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梁山是一片連綿的山脈,建著道觀的這一處山脈前麵不遠有一條大道,離這道觀相隔一個鎮子太梁山的另一邊也有一條大道,臨近大道的山上也是前兩年來了一夥人。他們倒是不遮不掩的在那兒建了一個山寨,還取了一個名字叫“清風寨”。
寨子裏的人一開始都是附近的村民,後來又有外麵投奔過來的人,名氣倒比近湖的朱家莊要響亮。
去年寨子裏來了一個頂厲害的高手,姓何,聽聞武藝超群,一來就當上了二當家。
這位二當家出手也不凡,沒幾天就劫了一個大的,聽說裏麵的錢夠普通人用上十輩子。貨主吃了這麽大的虧,當然不樂意,便又集結了一夥人還有官兵過要剿匪,都過去好一陣子了,當地百姓也不知這匪剿完了沒有。
要說他們這地方本是屬於浙江,妥妥的江南地區,郭義現在的地盤。偏當地的知府也不知怎麽想的,硬是不跟人家“同流合汙”,轉投了隔府相望的南京,說是要繼續忠於朝廷。
當地百姓一說起這事吧,也為難。他們這地方在前朝倒的確是屬於南京的,開國後皇帝重新劃分,就以湖為界,把當地劃給浙江了。都是喝一湖水的,怎麽他們就跟湖那邊的人不一樣了呢?不過也的確是不一樣,他們這一邊總是在填湖,那一邊卻總是在建堤。
初時是湖那邊的人羨慕湖這邊的人,災害發生後,是湖這邊的人羨慕湖那邊的人。
知府自己說這兒歸南京,可南京的徐布政使也不認。奇怪的是郭義也沒有派兵來跟教他到底是屬於哪一邊,隻是把這兒給孤立起來了。這一孤立,事情可就多了。
一府之立雖有同知守衛,人員畢竟比不上一省的兵力和郭義的大軍,一時間這塊地方盜匪橫行。
也有那大膽的盜匪見沒有人管,前年去了湖那邊一夜搶了五家富戶,然後四散而逃。可是徐布政使是什麽人,他當同知的時候什麽樣的賊寇他沒有殺過。要不是他殺得威名遠播,先帝也不會點了他到當時因為貪墨案死了半城官員的南京來當代布政使。聽說徐布政使一走,被關在牢裏的賊匪都歡喜哭了。
徐布政使聽聞案情後,馬上派出人馬,就算是越了界也要把人給追回來。
就因為這件案子,當時有幾個收容賊人的小山寨被平了,當地知府還很高興,以為徐布政使終於承認他了,誰知徐布政使的手下追回被盜財產後便走了,至於多剿的那些錢糧有一半歸了上陣的將士。後來為防同樣的案子再次發生,連通兩地的道路邊上多了一個軍營。
除非那些盜匪偷了東西一直呆在湖上不出來,不然總有他們倒黴的時候,也有將士們再次發財的時候。
也不知是不是那些銀錢燙熱了將士們的心,他們現在也會接些護送客商或幫著追討被搶貨資的事,一般寨子也賣麵子給他們,徐布政使的威名可很是值幾分麵子。
去年清風寨的人搶了貨物的事,他們也聽說了,主家也曾向他們求助,他們卻沒有理會。繞到太梁山後方得費不少時間,他們最要緊的還是盯著湖邊這條大道,可不敢離開這麽久。這也使得太梁山另一邊小的寨子多了,而靠近湖的這一邊卻隻有一個朱家莊。
這日,外麵正飄著蒙蒙細雨,朱家莊的朱莊主正坐在廳裏喝茶,就聽門衛進來報信,說是清風寨的何二當家前來拜會。
“何二當家?請。”朱莊主放下茶盞後吩咐道,等來人走後,他便跟身後立著的隨從說:“去請二爺來吧。”
“是。”長隨應了一下,從側麵出了大廳去了後堂,跟站在那裏的人說了一聲,那人便轉身離開。長隨見他離開便複又回來,站在了朱當家身後。
他剛站定,門衛便引著何二當家的往正堂來。
何二當家生得虎背熊腰一身匪氣,瞧著就像是綠林出身,也不知在加入清風寨之前是不是做相同的買賣,若也是在道上混的,當有名號才是,偏旁人也查不出。
進了莊子後,何二當家就在打量莊子的布置,暗歎,果然莊子就是莊子,布置得有花有草,倒真不像是賊寇住的地方,難不成真如外界所說這朱家莊是哪裏的豪紳所建?
