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經過討論,我們原則上接受你的建議。”


    二哥做為務實的主政官,張嘴就定了調子。


    “兩座大橋,市裏向楓城借款二十五億,在一年半時間內用土地,以及部分在建項目進行償還,經過磋商,雙方初步達成共識。


    下麵我來說一下具體的項目以及地塊問題,如果有不同意見或者疑問請在後麵提出來。”


    這就是需要記錄的話了,邊上秘書長拿著小本本記的飛快。按要求,會議都得有記錄,不過大多數時候都是事後補充罷了。


    “首先,解放碑瑞奇大廈,誼德大廈,會展中心,觀音街現代廣場以及周邊附屬土地,金廬園旅遊項目,以及洪崖門,十八梯老城兩處舊城改造開發項目。


    以上項目包含全部手續作價五億七千三百萬元,擬定雙方合同簽署後進行整體交割。


    洪崖門和十八梯的居民遷移由市裏統一安排進行,但需要楓城配合相關安置回遷工作。


    另外,經過討論,決定把瑞奇大廈,會展中心附屬地塊,以及會展中心東側住宅地塊一並交給楓城進行開發,土地性質為商混,作價二億七千六百萬。


    關於楓城提出購買巴縣境內樵坪山進行旅遊開發一事,經會議討論,同意楓城的開發請求,同意楓城公司收購相關山地建造風景旅遊區及相關配套設施。


    樵坪山方圓二十五公裏,擬劃撥位於樵坪山西北側配套土地三平方公裏,用於景區配套以及原住民安置工作,合計二十八平方公裏,作價七億元。


    以上共計十五億四千九百萬,餘下九億五千一百萬市裏會和楓城方麵繼續進行協商探討,盡快擬定償還方案,以達到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的目的。”


    張彥明點點頭:“我同意這個方案。其餘的錢,也換成土地吧,南濱路和北濱路範圍,和半島隔江相望的位置都可以。最好能在大橋附近。”


    “可以。”大哥點頭答應了下來:“今天來不及了,我讓他們抓點緊把方案拿出來,到時候你們選一下。咱們多退少補。”


    “好,我這邊沒什麽問題了。”


    “那就,提前祝我們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對了,領導,剛才我琢磨了一下,有個想法。先說明,不是很成熟啊,領導你們就隨便聽聽。”


    張彥明拿過地圖:“關於半島上麵的交通,我考慮是不是可以用地下通道來解決一部分。”


    張彥明把後來這裏的地下環道方案介紹了一下,去掉了一些問題,也進行了一些改動,比如在幾個主要街道設立上下通行口和電梯。


    原來的環道主要依附於商圈內的樓盤還有地下設施,可能也是改動的成本太高昂吧,留下了一些問題,比如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麽方便,增加了大廈電梯的運行負擔等等。


    也沒有和地下交通有機銜接,總是感覺有點別扭,事實上對停車位的貢獻也沒有想像的大。主要是後來私家車實在是太多了,是這個時代的人無法想像的。


    地下交通方麵也沒有規劃的太好,主要是因為前後建設年代相差太久,這種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地下設施存在了就是存在了,後麵想改動難度太大,也隻能不斷的將錯就錯。


    在道路交通方麵,張彥明對渝州是有很多腹誹的,後來堵成那樣不得不說,人為的因素占了大半。


    紅綠燈設置的不合理,太少考慮行人,天橋和地下通道太少,等等。


    很多地方的人行道修著修著就沒了,或者斷了,你讓人往哪裏走?天橋和地下通道的短缺逼著人不得不走到馬路上和機動車搶行。


    然後繼續加紅綠燈,也隻會不停的加紅綠燈,越加越堵,越堵越亂。


    七百米坡路五組紅綠燈,喪心病狂不?六十米的大十字路口綠燈隻有十幾秒,汽車都衝不過去,行人應該怎麽走?


    像人行路走著走著就沒了斷了的現像全城都是,很多地方十幾二十厘米寬的人行路也是難為工人是怎麽修出來的。


    而且人行路斷的地方不是快速匝道就是隧道口,全是視線不好車速又快的地方,也沒有天橋和通道,要麽跑過去,要麽就得上下左右繞大半天兜出去幾百米一公裏。


    設計者自己肯定是不用走。


    這還是能繞的地方,有些地方繞都沒地方繞,隻能往過硬衝。也不能說沒有設施,一般會掛一個牌牌,提醒行人不要通行。嗬嗬。


    用了十多分鍾,張彥明給兩位大佬講了一下思路和想法。


    “這樣,把主要幾條路這麽串起來,那麽至少有一半的車就不用在上麵坡路上擠了,可以直達目的。


    這麽串通以後,還可以把整個商圈的部分大廈地下空間還有將來的城鐵係統連接起來,不隻是能走車,也可以走人,甚至可以打造幾塊相通的地下商業。


    它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以成倍的增加停車位。可以預想到,將來渝州所有的商圈都會麵臨停車難的問題。


    不隻是半島,三峽廣場,觀音街,楊家坪還有南岸都是這樣。隨著商業發展,私家車的數量肯定會成倍上升,交通擁堵將變成所有大型城市的常態。


    隨著收入和消費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會進入各大商圈,這裏可以肯定會形成栓塞,一是車流大人流大,二就是停車難問題。”


    兩個大佬對著地圖琢磨了一會兒,二哥問:“你預計需要多少資金?”


    “沒精算,估計一兩個億足夠了。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趁機把這邊的地下疏理一下,原有的隧道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


    二哥看了看張彥明,笑著對大哥說:“他到是比我更像是市長,考慮的東西和商業都有點遠,都是城市管理方麵的問題。”


    “是個很有想法,也很有責任感的年輕人。”大哥點頭誇了張彥明一句。


    “這個方案市裏不用投錢,我們楓城做,條件就是,整個地下空間的永久經營權,包括但不限於地下商城,停車場還有餐飲娛樂。”


    大哥二哥都笑起來,剛誇完就原型畢露了,說下來還是看好未來的商業機會。


    不過這也正常,怎麽說還是貢獻更大些,如果能實施,那以後至少三十年都不用發愁半島上的交通問題了。


    這事兒也不可能當場定下來,還需要相關單位開會討論商議,計較得失什麽的。


    幾個商圈當中,半島上的交通和停車壓力是最大的,這裏能解決掉,那整個就解決了一大半。這也是所有大型商務辦公區共同的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境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溪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溪南並收藏夢境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