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處理廠的位址定下來了,在這裏。距我們項目地塊四點六公裏,有市政公路連接,省裏劃撥了五百畝土地,要求預留城市汙水接入口。”


    張彥明看了看地圖琢磨了一下,拿筆在地圖上勾了一下:“把這塊都要下來,做為處理廠的準備用地,馬上聯係著手在這裏建一個花木基地。”


    “要多大?”


    “盡量大點吧,我打算直接上一個酵肥廠,用酵肥來培育苗木。到時候也可以對外開放,上點娛樂項目什麽的,可以賞花鑒水。報個公園吧。”


    “會不會太遠了?這離城裏得有兩個機場遠了吧?”


    “但是離巢湖近,不愁沒人來。守著這麽大個湖不利用起來浪費了。就這麽辦吧。”


    他做了決定,別人也就沒再說什麽了,不過幾乎都不太看好。


    廬州多水多景致,不缺公園,城市周邊一圈全是大湖,古今景觀一大堆,誰也不相信人造的公園能頂得上那些自然曆史景觀。


    這會兒的人還沒有娛樂意識,他們不知道,好玩比好看會更吸引人,人力也是能造出奇跡的。


    在旅遊娛樂方麵,包括影視動畫,一直就是咱們的短板。這事兒,挺不可思議的。


    國內不缺景觀,說曆史人文更是能甩全世界一個世紀那麽遠,但就是搞不好,奇怪不?


    大湖,大山,大江大河大海,曆史建築,人文景觀,還有十好幾億人,偏偏就是一片罵聲,弄的人都往國外跑。為什麽呢?


    不重視,沒特色,同質化嚴重,除了收費什麽也不想做,口號喊的到是一個比一個響。


    如果說,影視動畫小說這些主觀性的東西,是自己關上大門擠壓的結果,那旅遊就是不作為的產物。基本上就是,自廢武功。


    骨子裏那種被某些進步文人引導灌輸的‘尊跪精神’被刻到了骨頭上,進來的怎麽都好,自己的怎麽都不好。


    不過也好理解,咱們一直就是這樣的,算是傳統。


    外國人寫了些什麽,叫深刻,咱們自己人寫了點什麽,叫違規。404體驗一下。


    外國人的孩子說長大了要當司機,要當廚師,是真實,咱們的孩子這麽說,大嘴巴子就上去了,必須要當科學家。


    童話都得搬人家的,一切想像力創造力都會被嘲諷被扼殺,努力的向全世界輸送人才。還擅長自我腐蝕,大學四年基本報廢。


    出國叫深造,叫接受最好的教育。太多了,說不完。


    基本上各個方麵,除了想盡辦法收費,收更多的費,真不知道還能幹些什麽了。


    我們曆史上有個典故叫邯鄲學步,現在有個說法叫和世界接軌。


    ……


    “那,直接把湖邊這塊地都要下來?可能不?”


    “花錢買不行嗎?要一些買一些,然後把地方圈起來再說。找沒人的地方最好。”


    “這個到是不難,那邊本來也沒多少人家了。”


    “張先生,工廠所有車間是集中辦公還是?”


    “集中?把每一個車間按一間獨立工廠設計就行了,相互之間不用考慮什麽關聯。”


    “那就是每個車間都要有自己獨立的辦公空間?”


    “對,自己的辦公樓和宿舍食堂,我打算把零配件加工單獨列出來一個車間,為其他車間服務,你們考慮一下。”


    “試車要不要單獨列出來?還有檢測碰撞這些工序。”


    “試車……單獨弄個綜合試車場地,檢測每個車間單獨設置,至於碰撞,建個碰撞複檢中心吧。車間隻保留衝壓,焊接,油漆,總裝和檢測。”


    “那就是五個總裝車間,發動機,轎廂底盤,零配加工,橡膠,沙型,碰撞複檢中心還有,綜合試車場十二個單位。”


    “十五個,考慮增加一個變速箱車間,再預留兩個位置。配套車間要計算好供應量,適當調整車間規模。”


    其實汽車生產說簡單也簡單,和一個燃氣灶的區別不大,把各種零配件買回來拚就行了,很多品牌其實就是一個總裝車間,賣的就是拚盤。


    就像很多所謂大牌,他自己就是幾個設計師,或者設計師都沒有,全是銷售人員,產品就是隨意找個工廠代工出來。


    有些是指定材料,有些連材料都懶得管,反正貼上牌子就可以賣個幾萬還有人買。


    幾乎都是。


    在某些方麵我們和老外的認知差別相當大,就比如哎喲喂,他就沒有真皮的東西,人家出生就是自己的複合材料,主要是尼龍。


    可是到了國內很多人就認準了他是真皮,誰說了也不信。


    可是那玩藝兒,就是尼龍啊,你說出龍叫喚聚酰胺纖維也不可能是動物身上長出來的。


    人家玩的就是個品牌。再說人家在國外賣的也沒那麽貴。


    所有的所謂奢侈品,手裏都是兩塊市場,一塊是世界,一塊是我們。用材價格各方麵都不一樣。其實汽車也差不多,也是這麽個套路。


    咱們比較好糊弄,說什麽信什麽,消費觀極端的不健康,還能自我說服。


    次貸危機的時候,國外市場都崩潰了,這些品牌一折都沒有生意,實在沒辦法了,隻好到國內來多開點店,漲價。果然,全部度過了危機。


    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精神?


    張彥明不想做運輸隊,要生產就正兒八經的生產,至少主要部件得是自己生產。


    他不太相信老外的人品。


    雖然在汽車工業這塊,太多的專利鴻溝擺在那裏,任著是誰來這塊也得從給國外付費開始起步,但這並不是就直接躺在地上認命的借口。


    命運得掌握在自己手裏,很多東西不能隻以掙錢為目的。隻是大多數人並不這麽想。


    雖然困難可想而知,但總得努力一下。


    “張先生,對廠房您有什麽建議?”


    “安全,隔溫性要好一點。屋頂不要藍色,我比較傾向於灰色或者白色,牆體,用灰色或者綠色。”


    這種大型廠房都是鋼結構結構,施工快安全性高,造價也低,缺點就是不好看。


    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和各個方麵都碰了一下,算是把整個汽車廠項目安排了一遍,現在就是抓緊一切時間施工,設備什麽的是後麵的事情,要依靠史密斯那邊。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現在工業科技的中心在人家那邊,這不是喊幾句口號有個理想就能超越的事兒,就算是想買人家都不一定賣給你。


    張彥明這幾天和史密斯電話溝通了幾次,把自己的設想,打算各方麵交待了一下,接下來就隻有等待了。


    史密斯已經弄了一個收購團隊,正在搜集信息擬定目標,汽車工業涵蓋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必須要有所選擇,技術和專利兩個方麵都要考慮周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境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溪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溪南並收藏夢境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