大廳的布置也很是雅致,兩邊的牆上都有白紙糊的拉門,配著煙灰色的的紗幔很是風雅。山中時不時有微風吹過,紗幔便隨著風飄動著,遮著身後翠綠山色,與遠處煙雨中的山嵐相映成趣。牆上掛著風格各異的大字,何二當家隻認得其中一張大氣磅礴的“義”字,其餘的那字體端正的約莫就是“忠”,剩下的是“仁”和“孝”。
朱莊主坐在一張胡桃色的長榻上,而不是清風寨大廳裏放著的紅木寬椅。榻上放著矮幾,上麵放著一套天清色的茶具。
何二當家朝手握茶盞的朱莊主看了一眼,見此人氣質文雅,眼眉端正,留著修剪整齊的短須,倒像是個讀書人,不像是強盜頭目。
“何某見過朱當家的。”何二當家拱了拱手施禮道。
“何二當家的不必多禮,快快請坐,正好昨個莊子後麵的野茶能摘了,我親自上山摘了一些炒了一把今年的新茶出來。你來嚐嚐,這火候可還行?”
“朱當家真是好雅興。”何二當家說著,自己也有點牙酸,他是最早不耐煩文縐縐說話這一套,若不是來求人,他才不想再這兒來呢。
何二當家的這回攤上大事了。他先前喝了醉,又聽了寨子裏的人一陣吹棒,就一個人帶了人下山去劫道。來的商隊帶的護衛也是真孬,他唰唰唰唰地把打頭的幾個一頓揍,剩下的就嚇得逃走了。他當時也沒有細想,就讓人把東西送到了山上,哪知道他這次劫的這夥人大有來頭,好像跟京城最有權勢的錢家帶著親。
寨子裏的人本來都是農戶出身,對京城的權貴並無好感,對動了錢家人這事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妥,直到對方糾了官兵和打手前來討要東西。
清風寨的人當家姓蔣,本是一個普通的百姓,前麵搶得順利,一來是仗著地勢,二來也是憑著氣勢,等官兵真刀真槍地殺過來時,他也是有些怕的。幸好這幾年來,清風寨也累積了不少能人,像何二當家這樣的高手也有幾個。
憑他們之力,再加上借助地勢,清風寨才勉強撐到了現在。可是再這麽下去,寨子遲早有被破的一天,他們沒有辦法了就想去搬救兵。既然那什麽錢家人能找來人相助,他們多花銀錢定也是能的。但是這當口,敢點頭答應的怕也是不多,他們就瞧中了四周跟清風寨齊名的朱家莊。
何二當家想著這禍是他惹出來的,出來低三下四求人的活也得他來,便帶著一名隨從輕裝簡行來了朱家莊,想要求朱莊主出手相助。
朱莊主早就知曉他來是為了什麽,去年年末清風寨被圍的消息,他已經聽說了,當時莊裏的人便說清風寨是要散了。他們能撐到現在,已經讓人意外,不過其中或許也有去年年末天氣極冷多雨雪的關係。今天開春雨水少了,要是清風寨再被圍怕是沒什麽好結果,除非是有人幫他們一把,或者是找人從中說和。
清風寨裏的人估計從沒有想過要說和,天下將來歸誰還不一定,他們何必跟原朝琅服軟。等天下易主,他們再分了金銀一跑,又有誰會再來找他們的麻煩。何二當家的也不想說和,他倒是為了爭一口氣。
對方不是沒派人來放過話,讓他們把劫走的財產還有他這個罪魁禍首交出去。
他們說交就交?難不成是看不起清風寨?
