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張易在匈奴人必經之處,預設的戰場,他在接待西域使臣,手下騎兵卻沒有閑著,因為這裏都是鬆軟的黃土,無法挖掘陷馬坑,這種用雜木釘起來的木拒馬千奇百怪,粗爛不堪,從土裏拽起來後,唯一作用就是阻擋騎兵衝刺。


    等圍著的騎兵都下馬,拿出弓箭排成人牆後,這幾排亂七八糟的木拒馬,就是匈奴騎兵無法逾越的天塹。


    匈奴首領的牛角號又響起來,他們全部掉頭往回開始衝刺,因為最後截斷他們歸途的騎兵人數隻有最少,拉起的木拒馬也隨稀疏,隻要用前鋒重開包圍,他們就可以兜轉回來,讓漢騎嚐嚐匈奴騎兵衝刺的厲害。


    歸途是張易親自率領的鐵血營,全部來自於擂台武士,兩石弓是標配,射程在一百米,拋射可以到一百五十米。平時練習的還是不管準頭的速射,見到匈奴人衝刺,直接就連續拉弓射箭,結果一壺箭還剩一半,射程內已經沒有還騎在馬上的匈奴人。


    這些衝過來的匈奴人也射箭,弓力弱得讓張易感到詫異。


    他記得書中記載,匈奴弓箭都是鐵三棱錐,威力極大,他才會弄出這麽多木拒馬阻擋匈奴騎兵靠近,結果眼前的匈奴人居然用骨箭簇,加上馬速,射程也不超過一百米,被他們射倒前,匈奴人的箭雨剛剛落到木拒馬位置,已經弱得連木拒馬都刺不穿。


    匈奴首領已經膽怯了,連最少人的攔擊都衝不破,其他方向不僅木拒馬更密,人也更多,他壓根不想去試試,因為就剛才一輪衝刺,他們就倒下幾百勇士,至少五千匹戰馬受傷,隻要再衝幾輪,他們就無馬可騎了,離開了馬匹,他們在漢騎圍捕下,就是待宰的羔羊。


    匈奴人在中間空地聚集,經過一陣混亂後,紛紛開始下馬,然後拋棄弓箭和腰刀。


    張易準備一個秋天的戰鬥,最終半個小時就結束了。


    “他們首領是誰?不管大小都帶過來。”張易叫來車師國的通譯,讓他進裏麵去,召集匈奴首領來問話。


    車師國的通譯也不敢離木拒馬太遠,遠遠一陣喊話後,匈奴人就分開,有幾個衣著明顯華麗的人走過來。


    等通譯帶著他們來到木拒馬前,一問後張易啞然失笑。


    這點人口窩在冰天雪地裏,居然單於,左右賢王都有,還有個是單於的大兒子小單於。


    張易通過車師國通譯,和他們反複交流,甚至有些話要問好幾次,才了解清楚。


    這幫匈奴人是很古老的遊牧大部落,以前也不叫匈奴,一直居住在栽桑湖附近,因為環境限製,他們人口基本就在五萬人上下浮動。


    匈奴強大後,他們就自稱是匈奴,鮮卑強大後,他們又自稱鮮卑,因為他們謹守冰原上的祖居之地,也沒有人去搶他們地盤,匈奴遷徙後,他們也不會跟著走,一直偏安在西域邊上作威作福。


    因為張易並沒有讓他們空手列隊出來,匈奴人還聚集在圈子裏,也沒有更多舉動。


    張易讓人繞過去把呂布喊過來,對他說:“對這種混子部落,殺掉也沒有意思,他們裝備差,打仗卻很勇猛,有他們擋在冰原上,西北更野蠻的部落也過不來。你可以和他們互市,再和他們達成協議,每年出雇傭他們一千勇士,開春後雇傭過來,替你們打頭陣,草黃後讓他們帶著糧食回家,他們有人戰死,記得如數付給酬金,還要再給一些撫恤,就能一直用他們。”


    呂布一聽,當然很高興,笑著說:“這是找他們當打手啊,我一定記得付酬金和撫恤。”


    上次佯攻車師國時,他的戊己校尉府已經戰死十幾個,還有幾十個受傷,今天一戰,全靠張易計劃周密,還請親自帶著鐵血營引匈奴人衝擊,他們隻能在對麵遠遠看著,通過望遠鏡,他也看出這幫這幫匈奴人悍不畏死,如果衝著戊己校尉陣地衝過來,他們肯定做不到零傷亡。


    孤懸海外,手中就這麽點人,他既不願前鋒營戰士死亡,也不願高昌壘人死亡,以後如果有匈奴人幫他們打頭陣,出點糧食就能打擊對手,他當然願意。


    因為這幫匈奴人太凶悍,張易又關照呂布:“前幾年最多一千,在他們請求下,可以多帶一些,兩千是最高數字,你們得壓得住他們才行,一定要記住,恩威並用才能在西域樹立威望。”


    呂布立刻說:“不用,有一千人打個頭陣就夠了,仗全讓他們去打,我的人閑著會打不動的,再說了,錢都拿去雇傭他們,我拿什麽賞賜給手下將士。”


    張易點點頭:“就是這個道理。人手不足,就去鮮卑人那裏,再雇傭一些人,控製西域還得懂得製衡,不能讓他們某個勢力強大起來。記得把張遼留在身邊,這小夥子有頭腦,本來我想帶走的,可你這裏太重要,還是留給你用,有事多跟張遼商量。”


    張易對呂布有知遇之恩,但他開頭並不太服氣,跟著張易兩年,曾經雄霸河套的鮮卑人,已經灰溜溜逃出關,幾萬人的車師國,兵不血刃就滅了,現在又逼降幾萬人的匈奴部落,這一切都是他親眼所見,對張易早就變得心悅誠服。


    張易把西域北線交給他,呂布就覺得重任在肩,根本不敢忘記張易提點的重要方略。


    囑托了呂布後,張易才把車師國通譯叫過來:“你告訴他們,這次他們興兵來犯,教訓已經給他們,剩下的人就不殺了,還有外圍的羊群老弱,漢軍隨時可以去抓來,問問他們拿什麽贖回自己。”


    匈奴是遊牧,來車師僅僅是回程前收個賬,張易俘虜這些匈奴騎兵後,留著外麵的老弱婦孺和羊群,同樣是漢軍的戰利品。


    讓呂布和單於一通討價還價後,單於答應,受傷的馬匹全部留給呂布,以後每年出一千人幫漢軍打仗,十年為期限,糧草和箭羽由漢軍提供,然後在他們再三請求下,呂布也同意他們的互市要求,鹽巴和麥子都是他們過冬需要的,滿足供應,讓他們用羊皮來換。


    等張易帶著漢騎,押著他們回到老弱休憩地時,坤字營戰士已經把他們的老弱都集中在一起看押著,仍由羊群亂跑。


    張易要讓他們知道,漢軍完全可以把他們滅族,卻放了他們一條生路。


    因為最後是呂布和他們談判的,單於以為天神一樣的呂布才是漢軍首領,趴下來親吻了呂布的戰靴,表示一定遵守諾言,開春就把最勇敢的小夥子送過來。


    看著匈奴人抬著屍體,唱著悲涼的歌聲遠去,張易對呂布說:“不讓他們體會到深入骨髓的疼痛,他們是不會臣服的。雖然是賠償協議,以後打勝仗時,記得分點戰利品給勇士帶回家,還有戰死撫恤也不能忘,讓跟著你的戰士嚐到甜頭,他們族人都願意來幫你戰鬥,這比被迫來參戰更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試練東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山尊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山尊者並收藏試練東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