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校對,下周最後一章。)
第二天老馬撂下諸事,專門在家訓練老黃。二黃死後家裏還有三隻狗,三狗性情不一,大黃調皮活潑是個大憨子,三黃愛叫愛咬是敗家子,老黃十二歲了老態龍鍾跟牛似的整日癱臥。老馬思來想去,唯有老黃靠得住。
早年訓練老黃時常用一隻老布鞋,老馬翻箱倒櫃花了兩小時才把那隻僅剩鞋底的破鞋找了出來,老黃一聞舊物十分興奮。老馬頻將鞋底扔向漾漾,老黃撲騰著從漾漾身邊叼回鞋子給老馬,如此反複練了三天,直到漾漾拿著鞋底老黃圍著漾漾去搶鞋才罷休。八月十五號晚上,老馬為漾漾做了個小背包,包裏隻容得下一隻鞋底。從此之後,漾漾走到哪裏鞋底背到哪裏,老黃也跟到哪裏。一小人一老狗形影不離,惹得屯裏人又來看熱鬧。老馬為獎勵老黃,每天晚上煮了肉叫漾漾親手喂給老黃。
八月十七號黃昏老馬回到屯裏,原等老黃跟漾漾歸來不巧等到一通冷門電話。是馬俊傑從廣東打來的,說他父親前天去世,昨天火葬後今天坐飛機回來埋骨灰。老馬聽說天民也走了,一時心中戚戚,聯想年初去世的鍾能,大概猜到了自己的結局。大晚上正悲哀間,桂英也來電話報告此事,另說她公司老總也於一周前在醫院病逝。老馬至今猶記得那個步伐矯健聲音鏗鏘的老錢,隻可惜一次相見再聞竟是死訊。
這一夜漾漾睡在身邊,老馬卻連連撫摸蒼老遲緩的老黃。
晚秋落葉隨意沉浮,初春小草隨心破土,物各有疇,人各有命。
《菜根譚》雲:人之有生也,如太倉之粒米,如灼目之電光,如懸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樂?如何看他不破而懷貪生之慮?如何看他不重而貽虛生之羞?
浩瀚曆史,渺茫英雄,到底何歸?開國的嬴政、李淵、朱元璋,持柄的郭子儀、於謙、曾國藩,修政的魏征、範仲淹、張居正,開創的唐玄奘、鄭和、李時珍……斯人如今安在?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藝術家、大作家如今安在?那富可敵國的人、權傾朝野的人、子孫滿堂的人如今安在?
笑春花墮入流水,歎秋葉翻覆隨風。
馬建國生自絕望的時代,也曾想超越時代,如今身處這個時代,他被時代甩在末尾。越想捉弄時代的反倒被時代摧殘得越苦。時代背離老馬的向往,現實叛離老馬的期望,社會背叛了老馬曾為之奮鬥的好願景。既然凡人永遠追不上時代、改變不了時代,那不妨主動地避開時代吧,留一番沉潛幽靜也好。
人活這一生,不過是為了完成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伊尹、百裏奚、伍子胥成功了,袁鐵生、樊偉成、鍾能也成功了。被千古流傳也好、被百年唾罵也罷,被埋沒也好、被扭曲也罷,不過是一個故事,一個故事而已。凡人必死,凡人永存,命在生死之間,名在生死之外。
即便自己說服了自己,老馬依然絕望和失落。如果人生不死,他會奢望什麽呢?在享受幸福之後,他也許會想窺探,窺探天地的秘密,在洞悉秘密之後自我隕落,像秋葉一般自由。可歎幸福何其難得何其寬泛,有人視財富為幸福,有人視激情為幸福,有人視真理為幸福,七旬老翁卻視今天為幸福。
彈琴的伯牙、寫辭的屈原、畫畫的梵高、天才圖靈、美人夢露、哲人休謨……在死神麵前,如何死去、何時死去也是個問題。老馬常惱自己思慮過度,也許像鍾能那樣猝然離開是種幸運,像鐵生、天民、老錢那樣浪費多年在地獄門口跟人討價還價是否可憐可悲,畢竟人終有一死。出身、疾病、衰老、貧窮、平庸、脆弱、失敗、頹廢、無用、無能、厄運……這世間惹人悲傷的事情太多太多,該不該在晚年以後反反複複地思考這個事兒,是個問題。
人生自古一場夢,夢到天涯睡獅醒。踏平世間坎坷路,一路走來太從容。
自生自死,自厚自薄,自強自弱。人胥知生之樂,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憊,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惡,未知死之息也。老馬翻了個身,麵朝四爪長牙的漾漾。嘴邊許還有毛杏的酸甜、蒿芽的軟嫩、槐花的芬芳,眼裏許還有他拉犁翻過的地、洛河邊的老柳、鶯歌穀青紅正好的酸棗……
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長作伴。哪裏讓心醇和,便在哪裏生活。哪裏讓人幸福,便在哪裏終了。老馬深夜沉思,也該是時候想明白了。
老錢總去世以後,南安集團陷入行業熱議,一時謠言四起。李玉冰將深愛和悲傷埋在心底,為穩定人心每日來公司坐班,老錢獨子錢本富得以專心在家籌辦喪事,接待行業老總、公司高層的頻繁吊唁或慰問。李玉冰本是伴侶卻在這時消失不見,選擇幕後支持,不可不謂心胸寬廣。
疫情封閉、經濟倒退加之老錢去世,南安集團無意遭受了公司成立二十五年以來最冷的寒冬。先是五十二歲的蔣民義離開南安去了一家做安全技術的創業公司當公關總監,聽說年薪是南安的三倍。接著是總管行業協會的張夏張總帶著手裏的客戶資源去了一家上市公司做業務副總,年薪百萬。十月底joden高薪請來的鮑衝以沒有發展前景為由跳到一家外企從頭開始。年底海外部、業務部、眾城會、協會部皆出現了大量員工離職。
錢本富這時才看清公司人才的聚合源於父親而非自己,他開始緩和自己對李總的態度,暗中感激李總在父親去世前後對公司的無私支持。奈何大勢已去,人才的流動多半因待遇不足。南安集團作為行業媒介、技術展覽的公司在眼下的疫情中根本無計可施,下半年的安科展、眾城會依然無法開辦。人們以為疫情隻是持續一段時間,誰知這場瘟疫耗了整個世界好多年,會展行業幾乎大洗牌。
所有員工皆盯著李玉冰。人們以自己期待的方式去編排這個美貌的女人,認為她應該哭泣、分心、悲不自勝、去奪家產……可惜沒有。李玉冰異常冷靜,老錢走後她與往日辦公並無區別。也許是因她失去過一次丈夫,也許是她早料到忙碌應酬的老錢這一天會早點來,所以局中人的她好像沒事人一般。人類表現悲傷的方式不盡相同,不是所有的悲傷都是女演員的嚎啕大哭,當李玉冰切身體會到被愛人如此拋棄無法承受時,那已是一年之後了。
馬桂英從沒有去安慰李姐,她深知不合時宜地安慰更像是一種騷擾或二次揭疤。見李姐鎮靜公司穩定,她料自己亦將安然無恙。八月二十二號,馬經理決定請光年假帶家人回屯參加二哥的婚禮。
風塵仆仆一日顛簸,二十三日晚上十點多一家三口被老父親開車接回屯裏。一回家三人爭先去看漾漾,此時漾漾早睡,睡著後淩亂的模樣根本掩飾不了她村姑的日常。紮著的頭發斜到北坡,小背心被三黃咬破,花內褲掉的線一米多長,脖子上條條黑線,劉海一看便知是老村長用大剪刀隨便剪的。
“我的天!腳底這麽黑!”仔仔指著妹妹的腳丫子恥笑。
“哎呀這頭發……咋曬成這樣?嘖這脖子!”桂英不可思議不敢觸摸。
“屯裏日頭大!這還天天洗呢,走哪家洗哪家!”老馬拍著褲腿解釋。
“是夠髒的!這指甲縫、脖子上哈哈!”致遠連笑不止。
三人怎麽逗漾漾也不醒,仔仔樂不可支,拍了好些妹妹的醜照發了朋友圈,這下大家皆知他們一家回來了。
看完漾漾各自找地方睡覺,致遠睡在興盛房裏,仔仔跟爺爺睡一屋,桂英倔強地睡在自己房間。這將是她最後一晚在自己閨房裏睡,雖家具牆麵早與往時不同,自己的舊衣服、小箱子、花被褥也被父親扔光,但她依然倔強地認為這間房子截至此刻還是自己的。巨大的希望、歡喜與感傷同時騷擾著她,這一夜三妹睡得唉聲歎氣。
二十四號一早,一家人熱鬧非凡地準備去送彩禮。曉星帶兒女早早扣門來看桂英,大人們忙著準備婚事,雪梅見沒人管漾漾於是熟練地為妹妹穿衣梳發。中午十一點,鞭炮一聲響,馬家人派了五輛車滿載人和禮前往馮村。到了馮村後大人們擠在小賢家院裏沸沸揚揚,一群孩子躲在後院菜地裏相識、相遇或重逢。
仔仔與厚照彼此傳聞許久,今日見麵多少詫異。馮厚照穿著桂英買的衣服與城市小孩別無二致,隻是臉上長年曬出的紅與眸中積攢的鈍無法掩飾,明明客人們在他家,他卻羞得如同客人。仔仔穿著光鮮發型精致麵色白亮,戴的裝的拿的無不顯露品質,可極瘦微矮的身材讓他稍顯尷尬,好在嘴角的笑容、言談的幽默、雙眼的自信讓他成為眾人的中心。倒是雪梅,厚照初見驚為天人,遙見女孩氣質內斂身姿窈窕,紅唇細長、白齒如雪、兩眼流光,一襲學生裙、兩隻小白鞋,馬尾辮高高垂下、一雙玉腕通透白淨。
大姐姐雪梅斷斷續續地詢問兩人的高二生活,漾漾叫跳著肆意挑釁兩個笨哥哥,仔仔見她太皮伸手要打她屁股,搗蛋鬼反倒被厚照哥哥拉住保護。
“那是小麥嗎?”幾人正聊著,仔仔忽指著牆角一叢野草問,一群孩子好奇紛紛移了過去。
“好像是誒!”雪梅也沒見過麥子,蹲下來摸著野草搶答。
當兩人回頭望向厚照求解時,厚照正掉著下巴望著兩人。原來世上還有人不識小麥,厚照瞠目結舌的表情久久收不回。
“這是野麥——草!你們……你們不認識麥子嗎?”馮厚照故作鎮靜平穩。
“見過,課本上!”仔仔哈哈大笑。
“我們第一次回來,回來時小麥已經收割了呀。”雪梅神情淡然語音上揚。
厚照哼笑道:“我還是第一次見不認識小麥的人。”
雪梅也笑言:“我之前在豆子地裏也認錯過一次,我媽說那是麥冬,開的花很漂亮,葉子跟小麥很像。”
“小麥的花很小,不注意看不見!”厚照補充。
“什麽顏色?紅的紫色?”仔仔好奇。
“不是!白的、淺黃的,花很小,比蠅子翅膀還小!”
“什麽是蠅子?”仔仔仰頭問。
“蒼——蠅!”雪梅回頭笑話仔仔。
三少年兩小孩正聚在雜草邊閑聊,忽院門口有人喊他們搬東西。原來是要送彩禮了,院裏再次喧嘩起來。仔仔厚照等人跟著長輩去車裏搬東西,外麵在搬裏麵在送。
“好家夥!八萬八的彩禮!瞅瞅!掂量掂量!”馮二爺在親戚堆裏提著一遝現金吆喝,眾人指指點點眯著眼,豔羨的微表情各式各樣,起哄和掌聲久久未歇。
“這啥?這啥呀?”半晌,大媒人馮世淵抱一盒子問。
“電腦!給娃兒的!”老馬提示。
“來來來厚照,你爺爺送你的電腦!這下上大學不用操心這個啦!”馮世淵在人群中衝著厚照高喊。
馮厚照麵紅耳赤,猶豫間被親戚長輩們推搡著接下電腦。他驚為金銀財寶的東西在仔仔雪梅眼中不過是普通文具一般的存在。
“是他姑送的!”老馬糾正。
“哦哦是他姑送的,謝謝他姑!來厚照說個謝謝!”厚照於是脹紅著臉朝仔仔媽媽說了聲——“謝謝姑。”桂英樂得霎時間如公雞叫。
“他姑父也送了!”老馬提示流程。
“來來來人家姑父也送了東西,瞅瞅是啥!誒呦喂書呀!人家姑父是深圳的老師!當老師的!文化人呐!”