寨裏也有那些本就是綠林出身的,知道這一行的規矩,有時要是劫錯了東西的確是可以退的,不過也不是全退,對方得給他們一點辛苦費,畢竟他們的貨總要從這山下過,總不好壞了交情。
偏那貨主仗著跟錢家沾親不肯服輸,也不知當時被劫時嚇得屁滾尿流的事他是不是都給忘了,何二當家就是看他太慫,當時算是網開一麵沒有綁他上山,早知道當時就不心軟了。
兩人喝過了茶,又說了些山上的風物,直到何二當家都有些急了,朱莊主才悠悠地問。
“不知今日何二當家來,可是有什麽事?我與何二當家一見如故,有什麽事盡管開口。”
何二當家很是鬆了一口氣,總算是問了,剛剛他好幾次想說,都被朱莊主用旁的事情轉移了話題,他一度還以為朱莊主是知道他的來意,不想答應,才故意不讓他說出口。不過他都來了,就是厚著臉色,也得求朱莊主派些人去幫忙。
“我們寨子裏的事,想來莊主也聽說了。去年年前冬雨不斷,來攻打我們山寨的官員武夫許多都得了風寒。現在天氣轉暖,這雨也不可能一直下下去,等雨停了,他們定會再來。我們寨主的意思,是想在他們再次進攻時給他們來個狠的,讓他們以後都不敢再來。可是,想要來次狠的,寨子裏現在這點人手怕是不足。”
他話說到這裏,朝朱莊主看了一眼,見朱莊主一臉認真的聽著,臉色卻不露情緒,也不知他是怎麽個意思。
“咱們太梁山這一帶,北麵以朱家莊為首,南麵是我們清風寨稱霸,我們那裏地勢比朱家莊險峻,要是官兵剿了清風寨又奔朱家莊來怎麽辦?倒不如給他們來次厲害的,讓他們沒事別惦念著我們,要去就去西北那一邊打。”
朱莊主微微一笑,摸著胡子點了點頭。
“何二當家的話倒是在理。”
“那……”何二當家眼睛一亮,難道這事就這麽說成了?
“隻是……”朱莊主慢慢加了一句。
果然,讀書人說話就愛拐彎抹角的,何二當家腹誹,卻不得不認真聽著。
“何二當家可曾想過,雲南的慶王現下已經不足為懼,朝廷現在可以全力對付肅王,也許還分得出人手來對付江南,若真是如此,我們怕是會首當其衝。”
“怎麽是我們呢,我們跟姓郭的又不相幹!”
“柿子挑軟的捏,這個道理我想何二當家的不會不明白。再者,你們搶的還是錢家有關係的人,他能就這麽放過你們?聽說錢家人最是小氣,江南的郭大將軍,不過是跟錢家的大公子在青樓爭風吃醋,你看看,一家子都被錢大公子禍害完了。”
“還有這樣的事?”何二當家倒是聽說過錢大公子禍害郭家滿門的事,具體原由卻是不知的,也不知朱莊主是從哪裏聽說,他說這樣一番話又是什麽意思?
“何二當家可曾想過以後?”朱莊主忽地問。
何二當家還沒有想清楚朱莊主前麵的話是為了什麽,又聽他問以後,一直都不敢回答。他不敢跟讀書人打交道,尤其是在他前來求助的前提下,讓他沒了底氣擺架子,倒顯得他更加蠢了。
“以後……”何二當家勉強笑了兩聲,還得故作深沉地問:“不知朱莊主何意呀?”
朱莊主笑而不語,伸手替他添了杯茶,把何二當家給急的,就差開口請他直言相告了。
“總得找個出路。”朱莊主待喝了茶後,才慢吞吞地說道。
出路?投奔朝廷?何二當家差點變了臉色,可是細想想,朱莊主透出的話倒不像是這個意思,更像是勸清風寨投了郭義,難不成朱莊主與郭義有什麽交情?
