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渺帶了王楫,連夜去了樂平王府。
樂平王劉洵一見祁渺,就迎了上來。傍晚的時候,他得了消息,大將軍李坦準備起兵。他原以為可以等惠宗皇帝下旨,再將李坦擒拿,坐實了謀逆的罪名,一舉將李坦和他手下的勢力連根拔起。
不想他這裏還沒什麽舉動,李坦那裏卻要提前行動了。李坦手裏握有十萬兵馬,都是西澤國的精銳之士,一旦跟隨李坦起兵叛亂,隻怕整個西澤國都要陷入戰亂。更為糟糕的是,西澤國內已經沒有一支軍隊能夠與之抗衡,即便是出兵平叛,結局也難以預料。
劉洵雖然一直想扳倒李坦,卻也不想讓國家戰火四起,威脅到劉氏的江山社稷。看目前的情況,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阻止李坦起兵叛亂,可事情緊急,一時半會,他也想不出一個穩妥的解決辦法來。
他原來準備進宮稟報,想到惠宗皇帝刻薄寡恩的性子,他又猶疑了。他若提不出解決辦法,惠宗皇帝震怒之下,他難逃一劫,輕則挨頓責罵,重則讓他背黑鍋擋禍都有可能。
他也想過找幾個幕僚來商議,細想一下頗有些無奈,王府裏養著的那些幕僚人數雖然眾多,也就在日常處理政事上還能用一用,在這種國家大事上能為他出主意的人卻一個都沒有,他想到了祁渺。
翼城一戰成名,南靖刺殺周琦,高唐叛亂逃離……,祁渺的這些事傳得沸沸揚揚,他早有耳聞。幾次和祁渺的接觸,她的膽識和謀略也令他刮目相看,而且扳倒李坦雙方有合作,想來阻止李坦叛亂這事,雙方利益是一致,她不會不幫忙。考慮再三後,他讓人傳信給祁渺,約定來王府會麵。
祁渺跟隨樂平王進了書房,剛一落座,就聽他開口說道:“今晚請善使來,本王有一事,想聽聽善使的意見。”
“王爺客氣了,請說。”祁渺見了平王眉頭一直皺著,神態也沒有平日那般從容,似乎還有些急躁,暗自猜測應該是發生了什麽大事。她想到簡先生的來信,裏麵說到李坦近期可能就要起兵,會不會是這件事?
“有消息說,李坦要起兵謀逆,一個月內,皆有可能。”樂平王說完看向祁渺,似乎在查看她的反應。
祁渺早有預判,不覺得意外,說道:“李坦早有異心,起兵叛亂是遲早的事。現在形勢所迫,他提前行動也屬正常。”
“本王擔心的是,李坦這個時候起兵叛亂,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一旦成為事實,我們之前的謀劃就會成為泡影。而且,他的第一個目標可能就是雋水城,高唐覆滅就在眼前。”
祁渺聽樂平王這麽說,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他擔心李坦一旦起兵叛亂,西澤將陷入戰亂,他提醒自己,李坦起兵第一個遭殃的是高唐,不過是想讓自己幫他出謀劃策,這樣不顯山不顯水的,也不用欠自己人情。師太如此嚴重,他還在盤算這些枝節,未免氣量狹窄了些。
想到這,祁渺開口說道:“王爺說的極是。李坦一旦起兵叛亂,第一個攻占的必然是雋水城,占領了整個高唐,也就解了他的後顧之憂。接下來,他的目標應該是回師西澤,劍指隴源。”
說到這裏,她加重了語氣:“十萬精銳兵馬,還是他一手操練的,朝廷又是倉促應戰,隻怕一時間難於將他擊潰,王爺的憂慮甚是。不過,王爺也不必憂心,我們隻要想辦法阻止叛亂發生,一切還會回到原來的軌道上。”
“這麽說來,善使已經想到阻止李坦起兵的辦法了?”