馮世淵接過套書朝周圍人解釋,轉頭把那遝書交給厚照。厚照低頭瞄了瞄,見書名有《論語》、《道德情操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還有一套四大名著的精美叢書。馮厚照抬頭去尋那個他將稱之為姑父的人,何致遠也朝這個跟兒子一般大的少年點頭示意。
“這是他表弟送的耳機!”老馬從一堆東西裏撿出個白色盒子交代。
“誒呦還是送厚照的!一個耳機!這是姑家兒子送的,你們認識了吧?趕明兒啊,你這個表哥也送個啥玩意給人家!看人家喜歡啥吃的喝的,咱可別跌娘家人的份兒!”
馮世淵送了耳機,厚照連連點頭,尋找仔仔時仔仔正在門前搬彩禮。漾漾在大哥哥邊上伸手去搶新東西,桂英頻頻打手嗬止。
送完彩禮親戚們在娘家這邊吃酒席,眾人落座,正好五桌。下午散場後老馬匆匆回家準備明日婚宴,興才弟兄、媳婦們連同女婿致遠紛紛在家裏幫忙,桂英卻領著新娘子和孩子們去鎮上吃喝玩樂。桂英吩咐雪梅照看好四個孩子,自己則請嫂子和曉星去鎮上最好的理發館做頭發、去美甲店做指甲。
雪梅從姨姨那兒領了零花錢,先帶著小屁孩們去買冰棍吃西瓜,接著五人一排頂著大太陽去鎮上的溜冰場溜冰,溜完冰玩鎮上的遊戲機,玩完遊戲去厚照所在的鎮高中參觀。仔仔皺眉踏入馮厚照就讀的高中,發現同是高中這裏的學校校門如此低矮簡陋,平平無奇的教學樓、磨損斷裂的地板磚、停放自行車的土地、從未見過的綠玻璃、年久腐蝕的小瓷片、鎖不上門的教室、浮著塵埃的舊味……漾漾一見超級超級粗的大樹跑去抱樹,學成指著沒見過的老柏樹朝姐姐嗯啊提示,厚照卻在偷偷觀察參觀他學校的同齡人。
“這學校多少年了?”仔仔皺著眉咧著嘴問。
“六七十年吧!”
“哇哦!我說嘛這麽破!我還是第一次見這麽原始的校門,在深圳從沒見過!”仔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雪梅見厚照羞慚幫腔道:“你們中學的曆史竟然跟我們大學的曆史一樣悠久!”
“深圳絕對沒有這麽悠久的學校!”仔仔笑朝梅梅姐瞪眼。
“因為特區才四十年對吧?”雪梅會意一笑。
見厚照尷尬,雪梅又說:“仔仔,你知道你媽媽跟我媽媽在哪兒上的中學?”
“這裏?不會吧!”少年驚得分裂。
“不是這兒是哪兒?”
“啊?怎麽感覺像穿越曆史一樣!”
……
晚上桂英帶孩子們吃完小吃,一夥人去唱歌,唱完歌去洗浴中心泡澡。晚上十一點,興盛接小賢母子回馮村,小賢以顧慮彩禮丟失為由強硬讓興盛把八萬八現金及電腦等搬回屯裏。老馬從鎮上將桂英等人拉回屯裏時發現彩禮兜了一圈重回自己的小金櫃,一晚上在被窩裏偷樂。
這一夜,桂英和曉星睡在頂樓笑談往事,雪梅和仔仔睡在各自的媽媽身邊看馬家屯屋脊的棱角、起伏的樹影、浩瀚的星星、朦朧的月暈……聽媽媽的故事、蛐蛐的小調、鄰人的鼾聲……
八月二十五日大婚,一早家裏擠滿來客。多年未走動的桂英忙著跟父親接客,致遠跟著興成為遠來的長輩們發煙倒茶,興波分派執事人幹活,興才在後廚催促婦女和廚子,一身西裝的興盛一見來客便從小簍裏抓把瓜子糖分發。曉星在小賢那邊幫忙化妝穿衣,雪梅打扮學成和漾漾做花童,所有人被分派了重重任務,除過睡神。
仔仔早上六點被喊醒,壓根沒睡夠的他見家裏人多沒人注意,抱著涼席單子躲到二樓的雜貨房裏戴著隔音耳塞接著睡。十點多少年睡醒後,一下樓整個人驚呆了。賓客如雲,滿堂喧嘩,煙氣繚繞,樂聲響徹滿屯。
下了樓梯先看到後院做好的酒席菜擺了好幾米長,餓壞的少年忍不住從盤裏偷了好幾條肉片吃,味道真不賴。出了後院見所有的房子皆貼著黑字紅紙,上寫“禮房”、“執事房”、“樂人房”等字樣。經過人擠人的廚房到了二舅房間,房門口貼著紅對聯掛著紅紗簾,仔仔掀開一看好個亮眼的大紅——紅床單、紅帷帳、紅氣球、紅喜字、紅花瓣……
“土死了!”
少年怕被紅瞎眼,不屑地穿過人群去到媽媽口中的她的房間。裏麵幾個堂舅正在商量事情,一會笑一會吵,酒味衝天煙氣彌漫。少年看了幾眼房中裝飾,立刻認出這間房子將是厚照的,打望時不防備後腦勺被人拍打一下。
“誰呀——”仔仔捂著腦門怒氣衝衝,轉頭見是爸爸瞬間銷聲。
“趕緊把頭發理一下,跟個瘋子似的!等會兒人家去接新娘子,你也跟去看看怎麽回事!”致遠說完無奈地幫兒子整理蓬發。
“我去哪兒整呀?這黑壓壓好幾百人擠得我都沒地方洗臉!”
“濕巾擦擦行了!穿著球服露著肩膀去厚照家太怪了!趕緊換衣服去!”何致遠說完將兒子朝嶽父房方向推了一下。
“我早飯還沒吃呢!”仔仔一回頭爸爸早消失在人海。
離開厚照房間後是大舅房間,少年掀門簾偷窺,見房裏高高低低擺滿了傳說中的花饅頭——捏成紅花、金魚、龍鳳、喜字的,空地裏站著三五陌生女人和小孩在笑聊。擠開人群少年去爺爺房裏找衣服,掀開簾子一看,好家夥一屋子十來人全是老掉牙的。仔仔環視一幫坐姿費解、神態可怖、比爺爺還老的老怪物,一幫耳聾眼花、發禿齒豁、穿著複古的老怪物也集中眼力打量仔仔。在眼神的較量中,仔仔緩緩走向爺爺的衣櫃,從衣櫃的行李箱翻找自己的衣服。一屋子陌生人去哪兒換衣服,少年害羞不方便脫,拎著衣服皺著眉左顧右盼。
“尼走在紮爾換吧(你就在這兒換吧)!”其中一老太看破後說。
“啥?”仔仔抻著脖子聽不懂。
“賊炸還!”老人方言濃重。
“啥?”
“賊炸還!”
“啥?”
“賊炸還!”
“啊呃……”
一番努力,年歲差了七十年的老小無法溝通。正巧此時桂英抱著一遝東西闖了進來,見兒子也在忙拉他喊人:“叫舅婆!這是你外婆的嫂子!”
“外婆的嫂子?”仔仔的腦花繞不過彎。
“這叫姥姥吧!這是你……爺爺的……你外公的小舅媽!”
“姥姥(方言稱謂,四代以上無論男女統稱姥姥)。”仔仔放棄思考。
“這是你外公的……的……的表哥,叫爺爺!”
“爺爺。”
“這是你外公舅舅家的……叫奶奶。”
“奶奶。”
“叫姥姥!這是你外公的小姑、堂姑!”
……
喊完一群老怪物,一身大紅裙的桂英三下五除二幫兒子換了衣服,轉身匆匆離開。仔仔受不了一群老怪物的死之凝視,帶好自己的東西出了爺爺房間。爺爺房間外被布置成大堂,堂上掛起紅色背景布,背景布下的桌子鋪著大紅桌布,桌布上放著天地神之牌位以及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四盤堅果,堅果外是一排五色水果兩束鮮花。從大堂、到家門口、到門前路、到村頭,幹道上鋪滿了紅地毯,金黃的喜字、龍鳳畫貼得處處皆是,走門戶、看熱鬧的屯裏人擠得小巷水泄不通。
仔仔從未見過如此大規模的農村人,正看得出神忽震天的鞭炮嘩啦響起,奇怪又熟悉的樂器霎時奏起,大喇叭裏有人用爺爺那般的腔調開始講話。少年擠出人群高抬下巴到處搜索,除了大濃妝高聲喊豪放笑的媽媽,除了人群中一身掛紅綢的新郎——二舅,剩下全是烏泱泱帶煙味的屯裏人。“奇怪!睡了一覺他們去哪了?”一睜眼漾漾、梅梅姐、姨姨和學成全部不見。少年踮腳尋覓間竟看到了鍾理叔叔,奈何鞭炮聲太大中間人太多擠不過去。
沒多久巷裏緩緩開來七八輛小車,桂英和嫂子弟媳們挨個給車頭貼喜字紅花、綁壓轎紅綢。完事後老馬開始招手點人頭,點了大半小時,仔仔最後從大喇叭裏聽到爺爺在喚他,於是奮力鑽過人群擠到爺爺眼前,未及開口仔仔被爺爺一把推進車裏。沒多久前方鳴鑼開道車子慢慢啟動,鞭炮聲足足響了幾十分鍾。小車駛出馬家屯之後耳朵稍稍清靜,少年還沒緩過神來,沒多久鞭炮聲再次響起,這次響得更久更亮。
下車時天地一換,原來是到了馮厚照家門口。人群熙攘窸窣,看熱鬧的馮村人站得高高低低好似油畫,二舅及所有接親的人被一群陌生人堵在門口。媽媽舉著一遝紅包和堵門的陌生人談判,每給出一個紅包媽媽拉著二舅朝厚照家門口走近幾米,如此過五關斬六將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仔仔終於跟著人流擠進了厚照家院裏。又一番鬧騰之後,媽媽拉著二舅闖進了房間,仔仔進去偷看,原來是二舅給舅媽穿新鞋子。穿完小紅鞋厚照媽媽下了炕,新人一起向厚照奶奶跪拜獻茶,老人哭著給他們端來一碗甜酒湯圓,說了一番祝福,最後為二舅媽披上紅蓋頭。接著二舅將舅媽一把抱起,踩著紅紙出了房門,在眾人的喝彩中二舅穿過人群徑直將新娘抱上車。
堂舅們見新娘子上了車,一眾人開始抬嫁妝,仔仔跟在爸爸後麵也開始搬——新被子、新衣服、新家具……嫁妝搬完後花炮聲又起,瞬時所有接親的、送親的開始紛紛掉頭往門外走,到了門外又是兩幫人談判、送紅包、鬧新郎、放喜炮……不知過了多久,爺爺又開始舉著喇叭喊人頭,不過這次喊的人名裏多了仔仔熟悉的人。五人位的小轎車硬生生被爺爺塞了八個人,仔仔抱著妹妹,梅梅姐坐姨姨腿上,學成坐馮厚照腿上。
又不知顛簸了多久,車停了,仔仔一下車再次回到爺爺家巷口。這次人更多,僅巷子裏看熱鬧的打眼一望比學校演唱會的陣仗還壯觀。十幾輛小車鳴笛開走,最後新娘子在矚目中披著紅蓋頭下了轎,媽媽從人群中接過一盆水,二舅為舅媽洗了雙手。全程鞭炮不絕,自樂班賣力吹拉,沒多久一群穿紅裙的女人在堂上跳舞表演。表演結束後一對新人拜天拜地拜爺爺,拜完堂在歡呼中二舅掀開新娘的蓋頭,繼而兩人獻茶、改口、喝交杯酒。喝完酒喧嚷中馮厚照被人拉著上了堂中央,也對著爺爺下跪磕頭改口,爺爺給了紅包、含淚說了幾句,接著厚照被人拉到二舅跟前說要下跪叫爸爸,二舅嚇得語無倫次媽媽上前大手一揮。
“叫啥爸爸!你們這些老不死的可不能仗著輩分胡鬧!叫聲叔叔就好,以後日子長著呢,別淨看笑話!”