寨子裏的人一開始都是附近的村民,後來又有外麵投奔過來的人,名氣倒比近湖的朱家莊要響亮。
去年寨子裏來了一個頂厲害的高手,姓何,聽聞武藝超群,一來就當上了二當家。
這位二當家出手也不凡,沒幾天就劫了一個大的,聽說裏麵的錢夠普通人用上十輩子。貨主吃了這麽大的虧,當然不樂意,便又集結了一夥人還有官兵過要剿匪,都過去好一陣子了,當地百姓也不知這匪剿完了沒有。
要說他們這地方本是屬於浙江,妥妥的江南地區,郭義現在的地盤。偏當地的知府也不知怎麽想的,硬是不跟人家“同流合汙”,轉投了隔府相望的南京,說是要繼續忠於朝廷。
當地百姓一說起這事吧,也為難。他們這地方在前朝倒的確是屬於南京的,開國後皇帝重新劃分,就以湖為界,把當地劃給浙江了。都是喝一湖水的,怎麽他們就跟湖那邊的人不一樣了呢?不過也的確是不一樣,他們這一邊總是在填湖,那一邊卻總是在建堤。
初時是湖那邊的人羨慕湖這邊的人,災害發生後,是湖這邊的人羨慕湖那邊的人。
知府自己說這兒歸南京,可南京的徐布政使也不認。奇怪的是郭義也沒有派兵來跟教他到底是屬於哪一邊,隻是把這兒給孤立起來了。這一孤立,事情可就多了。
一府之立雖有同知守衛,人員畢竟比不上一省的兵力和郭義的大軍,一時間這塊地方盜匪橫行。
也有那大膽的盜匪見沒有人管,前年去了湖那邊一夜搶了五家富戶,然後四散而逃。可是徐布政使是什麽人,他當同知的時候什麽樣的賊寇他沒有殺過。要不是他殺得威名遠播,先帝也不會點了他到當時因為貪墨案死了半城官員的南京來當代布政使。聽說徐布政使一走,被關在牢裏的賊匪都歡喜哭了。
徐布政使聽聞案情後,馬上派出人馬,就算是越了界也要把人給追回來。
就因為這件案子,當時有幾個收容賊人的小山寨被平了,當地知府還很高興,以為徐布政使終於承認他了,誰知徐布政使的手下追回被盜財產後便走了,至於多剿的那些錢糧有一半歸了上陣的將士。後來為防同樣的案子再次發生,連通兩地的道路邊上多了一個軍營。
除非那些盜匪偷了東西一直呆在湖上不出來,不然總有他們倒黴的時候,也有將士們再次發財的時候。
也不知是不是那些銀錢燙熱了將士們的心,他們現在也會接些護送客商或幫著追討被搶貨資的事,一般寨子也賣麵子給他們,徐布政使的威名可很是值幾分麵子。
去年清風寨的人搶了貨物的事,他們也聽說了,主家也曾向他們求助,他們卻沒有理會。繞到太梁山後方得費不少時間,他們最要緊的還是盯著湖邊這條大道,可不敢離開這麽久。這也使得太梁山另一邊小的寨子多了,而靠近湖的這一邊卻隻有一個朱家莊。
這日,外麵正飄著蒙蒙細雨,朱家莊的朱莊主正坐在廳裏喝茶,就聽門衛進來報信,說是清風寨的何二當家前來拜會。
“何二當家?請。”朱莊主放下茶盞後吩咐道,等來人走後,他便跟身後立著的隨從說:“去請二爺來吧。”
“是。”長隨應了一下,從側麵出了大廳去了後堂,跟站在那裏的人說了一聲,那人便轉身離開。長隨見他離開便複又回來,站在了朱當家身後。
他剛站定,門衛便引著何二當家的往正堂來。
何二當家生得虎背熊腰一身匪氣,瞧著就像是綠林出身,也不知在加入清風寨之前是不是做相同的買賣,若也是在道上混的,當有名號才是,偏旁人也查不出。
進了莊子後,何二當家就在打量莊子的布置,暗歎,果然莊子就是莊子,布置得有花有草,倒真不像是賊寇住的地方,難不成真如外界所說這朱家莊是哪裏的豪紳所建?
