背自己的心意,這便是她想走的道。
上了幾天課後,月兒便覺得這位葛先生是個妙人。
葛先生上課是五日一休,上課的日子裏上半日是用來讀書習字,下半日是輪著學琴棋畫等。
葛先生校考過月兒後就開始按她的進度講課,每次隻講書中一段內容,但會從這段內容發散出去,從舊事說到當今,讓月兒聽得津津有味。說完之後,葛先生就會推薦月兒幾本有剛剛用到的典故的書,許多月兒都沒有,但是博遠齋有。每當這種時候,月兒要麽去買書,要麽就得向葛先生借書來抄上一本。
月兒最終選擇了抄書,實在是葛先生推薦的書太多,她沒有那麽多錢都買了。想她在鄉下生活時也不曾為錢煩惱過,想不到如今到了金陵,重新過上了使奴喚婢的日子,卻得為銀錢煩心。
私下裏,雲晴還嘀咕說葛先生是不是想要給她家的書齋多招點生意才會故意讓月兒多讀書的。月兒可不敢有這樣大逆不道的想法,雖說女先生隻能算半師,她也是敬過茶行過禮的,自當從心中尊敬,若連這點尊敬都沒有,她又怎麽能跟她學東西。
要說讀書,月兒還算有些基礎,琴棋畫之類她卻都不懂。葛先生都是從基礎開始教她,她也學得認真,就是學音律時,葛先生會被她的琴聲吵到忍不住皺眉,甚至借著更衣避出去。而葛先生自己示範彈琴的時候,偶爾會出神,這種時候她總會不小心彈錯。
月兒一直到後來才發現,還發現葛先生會假裝什麽也沒有發生,繼續彈下去。
原本葛先生還要教她女紅,後來見月兒女紅已經做得不錯了,便隻指點了幾句,又跟她說一些金陵時新的樣子,便沒有再特別教她。
月兒上課是在自己院裏,何素隻在開始的頭一天過來聽了幾句,後來見葛先生教得並不死板迂腐,便很請放心地再也沒有過來。
她看到月兒在練字總會有一種恐慌,生怕這事也會輪到她,她可沒有這個耐心寫字。
現在家裏有個大人在了,哪怕是個外人,何素也能放心地一個人出門去。
辦過溫居酒後,何素跟住在金陵城的幾位副將夫人就走動起來,何素想要弄點營生,正好其他副將夫人也有這個心思。她們討論了一陣後,還是最想要買地。偏偏金陵的地價不便宜,肯出手的人也少,就是有人出售,中人也會把消息先透給交好的人家。她們都是新到金陵,消息也不靈通,哪裏搶和過別人。
也有人說過要買鋪子租出去,但是地段好的鋪子更難找,何素等人尋摸了好幾天,還是一無所獲。
“怎麽就沒有人賣鋪子呢,世道這麽亂,房價應該跌了才是呀。”何素很是不解地想。
若是前一陣子,金陵的房價的確是跌過,這兒離江南近,誰知道兩邊相爭時,金陵會不會被禍及。但現下金陵歸郭義所有,許多人都很好看郭義和朱應儉,至少不會再盲目脫手手中的鋪子,甚至有那膽子大的,還會囤積金陵的商鋪。
朱應儉祖藉濠州,濠州就在南京境內,與金陵相隔不遠,他現在就住在金陵,許多人猜測他將來若是事成,也許會定都金陵,那時候金陵的地價肯定還得再漲。會這麽想的人還不少,加上朱應儉以前就是打理家族生意的,在商場上也有點名氣,他會選擇留在金陵也不奇怪。
這樣想的人越多,地價便跌不下來,這樣的情況下,何素她們也難以用正常的價格買下房產,何素住著的這一套還是蕭顯重借著郭義的光撿漏來的。
何素也想撿漏,她就一心覺得這個時節的地價應該是跌的,世人又不可能像她一向知道後麵有許多年的太平盛世,在這個戰亂的年代,用正常價買地她都覺得虧了,更何況是在地價暴漲的情況下。
等了幾天後,何素覺得世上這樣的傻子還不少,竟有人會加價去買鋪子、田地,也不知腦子是哪裏不對了,反正她是不會買的,她就這麽耗著,看地價能虛高到幾時。
曾經生活在經濟飛速發展時代的何素,自認為對經濟上的事知道的比這些古人清楚,她才不會跟他們去搶高價地,還等著看他們的笑話。