媽媽一把將厚照拉到一邊,人群中的少年朝滿臉通紅的二舅喊了聲叔敬了一杯酒,二舅含淚接過酒一飲而下,然後顫抖著掏出紅包給了厚照。
接下來是拍全家福,爺爺又開始舉著喇叭訓斥似的喊人頭。先是以新人為主的拍照,仔仔與厚照蹲在爺爺膝邊,爺爺抱著漾漾,爺爺左邊是二舅舅媽,爺爺右邊是媽媽爸爸。自家人拍了幾輪以後是大家族拍照,爺爺和兩個外婆坐中間,媽媽的兄弟姐妹、嫂子姐夫站在後麵,仔仔跟明媚、明喜等九個小孩蹲成一排。
新人拍完照之後各家單獨拍,二舅舅媽在簇擁中進了婚房。此時人流分成三撥,一撥年輕人擠到婚房裏鬧洞房,一撥老親戚開始吃正席,一波在爺爺的吆喝中被請來拍照。仔仔跟隨媽媽去看鬧洞房,好家夥!小婚房裏裏外外擠了百十號人,仔仔這矮個頭瘦猴子根本看不見。
一整天沒吃東西少年饑餓難耐,於是掉頭去吃席。爺爺客廳外的大圓桌擺了數十張,巷裏好長一段一半是路一半是桌椅酒席。找到二外婆後仔仔擠在二外婆身邊大口吃菜。先是十一盤涼菜,涼菜完了一盤一盤西餐似的上熱菜,不知上了多少道,每道皆是不認識沒吃過的秦菜。沒想到村裏麵也藏著此等佳肴,仔仔對馬家屯瞬間刮目相看。
宴席吃了兩小時半,九點多親戚們在三堂舅的恭送中紛紛離開,十點多在五(堂)舅的感謝中屯裏人也陸續回家。十一點後家裏隻剩下自己人了,可幾家人加起來也有三十多。午夜前鍾理叔叔帶走了雪梅姐姐,二外婆和三外婆又帶走了一大幫人,幾個舅媽在後廚收拾,爺爺此刻終於得空坐在堂上抽煙補勁。
“前陣子……前陣子說親、定親我沒招呼你,婚事也沒叫你摻和,是我的錯。現在你這輩兒該沒啥大事了,我這輩兒呢倒有個事兒。”爺爺有氣無力地衝三舅說。
“啥事兒?”馬興才端著茶缸瞪眼問。
“我啊,要走咧!給英英看娃兒去!倘再回來,怕是躺著咯!才啊,我的事兒就靠你主持咧!”老馬用食指有力地戳著胸脯。
馬興才愣了半晌才反應過來大伯的意思,原本不平,隻剩歎息。
“今天結婚呢說這幹嘛!有毛病吧!不怕不吉利嗎?一把年紀說這喪氣話是老糊塗了吧……”原本坐在椅子上準備發朋友圈的馬桂英一聽這話,僵了幾秒,一出口全是氣,女人承受不住,又是罵罵咧咧又是踢凳子,最後氣呼呼離開了客廳。
老馬抽著煙閉眼吐氣,仔仔、厚照與明媚麵麵相覷,馬興才捂著茶缸默不作聲。
“你放心!不差你的事兒!我給你整得風風光光當喜事過!”良久,興才允諾。
“人老了,年輕時三天不睡覺也沒事,現在……這一個喜事辦得我呀得休息一個月。”老馬喘息。
“爸你剛好在深圳歇歇。”邊上的何致遠雙手抱胸安慰嶽父。
一陣沉默,老馬衝仔仔開玩笑:“仔兒,我聽人說你連麥和草都分不清,是真是假?”
眾人一陣輕笑。
“我又沒見過!那倆長得賊像!”仔仔急忙解釋。
“嗬長得像!”馬成才哼笑著搖搖頭,端著茶缸領著明媚回去了。
“在垣上、在西北、在整個北方,沒人能認錯麥子!哪怕一兩歲的娃兒!你認不清沒關係,爺知你沒見過,跟農村人去城裏看不懂紅綠燈不會坐電梯一樣,不羞恥!”老馬喘了幾下忙低頭抽煙。
“厚照啊爺問個問題——你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話在理不?”
厚照猶疑地點了下頭。
“當家……哎這話從哪兒說起呀!你比仔仔早些懂得麥子、牛羊、生計,但仔兒呢比你早些會點外賣、玩網購、吃喝玩,會賺錢不叫當家,會花錢也不叫敗家,都算能耐,談不上早熟晚睡。倒是這城裏娃兒呀他會交朋友、通人情世故,這一點村裏娃比不了、學得慢。時代變了,現代人有一套交往邏輯社交規矩,農村人不進城混個幾年——學不會!仔兒的毛病爺去了廣東慢慢教,至於你呐沒人教要多領悟,你媽你奶或你叔淨是村裏人,他們的經驗幫不了你!記住——幫不了!這是爺要告訴你的,往後你班裏有那城裏娃兒,你得留心觀察,學習人家身上的優點,不要不了解還抵觸敵對。”
“嗯。”厚照點頭。
“你倆同年生,出身有差別,跟那甄寶玉賈寶玉一樣,都是少年才俊、沾點小親,今兒能坐一處聽爺嘮叨,說明你倆有緣。賈寶玉享盡繁華早早夭折,甄寶玉中了科舉重振家業,人生沉沉浮浮,少年好、青年好不代表中年好、老年也好,誰知你倆造化怎樣,還得看個人命運。往後成不了弟兄,多少算個朋友,珍惜這造化,該出手時不要猶豫!一個繼孫一個外孫,爺對你倆一視同仁,看看爺爺死的那天你倆誰高誰低。”老馬綿綿地朝兩少年說完,僵硬地扶著強回了房間。
致遠一聲歎去尋桂英,兩少年對望無言,坐在空蕩蕩的屋脊下陷入沉思。老馬回房後見學成和漾漾早已熟睡,自己也靠邊躺了下來。這一世,大事已了,該睡了。
曉星見兒子有了托付,自己趁夜色義無反顧地去找康鴻鈞。今夜鬧洞房的主力也有她,眼見一對新人在人群的祝福中開啟一段嶄新人生,作為女人曉星何其羨慕。人總要在周折多年以後才明白婚禮的意義和價值。
飲食男女許久未見,在燭光中又是一番激烈纏綿。如此轟轟烈烈,好像告別一般。鴻鈞那希臘男神一般的健碩體魄、俊朗長相曉星這一生許是也忘不了了。回歸現實的女人總禁不住一遍遍回憶他們每一次的雲雨之歡,如同夢幻,難以置信。
“累了吧?”何致遠午夜後在二樓的角落找到了妻子。
“還行。”
“從沒見你這麽激動過,今天累壞了吧?”
“我從來也不知婚禮有什麽意義,不知過生日、畢業典禮、企業周年慶有何實際價值,今天好像明白過來了,明白這一番周折並非形式主義。”
“是不是給你二哥辦婚禮比自己的還記憶深刻?”
“是!”
“將來仔仔的婚禮也讓你全程操持,讓你有一天也累得跟爸一樣直不起腰!”致遠調侃。
“哎……”
“歎什麽?”
“晚上鬧洞房看我二哥二嫂好甜呀!今晚洞房花燭,月圓情滿,秋意正好,真替我哥高興!我回憶我們年輕時候也甜,後來不知為什麽竟也淡了。”桂英失落於自己的婚姻。
“我小時候見我爺爺奶奶從不同床,我一直以為他們天天吵架感情不睦,心想他們要分開過更好。後來長大了見仔仔他爺爺奶奶也是,我心想將來我結婚了我的婚姻絕對甜蜜,結果……哈哈!如果我告訴你,所有的婚姻走到最後都是無性無激情無新鮮感,你信嗎?”致遠笑問。
“不得不信,但是,不願相信。”
“這是動物的天性,動物發情期過後立馬回歸常態。人的激情放在一生中來看極其短暫,所以才有那麽多的作品謳歌愛情、那麽多的電視劇表演甜蜜,這不正是在滿足精神需求嘛。”
“女人把平淡歸結為男人,男人把平淡歸結為天性。”桂英大笑。
“兩人越熟悉、越親密越沒有吸引力,夫妻間越平等、越彼此獨立越沒有激情,也許是安全感趕走了愛情的魔力吧,最後大家都變成了被法律綁定的藍顏知己、酒肉哥們、人生戰友或同床室友,說浪漫點叫靈魂伴侶!”
“文人呐,可真會謅!”桂英笑著撞了下致遠肩膀。
“如果你知道咱倆有一天會這麽平淡,你還會嫁給我嗎?”致遠摟著妻子的肩膀笑問。
“如果有一天我想要精神出軌又想保住婚姻,你還會娶我嗎?”
“愛情是個美好的幻想,可惜婚姻不是。人生太長了,我又這麽無趣,真怕我讓你在婚姻裏感到孤單寂寞。還好,你是個天真的人,還好,我比我想象中的更愛你。”致遠直麵桂英笑道。
“我怕我老得太快,讓整天麵對新鮮麵孔的何老師感到一回頭——真磕磣!”
“我怕我滿足不了你對婚姻各種美好的追求、浪漫的期待。”
“我怕我野蠻暴躁的性子滿足不了你對溫柔鄉的向往。”
“我怕我快禿的腦門滿足不了你對帥哥每月定量的欣賞。”
“我怕我懂不了之乎者也讓你看輕我沒文化。”
“我怕我賺不了大錢讓你嫌棄我說我沒本事。”
……
這一夜,夫妻倆聊到月亮下山才在二樓樓板上幕天席地相擁而眠。
七巧七,月正圓,人雙好,秋鮮豔,人間滿。
馮家有淑女,馬家有二郎;管他新舊人,不妨好姻緣。
從這一天開始,王小賢與馮厚照成了馬家的人。從這一天開始,桂英一家成了馬家屯人的親戚;從這一天開始,老馬將卸下當家人的擔子。
七巧七,果最甜,秋最盛,酒最醇,良緣長。
八月二十六日婚後第二天,小賢六點起來開始打掃家裏,熟悉馬家的每個角落,待一家老小八點後陸續醒來時,家裏早潔淨齊整。新媳婦忙著給公公、嬸嬸們做婚後第一頓飯,老馬以廚房菜肉太多吃不完為由打電話叫玉池、津津和月娥過來幫忙,順便叫老人孩子們一起過來吃。興波興成即將動身離家、孩子們即將開學離家、自己也將赴粵離家,老馬舍不得,將眼下的團圓當成最後的告別。
晌午飯後,老馬安頓興盛小賢去娘家和馮村走回門,桂英則興致勃勃地要領著孩子們出去玩。回鄉客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孩子們展示自己故鄉的美,於是早早製定了遊玩的行程。
“我打算今天帶崽子們去鎮上的博物館、周邊的小景點參觀。”飯後,桂英癱在客廳裏跟父親說話。
“幾個娃兒?”
“仔仔漾漾必須去,其他的誰想去去唄!”
“那不得個大車?”老馬下巴往南一指。隻見院子裏一群娃娃嘰嘰喳喳,自家三個、弟兄家六個、曉星家一個,叫喊聲吵得巷裏雞狗也不安生。
“我正愁這個呢!也不是全部去,月娥說她這幾天押著鳳仙和丹青寫暑假作業呢!”
“興波興成跟你才哥三人都沒時間,我該歇了,一分鍾的活兒也幹不了了。”老馬推卸。
“你會開三輪嗎?”桂英轉頭問致遠。
“我不去!也不會!我在家照顧爸順便幹活!辦酒席借的東西不還嗎?客廳要還原,三隻狗在寄養,爸房間也得恢複原樣吧!”致遠拒絕。
“我倒有個人選,剛好滿足!”老馬朝桂英擠眼。
“誰?”