“在起兵之前,把李坦擒住,坐實他謀逆的罪名。”
“哦……”樂平王輕哼了一聲,這隻是一個思路,他也早想到了。
祁渺見樂平王神色中露出了失望,心裏暗自好笑,看來他還真是被逼到了絕境,已經亂了心神。
接到簡先生傳信後,祁渺對端木行前來行刺一事,倒沒放在心上,這個時候她也顧不上。她立即著手收集相關消息,種種跡象表明,李坦對起兵之事雖然下定了決心,但很多事尚在籌劃準備之中,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發動。
前幾天,蕭冼與李坦曾在麻城會麵,所料不錯的話,應該是兩人就起兵的事進行了密謀。蕭冼既然把誘殺自己定在了本月十五,那麽起兵應該是在十五之後。蕭冼的意圖很明顯,一旦誘殺失敗,夷教內部必然出現分裂和內亂,他很有可能一敗塗地,這個時候起兵,正好可以解了他的危機。
牟羽那裏傳來的一個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消息說,在李坦與蕭冼會麵之後,李府老夫人曾經接到過李坦的信,而且李家人已經開始秘密做逃離的準備了。李坦是遺腹子,李老夫人當年靠給人幫傭將他養大,他對李老夫人也是百般孝順,如此看來,李坦是想在接走他的家人後再起兵。這倒是個可以利用的機會。
“聽說李坦是個大孝子,對李老夫人十分孝順,他應該不會置李老夫人於險境吧?”
“你是說他想在起兵前把家裏人接走?”樂平王眼睛一亮,“如此說來,我們隻要扣住了大將軍府的人,李坦就要掂量掂量起兵的事了。”
“扣著不放也不是個事,逼急了,他也會鋌而走險。”祁渺說完雙眼看向了樂平王,“我在想,李坦準備怎麽接走李府的那些人?走明路肯定不行,容易暴露,遭到阻攔。走暗路的話……王爺,您如果是李坦的話,您會怎麽做?”
“如果是本王的話,自然是利用各種辦法,神不知鬼不覺,先把李府的人送出城去。到了城外,一切就好辦得多,派人接應,分散出逃。”
祁渺點點頭:“這要送出城外去的話,無非也是明的暗的兩條道。這暗的麽,買通城門官,喬裝改扮分散出城。明的麽?找個合理的借口,光明正大地一起出城去。暗的這條道,堵起來容易,倒是明的那一條道,應對起來有些難度。”
樂平王一思索,就明白了,“近來城裏謠傳四起,來了很多不明身份的人,為防止騷亂,穩定民心,本王明日就奏請皇上,實行宵禁。守衛城門的將士也著實辛苦,也該輪換一下,就調禁軍去守衛。”
“宵禁可以,城門的守衛不能輪換,那樣容易打草驚蛇,這些事做起來,還是要外鬆內緊。”祁渺搖頭說道。城門防衛加強固然是個法子,但大將軍府的人也沒那麽笨,他們的出逃必然是有序的,而且會讓你抓不到把柄。
“外鬆內緊?你說的不錯。宮裏有暗衛,用他們去盯著大將軍府的人,也不容易讓他們覺察到,若有意外,也有能力應對。”樂平王眉頭漸漸舒展開來,“還有廣平王那裏,也不能大意了。”
“剛才說了暗的,這明的麽,王爺覺得他們會走什麽路子?”
“這個還真不好說,要明著出城,自然要有一個正當合理的緣由。而且是闔府都出動的話,這個理由可不好找。”樂平王微微搖頭。
“我也是剛剛想到,王爺應該聽說了,本月十五蕭冼準備誘殺夷教善使,地點選在了城郊外的祭台。李老夫人信奉的就是夷教,大將軍府的人,會不會利用這個機會出城?”