大廳的布置也很是雅致,兩邊的牆上都有白紙糊的拉門,配著煙灰色的的紗幔很是風雅。山中時不時有微風吹過,紗幔便隨著風飄動著,遮著身後翠綠山色,與遠處煙雨中的山嵐相映成趣。牆上掛著風格各異的大字,何二當家隻認得其中一張大氣磅礴的“義”字,其餘的那字體端正的約莫就是“忠”,剩下的是“仁”和“孝”。
朱莊主坐在一張胡桃色的長榻上,而不是清風寨大廳裏放著的紅木寬椅。榻上放著矮幾,上麵放著一套天清色的茶具。
何二當家朝手握茶盞的朱莊主看了一眼,見此人氣質文雅,眼眉端正,留著修剪整齊的短須,倒像是個讀書人,不像是強盜頭目。
“何某見過朱當家的。”何二當家拱了拱手施禮道。
“何二當家的不必多禮,快快請坐,正好昨個莊子後麵的野茶能摘了,我親自上山摘了一些炒了一把今年的新茶出來。你來嚐嚐,這火候可還行?”
“朱當家真是好雅興。”何二當家說著,自己也有點牙酸,他是最早不耐煩文縐縐說話這一套,若不是來求人,他才不想再這兒來呢。
何二當家的這回攤上大事了。他先前喝了醉,又聽了寨子裏的人一陣吹棒,就一個人帶了人下山去劫道。來的商隊帶的護衛也是真孬,他唰唰唰唰地把打頭的幾個一頓揍,剩下的就嚇得逃走了。他當時也沒有細想,就讓人把東西送到了山上,哪知道他這次劫的這夥人大有來頭,好像跟京城最有權勢的錢家帶著親。
寨子裏的人本來都是農戶出身,對京城的權貴並無好感,對動了錢家人這事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妥,直到對方糾了官兵和打手前來討要東西。
清風寨的人當家姓蔣,本是一個普通的百姓,前麵搶得順利,一來是仗著地勢,二來也是憑著氣勢,等官兵真刀真槍地殺過來時,他也是有些怕的。幸好這幾年來,清風寨也累積了不少能人,像何二當家這樣的高手也有幾個。
憑他們之力,再加上借助地勢,清風寨才勉強撐到了現在。可是再這麽下去,寨子遲早有被破的一天,他們沒有辦法了就想去搬救兵。既然那什麽錢家人能找來人相助,他們多花銀錢定也是能的。但是這當口,敢點頭答應的怕也是不多,他們就瞧中了四周跟清風寨齊名的朱家莊。
何二當家想著這禍是他惹出來的,出來低三下四求人的活也得他來,便帶著一名隨從輕裝簡行來了朱家莊,想要求朱莊主出手相助。
朱莊主早就知曉他來是為了什麽,去年年末清風寨被圍的消息,他已經聽說了,當時莊裏的人便說清風寨是要散了。他們能撐到現在,已經讓人意外,不過其中或許也有去年年末天氣極冷多雨雪的關係。今天開春雨水少了,要是清風寨再被圍怕是沒什麽好結果,除非是有人幫他們一把,或者是找人從中說和。
清風寨裏的人估計從沒有想過要說和,天下將來歸誰還不一定,他們何必跟原朝琅服軟。等天下易主,他們再分了金銀一跑,又有誰會再來找他們的麻煩。何二當家的也不想說和,他倒是為了爭一口氣。
對方不是沒派人來放過話,讓他們把劫走的財產還有他這個罪魁禍首交出去。
他們說交就交?難不成是看不起清風寨?