“他爸。”老馬用眼神指了指孩子堆裏站在牆角的鍾學成。
“誒呦!正好!他有大三輪,還能把梅梅帶來!行我去聯絡了。”
中午十二點,一切就緒後,桂英開著父親的小轎車,鍾理開著大三輪準備出發。第一站是出屯認識鄉野,沿途見著新事物桂英立馬抱著漾漾下車去看——芝麻杆、黃豆角、蘋果樹、西瓜蔓、小河、山坳、梯田、打麥場、華山峰、秦嶺影……午後在鎮上匆匆吃了午飯,桂英帶隊前往第二站——鎮博物館,在博物館裏孩子們見到了大荔花饃、同州梆子、同朝皮影、朝邑剪紙、大荔猿人遺址等曆史文物。下午四點以冰淇淋凍西瓜酸梅湯為餌,桂英帶著孩子們去看同洲湖、文殊塔、縣高中、隋文帝楊堅出生地紀念碑等景點。
晚上桂英領著九個孩子在縣裏吃地道的同州菜,飯後回來又是十點多了。桂英這天忙得拍了數百張照,單怕孩子們若幹年後忘記這裏。為何女人如此執迷地讓下一代記住故鄉,概是因她想銘記卻記不住吧。人忘了根,總歸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仔仔不識小麥,作為農二代桂英為此惆悵無比。
八月二十七日,曉星豆角采摘需要幫忙,桂英一早帶隊領著仔仔、厚照、明媚、明喜和漾漾前去相助。四畝黑豆好大一片,不幹農活的桂英到地兒一看也傻眼了。曉星讓雪梅領著四個同齡孩子去東邊一畝地摘,自己和桂英帶著學成漾漾在西邊采摘,鍾理來回收搬眾人摘好的豆角。桂英教了半個小時漾漾依然分辨不出生熟豆角,女人放棄了,直接將漾漾安置給雪梅了事。
“你倆不會複合了吧?”桂英一邊摘豆一邊偷看忙碌的鍾理。
曉星鼻子裏笑出一聲,緩緩解釋:“二十畝豆角一茬一茬地熟,我一個根本摘不過來。最近到處雇人——雇不來,垣上青壯年少,老人大都幹自己家活,小媳婦在家看孩子。實在沒法了,地不能耽擱呀!”
“嘖也是。瞅瞅!他跟在深圳天差地別,難怪我大老誇他勤快!真個殷勤,人也外向了是嗎?”
“是吧。”
“你倆要複合了……無論如何,對倆娃好。”桂英長歎。
曉星悶笑。
“如果沒有孩子,我想你早就決定了。之所以一直拖著,是因為你倆之間牽扯的太多了。過去二十年裏你倆共同經曆的買房開店、經濟困境、生活壓力、撫養小孩、幼小初高、梅梅上大學……婚姻有時根本不由心,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接下來學成中考高考、梅梅找工作考研、梅梅結婚生子、學成大學結婚生子……你倆之間分割得了嗎?他倆的每一步劇變都要你倆參與,哪怕他倆當了別人的父母你倆還是得參與!你沒聽老人說嘛,婚姻長久的秘密隻兩字——妥協!再短點兒——忍!也不是湊合過,是兩個人一起妥協。之前你的過度隱忍導致他家暴,現在你的過度逃離又導致他束手無策。”
曉星聽完這番話一歎,雙手叉腰環視田地四周,當她看到鍾理時鍾理正在遠處注視著她,深邃波折的眼神中該是藏了很多話,隻可惜他們之間隔著高原深穀。
天矮地長,白雲滾滾,綠田無疆。鍾理每天在遠方不同的角度頻繁地尋覓曉星的身影,她依然瘦弱,隻是不似曾經。她變了,變得原來越遠。鍾理始終在尋覓,尋覓中年以後人該為何而活,尋覓漂泊的心將因何而定,尋覓他在這世上曾丟失的珍寶。
中午四個大人帶著一群孩子去鎮上找小吃買雪糕,午後繼續回到大太陽地裏幹活。好在人多手快,一天時間四畝地這一輪熟好的豆角終於被摘完了。摘回的豆角去殼後馬上包裝,走最便宜的物流寄到深圳海吉星農批市場。從八月到十月,曉星隔三差五地去鎮上寄豆子——芸豆、黑豆、紅豆不限,市場裏的老街坊聽說她的豆子既飽滿又價廉,好些打來電話問情況。曉星這一年不僅將自家豆子賣個淨光,還幫親戚和鄰居以微高的市價賣了好幾噸,直至臘冬依然有人打電話問她要豆子。
這一天,馬家屯好些人聽說老村長要走了,紛紛過來探望,老馬倦了無心應付,帶著老黃去興才家蒙頭睡大覺。誰能想得到一個駐守小屯七十年的老頭忽然要決絕地離開屯裏,連老馬自己一時也接受不了這一點。
八月二十八日,桂英終於騰出時間帶著三個孩子去二哥的果園裏觀光。她一遍遍地教兒女認識掃帚草和刺蓬、玉米和高梁、李子樹和杏子樹,她蠻橫地拉著漾漾在黃牛邊、土坡下拍照,她要求三個孩子在不同背景下頻頻合照,她在果園裏為她兄妹倆拍各種扭捏的自拍照……馬桂英賣力地想讓兒女愛上馬家屯,無非是因自己深愛。
何致遠這幾天並不配合妻子的種種安排,他爭分奪秒地享受一個人在大田園的愜意時光。他一個人去鶯歌穀邊躺著看日落,他幹活幹累了靠著果樹寫詩,他躺在嶽父的躺椅上串聯嶽父的人生,他黃昏時坐在樓板房上瞭望各家煙火、聽各樣鳥叫、賞各式屋頂、記各類人聲……
小賢這幾天也特別忙。一來要給一家人做飯、跟馬家的嬸嬸姒娣熟絡,二來不想冷落馮家婆婆於是托興盛朝那邊送吃喝,三來眼下公公將隨小姑子離開,她千方百計地思量著送些什麽東西,每天晚上一有空便不停地幹針線活——給桂英兩口納鞋墊、給仔仔準備祛痘的偏方、給漾漾做小布袋糊風箏車碎花裙……鄉裏人格局小,秦粵間隔那麽遠,這一去好像離別不見似的。
同樣忙碌的還有老馬。睡了兩天攢了些精神,老馬這天開始處理自己的東西。陳年衣服、獲獎獎杯、錦旗牌匾大多扔掉,能穿的鞋襪衣褲留給興盛,不好不壞的家居物件誰愛給誰,值錢的東西能帶帶走帶不走的分給侄、兒、女婿。小轎車送了馬興成,老電腦搬到了興波家,收藏的書本、字畫、報紙、郵票、舊幣、文件全給了致遠,當村長保留的文件資料通通給了馬保山,騰出的箱子櫃子桌椅送了兩家堂親,唱戲的板胡、梆子、鑔子、嗩呐送了馮老弟,老相機、收音機、老子銅像、領袖雕像、筆墨紙硯等留給厚照,佛像、花瓶、屏風、木盒送了興盛兩嬸,手表、石雕、銅鎖、銅錢給了仔仔,這小半輩子在各地買的紀念品、吉祥物均分了家裏的小孩,自己的三隻狗留給興盛照看,剩下的東西任人挑。桂英要了他所有的舊煙袋、茶壺和老相片,家裏的十來個祖宗牌位興才討了去,佛珠、扇子、茶葉、煙葉、藥片、藏酒和所有證件老馬自己帶走。
八月二十九日,老馬繼續送東西扔東西,桂英和二哥帶著孩子們去走幾家重要親戚,致遠照舊躺在搖椅上享受天地之無界鄉村之靜謐,小賢忙著準備五口人明天路上吃的幹糧、製作幾人備用的棉布口罩。
下午老馬將仔仔喊了回來,揚言要他辦個事兒,實則是帶著仔仔去興邦墳上燒紙。仔仔這次格外配合,燒紙、跪拜、祭酒全程沉默,祭完舅舅少年按照爺爺的吩咐用鐵鍁清理墳上長的雜草。
“這才多久草長這麽高!”
“九個月咯!”老馬站在遠處望著兒墳上的濃密野草,驀地心酸潸然淚下。
“這什麽草呀?”仔仔見爺爺哽咽忙岔開話題。
“管他呢!把根拔掉,不除根一下雨蹭地又出來了!”老馬兩手背後踱到遠處瞭望鶯歌穀,不防備大淚早染濕了胸前的衣服。
仔仔使勁清理完墳頭,然後拎著工具去找爺爺:“爺爺還有什麽要做的?”
“這兒有一彈弓,你把它放你大舅墓碑下埋好。”老馬說完從褲兜裏掏出一不新不舊的彈弓來。
仔仔放下鐵鍁鐮刀,接了彈弓左右打量,然後規矩地照辦。十來分鍾後爺倆在小徑碰頭,最後各自拎著工具回家。
“為什麽放一個彈弓?”半路上少年小心翼翼地問。
“因為你大舅小時候特喜歡玩彈弓,特別喜歡,拿它打麻雀、打老鴉、打蛇、打果子……爺嫌他不好好念書,把他的彈弓子彈全毀了——砸了!他自己偷偷或買或做了好幾回,我但凡見著二話不說毀個徹底!”
“哦……爺爺你是後悔嗎?”
“嗬!爺常假設呀,如果一直讓他耍彈弓,說不定你大舅是個搞射擊或射箭的好把勢,說不定早參加奧運會了呢!”
“這話我要說給我媽聽!”
“別告訴她。”
“行,你放心,我不說。”
最後這一晚,村裏來送行的人一波又一波,客廳擠得水泄不通,甚至晚上十點還有人上門前來告別的。最後一晚在屯裏睡覺,不巧這晚淩晨一點多漾漾被大蟑螂咬紅一片,小孩哭鬧著醒來了,老馬氣不打一出來,大半夜找來家裏的藥管子在空蕩蕩的房子裏殺蟲,動靜之大吵醒了一家八口。桂英穿著睡衣也來看動靜,一見這場景直接開嗓。
“大晚上打農藥你這整哪出呀?有必要嗎?抹點消炎藥不行嗎!”
老馬背著大管子回頭木訥地望著老三,遲遲答不出一個字來。致遠見狀趕緊過去調節,興盛慢慢卸下父親肩上的藥管子,小賢幫漾漾抹了藥重新蓋好,仔仔和厚照重回房裏睡覺,一切恢複原狀,老馬卻再也睡不著了。是的,何必大動幹戈,老馬一夜想不通。
八月三十日一早全家五點全醒,曉星、鍾理帶著兒女也早早趕來送行,興才拎著大茶缸過來,興成早把車開在黎明前的門口等候,兩個嬸嬸抹著淚踩著夜色推門。臨近七點諸事就緒,出門前老馬魂不守舍地叫來興盛訓話。
“炕上那大藍箱子裏全是你媽和我的東西,誰也不能碰!看好這箱子,將來把那些東西全給我陪葬!”