祁渺滿臉凝重,之前她也沒想到這一層,這會兒突然想起來,還有些後怕,這個紕漏一旦出了,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是這樣的話,還真是難於阻攔大將軍府的人出城,樂平王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樂平王劉洵一見祁渺,就迎了上來。傍晚的時候,他得了消息,大將軍李坦準備起兵。他原以為可以等惠宗皇帝下旨,再將李坦擒拿,坐實了謀逆的罪名,一舉將李坦和他手下的勢力連根拔起。
不想他這裏還沒什麽舉動,李坦那裏卻要提前行動了。李坦手裏握有十萬兵馬,都是西澤國的精銳之士,一旦跟隨李坦起兵叛亂,隻怕整個西澤國都要陷入戰亂。更為糟糕的是,西澤國內已經沒有一支軍隊能夠與之抗衡,即便是出兵平叛,結局也難以預料。
劉洵雖然一直想扳倒李坦,卻也不想讓國家戰火四起,威脅到劉氏的江山社稷。看目前的情況,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阻止李坦起兵叛亂,可事情緊急,一時半會,他也想不出一個穩妥的解決辦法來。
他原來準備進宮稟報,想到惠宗皇帝刻薄寡恩的性子,他又猶疑了。他若提不出解決辦法,惠宗皇帝震怒之下,他難逃一劫,輕則挨頓責罵,重則讓他背黑鍋擋禍都有可能。
他也想過找幾個幕僚來商議,細想一下頗有些無奈,王府裏養著的那些幕僚人數雖然眾多,也就在日常處理政事上還能用一用,在這種國家大事上能為他出主意的人卻一個都沒有,他想到了祁渺。
翼城一戰成名,南靖刺殺周琦,高唐叛亂逃離……,祁渺的這些事傳得沸沸揚揚,他早有耳聞。幾次和祁渺的接觸,她的膽識和謀略也令他刮目相看,而且扳倒李坦雙方有合作,想來阻止李坦叛亂這事,雙方利益是一致,她不會不幫忙。考慮再三後,他讓人傳信給祁渺,約定來王府會麵。
祁渺跟隨樂平王進了書房,剛一落座,就聽他開口說道:“今晚請善使來,本王有一事,想聽聽善使的意見。”
“王爺客氣了,請說。”祁渺見了平王眉頭一直皺著,神態也沒有平日那般從容,似乎還有些急躁,暗自猜測應該是發生了什麽大事。她想到簡先生的來信,裏麵說到李坦近期可能就要起兵,會不會是這件事?
“有消息說,李坦要起兵謀逆,一個月內,皆有可能。”樂平王說完看向祁渺,似乎在查看她的反應。
祁渺早有預判,不覺得意外,說道:“李坦早有異心,起兵叛亂是遲早的事。現在形勢所迫,他提前行動也屬正常。”
“本王擔心的是,李坦這個時候起兵叛亂,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一旦成為事實,我們之前的謀劃就會成為泡影。而且,他的第一個目標可能就是雋水城,高唐覆滅就在眼前。”
祁渺聽樂平王這麽說,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他擔心李坦一旦起兵叛亂,西澤將陷入戰亂,他提醒自己,李坦起兵第一個遭殃的是高唐,不過是想讓自己幫他出謀劃策,這樣不顯山不顯水的,也不用欠自己人情。師太如此嚴重,他還在盤算這些枝節,未免氣量狹窄了些。
想到這,祁渺開口說道:“王爺說的極是。李坦一旦起兵叛亂,第一個攻占的必然是雋水城,占領了整個高唐,也就解了他的後顧之憂。接下來,他的目標應該是回師西澤,劍指隴源。”
說到這裏,她加重了語氣:“十萬精銳兵馬,還是他一手操練的,朝廷又是倉促應戰,隻怕一時間難於將他擊潰,王爺的憂慮甚是。不過,王爺也不必憂心,我們隻要想辦法阻止叛亂發生,一切還會回到原來的軌道上。”
“這麽說來,善使已經想到阻止李坦起兵的辦法了?”