寨裏也有那些本就是綠林出身的,知道這一行的規矩,有時要是劫錯了東西的確是可以退的,不過也不是全退,對方得給他們一點辛苦費,畢竟他們的貨總要從這山下過,總不好壞了交情。
偏那貨主仗著跟錢家沾親不肯服輸,也不知當時被劫時嚇得屁滾尿流的事他是不是都給忘了,何二當家就是看他太慫,當時算是網開一麵沒有綁他上山,早知道當時就不心軟了。
兩人喝過了茶,又說了些山上的風物,直到何二當家都有些急了,朱莊主才悠悠地問。
“不知今日何二當家來,可是有什麽事?我與何二當家一見如故,有什麽事盡管開口。”
何二當家很是鬆了一口氣,總算是問了,剛剛他好幾次想說,都被朱莊主用旁的事情轉移了話題,他一度還以為朱莊主是知道他的來意,不想答應,才故意不讓他說出口。不過他都來了,就是厚著臉色,也得求朱莊主派些人去幫忙。
“我們寨子裏的事,想來莊主也聽說了。去年年前冬雨不斷,來攻打我們山寨的官員武夫許多都得了風寒。現在天氣轉暖,這雨也不可能一直下下去,等雨停了,他們定會再來。我們寨主的意思,是想在他們再次進攻時給他們來個狠的,讓他們以後都不敢再來。可是,想要來次狠的,寨子裏現在這點人手怕是不足。”
他話說到這裏,朝朱莊主看了一眼,見朱莊主一臉認真的聽著,臉色卻不露情緒,也不知他是怎麽個意思。
“咱們太梁山這一帶,北麵以朱家莊為首,南麵是我們清風寨稱霸,我們那裏地勢比朱家莊險峻,要是官兵剿了清風寨又奔朱家莊來怎麽辦?倒不如給他們來次厲害的,讓他們沒事別惦念著我們,要去就去西北那一邊打。”
朱莊主微微一笑,摸著胡子點了點頭。
“何二當家的話倒是在理。”
“那……”何二當家眼睛一亮,難道這事就這麽說成了?
“隻是……”朱莊主慢慢加了一句。
果然,讀書人說話就愛拐彎抹角的,何二當家腹誹,卻不得不認真聽著。
“何二當家可曾想過,雲南的慶王現下已經不足為懼,朝廷現在可以全力對付肅王,也許還分得出人手來對付江南,若真是如此,我們怕是會首當其衝。”
“怎麽是我們呢,我們跟姓郭的又不相幹!”
“柿子挑軟的捏,這個道理我想何二當家的不會不明白。再者,你們搶的還是錢家有關係的人,他能就這麽放過你們?聽說錢家人最是小氣,江南的郭大將軍,不過是跟錢家的大公子在青樓爭風吃醋,你看看,一家子都被錢大公子禍害完了。”
“還有這樣的事?”何二當家倒是聽說過錢大公子禍害郭家滿門的事,具體原由卻是不知的,也不知朱莊主是從哪裏聽說,他說這樣一番話又是什麽意思?
“何二當家可曾想過以後?”朱莊主忽地問。
何二當家還沒有想清楚朱莊主前麵的話是為了什麽,又聽他問以後,一直都不敢回答。他不敢跟讀書人打交道,尤其是在他前來求助的前提下,讓他沒了底氣擺架子,倒顯得他更加蠢了。
“以後……”何二當家勉強笑了兩聲,還得故作深沉地問:“不知朱莊主何意呀?”
朱莊主笑而不語,伸手替他添了杯茶,把何二當家給急的,就差開口請他直言相告了。
“總得找個出路。”朱莊主待喝了茶後,才慢吞吞地說道。
出路?投奔朝廷?何二當家差點變了臉色,可是細想想,朱莊主透出的話倒不像是這個意思,更像是勸清風寨投了郭義,難不成朱莊主與郭義有什麽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