興盛受驚,頻頻點頭。
“你一頓吃的比我還多,說啥陪葬呢!你看我伯這人搞笑不?”馬興才在旁調侃。
“記住!誰都不能碰!”老馬又衝兒子伸食指威脅。
“這是藏著金條嗎?還是說裏麵壓著幾十萬?”興才說完眾人又笑。
“我早翻了,你那破東西誰稀罕?”桂英開解,箱子裏不過是父親為自己準備的壽衣和陪葬品罷了。
老馬拉下臉再無話。
很快一排車子紛紛啟動,屯裏人聽見動靜衣衫不整地開門出來,老馬表情僵硬地朝街坊點頭微笑,村人送別的神情也有點酸,老村長在酸酸的眼神中隨著隊伍離開了馬家屯。半個小時後二三十人開著各種車到了大荔高鐵站,男人們搬東西、女人們七嘴八舌、小孩們不知傷感,人多得讓這場離別看起來有點雜亂。很快,老馬消失在了這片土地上。
第二天老馬撂下諸事,專門在家訓練老黃。二黃死後家裏還有三隻狗,三狗性情不一,大黃調皮活潑是個大憨子,三黃愛叫愛咬是敗家子,老黃十二歲了老態龍鍾跟牛似的整日癱臥。老馬思來想去,唯有老黃靠得住。
早年訓練老黃時常用一隻老布鞋,老馬翻箱倒櫃花了兩小時才把那隻僅剩鞋底的破鞋找了出來,老黃一聞舊物十分興奮。老馬頻將鞋底扔向漾漾,老黃撲騰著從漾漾身邊叼回鞋子給老馬,如此反複練了三天,直到漾漾拿著鞋底老黃圍著漾漾去搶鞋才罷休。八月十五號晚上,老馬為漾漾做了個小背包,包裏隻容得下一隻鞋底。從此之後,漾漾走到哪裏鞋底背到哪裏,老黃也跟到哪裏。一小人一老狗形影不離,惹得屯裏人又來看熱鬧。老馬為獎勵老黃,每天晚上煮了肉叫漾漾親手喂給老黃。
八月十七號黃昏老馬回到屯裏,原等老黃跟漾漾歸來不巧等到一通冷門電話。是馬俊傑從廣東打來的,說他父親前天去世,昨天火葬後今天坐飛機回來埋骨灰。老馬聽說天民也走了,一時心中戚戚,聯想年初去世的鍾能,大概猜到了自己的結局。大晚上正悲哀間,桂英也來電話報告此事,另說她公司老總也於一周前在醫院病逝。老馬至今猶記得那個步伐矯健聲音鏗鏘的老錢,隻可惜一次相見再聞竟是死訊。
這一夜漾漾睡在身邊,老馬卻連連撫摸蒼老遲緩的老黃。
晚秋落葉隨意沉浮,初春小草隨心破土,物各有疇,人各有命。
《菜根譚》雲:人之有生也,如太倉之粒米,如灼目之電光,如懸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樂?如何看他不破而懷貪生之慮?如何看他不重而貽虛生之羞?
浩瀚曆史,渺茫英雄,到底何歸?開國的嬴政、李淵、朱元璋,持柄的郭子儀、於謙、曾國藩,修政的魏征、範仲淹、張居正,開創的唐玄奘、鄭和、李時珍……斯人如今安在?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藝術家、大作家如今安在?那富可敵國的人、權傾朝野的人、子孫滿堂的人如今安在?
笑春花墮入流水,歎秋葉翻覆隨風。
馬建國生自絕望的時代,也曾想超越時代,如今身處這個時代,他被時代甩在末尾。越想捉弄時代的反倒被時代摧殘得越苦。時代背離老馬的向往,現實叛離老馬的期望,社會背叛了老馬曾為之奮鬥的好願景。既然凡人永遠追不上時代、改變不了時代,那不妨主動地避開時代吧,留一番沉潛幽靜也好。
人活這一生,不過是為了完成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伊尹、百裏奚、伍子胥成功了,袁鐵生、樊偉成、鍾能也成功了。被千古流傳也好、被百年唾罵也罷,被埋沒也好、被扭曲也罷,不過是一個故事,一個故事而已。凡人必死,凡人永存,命在生死之間,名在生死之外。
即便自己說服了自己,老馬依然絕望和失落。如果人生不死,他會奢望什麽呢?在享受幸福之後,他也許會想窺探,窺探天地的秘密,在洞悉秘密之後自我隕落,像秋葉一般自由。可歎幸福何其難得何其寬泛,有人視財富為幸福,有人視激情為幸福,有人視真理為幸福,七旬老翁卻視今天為幸福。
彈琴的伯牙、寫辭的屈原、畫畫的梵高、天才圖靈、美人夢露、哲人休謨……在死神麵前,如何死去、何時死去也是個問題。老馬常惱自己思慮過度,也許像鍾能那樣猝然離開是種幸運,像鐵生、天民、老錢那樣浪費多年在地獄門口跟人討價還價是否可憐可悲,畢竟人終有一死。出身、疾病、衰老、貧窮、平庸、脆弱、失敗、頹廢、無用、無能、厄運……這世間惹人悲傷的事情太多太多,該不該在晚年以後反反複複地思考這個事兒,是個問題。
人生自古一場夢,夢到天涯睡獅醒。踏平世間坎坷路,一路走來太從容。
自生自死,自厚自薄,自強自弱。人胥知生之樂,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憊,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惡,未知死之息也。老馬翻了個身,麵朝四爪長牙的漾漾。嘴邊許還有毛杏的酸甜、蒿芽的軟嫩、槐花的芬芳,眼裏許還有他拉犁翻過的地、洛河邊的老柳、鶯歌穀青紅正好的酸棗……
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長作伴。哪裏讓心醇和,便在哪裏生活。哪裏讓人幸福,便在哪裏終了。老馬深夜沉思,也該是時候想明白了。
老錢總去世以後,南安集團陷入行業熱議,一時謠言四起。李玉冰將深愛和悲傷埋在心底,為穩定人心每日來公司坐班,老錢獨子錢本富得以專心在家籌辦喪事,接待行業老總、公司高層的頻繁吊唁或慰問。李玉冰本是伴侶卻在這時消失不見,選擇幕後支持,不可不謂心胸寬廣。
疫情封閉、經濟倒退加之老錢去世,南安集團無意遭受了公司成立二十五年以來最冷的寒冬。先是五十二歲的蔣民義離開南安去了一家做安全技術的創業公司當公關總監,聽說年薪是南安的三倍。接著是總管行業協會的張夏張總帶著手裏的客戶資源去了一家上市公司做業務副總,年薪百萬。十月底joden高薪請來的鮑衝以沒有發展前景為由跳到一家外企從頭開始。年底海外部、業務部、眾城會、協會部皆出現了大量員工離職。
錢本富這時才看清公司人才的聚合源於父親而非自己,他開始緩和自己對李總的態度,暗中感激李總在父親去世前後對公司的無私支持。奈何大勢已去,人才的流動多半因待遇不足。南安集團作為行業媒介、技術展覽的公司在眼下的疫情中根本無計可施,下半年的安科展、眾城會依然無法開辦。人們以為疫情隻是持續一段時間,誰知這場瘟疫耗了整個世界好多年,會展行業幾乎大洗牌。
所有員工皆盯著李玉冰。人們以自己期待的方式去編排這個美貌的女人,認為她應該哭泣、分心、悲不自勝、去奪家產……可惜沒有。李玉冰異常冷靜,老錢走後她與往日辦公並無區別。也許是因她失去過一次丈夫,也許是她早料到忙碌應酬的老錢這一天會早點來,所以局中人的她好像沒事人一般。人類表現悲傷的方式不盡相同,不是所有的悲傷都是女演員的嚎啕大哭,當李玉冰切身體會到被愛人如此拋棄無法承受時,那已是一年之後了。
馬桂英從沒有去安慰李姐,她深知不合時宜地安慰更像是一種騷擾或二次揭疤。見李姐鎮靜公司穩定,她料自己亦將安然無恙。八月二十二號,馬經理決定請光年假帶家人回屯參加二哥的婚禮。
風塵仆仆一日顛簸,二十三日晚上十點多一家三口被老父親開車接回屯裏。一回家三人爭先去看漾漾,此時漾漾早睡,睡著後淩亂的模樣根本掩飾不了她村姑的日常。紮著的頭發斜到北坡,小背心被三黃咬破,花內褲掉的線一米多長,脖子上條條黑線,劉海一看便知是老村長用大剪刀隨便剪的。
“我的天!腳底這麽黑!”仔仔指著妹妹的腳丫子恥笑。
“哎呀這頭發……咋曬成這樣?嘖這脖子!”桂英不可思議不敢觸摸。
“屯裏日頭大!這還天天洗呢,走哪家洗哪家!”老馬拍著褲腿解釋。
“是夠髒的!這指甲縫、脖子上哈哈!”致遠連笑不止。
三人怎麽逗漾漾也不醒,仔仔樂不可支,拍了好些妹妹的醜照發了朋友圈,這下大家皆知他們一家回來了。
看完漾漾各自找地方睡覺,致遠睡在興盛房裏,仔仔跟爺爺睡一屋,桂英倔強地睡在自己房間。這將是她最後一晚在自己閨房裏睡,雖家具牆麵早與往時不同,自己的舊衣服、小箱子、花被褥也被父親扔光,但她依然倔強地認為這間房子截至此刻還是自己的。巨大的希望、歡喜與感傷同時騷擾著她,這一夜三妹睡得唉聲歎氣。
二十四號一早,一家人熱鬧非凡地準備去送彩禮。曉星帶兒女早早扣門來看桂英,大人們忙著準備婚事,雪梅見沒人管漾漾於是熟練地為妹妹穿衣梳發。中午十一點,鞭炮一聲響,馬家人派了五輛車滿載人和禮前往馮村。到了馮村後大人們擠在小賢家院裏沸沸揚揚,一群孩子躲在後院菜地裏相識、相遇或重逢。
仔仔與厚照彼此傳聞許久,今日見麵多少詫異。馮厚照穿著桂英買的衣服與城市小孩別無二致,隻是臉上長年曬出的紅與眸中積攢的鈍無法掩飾,明明客人們在他家,他卻羞得如同客人。仔仔穿著光鮮發型精致麵色白亮,戴的裝的拿的無不顯露品質,可極瘦微矮的身材讓他稍顯尷尬,好在嘴角的笑容、言談的幽默、雙眼的自信讓他成為眾人的中心。倒是雪梅,厚照初見驚為天人,遙見女孩氣質內斂身姿窈窕,紅唇細長、白齒如雪、兩眼流光,一襲學生裙、兩隻小白鞋,馬尾辮高高垂下、一雙玉腕通透白淨。
大姐姐雪梅斷斷續續地詢問兩人的高二生活,漾漾叫跳著肆意挑釁兩個笨哥哥,仔仔見她太皮伸手要打她屁股,搗蛋鬼反倒被厚照哥哥拉住保護。
“那是小麥嗎?”幾人正聊著,仔仔忽指著牆角一叢野草問,一群孩子好奇紛紛移了過去。
“好像是誒!”雪梅也沒見過麥子,蹲下來摸著野草搶答。
當兩人回頭望向厚照求解時,厚照正掉著下巴望著兩人。原來世上還有人不識小麥,厚照瞠目結舌的表情久久收不回。
“這是野麥——草!你們……你們不認識麥子嗎?”馮厚照故作鎮靜平穩。
“見過,課本上!”仔仔哈哈大笑。
“我們第一次回來,回來時小麥已經收割了呀。”雪梅神情淡然語音上揚。
厚照哼笑道:“我還是第一次見不認識小麥的人。”
雪梅也笑言:“我之前在豆子地裏也認錯過一次,我媽說那是麥冬,開的花很漂亮,葉子跟小麥很像。”
“小麥的花很小,不注意看不見!”厚照補充。
“什麽顏色?紅的紫色?”仔仔好奇。
“不是!白的、淺黃的,花很小,比蠅子翅膀還小!”
“什麽是蠅子?”仔仔仰頭問。
“蒼——蠅!”雪梅回頭笑話仔仔。
三少年兩小孩正聚在雜草邊閑聊,忽院門口有人喊他們搬東西。原來是要送彩禮了,院裏再次喧嘩起來。仔仔厚照等人跟著長輩去車裏搬東西,外麵在搬裏麵在送。
“好家夥!八萬八的彩禮!瞅瞅!掂量掂量!”馮二爺在親戚堆裏提著一遝現金吆喝,眾人指指點點眯著眼,豔羨的微表情各式各樣,起哄和掌聲久久未歇。
“這啥?這啥呀?”半晌,大媒人馮世淵抱一盒子問。
“電腦!給娃兒的!”老馬提示。
“來來來厚照,你爺爺送你的電腦!這下上大學不用操心這個啦!”馮世淵在人群中衝著厚照高喊。
馮厚照麵紅耳赤,猶豫間被親戚長輩們推搡著接下電腦。他驚為金銀財寶的東西在仔仔雪梅眼中不過是普通文具一般的存在。
“是他姑送的!”老馬糾正。
“哦哦是他姑送的,謝謝他姑!來厚照說個謝謝!”厚照於是脹紅著臉朝仔仔媽媽說了聲——“謝謝姑。”桂英樂得霎時間如公雞叫。
“他姑父也送了!”老馬提示流程。
“來來來人家姑父也送了東西,瞅瞅是啥!誒呦喂書呀!人家姑父是深圳的老師!當老師的!文化人呐!”