“在起兵之前,把李坦擒住,坐實他謀逆的罪名。”
“哦……”樂平王輕哼了一聲,這隻是一個思路,他也早想到了。
祁渺見樂平王神色中露出了失望,心裏暗自好笑,看來他還真是被逼到了絕境,已經亂了心神。
接到簡先生傳信後,祁渺對端木行前來行刺一事,倒沒放在心上,這個時候她也顧不上。她立即著手收集相關消息,種種跡象表明,李坦對起兵之事雖然下定了決心,但很多事尚在籌劃準備之中,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發動。
前幾天,蕭冼與李坦曾在麻城會麵,所料不錯的話,應該是兩人就起兵的事進行了密謀。蕭冼既然把誘殺自己定在了本月十五,那麽起兵應該是在十五之後。蕭冼的意圖很明顯,一旦誘殺失敗,夷教內部必然出現分裂和內亂,他很有可能一敗塗地,這個時候起兵,正好可以解了他的危機。
牟羽那裏傳來的一個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消息說,在李坦與蕭冼會麵之後,李府老夫人曾經接到過李坦的信,而且李家人已經開始秘密做逃離的準備了。李坦是遺腹子,李老夫人當年靠給人幫傭將他養大,他對李老夫人也是百般孝順,如此看來,李坦是想在接走他的家人後再起兵。這倒是個可以利用的機會。
“聽說李坦是個大孝子,對李老夫人十分孝順,他應該不會置李老夫人於險境吧?”
“你是說他想在起兵前把家裏人接走?”樂平王眼睛一亮,“如此說來,我們隻要扣住了大將軍府的人,李坦就要掂量掂量起兵的事了。”
“扣著不放也不是個事,逼急了,他也會鋌而走險。”祁渺說完雙眼看向了樂平王,“我在想,李坦準備怎麽接走李府的那些人?走明路肯定不行,容易暴露,遭到阻攔。走暗路的話……王爺,您如果是李坦的話,您會怎麽做?”
“如果是本王的話,自然是利用各種辦法,神不知鬼不覺,先把李府的人送出城去。到了城外,一切就好辦得多,派人接應,分散出逃。”
祁渺點點頭:“這要送出城外去的話,無非也是明的暗的兩條道。這暗的麽,買通城門官,喬裝改扮分散出城。明的麽?找個合理的借口,光明正大地一起出城去。暗的這條道,堵起來容易,倒是明的那一條道,應對起來有些難度。”
樂平王一思索,就明白了,“近來城裏謠傳四起,來了很多不明身份的人,為防止騷亂,穩定民心,本王明日就奏請皇上,實行宵禁。守衛城門的將士也著實辛苦,也該輪換一下,就調禁軍去守衛。”
“宵禁可以,城門的守衛不能輪換,那樣容易打草驚蛇,這些事做起來,還是要外鬆內緊。”祁渺搖頭說道。城門防衛加強固然是個法子,但大將軍府的人也沒那麽笨,他們的出逃必然是有序的,而且會讓你抓不到把柄。
“外鬆內緊?你說的不錯。宮裏有暗衛,用他們去盯著大將軍府的人,也不容易讓他們覺察到,若有意外,也有能力應對。”樂平王眉頭漸漸舒展開來,“還有廣平王那裏,也不能大意了。”
“剛才說了暗的,這明的麽,王爺覺得他們會走什麽路子?”
“這個還真不好說,要明著出城,自然要有一個正當合理的緣由。而且是闔府都出動的話,這個理由可不好找。”樂平王微微搖頭。
“我也是剛剛想到,王爺應該聽說了,本月十五蕭冼準備誘殺夷教善使,地點選在了城郊外的祭台。李老夫人信奉的就是夷教,大將軍府的人,會不會利用這個機會出城?”
祁渺滿臉凝重,之前她也沒想到這一層,這會兒突然想起來,還有些後怕,這個紕漏一旦出了,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是這樣的話,還真是難於阻攔大將軍府的人出城,樂平王的眉頭又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