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出來啦,就別再想農村那點事兒,城裏和農村不一樣,這衣服一兩百塊錢不貴,以後你們掙了錢就知道了。慢慢來,不急。”


    張媽笑著拉了拉齊娟的手。她自己就是從山溝裏出來的,太理解這種心態了。


    對於一年總收入幾千塊錢的家庭來說,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買件衣服,能不感覺貴嗎?


    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張媽做主,給齊娟和田小花,還有張彥海從裏到外的拿了兩身衣服,鞋,包,帽子。人家張彥滿和栓子爺倆早就換了,這會兒不用管。


    齊娟不好意思要,叫張媽罵了幾句老實了。


    然後大家過去逛零食,給孩子們拿好吃的,等回到飯店這邊已經是一個半小時之後,都開飯了。


    “自己家開的還用給錢啊?”田小花小聲問張彥海。她看到張彥明付賬了。


    “不是的二嬸兒。”張小悅拍了拍田小花給解釋:“阿姨們要對賬,可麻煩了,給錢省事兒,反正,轉啊轉啊又回來了。媽媽說的。”


    “對,計貨對賬統計都麻煩,給錢最省事兒,反正是自己的。你們以後開了買賣最好也這樣,自己買一樣要給錢,就不用單獨再算一本賬。”


    張彥明點頭給講了一下:“成本啊數量啊分賬總賬,所有從頭到尾都得算一道,不值當。給錢就沒這些麻煩。”


    田小花看了看張彥海,紅著臉說:“我,不會算賬,怕算不明白。”


    “沒事兒,鼓搗幾天就熟了,熟了就會了,沒什麽複雜的。你們開饅頭店簡單,以後你就知道了。”


    “打飯打飯,別嘮啦。”張媽招手喊人。


    “哎,那邊,那個是不是大明星?唱歌的那個。”田小花捅了捅齊娟小聲嘀咕。


    齊娟扭頭看了一眼:“媽呀,真的,不是真的吧?大明星也來這?”


    張媽就笑,也有點自豪:“趕緊打飯,吃飯慢慢說,那都是咱家的員工,一會兒讓你們認識認識,都是好丫頭好小夥兒。”


    “真是明星啊?”田小花有點興奮,小聲問。


    “嗯,老二公司的,有唱歌的有演戲的,平時住這邊,吃住都在這,以後天天能見著。”


    王佳華和徐家鳳挽著手跑過來打飯,叫人。


    “你倆跟哪去了?這麽晚。”


    “嘿嘿,我們去湖上滑冰去了,忘看時間了。”


    “先喝點熱湯再吃飯,別弄肚子疼了。一天哪,沒個消停勁兒。”張媽一人頭上給了一巴掌,兩個丫頭乖乖的去打湯喝。


    “那個是小輝的小姨子,叫佳華,王佳華,過來這邊上班,在大君店裏。那個是徐家鳳,老二的員工,說是什麽拍廣告。現在正學習呢。”


    “她倆瞅著關係挺好的。”


    “嗯,發小,同學,那關係能不好嘛。”


    “發小是啥?”


    “就是從小一起長起來的唄,這邊人都這麽說,跟著說習慣了。”


    大家一邊說話一邊打了飯菜,回到桌邊坐下來。


    齊娟田小花和張彥海對這種自己夾自己的吃自己的的吃飯方式還不太適應,感覺很新鮮。


    平時一家人坐在一起同盤同碗的,想怎麽吃就怎麽吃,吃多吃少就是個概念,誰也沒量過。


    一下子分著吃了,總有點茫然:這也太顯眼了,全桌就她們幾個麵前擺的多。


    “愣什麽呢?吃吧,吃飽,不夠再去添。”


    張媽給孫女剜鹹鴨蛋黃,這是兩個小寶貝的最愛,現在又加了個栓子。農村也醃,但可舍不得讓孩子隨著性子吃。賣錢呢。


    栓子不用別人幫忙,自己拿著一個鴨蛋摳的歡實:“媽,這個給你,有油的。”


    齊娟就有點不好意思,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的。


    張彥滿接過來遞到媳婦兒手裏:“這是海邊的,和咱家那不一樣,大師傅醃的也好,你嚐嚐。”


    “就那麽一說,有什麽不一樣的,還不是鴨蛋。”張媽把鴨蛋黃摳到孫女小碗裏,把蛋清往張爸碗裏一丟。這待遇差異太大了。


    “不一樣,這個味道好不少,吃的東西就不一樣。”張爸也不嫌棄,吃的噴香。


    鴨蛋是特意去采買的海鴨蛋,這會兒還不出名。


    “紅葉那麽喜歡吃魚啊?”田小花發現孫紅葉麵前全是魚,忍不住就問了一聲。


    “我媽媽有小寶寶啦,小寶寶要吃魚魚。”張小悅在一邊給解釋。


    “嗯,以前不太吃,懷上了就喜歡這個味兒。”孫紅葉給張小悅夾了一筷子魚肉。


    “我懷栓子那會兒,大夏天的就想吃冰溜子,饞的呀,做夢都是,沒地方弄。”


    “不是給你買冰棍了嗎?”張彥滿隨口應了一句。


    堡裏哪有賣冰棍的,得騎著自行車跑出去十幾裏地,伺候孕婦在哪也是不容易呀,張彥滿想想那會兒就感覺水深火熱的。


    “那不一樣。”得,一點功勞也沒落下。


    “彩芹那會兒就稀罕豬圈味兒,天天守著豬圈不挪地方。”田小花自己沒懷過,還沒有那種體驗,都是當笑話在說。


    “彩芹是誰?你家老三媳婦兒?”張媽問。


    “嗯,彥良媳婦兒。”張彥海點頭答應:“五嬸你能認識,姚堡的。我二舅家房後。”老張家和老姚家堡挨著堡,好幾輩親戚,都熟悉。


    老張家沒少禍禍老姚家的閨女,張彥明的奶奶就姓姚。一代一代親上嘎親,不過都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農村人其實更講究這個。


    “姚彩芹是我三嬸兒。”栓子百忙之中喊了一嗓子。


    “這一說我想起來小穎了,小丫頭太招人了。應該把她接過來。”孫紅葉扭頭對張彥明說。


    “快,他們這邊安頓好就過來了,以後院裏又多個小丫頭。我也喜歡。”張彥明點點頭。


    以前就感覺院子裏空,人太少,老頭老太太都喜歡熱鬧,多幾個孩子是好事兒。


    “老四什麽時候出來?怎麽安排的?”張爸問張彥明。


    “明年吧,三叔家彥伍今年高考,三叔三嬸到魯爾了,等適應適應讓他們幹點什麽,讓四叔出來接三叔班,先在我機械廠那邊待一年。”


    “嗯,你多操點心,把兄弟姐妹都安排明白,都過上好日子,咱家就算對得起祖宗了。”


    “知道,你放心吧。”


    “那堡裏就剩你大爺了,你沒勸勸?”


    “勸了呀,他不走,說以後看。反正他和大娘也不用種大地,也不累,生活上也沒有什麽缺的,慢慢看吧。”


    “也是,這麽幾家子都得他照應呢。你三大爺來不來?”


    “三大爺?”


    “我爸。我爸在他們這輩兒排老三,你家是老四老五老七老八,是吧五叔?我二叔是老六。”張滿柱接過話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境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溪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溪南並收藏夢境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