馮世淵接過套書朝周圍人解釋,轉頭把那遝書交給厚照。厚照低頭瞄了瞄,見書名有《論語》、《道德情操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還有一套四大名著的精美叢書。馮厚照抬頭去尋那個他將稱之為姑父的人,何致遠也朝這個跟兒子一般大的少年點頭示意。
“這是他表弟送的耳機!”老馬從一堆東西裏撿出個白色盒子交代。
“誒呦還是送厚照的!一個耳機!這是姑家兒子送的,你們認識了吧?趕明兒啊,你這個表哥也送個啥玩意給人家!看人家喜歡啥吃的喝的,咱可別跌娘家人的份兒!”
馮世淵送了耳機,厚照連連點頭,尋找仔仔時仔仔正在門前搬彩禮。漾漾在大哥哥邊上伸手去搶新東西,桂英頻頻打手嗬止。
送完彩禮親戚們在娘家這邊吃酒席,眾人落座,正好五桌。下午散場後老馬匆匆回家準備明日婚宴,興才弟兄、媳婦們連同女婿致遠紛紛在家裏幫忙,桂英卻領著新娘子和孩子們去鎮上吃喝玩樂。桂英吩咐雪梅照看好四個孩子,自己則請嫂子和曉星去鎮上最好的理發館做頭發、去美甲店做指甲。
雪梅從姨姨那兒領了零花錢,先帶著小屁孩們去買冰棍吃西瓜,接著五人一排頂著大太陽去鎮上的溜冰場溜冰,溜完冰玩鎮上的遊戲機,玩完遊戲去厚照所在的鎮高中參觀。仔仔皺眉踏入馮厚照就讀的高中,發現同是高中這裏的學校校門如此低矮簡陋,平平無奇的教學樓、磨損斷裂的地板磚、停放自行車的土地、從未見過的綠玻璃、年久腐蝕的小瓷片、鎖不上門的教室、浮著塵埃的舊味……漾漾一見超級超級粗的大樹跑去抱樹,學成指著沒見過的老柏樹朝姐姐嗯啊提示,厚照卻在偷偷觀察參觀他學校的同齡人。
“這學校多少年了?”仔仔皺著眉咧著嘴問。
“六七十年吧!”
“哇哦!我說嘛這麽破!我還是第一次見這麽原始的校門,在深圳從沒見過!”仔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雪梅見厚照羞慚幫腔道:“你們中學的曆史竟然跟我們大學的曆史一樣悠久!”
“深圳絕對沒有這麽悠久的學校!”仔仔笑朝梅梅姐瞪眼。
“因為特區才四十年對吧?”雪梅會意一笑。
見厚照尷尬,雪梅又說:“仔仔,你知道你媽媽跟我媽媽在哪兒上的中學?”
“這裏?不會吧!”少年驚得分裂。
“不是這兒是哪兒?”
“啊?怎麽感覺像穿越曆史一樣!”
……
晚上桂英帶孩子們吃完小吃,一夥人去唱歌,唱完歌去洗浴中心泡澡。晚上十一點,興盛接小賢母子回馮村,小賢以顧慮彩禮丟失為由強硬讓興盛把八萬八現金及電腦等搬回屯裏。老馬從鎮上將桂英等人拉回屯裏時發現彩禮兜了一圈重回自己的小金櫃,一晚上在被窩裏偷樂。
這一夜,桂英和曉星睡在頂樓笑談往事,雪梅和仔仔睡在各自的媽媽身邊看馬家屯屋脊的棱角、起伏的樹影、浩瀚的星星、朦朧的月暈……聽媽媽的故事、蛐蛐的小調、鄰人的鼾聲……
八月二十五日大婚,一早家裏擠滿來客。多年未走動的桂英忙著跟父親接客,致遠跟著興成為遠來的長輩們發煙倒茶,興波分派執事人幹活,興才在後廚催促婦女和廚子,一身西裝的興盛一見來客便從小簍裏抓把瓜子糖分發。曉星在小賢那邊幫忙化妝穿衣,雪梅打扮學成和漾漾做花童,所有人被分派了重重任務,除過睡神。
仔仔早上六點被喊醒,壓根沒睡夠的他見家裏人多沒人注意,抱著涼席單子躲到二樓的雜貨房裏戴著隔音耳塞接著睡。十點多少年睡醒後,一下樓整個人驚呆了。賓客如雲,滿堂喧嘩,煙氣繚繞,樂聲響徹滿屯。
下了樓梯先看到後院做好的酒席菜擺了好幾米長,餓壞的少年忍不住從盤裏偷了好幾條肉片吃,味道真不賴。出了後院見所有的房子皆貼著黑字紅紙,上寫“禮房”、“執事房”、“樂人房”等字樣。經過人擠人的廚房到了二舅房間,房門口貼著紅對聯掛著紅紗簾,仔仔掀開一看好個亮眼的大紅——紅床單、紅帷帳、紅氣球、紅喜字、紅花瓣……
“土死了!”
少年怕被紅瞎眼,不屑地穿過人群去到媽媽口中的她的房間。裏麵幾個堂舅正在商量事情,一會笑一會吵,酒味衝天煙氣彌漫。少年看了幾眼房中裝飾,立刻認出這間房子將是厚照的,打望時不防備後腦勺被人拍打一下。
“誰呀——”仔仔捂著腦門怒氣衝衝,轉頭見是爸爸瞬間銷聲。
“趕緊把頭發理一下,跟個瘋子似的!等會兒人家去接新娘子,你也跟去看看怎麽回事!”致遠說完無奈地幫兒子整理蓬發。
“我去哪兒整呀?這黑壓壓好幾百人擠得我都沒地方洗臉!”
“濕巾擦擦行了!穿著球服露著肩膀去厚照家太怪了!趕緊換衣服去!”何致遠說完將兒子朝嶽父房方向推了一下。
“我早飯還沒吃呢!”仔仔一回頭爸爸早消失在人海。
離開厚照房間後是大舅房間,少年掀門簾偷窺,見房裏高高低低擺滿了傳說中的花饅頭——捏成紅花、金魚、龍鳳、喜字的,空地裏站著三五陌生女人和小孩在笑聊。擠開人群少年去爺爺房裏找衣服,掀開簾子一看,好家夥一屋子十來人全是老掉牙的。仔仔環視一幫坐姿費解、神態可怖、比爺爺還老的老怪物,一幫耳聾眼花、發禿齒豁、穿著複古的老怪物也集中眼力打量仔仔。在眼神的較量中,仔仔緩緩走向爺爺的衣櫃,從衣櫃的行李箱翻找自己的衣服。一屋子陌生人去哪兒換衣服,少年害羞不方便脫,拎著衣服皺著眉左顧右盼。
“尼走在紮爾換吧(你就在這兒換吧)!”其中一老太看破後說。
“啥?”仔仔抻著脖子聽不懂。
“賊炸還!”老人方言濃重。
“啥?”
“賊炸還!”
“啥?”
“賊炸還!”
“啊呃……”
一番努力,年歲差了七十年的老小無法溝通。正巧此時桂英抱著一遝東西闖了進來,見兒子也在忙拉他喊人:“叫舅婆!這是你外婆的嫂子!”
“外婆的嫂子?”仔仔的腦花繞不過彎。
“這叫姥姥吧!這是你……爺爺的……你外公的小舅媽!”
“姥姥(方言稱謂,四代以上無論男女統稱姥姥)。”仔仔放棄思考。
“這是你外公的……的……的表哥,叫爺爺!”
“爺爺。”
“這是你外公舅舅家的……叫奶奶。”
“奶奶。”
“叫姥姥!這是你外公的小姑、堂姑!”
……
喊完一群老怪物,一身大紅裙的桂英三下五除二幫兒子換了衣服,轉身匆匆離開。仔仔受不了一群老怪物的死之凝視,帶好自己的東西出了爺爺房間。爺爺房間外被布置成大堂,堂上掛起紅色背景布,背景布下的桌子鋪著大紅桌布,桌布上放著天地神之牌位以及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四盤堅果,堅果外是一排五色水果兩束鮮花。從大堂、到家門口、到門前路、到村頭,幹道上鋪滿了紅地毯,金黃的喜字、龍鳳畫貼得處處皆是,走門戶、看熱鬧的屯裏人擠得小巷水泄不通。
仔仔從未見過如此大規模的農村人,正看得出神忽震天的鞭炮嘩啦響起,奇怪又熟悉的樂器霎時奏起,大喇叭裏有人用爺爺那般的腔調開始講話。少年擠出人群高抬下巴到處搜索,除了大濃妝高聲喊豪放笑的媽媽,除了人群中一身掛紅綢的新郎——二舅,剩下全是烏泱泱帶煙味的屯裏人。“奇怪!睡了一覺他們去哪了?”一睜眼漾漾、梅梅姐、姨姨和學成全部不見。少年踮腳尋覓間竟看到了鍾理叔叔,奈何鞭炮聲太大中間人太多擠不過去。
沒多久巷裏緩緩開來七八輛小車,桂英和嫂子弟媳們挨個給車頭貼喜字紅花、綁壓轎紅綢。完事後老馬開始招手點人頭,點了大半小時,仔仔最後從大喇叭裏聽到爺爺在喚他,於是奮力鑽過人群擠到爺爺眼前,未及開口仔仔被爺爺一把推進車裏。沒多久前方鳴鑼開道車子慢慢啟動,鞭炮聲足足響了幾十分鍾。小車駛出馬家屯之後耳朵稍稍清靜,少年還沒緩過神來,沒多久鞭炮聲再次響起,這次響得更久更亮。
下車時天地一換,原來是到了馮厚照家門口。人群熙攘窸窣,看熱鬧的馮村人站得高高低低好似油畫,二舅及所有接親的人被一群陌生人堵在門口。媽媽舉著一遝紅包和堵門的陌生人談判,每給出一個紅包媽媽拉著二舅朝厚照家門口走近幾米,如此過五關斬六將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仔仔終於跟著人流擠進了厚照家院裏。又一番鬧騰之後,媽媽拉著二舅闖進了房間,仔仔進去偷看,原來是二舅給舅媽穿新鞋子。穿完小紅鞋厚照媽媽下了炕,新人一起向厚照奶奶跪拜獻茶,老人哭著給他們端來一碗甜酒湯圓,說了一番祝福,最後為二舅媽披上紅蓋頭。接著二舅將舅媽一把抱起,踩著紅紙出了房門,在眾人的喝彩中二舅穿過人群徑直將新娘抱上車。
堂舅們見新娘子上了車,一眾人開始抬嫁妝,仔仔跟在爸爸後麵也開始搬——新被子、新衣服、新家具……嫁妝搬完後花炮聲又起,瞬時所有接親的、送親的開始紛紛掉頭往門外走,到了門外又是兩幫人談判、送紅包、鬧新郎、放喜炮……不知過了多久,爺爺又開始舉著喇叭喊人頭,不過這次喊的人名裏多了仔仔熟悉的人。五人位的小轎車硬生生被爺爺塞了八個人,仔仔抱著妹妹,梅梅姐坐姨姨腿上,學成坐馮厚照腿上。
又不知顛簸了多久,車停了,仔仔一下車再次回到爺爺家巷口。這次人更多,僅巷子裏看熱鬧的打眼一望比學校演唱會的陣仗還壯觀。十幾輛小車鳴笛開走,最後新娘子在矚目中披著紅蓋頭下了轎,媽媽從人群中接過一盆水,二舅為舅媽洗了雙手。全程鞭炮不絕,自樂班賣力吹拉,沒多久一群穿紅裙的女人在堂上跳舞表演。表演結束後一對新人拜天拜地拜爺爺,拜完堂在歡呼中二舅掀開新娘的蓋頭,繼而兩人獻茶、改口、喝交杯酒。喝完酒喧嚷中馮厚照被人拉著上了堂中央,也對著爺爺下跪磕頭改口,爺爺給了紅包、含淚說了幾句,接著厚照被人拉到二舅跟前說要下跪叫爸爸,二舅嚇得語無倫次媽媽上前大手一揮。
“叫啥爸爸!你們這些老不死的可不能仗著輩分胡鬧!叫聲叔叔就好,以後日子長著呢,別淨看笑話!”