可是既然置辦產業不成了,何素隻能再找別的營生,她對這種事本來就不熱衷,有時想得煩燥起來,就默默地開始準備武器。金陵城裏有錢人那麽多,她要是實在沒法找到事做,便隻能去做無本生意了。
這日,正好是蕭顯重休沐回家的日子,他沐浴後便去了庫房想找一件東西過幾天送禮用。庫房的鎖何素一直記著要換,卻到今天也沒有換過,就連鑰匙也放在蕭顯重先前看她放過的地方。等他進了庫房找東西時,發現裏麵多了一個舊箱子,打開一看,裏麵都是兵器。
帶勾爪的繩索、各式利刃、小型的弩箭……蕭顯重眉頭一皺,也不知何素是從哪裏弄了這些東西來、打算做些什麽。
何素從廚房端了麵條來時,便發現庫房的門開了,當時她就覺得要壞事。鑰匙不是在她身上嗎,蕭顯重是怎麽把門打開的?她一邊想著一邊去藏鑰匙的地方一摸,發現鑰匙沒有在,便猜到是蕭顯重拿了。
她很容易掉鑰匙,就算她有開鎖技能,但是這個技能也不好在人前展示,隻能把鑰匙找個地方放好努力不把它弄丟,想不到竟會被蕭顯重翻出來。
好好的,他怎麽會進庫房呢,何素很是頭疼,馬上在腦中想好了說詞。
“夫君,麵好了,快來吃吧。”
等蕭顯重回屋,何素假裝什麽事也沒有發生,繼續保持滿麵的笑容,目光卻閃呀閃的,等著蕭顯重問她。
“為何庫房會有一箱兵器?”
來啦,何素在心中呐喊了一聲,輕描淡寫地說:“怕庫房被賊人盯上,才特意多備了一些兵器。”
蕭顯重一聽不禁失笑,反問道:“若是賊人攻進了庫房,豈不是連同兵器也歸他們占了?”
啊?好像也是哦?何素一臉震驚,旋即便感歎道:“夫君,你好聰明,怪不得能在軍中當上副將,我怎麽就沒有想到呢?”
蕭顯重哭笑不得,這麽不自然的態度,要說沒鬼才怪呢。他也沒有拆穿何素,問道:“你的這些兵器都是在哪裏買的?”
“就是有天逛街,走錯了路進了一條巷子裏,看到了一間半開著的兵器鋪子。我看裏麵的東西都是好的,便買了許多,有備無患嘛。”
這自然不是實話,她是特意在路上逛,跟著那些瞧著腳步跟普通人不一樣的人去了一些巷子,找到了一家兵器店。市麵上的鐵器店都是在官府有記錄的,一般隻準賣菜刀,賣出去了時還要記下買家的姓名住址,並不準店裏賣利刃,可是總會有人愛做這來錢的偏門生意,隻要用心找找總能找到。
“所以不是為了庫房特意去買的?”蕭顯重繼續問道。
“不是,是買來後才想到可以用來守護庫房。”何素訕訕地回答,怎麽這事聽著像是她衝動消費了,她不想承認她又衝動消費了,哪怕本來就是。
她自己也不明白怎麽會買了這麽多兵器,裏麵大部分還是同樣長度的短刀,寬厚略有差異,外形和手感也有不同,她買的時候是怎麽想都覺得它們各有各的優缺點,現在想想卻都差不多,幾乎就是一樣的。
蕭顯重也吃不準這是她買來自己用的,還是要給別人的,實在是同樣的短刀太多了,她一個人哪裏用得著這麽多?就是日日出去跟人搏命也能用上很多年。但是這些短刀每把又都不同,箱子裏唯一有同款的就是駑箭,也備著三把。
其實三把已經算多的,何素發現這駑箭並不好用,射一箭就得重新裝一隻箭上去,跟槍支沒法比,殺傷力也不夠,除非對準了要害去,不然射不死人,衣服要是穿得厚一點說不定隻能讓對方破一點皮。何素當時買的時候沒有想這麽多,還覺得這東西先進,試用了幾次後才發現有點雞肋。
幸好她也就買了三把,逃跑前還是能用來唬唬人的,盡管她一時也想不出她什麽時候需要逃跑,這東西也不好藏,她也沒可能事先知道自己得跑然後把它隨身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