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你心裏有點數,我隻管幹,前麵後麵的事情你自己管。”


    “行,肯定不讓你操心。哎喲,確實厲害。回去獎勵你。”


    “獎勵啥?”


    “我得好好想想。”


    “哼哼,就哄我。你想在那邊搞什麽?”


    “城市改造吧,片區稍微大點。大概得有,都加起來,不少於一平方公裏。”


    “那也不大呀。”


    “呃,這是平麵麵積,按地圖算。你知道這邊是立體的,涉及到的居民道路什麽的比較多。”


    “我沒去過。真想過去看看,早就聽說那邊了。我以前有個小兄弟去過,回來好個吹。哎,對了,問你個事兒,差點讓你岔過去。”


    “什麽?”


    “老家那邊以前的兄弟姐妹打電話。原來那會兒,不是你說讓建加油站嘛,現在中油和中化都在說買,他們想問問賣不賣?”


    “加油站?我當時就那麽一說,還真幹啦?”


    “啊,反正手裏也有點錢,也不知道幹什麽掙錢,那會兒你不是挺牛逼的,我就幫你吹了幾下,嘿嘿,然後他們就幹上了。其實挺掙錢的。”


    “現在賣,也行,再緩一年也沒什麽問題。不過這會兒比較好叫價,信我不?現在隻要位置好夠大,可以狠點下刀,他們是不惜代價的。”


    “為什麽?”


    “他們在計劃海外上市,必須短期內滿足一定的條件,達到一個規模。”


    “哦,那為什麽還可以拖一拖?”


    “這事兒不是短期的,接下來他們還需要建立建設一大批達標的加油站,擴大市場占有率。以後私人加油站的空間會被擠壓。”


    “明白了。行,我和他們說一聲。有幾個想來京城發展的,咱們能管管不?”


    “男的女的?”


    “滾。我咬死你。”


    “嗬嗬,行吧,即然你當年的兄弟來投奔,怎麽也不能不管。”


    “你當初怎麽發家的?沒有他們支持相信我你哪來的錢?忘恩負義之輩。”


    “也是哈。嗯,行,那我管了行吧?”


    “那還差不多。老娘縱橫江湖靠的全是義字當頭,背信棄義的事情肯定不做。你也不行。”


    “哎呀,還來勁是吧?你跟誰老娘老娘的?你認識我姥爺呀?”


    “……,你是不是傻?有這麽說自己媳婦的嗎?”


    “呃……,那個,他們想過來幹什麽?”


    “不知道啊,不是等你老人家出馬指點江山嗎?”


    “行吧,那就等我,反正也不急這幾天,先玩玩唄,安頓下來。他們是打算在京城定居?”


    “不知道,買套房子是肯定的,我和他們說了,九折。”


    “哎,我有點事兒始終沒想明白哈,你說,咱媽就是紡織局的局長,官也不大呀,也不算重要崗位,你怎麽混成了大姐大的?”


    “這和我媽有什麽關係呀?”


    “廢話,咱媽要是一賣冰棍的你還能混嗎?”


    “也是哦。反正就認識了唄,有些都是同學什麽的,反正你認識他他認識我的,後來就一起玩唄。人家大的那些也不帶我們,我們都是年紀差不多的。”


    “那你怎麽就成了頭頭了?好像還挺囂張的樣子。”


    “嘿嘿,不服就揍他。我小時候打架厲害。”


    張彥明就服了。想不到自己一世英明,栽在一個社會人手裏了。這是打眼了呀?還是算失身?


    “你幹什麽呢不說話?”


    “呃,我在想,我是不是上當受騙了?”


    “你死定了你。說,有沒有小姑娘什麽的勾搭你?”


    “我勾搭小姑娘算不算?”


    “成功了沒有?”


    “沒。時間太短還沒來得及發揮呢。”


    “沒勁。你要搞的項目,大概是哪個方向?是一起十手還是分段分批?”


    “得分批吧?估計得要幾年時間。方向的話,大概有點偏近古建翻修這種,還有一個中央商務區。或者是兩個,具體的我也沒想好啊,就是這麽個想法。”


    “那,曹師傅應該不合適吧?”


    “嗯,這邊的建築和北方完全是兩碼事兒,是典型的南方風格,融合了湖廣和蜀地的建築特征,還有少數民族的東西。人得從這邊找。”


    “那我這邊做什麽?”


    “規劃設計還是要我們自己搞的。你也不用太操心,多注意休息。”


    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到孫紅葉困了才掛斷電話,把手機都講的發燙了。一直插著充電器幹活。


    哄睡了媳婦兒,張彥明又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兒,這才起來洗漱睡下。


    第二天起來,張彥明在院子裏跑了十來圈把身體活動了一下,大家也都陸陸續續起來了,吃過早餐自由活動,大家夥都出去浪,張彥明坐著車去看自家的項目。


    渝州其實各方麵都挺好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交通。由其是渝中半島這邊的交通。


    路窄彎多坡陡,這裏又是整個渝州主城的母城,一城精華所在,人多車多,偏偏還是交通咽喉。


    兩條大江把城市隔成三大塊,過江大橋就成了交通堵點,你怎麽走都繞不開呀,橋上永遠都是車挨車車擠車,難得暢通一會兒。


    主要還是橋少,這會兒很多橋還沒修,或者正在修,還沒獲得橋都的稱號。


    老渝都交通主要靠輪渡,隨著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的不斷發展,大橋越修越多,輪渡漸漸成為了曆史。


    到18年,渝州有各種橋梁近五千架,每個人平均每天至少要經過三架大橋,不隻是多,還拿了很多世界第一。


    不過,在2000年這會兒,主城兩江之上一共隻有六架橋,其中一架剛剛通車,有兩架還在修建中,全城交通都集中在一新三老四架橋上。


    幾乎一大半的公交都要途經大橋,就不用說出租車了。不管你要去哪個方向,在大橋兩頭都有公交車。


    尤其是往南岸去,這會兒隻有一架橋,所有的車和公交出租都要集中在石板坡和黃葛渡過江。


    張彥明先去了江北。


    楓城的江北商業街區在觀音街北側。


    到了地方下車,張彥明扭頭看了一圈,心裏叫了一聲臥槽,這特麽不是北城天街嗎?


    搓了搓下巴,人有點發懵。


    “哥,項目部的人過來了。”趙振華捅了發呆的張彥明一下。


    “張先生。”負責人笑著遠遠的伸出右手。


    張彥明定了定神,笑著迎上去伸手和對方握了一下:“辛苦了。”


    負責人是從京城過來的,以前大家都擠在一起辦公的時候都見過,算是熟人,也是公司的第一批工程師。


    “咱們到辦公室說吧?”負責人問了一句。


    “好,這裏你是主人,我是客人,聽你安排。”張彥明點點頭跟著負責人走向項目指揮部。


    走到門口回頭看了一眼,確實是這地方,沒記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境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溪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溪南並收藏夢境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