媽媽一把將厚照拉到一邊,人群中的少年朝滿臉通紅的二舅喊了聲叔敬了一杯酒,二舅含淚接過酒一飲而下,然後顫抖著掏出紅包給了厚照。
接下來是拍全家福,爺爺又開始舉著喇叭訓斥似的喊人頭。先是以新人為主的拍照,仔仔與厚照蹲在爺爺膝邊,爺爺抱著漾漾,爺爺左邊是二舅舅媽,爺爺右邊是媽媽爸爸。自家人拍了幾輪以後是大家族拍照,爺爺和兩個外婆坐中間,媽媽的兄弟姐妹、嫂子姐夫站在後麵,仔仔跟明媚、明喜等九個小孩蹲成一排。
新人拍完照之後各家單獨拍,二舅舅媽在簇擁中進了婚房。此時人流分成三撥,一撥年輕人擠到婚房裏鬧洞房,一撥老親戚開始吃正席,一波在爺爺的吆喝中被請來拍照。仔仔跟隨媽媽去看鬧洞房,好家夥!小婚房裏裏外外擠了百十號人,仔仔這矮個頭瘦猴子根本看不見。
一整天沒吃東西少年饑餓難耐,於是掉頭去吃席。爺爺客廳外的大圓桌擺了數十張,巷裏好長一段一半是路一半是桌椅酒席。找到二外婆後仔仔擠在二外婆身邊大口吃菜。先是十一盤涼菜,涼菜完了一盤一盤西餐似的上熱菜,不知上了多少道,每道皆是不認識沒吃過的秦菜。沒想到村裏麵也藏著此等佳肴,仔仔對馬家屯瞬間刮目相看。
宴席吃了兩小時半,九點多親戚們在三堂舅的恭送中紛紛離開,十點多在五(堂)舅的感謝中屯裏人也陸續回家。十一點後家裏隻剩下自己人了,可幾家人加起來也有三十多。午夜前鍾理叔叔帶走了雪梅姐姐,二外婆和三外婆又帶走了一大幫人,幾個舅媽在後廚收拾,爺爺此刻終於得空坐在堂上抽煙補勁。
“前陣子……前陣子說親、定親我沒招呼你,婚事也沒叫你摻和,是我的錯。現在你這輩兒該沒啥大事了,我這輩兒呢倒有個事兒。”爺爺有氣無力地衝三舅說。
“啥事兒?”馬興才端著茶缸瞪眼問。
“我啊,要走咧!給英英看娃兒去!倘再回來,怕是躺著咯!才啊,我的事兒就靠你主持咧!”老馬用食指有力地戳著胸脯。
馬興才愣了半晌才反應過來大伯的意思,原本不平,隻剩歎息。
“今天結婚呢說這幹嘛!有毛病吧!不怕不吉利嗎?一把年紀說這喪氣話是老糊塗了吧……”原本坐在椅子上準備發朋友圈的馬桂英一聽這話,僵了幾秒,一出口全是氣,女人承受不住,又是罵罵咧咧又是踢凳子,最後氣呼呼離開了客廳。
老馬抽著煙閉眼吐氣,仔仔、厚照與明媚麵麵相覷,馬興才捂著茶缸默不作聲。
“你放心!不差你的事兒!我給你整得風風光光當喜事過!”良久,興才允諾。
“人老了,年輕時三天不睡覺也沒事,現在……這一個喜事辦得我呀得休息一個月。”老馬喘息。
“爸你剛好在深圳歇歇。”邊上的何致遠雙手抱胸安慰嶽父。
一陣沉默,老馬衝仔仔開玩笑:“仔兒,我聽人說你連麥和草都分不清,是真是假?”
眾人一陣輕笑。
“我又沒見過!那倆長得賊像!”仔仔急忙解釋。
“嗬長得像!”馬成才哼笑著搖搖頭,端著茶缸領著明媚回去了。
“在垣上、在西北、在整個北方,沒人能認錯麥子!哪怕一兩歲的娃兒!你認不清沒關係,爺知你沒見過,跟農村人去城裏看不懂紅綠燈不會坐電梯一樣,不羞恥!”老馬喘了幾下忙低頭抽煙。
“厚照啊爺問個問題——你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話在理不?”
厚照猶疑地點了下頭。
“當家……哎這話從哪兒說起呀!你比仔仔早些懂得麥子、牛羊、生計,但仔兒呢比你早些會點外賣、玩網購、吃喝玩,會賺錢不叫當家,會花錢也不叫敗家,都算能耐,談不上早熟晚睡。倒是這城裏娃兒呀他會交朋友、通人情世故,這一點村裏娃比不了、學得慢。時代變了,現代人有一套交往邏輯社交規矩,農村人不進城混個幾年——學不會!仔兒的毛病爺去了廣東慢慢教,至於你呐沒人教要多領悟,你媽你奶或你叔淨是村裏人,他們的經驗幫不了你!記住——幫不了!這是爺要告訴你的,往後你班裏有那城裏娃兒,你得留心觀察,學習人家身上的優點,不要不了解還抵觸敵對。”
“嗯。”厚照點頭。
“你倆同年生,出身有差別,跟那甄寶玉賈寶玉一樣,都是少年才俊、沾點小親,今兒能坐一處聽爺嘮叨,說明你倆有緣。賈寶玉享盡繁華早早夭折,甄寶玉中了科舉重振家業,人生沉沉浮浮,少年好、青年好不代表中年好、老年也好,誰知你倆造化怎樣,還得看個人命運。往後成不了弟兄,多少算個朋友,珍惜這造化,該出手時不要猶豫!一個繼孫一個外孫,爺對你倆一視同仁,看看爺爺死的那天你倆誰高誰低。”老馬綿綿地朝兩少年說完,僵硬地扶著強回了房間。
致遠一聲歎去尋桂英,兩少年對望無言,坐在空蕩蕩的屋脊下陷入沉思。老馬回房後見學成和漾漾早已熟睡,自己也靠邊躺了下來。這一世,大事已了,該睡了。
曉星見兒子有了托付,自己趁夜色義無反顧地去找康鴻鈞。今夜鬧洞房的主力也有她,眼見一對新人在人群的祝福中開啟一段嶄新人生,作為女人曉星何其羨慕。人總要在周折多年以後才明白婚禮的意義和價值。
飲食男女許久未見,在燭光中又是一番激烈纏綿。如此轟轟烈烈,好像告別一般。鴻鈞那希臘男神一般的健碩體魄、俊朗長相曉星這一生許是也忘不了了。回歸現實的女人總禁不住一遍遍回憶他們每一次的雲雨之歡,如同夢幻,難以置信。
“累了吧?”何致遠午夜後在二樓的角落找到了妻子。
“還行。”
“從沒見你這麽激動過,今天累壞了吧?”
“我從來也不知婚禮有什麽意義,不知過生日、畢業典禮、企業周年慶有何實際價值,今天好像明白過來了,明白這一番周折並非形式主義。”
“是不是給你二哥辦婚禮比自己的還記憶深刻?”
“是!”
“將來仔仔的婚禮也讓你全程操持,讓你有一天也累得跟爸一樣直不起腰!”致遠調侃。
“哎……”
“歎什麽?”
“晚上鬧洞房看我二哥二嫂好甜呀!今晚洞房花燭,月圓情滿,秋意正好,真替我哥高興!我回憶我們年輕時候也甜,後來不知為什麽竟也淡了。”桂英失落於自己的婚姻。
“我小時候見我爺爺奶奶從不同床,我一直以為他們天天吵架感情不睦,心想他們要分開過更好。後來長大了見仔仔他爺爺奶奶也是,我心想將來我結婚了我的婚姻絕對甜蜜,結果……哈哈!如果我告訴你,所有的婚姻走到最後都是無性無激情無新鮮感,你信嗎?”致遠笑問。
“不得不信,但是,不願相信。”
“這是動物的天性,動物發情期過後立馬回歸常態。人的激情放在一生中來看極其短暫,所以才有那麽多的作品謳歌愛情、那麽多的電視劇表演甜蜜,這不正是在滿足精神需求嘛。”
“女人把平淡歸結為男人,男人把平淡歸結為天性。”桂英大笑。
“兩人越熟悉、越親密越沒有吸引力,夫妻間越平等、越彼此獨立越沒有激情,也許是安全感趕走了愛情的魔力吧,最後大家都變成了被法律綁定的藍顏知己、酒肉哥們、人生戰友或同床室友,說浪漫點叫靈魂伴侶!”
“文人呐,可真會謅!”桂英笑著撞了下致遠肩膀。
“如果你知道咱倆有一天會這麽平淡,你還會嫁給我嗎?”致遠摟著妻子的肩膀笑問。
“如果有一天我想要精神出軌又想保住婚姻,你還會娶我嗎?”
“愛情是個美好的幻想,可惜婚姻不是。人生太長了,我又這麽無趣,真怕我讓你在婚姻裏感到孤單寂寞。還好,你是個天真的人,還好,我比我想象中的更愛你。”致遠直麵桂英笑道。
“我怕我老得太快,讓整天麵對新鮮麵孔的何老師感到一回頭——真磕磣!”
“我怕我滿足不了你對婚姻各種美好的追求、浪漫的期待。”
“我怕我野蠻暴躁的性子滿足不了你對溫柔鄉的向往。”
“我怕我快禿的腦門滿足不了你對帥哥每月定量的欣賞。”
“我怕我懂不了之乎者也讓你看輕我沒文化。”
“我怕我賺不了大錢讓你嫌棄我說我沒本事。”
……
這一夜,夫妻倆聊到月亮下山才在二樓樓板上幕天席地相擁而眠。
七巧七,月正圓,人雙好,秋鮮豔,人間滿。
馮家有淑女,馬家有二郎;管他新舊人,不妨好姻緣。
從這一天開始,王小賢與馮厚照成了馬家的人。從這一天開始,桂英一家成了馬家屯人的親戚;從這一天開始,老馬將卸下當家人的擔子。
七巧七,果最甜,秋最盛,酒最醇,良緣長。
八月二十六日婚後第二天,小賢六點起來開始打掃家裏,熟悉馬家的每個角落,待一家老小八點後陸續醒來時,家裏早潔淨齊整。新媳婦忙著給公公、嬸嬸們做婚後第一頓飯,老馬以廚房菜肉太多吃不完為由打電話叫玉池、津津和月娥過來幫忙,順便叫老人孩子們一起過來吃。興波興成即將動身離家、孩子們即將開學離家、自己也將赴粵離家,老馬舍不得,將眼下的團圓當成最後的告別。
晌午飯後,老馬安頓興盛小賢去娘家和馮村走回門,桂英則興致勃勃地要領著孩子們出去玩。回鄉客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孩子們展示自己故鄉的美,於是早早製定了遊玩的行程。
“我打算今天帶崽子們去鎮上的博物館、周邊的小景點參觀。”飯後,桂英癱在客廳裏跟父親說話。
“幾個娃兒?”
“仔仔漾漾必須去,其他的誰想去去唄!”
“那不得個大車?”老馬下巴往南一指。隻見院子裏一群娃娃嘰嘰喳喳,自家三個、弟兄家六個、曉星家一個,叫喊聲吵得巷裏雞狗也不安生。
“我正愁這個呢!也不是全部去,月娥說她這幾天押著鳳仙和丹青寫暑假作業呢!”
“興波興成跟你才哥三人都沒時間,我該歇了,一分鍾的活兒也幹不了了。”老馬推卸。
“你會開三輪嗎?”桂英轉頭問致遠。
“我不去!也不會!我在家照顧爸順便幹活!辦酒席借的東西不還嗎?客廳要還原,三隻狗在寄養,爸房間也得恢複原樣吧!”致遠拒絕。
“我倒有個人選,剛好滿足!”老馬朝桂英擠眼。
“誰?”
