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號,張彥明和張彥輝帶著孫紅葉和王佳慧,開車回到鋼都。


    還有十多天就要過年了,鋼都市裏到處已經張燈結彩的,有了幾分過年的氣息。


    關外的年的氣氛本身就比關內要隆重許多,年味足。


    開著車走在市裏,到處都是大紅燈籠,大紅對聯還有各式各色的新年元素,還有雪雕冰雕,裝飾著這座老城。


    這邊的雪雕冰雕再過幾年就要看不到了,全球變暖,很快魯爾冬天的氣溫就會不斷上升,零下三四十度將一去不返,再也感受不到了。


    要看大雪看冰雕雪雕就得再往北跑,到黑水那邊去。白山也冷不了幾年。


    對於關外人來說,冬天零下十度以上的氣溫就已經不是冬天了,甚至連棉衣棉褲都不用穿。


    街道上人很多,鋼都雖然在關外算不上大城市,但也有兩百多萬人口,消費能力在眼下這會兒還算是很強大的,工人家庭多。


    整個九十年代,工人是社會的中堅層,收入穩定,消費能力超級強悍。


    年關節上,不管貧富都帶著笑意出來采買年貨,準備過個豐足的大年。


    穿貂的人很多,男男女女的,皮衣皮褲更是常見。


    這和關裏人所謂的顯擺不是一回事兒,是認知上的差異。貂在關裏是顯擺的工具,但在關外就是件衣服,暖和,輕薄又耐穿,也不貴,是冬天的首選。


    從八十年代關外人就這麽穿了。


    隨著經濟市場的發展,關外的貂也是越來越貴了。不過還是比關裏便宜,關外與關內的服裝差價一直存在,高檔服裝甚至能達到五到七倍。


    搞不懂。


    渝州賣到上萬的大衣在魯爾也不過兩千多三千塊。現在。


    步行街這邊大抵是全市最熱鬧的地方,雖然零下二十多度,大街上還是人擠人人挨人,所有的店家商場裏都是人滿為患的樣子。


    很多店家為了行人方便,擋風禦寒的門簾都摘掉了。


    平時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人在年關也會買件新衣服添雙新鞋,這就是傳統。主要還是年輕人消費,包括童裝。


    鞋城裏也一樣,燈光把整個鞋城映照得分外明亮,在這個有點陰霾的天氣裏顯得格外的醒目。


    這邊也剛下過了大雪,但天空仍然是陰沉沉的,大上午的有點黃昏的感覺。


    商場裏掛滿了彩旗廣告,牆壁柱上都是海報,中間夾著一些大紅的年節圖片和吉祥話兒。今年是大龍年,到處都印著畫著各種卡通龍的形像。


    龍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太特殊了,是國人的最高向往,專家已經預測今年會是一個生育高峰年。讓孩子屬龍,估計是所有父母對孩子最大的祝福了。


    我們的傳統神話傳說還有信仰圖騰上其實挺雜亂的,矛盾重重,但是這並不影響老百姓的向往和認知,這是個挺神奇的事兒。


    就比如大龍,在神話傳說中它的形像並不高大,甚至還有些低下,不是為惡就是被打被殺,人們也看的津津有味,但並不影響轉過頭就把它視為最吉祥偉大的圖騰。


    一邊看著哪吒把龍抽筋扒骨鼓掌,一邊把自己視為龍的傳人。不矛盾?還真不矛盾。就是這麽神奇。


    鞋城裏的熱氣給的很足,典型的關外商場七扭八拐式入戶大門一進來,就是撲麵的熱氣。


    大門裏麵可以免費寄存大衣包裹還有貴重物品,可以借嬰兒車免得要一直抱著孩子逛。


    服務人員給被帶進來的每一個十歲以下的孩子套上小馬甲拴上兩米長的牽引繩,另一頭綁在大人的手腕上。這是強製性的,你不接受就別進來。


    這根繩子受到了所有來的小朋友的喜愛,他們感覺好好玩兒,大人不置可否,不過大多數人都能接受。


    這是張彥明的設計,是受後來防丟繩的啟發。商場裏人太多了,孩子又太小到處亂鑽亂跑,容易發生危險不說,還容易丟。


    孩子和二哈一樣,都是撒手沒,不管是真丟假丟,總能把大人急出一身白毛汗,弄的商場這邊跟著緊張一場,本該愉快的購物之旅以泡湯收尾。


    雖然到處都安裝了監控器,但是人太多了,小孩子目標又小,那東西能起到的作用並不大。


    紅色的小馬甲加上紅色的繩子,減去了許多未知的麻煩。


    還能有效預防偷小孩子的:他們沒有專用工具解不開馬甲,隻能用剪刀利器硬割才行。他們不知道小馬甲裏還穿著三根鋼絲,剪剪試試就知道了。


    關外偷孩子的極少,但也不是沒有,這東西預防總比不管好些。


    一般在居民區大街上沒幾個人販子敢下手:這邊的人太願意動手了,還愛管閑事兒,瞅你不對就有上來問的。


    主要是這邊重工業多,工廠多,住家一片基本就是一個廠的,都熟。


    等到了農村村子裏就更沒機會了,這邊是聚居,全村人擠在一起蓋房子,家家戶戶熟的像一家人似的,孩子成群結隊的在一起玩兒。


    進來個陌生人就像清水裏滴了一滴墨一樣顯眼,你動動試試?


    而且遇上事兒這邊的孩子也不是老實且,七八歲就敢拿磚頭拍你。包括小丫頭。


    也不是沒發生過偷孩子的,但基本上當場就撂了,能活著被警察帶出來都算是得救了。


    在關外,大街上打架沒人管,還有圍著看熱鬧的,你在大街上打孩子試試?


    偶爾成功的基本都在大型商場裏。


    現在這個小馬甲防丟繩已經成了鞋城的標識性東西,全市人都知道都在說,地下商場那邊甚至跑來問是從哪裏采購的,他們也想上。


    張彥君已經把這東西注冊了商標和專利,準備等魯爾成衣廠投產以後專門搞個生產線來生產,進行全國推廣:關內丟孩子的現像太多了,估計應該能受歡迎。


    這東西逛街逛商場,坐船,在風景區旅遊都用得上。


    看著一個一個熊孩子乖乖的被服務人員綁好,然後歡樂的大叫一聲就往前跑,故意把繩子繃的比直拽著大人,感覺就特別有意思。


    四個人把大衣寄存好,溜溜達達的進了裏麵,坐滾梯去三樓收銀台找王佳華。


    三樓是精品層,賣的東西都比較貴,四樓是品牌專賣,一個一個的小店兒,五樓是進口商品和辦公區。


    不斷能看到安保員兩個人一組在各樓層巡邏,全力防範小偷。這個時間可是他們的創收期。


    和一般商場裏隻是掛個牌子提醒小心扒手不一樣,鞋城裏是主動出擊,三十個安保員不停的巡邏,遇到情況直接出手,先弄住了再說。


    張彥君和張彥明都不怕什麽報複,有能耐就放馬過來比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境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溪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溪南並收藏夢境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