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上到白帝城或者石寶寨,一去一回就是一整天。這還是現在高速高鐵的情況下。


    高速高鐵沒貫通之前那是可想而知。隻能依靠水上來人。


    景點都是遠離城區的,這麽有名氣的地方,公共交通相當不便,返程找不著車是正常操作。折騰六小時,觀景三十分。


    2000年這會兒石寶寨和白帝城還沒被江水淹成孤島,可看的地方人文古跡還是挺豐富的,03年孤島化以後,因為大部分都在江水下麵,就隻能想辦法人工增加看點,也可以理解。


    不過往好處想,就是爬起來比原來輕鬆了許多,江水以下不用爬了嘛。


    白帝城得名於西漢公孫述,自號白帝,建城池於此,稱白帝城。


    現在那古城早就不在了,看到的是後人建的白帝廟,基本都是明清時代的建築。


    三國劉備兵敗後在些托孤,給這裏添上了一些人文色彩,然後被李白一首朝發白帝城揚名天下。


    大部分來這裏的人其實就是想舉張十元鈔票在這留個影。


    ……


    船長找張彥明來確定下船人數,並不涉及到門票的事情,這會兒的門票都便宜,不值一提。


    其實後來的門票在景點來說也不能算多高,關鍵得看你從什麽渠道來,從哪裏買的票。


    遊輪上的遊客下船去自費景區交的並不隻是門票錢。一般四十塊的景點門票,遊輪上至少收一百五一個人,九十的就是兩百二兩百九了。


    這裏涉及到很多別的費用,停泊費導遊費什麽的。自己提前訂了景區票和遊輪無關,不會因為你有票就讓你下船,也不會因為你有票就少收你錢。


    船長過來的目的隻是確認人數,然後通知景區大概到達的時間以及上岸人數讓那邊準備。費用都包含在包船費用裏麵了。


    這個張彥明也決定不了,就叫趙振華和孫紅葉的小助理兩個人去統計,把前麵的景點列出來,讓大家自己選。船上也有相關景點的宣傳冊可以看。


    其實不上岸的人會很少,因為張爸都想看看,船是肯定會停靠的,這個時候基本上就是那種,來都來了的心態了,肯定會下去轉轉,哪怕不爬山。


    船上一堆的專業攝影攝像,還有一堆未來的專業攝影攝像,又帶著當下最好的設備和隨身燈光師,怎麽可能不上去?莊文都不會同意。


    導演的職業病就是想把看到的一切都保留點影像下來,以後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能用上了。素材庫嘛。


    這種現像在電影裏最常見,很多電影裏都會有一些來自素材庫的鏡頭。觀眾即使在別的電影裏看過這個鏡頭也並不會有所發覺。


    吃過早飯沒一會兒,船到了鬼城。這還是因為昨晚的大霧耽擱了不少時間,要不然淩晨就到了。


    莊文帶著些人下船去了。


    張爸張媽她們這些老年團也下了船,不過沒去看什麽鬼城地獄的,就是到岸上轉了轉,感受了一下風土人情,買了點土特產。


    沿江過來,一路會經過渝州大部分的區縣,都有碼頭,和火車站一樣,碼頭也都是又髒又亂的地方,集市也大都是自發形成的地攤。到是淳樸。


    碼頭上有客運躉船,長長的浮橋延伸出來,另一邊連接到岸上。


    踩著濕漉殘破的梯坎爬上去,就是碼頭壩子。羊兒客,拉客的司機,黑導遊,蒼蠅館,兩邊散亂的擺著一些攤子叫賣。


    這裏是道教陰司的首都,十二閻羅殿的所在,是全國人民死後魂魄報道受審轉世投生的地方。但並不陰森恐怖,和其他的城鎮也並沒有什麽區別。


    這裏要說一下,關於天帝玉皇,地府陰司,這是我國傳統教道的基本內容,由此延伸出來的福報德報等等價值觀就是社會道德的基礎結構。


    後來佛教進入,他們很講究入鄉隨俗,就發動人力物力編寫了很多適合在這片土地上傳播的經文,也就是我們現在能看到的這些經文。


    在經文中,大量借鑒了道教的理論和典故,又吸收了一部分儒家思想,形成了新佛教,又經過後人不斷的豐富添加,這也是為什麽後來會感覺佛教包羅萬像的原因。


    這就是現傳佛教的淨土宗,大大有別於外傳佛教的禪宗,說起來也不過是一千六百年的曆史,真正形成完整的教義普及開來也不過是幾百年時間。


    佛教的強大之處就在於,他是一種進攻型的宗教,這是血脈問題,國外的宗教都是這樣的,講唯一性,非我教類都要滅絕。


    和道教的修身修己隱居無為思想完全相反,佛教講究主動進攻,並積極與政權接近靠攏,發展勢力積蓄財物,廣布傳經,結果就是後來居上。


    道教講隱講悟,講修身明義,講普濟世人,古時的走方郎中大都是道人,懸壺濟世。


    佛教講經傳,講普度眾生,但這個普度眾生的意義是在於讓世人皆信我,收蓄財物不斷壯大自身,與濟世一毛關係都沒有。


    慈悲心和導人向善是道家儒家的中心思想。劃重點。


    ……


    “哎喲,和想像的不太一樣。”張媽左右打量了一圈,有點失望:“這麽有名的地方。”


    “有名的是傳說,這就是個鎮子,生活的都是普通人,能有什麽不一樣的?”張彥明抱著張小悅跟在張媽身邊,孫紅葉沒下來,趴在船頂上看。


    三個媳婦都沒下船,帶著張小樂跑到船頂上觀光。一點參與感都沒有。


    張彥君抱著唐豆豆,張彥輝扛著張小歡跟張爸張媽孫家敏王叔王嬸一起來到碼頭上。


    這會兒其實也就是湊個熱鬧,也沒有什麽東西可買,那些紀念品大家都沒有興趣。這裏最出名的是紅心柚,要八月才有果下樹。


    其實紅心柚是澎水的特產,後來被鬼城引進栽培,一百來年過去,澎水不聞其聲,到是在這邊大放光彩。現代的種植技術是85年才開始的。


    莊文帶著人跑去名山看鬼城文化了,老張家這邊都沒興趣,關鍵是感覺有老人,不太吉利的意思。


    起碼張彥明是這麽想的,帶著老人去陰司閻羅殿,你這是迫不及待嗎?還是自投羅網?呸。


    大家在碼頭上轉了一圈就回了船上,到船頂遠眺鬼城名山。


    “那邊是什麽?”張媽指著南岸問。


    “新城,正在建,這邊整個要遷過去。等你們下次再來這邊這些就沒了。老縣城。”


    張彥明回頭看了一眼在碼頭上立著的縣名碑,還有遠遠隱約可見的鬼腦殼。馬上這些都要成為曆史了,沒有人會想去保留保存它們。


    包括名山景區,馬上老東西也要都不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境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溪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溪南並收藏夢境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