“他爸。”老馬用眼神指了指孩子堆裏站在牆角的鍾學成。
“誒呦!正好!他有大三輪,還能把梅梅帶來!行我去聯絡了。”
中午十二點,一切就緒後,桂英開著父親的小轎車,鍾理開著大三輪準備出發。第一站是出屯認識鄉野,沿途見著新事物桂英立馬抱著漾漾下車去看——芝麻杆、黃豆角、蘋果樹、西瓜蔓、小河、山坳、梯田、打麥場、華山峰、秦嶺影……午後在鎮上匆匆吃了午飯,桂英帶隊前往第二站——鎮博物館,在博物館裏孩子們見到了大荔花饃、同州梆子、同朝皮影、朝邑剪紙、大荔猿人遺址等曆史文物。下午四點以冰淇淋凍西瓜酸梅湯為餌,桂英帶著孩子們去看同洲湖、文殊塔、縣高中、隋文帝楊堅出生地紀念碑等景點。
晚上桂英領著九個孩子在縣裏吃地道的同州菜,飯後回來又是十點多了。桂英這天忙得拍了數百張照,單怕孩子們若幹年後忘記這裏。為何女人如此執迷地讓下一代記住故鄉,概是因她想銘記卻記不住吧。人忘了根,總歸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仔仔不識小麥,作為農二代桂英為此惆悵無比。
八月二十七日,曉星豆角采摘需要幫忙,桂英一早帶隊領著仔仔、厚照、明媚、明喜和漾漾前去相助。四畝黑豆好大一片,不幹農活的桂英到地兒一看也傻眼了。曉星讓雪梅領著四個同齡孩子去東邊一畝地摘,自己和桂英帶著學成漾漾在西邊采摘,鍾理來回收搬眾人摘好的豆角。桂英教了半個小時漾漾依然分辨不出生熟豆角,女人放棄了,直接將漾漾安置給雪梅了事。
“你倆不會複合了吧?”桂英一邊摘豆一邊偷看忙碌的鍾理。
曉星鼻子裏笑出一聲,緩緩解釋:“二十畝豆角一茬一茬地熟,我一個根本摘不過來。最近到處雇人——雇不來,垣上青壯年少,老人大都幹自己家活,小媳婦在家看孩子。實在沒法了,地不能耽擱呀!”
“嘖也是。瞅瞅!他跟在深圳天差地別,難怪我大老誇他勤快!真個殷勤,人也外向了是嗎?”
“是吧。”
“你倆要複合了……無論如何,對倆娃好。”桂英長歎。
曉星悶笑。
“如果沒有孩子,我想你早就決定了。之所以一直拖著,是因為你倆之間牽扯的太多了。過去二十年裏你倆共同經曆的買房開店、經濟困境、生活壓力、撫養小孩、幼小初高、梅梅上大學……婚姻有時根本不由心,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接下來學成中考高考、梅梅找工作考研、梅梅結婚生子、學成大學結婚生子……你倆之間分割得了嗎?他倆的每一步劇變都要你倆參與,哪怕他倆當了別人的父母你倆還是得參與!你沒聽老人說嘛,婚姻長久的秘密隻兩字——妥協!再短點兒——忍!也不是湊合過,是兩個人一起妥協。之前你的過度隱忍導致他家暴,現在你的過度逃離又導致他束手無策。”
曉星聽完這番話一歎,雙手叉腰環視田地四周,當她看到鍾理時鍾理正在遠處注視著她,深邃波折的眼神中該是藏了很多話,隻可惜他們之間隔著高原深穀。
天矮地長,白雲滾滾,綠田無疆。鍾理每天在遠方不同的角度頻繁地尋覓曉星的身影,她依然瘦弱,隻是不似曾經。她變了,變得原來越遠。鍾理始終在尋覓,尋覓中年以後人該為何而活,尋覓漂泊的心將因何而定,尋覓他在這世上曾丟失的珍寶。
中午四個大人帶著一群孩子去鎮上找小吃買雪糕,午後繼續回到大太陽地裏幹活。好在人多手快,一天時間四畝地這一輪熟好的豆角終於被摘完了。摘回的豆角去殼後馬上包裝,走最便宜的物流寄到深圳海吉星農批市場。從八月到十月,曉星隔三差五地去鎮上寄豆子——芸豆、黑豆、紅豆不限,市場裏的老街坊聽說她的豆子既飽滿又價廉,好些打來電話問情況。曉星這一年不僅將自家豆子賣個淨光,還幫親戚和鄰居以微高的市價賣了好幾噸,直至臘冬依然有人打電話問她要豆子。
這一天,馬家屯好些人聽說老村長要走了,紛紛過來探望,老馬倦了無心應付,帶著老黃去興才家蒙頭睡大覺。誰能想得到一個駐守小屯七十年的老頭忽然要決絕地離開屯裏,連老馬自己一時也接受不了這一點。
八月二十八日,桂英終於騰出時間帶著三個孩子去二哥的果園裏觀光。她一遍遍地教兒女認識掃帚草和刺蓬、玉米和高梁、李子樹和杏子樹,她蠻橫地拉著漾漾在黃牛邊、土坡下拍照,她要求三個孩子在不同背景下頻頻合照,她在果園裏為她兄妹倆拍各種扭捏的自拍照……馬桂英賣力地想讓兒女愛上馬家屯,無非是因自己深愛。
何致遠這幾天並不配合妻子的種種安排,他爭分奪秒地享受一個人在大田園的愜意時光。他一個人去鶯歌穀邊躺著看日落,他幹活幹累了靠著果樹寫詩,他躺在嶽父的躺椅上串聯嶽父的人生,他黃昏時坐在樓板房上瞭望各家煙火、聽各樣鳥叫、賞各式屋頂、記各類人聲……
小賢這幾天也特別忙。一來要給一家人做飯、跟馬家的嬸嬸姒娣熟絡,二來不想冷落馮家婆婆於是托興盛朝那邊送吃喝,三來眼下公公將隨小姑子離開,她千方百計地思量著送些什麽東西,每天晚上一有空便不停地幹針線活——給桂英兩口納鞋墊、給仔仔準備祛痘的偏方、給漾漾做小布袋糊風箏車碎花裙……鄉裏人格局小,秦粵間隔那麽遠,這一去好像離別不見似的。
同樣忙碌的還有老馬。睡了兩天攢了些精神,老馬這天開始處理自己的東西。陳年衣服、獲獎獎杯、錦旗牌匾大多扔掉,能穿的鞋襪衣褲留給興盛,不好不壞的家居物件誰愛給誰,值錢的東西能帶帶走帶不走的分給侄、兒、女婿。小轎車送了馬興成,老電腦搬到了興波家,收藏的書本、字畫、報紙、郵票、舊幣、文件全給了致遠,當村長保留的文件資料通通給了馬保山,騰出的箱子櫃子桌椅送了兩家堂親,唱戲的板胡、梆子、鑔子、嗩呐送了馮老弟,老相機、收音機、老子銅像、領袖雕像、筆墨紙硯等留給厚照,佛像、花瓶、屏風、木盒送了興盛兩嬸,手表、石雕、銅鎖、銅錢給了仔仔,這小半輩子在各地買的紀念品、吉祥物均分了家裏的小孩,自己的三隻狗留給興盛照看,剩下的東西任人挑。桂英要了他所有的舊煙袋、茶壺和老相片,家裏的十來個祖宗牌位興才討了去,佛珠、扇子、茶葉、煙葉、藥片、藏酒和所有證件老馬自己帶走。
八月二十九日,老馬繼續送東西扔東西,桂英和二哥帶著孩子們去走幾家重要親戚,致遠照舊躺在搖椅上享受天地之無界鄉村之靜謐,小賢忙著準備五口人明天路上吃的幹糧、製作幾人備用的棉布口罩。
下午老馬將仔仔喊了回來,揚言要他辦個事兒,實則是帶著仔仔去興邦墳上燒紙。仔仔這次格外配合,燒紙、跪拜、祭酒全程沉默,祭完舅舅少年按照爺爺的吩咐用鐵鍁清理墳上長的雜草。
“這才多久草長這麽高!”
“九個月咯!”老馬站在遠處望著兒墳上的濃密野草,驀地心酸潸然淚下。
“這什麽草呀?”仔仔見爺爺哽咽忙岔開話題。
“管他呢!把根拔掉,不除根一下雨蹭地又出來了!”老馬兩手背後踱到遠處瞭望鶯歌穀,不防備大淚早染濕了胸前的衣服。
仔仔使勁清理完墳頭,然後拎著工具去找爺爺:“爺爺還有什麽要做的?”
“這兒有一彈弓,你把它放你大舅墓碑下埋好。”老馬說完從褲兜裏掏出一不新不舊的彈弓來。
仔仔放下鐵鍁鐮刀,接了彈弓左右打量,然後規矩地照辦。十來分鍾後爺倆在小徑碰頭,最後各自拎著工具回家。
“為什麽放一個彈弓?”半路上少年小心翼翼地問。
“因為你大舅小時候特喜歡玩彈弓,特別喜歡,拿它打麻雀、打老鴉、打蛇、打果子……爺嫌他不好好念書,把他的彈弓子彈全毀了——砸了!他自己偷偷或買或做了好幾回,我但凡見著二話不說毀個徹底!”
“哦……爺爺你是後悔嗎?”
“嗬!爺常假設呀,如果一直讓他耍彈弓,說不定你大舅是個搞射擊或射箭的好把勢,說不定早參加奧運會了呢!”
“這話我要說給我媽聽!”
“別告訴她。”
“行,你放心,我不說。”
最後這一晚,村裏來送行的人一波又一波,客廳擠得水泄不通,甚至晚上十點還有人上門前來告別的。最後一晚在屯裏睡覺,不巧這晚淩晨一點多漾漾被大蟑螂咬紅一片,小孩哭鬧著醒來了,老馬氣不打一出來,大半夜找來家裏的藥管子在空蕩蕩的房子裏殺蟲,動靜之大吵醒了一家八口。桂英穿著睡衣也來看動靜,一見這場景直接開嗓。
“大晚上打農藥你這整哪出呀?有必要嗎?抹點消炎藥不行嗎!”
老馬背著大管子回頭木訥地望著老三,遲遲答不出一個字來。致遠見狀趕緊過去調節,興盛慢慢卸下父親肩上的藥管子,小賢幫漾漾抹了藥重新蓋好,仔仔和厚照重回房裏睡覺,一切恢複原狀,老馬卻再也睡不著了。是的,何必大動幹戈,老馬一夜想不通。
八月三十日一早全家五點全醒,曉星、鍾理帶著兒女也早早趕來送行,興才拎著大茶缸過來,興成早把車開在黎明前的門口等候,兩個嬸嬸抹著淚踩著夜色推門。臨近七點諸事就緒,出門前老馬魂不守舍地叫來興盛訓話。
“炕上那大藍箱子裏全是你媽和我的東西,誰也不能碰!看好這箱子,將來把那些東西全給我陪葬!”
興盛受驚,頻頻點頭。
“你一頓吃的比我還多,說啥陪葬呢!你看我伯這人搞笑不?”馬興才在旁調侃。
“記住!誰都不能碰!”老馬又衝兒子伸食指威脅。
“這是藏著金條嗎?還是說裏麵壓著幾十萬?”興才說完眾人又笑。
“我早翻了,你那破東西誰稀罕?”桂英開解,箱子裏不過是父親為自己準備的壽衣和陪葬品罷了。
老馬拉下臉再無話。
很快一排車子紛紛啟動,屯裏人聽見動靜衣衫不整地開門出來,老馬表情僵硬地朝街坊點頭微笑,村人送別的神情也有點酸,老村長在酸酸的眼神中隨著隊伍離開了馬家屯。半個小時後二三十人開著各種車到了大荔高鐵站,男人們搬東西、女人們七嘴八舌、小孩們不知傷感,人多得讓這場離別看起來有點雜亂。很快,老馬消失在了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