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一種從眾心裏。


    周邊的人,人家都怎麽樣了,都幹什麽有什麽了,好像自己不做沒有就,不對勁兒?或者感覺比人家差了點什麽一樣。


    孫紅葉現在就是這種心態。


    妯娌都生了,王靜也懷上了,自己這一點兒動靜也沒有。


    於是好像心裏就有了點壓力,莫名其妙的。


    等把兩個孩子哄回臥室去睡下了,孫紅葉就拽著張彥明回屋加班。


    張彥明還以為,這是自己走了十幾天,媳婦兒空著了想自己呢,結果一聽是急著這個,真是哭笑不得。


    還不能說,一說就不樂意。女人的心哪,太複雜了。


    第二天早晨起來就有點腰酸腿軟。


    堅持著活動了一下,出去跑了幾圈兒,這才慢慢緩過來。也就是年輕啊,身體體子好。


    “爸爸,那我們就可以約同學來我們家玩了喲?”吃早飯的時候張小悅又把這事兒想起來了。


    唐豆豆也是一臉盼望的樣子看過來。


    “可以,不過,要同學和家裏大人說清楚,打好招呼才行,明白吧?要不,一放學孩子沒了,你說他家大人得著急不?還得以為丟了呢。”


    “那要是,她們家裏大人不同意怎麽辦?”


    “那我就沒有辦法了,我又管不到人家。再說也不認識呀。”


    “那,你去認識認識唄,和他們說好,讓到咱家來玩兒。”


    “我去哪認識啊?站馬路邊喊哪?”


    兩個小丫頭就笑,咕咕咕咕的笑成一團。


    “我們可以和老師說,老師認識。”唐豆豆給張小悅出主意。


    這事兒她是肯定不敢去說的,但是她腦袋反應比張小悅要快,都是她在後麵出主意張小悅去做。張小悅膽子要大很多。


    張彥明從兩個小家夥身上看到了自己和哥哥小時候的影子。這算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嗎?


    “對呀,我們可以找老師。讓老師和她們家大人說。”張小悅恍然大悟,果然上當呃,上道。


    張彥明也不管,小孩子的事情不用管,讓她們自己去弄好了,也是一種體驗。


    吃好早飯,幫兩個丫頭檢查了一下小書包確定沒了遺漏,把她們送出大門。


    已經有三四個同樣打扮的五顏六色的小丫頭背著小書包等在馬路邊了,看到張小悅和唐豆豆就跑過來打招呼,一群小丫頭像一群早起的鳥一樣喳喳喳喳,一起上學去了。


    還有一個小小子,小臉凍的紅紅的,跟在邊上。


    張彥明就站在馬路邊看著灰白的世界裏一群活潑的色彩越走越遠,扭頭看了看天空,一片晴朗,朝陽把大樓高樹鍍上一層金光。


    萬裏晴空,碧空如洗,朝露初生,金光鱗鱗。


    再過幾年想看這樣的天空就不容易嘍,沙塵,霧霾,這會兒大概已經收拾妥當要來做客了。趕都趕不走那種。


    然後大軍壓境,不斷蠶食,一路漫延,向南到申城,向西到秦都,前後不過用了十年時間。


    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沒有人能夠改變。人總是要切身感受過才會產生動力。


    所謂將心比心,積他人經驗來改善自身必竟隻是一種奢望,幸福的家庭怎麽想像不幸家庭的生活與困苦?


    就像怎麽琢磨你也理解不了那些把油門當刹車踩的司機。


    張爸張媽一邊說話一邊走出來,老兩口去上班。


    張爸這兩年有點長肉,現在被張媽每天逼著活動,多走路,多吃水果多喝水,耽心他的血脂血壓問題,不過還好,雖然胖了點身體還不差,各項指標都在可控範圍內。


    張媽其實也不瘦,人一老了運動量大減,自然就會胖起來。


    不過張媽的生活習慣比較健康,不像張爸,不愛動,不喜歡喝水也極少吃水果。血脂血壓這東西和血液粘稠度有很大關係。


    張爸穿著件軍大衣,是張彥明發的冬裝。


    張爸當了十幾年兵,喜歡軍裝,對部隊的感情很深,在他眼裏什麽皮大衣裘皮大衣都不如這件將官呢。


    現在老頭兒從裏到外都是軍品,用他的話來說那是即精神又舒服。張彥明發的軍裝除了禮常服都被老頭霸占了。


    反正平時他確實也沒地方穿。


    禮常服不敢給老爺子,一些正式場合他還是要穿的。


    他到是可以多領幾套,沒那必要,也沒有意義。


    八七式裝備以後,軍裝嚴禁偽冒銷售,但事實上軍人服務社還有一些軍品商店都有軍官常服出售。


    在九十年代初校官常服是相當時髦的穿著,三四百一套,很受年輕人追捧,後來隨著物資的豐富和軍人影響力的不斷下沉穿的人越來越少。


    99年這會兒大街上已經很難看到年輕人穿軍裝了,這是一個時代的沒落。再加上天氣越來越暖,倍受歡迎的軍棉衣軍棉褲都相繼失寵。


    這會兒城裏的年輕人冬天已經基本告別了棉衣棉褲。


    於是,軍大衣軍棉帽什麽的就成了農村人的標配,成了形像代表,開始被看成土氣和土鱉。


    張媽的穿著打扮都是孫紅葉操辦的,保暖內衣,純羊絨小衫,外麵罩一件素色的光板裘皮半大衣,下麵是一雙小羊皮的雪地靴。


    裘皮大衣是樣式越簡單越珍貴,也就越貴,那些比較流行的縫製複雜花色斑瀾的其實是裘皮裏的下品,是用多塊多種小皮拚湊出來的。


    保暖內衣的概念是這兩年剛剛出現並興起的,生產廠家也不多,98年隻有十家,99年這會兒雖然增加了不少但市場也並不算大。


    主要還是價格問題,普通百姓很難承受動轍幾百塊的一件襯衣。


    這會兒這玩意兒是大款暴發戶的標配,大冬天裏麵就穿件襯衣,外麵一件西裝,感覺相當有麵子。


    張彥明並沒有趕這趟車,雖然有家服裝公司但也不會來搞這個,雖然他知道這東西的生產工藝還有成本。


    第一代保暖內衣就是在兩層棉布中間縫了一層塑料膜,那是相當保暖,不透氣啊,熱量全積在裏麵了,能不熱嗎?


    第二代就進步了,塑料膜更薄,中間打了透氣孔。


    第三代開始出現絮片填充物,不過衣服就顯得厚了些,不像一二代那麽修身。


    其實也可以不花這份錢,冬天在裏麵貼身纏一層pvc薄膜再穿衣服就行了,效果杠杠的。


    張媽穿這件是自家服裝公司生產的,兩層純棉麵料中間加了一層純羊絨絮片,雖然比市麵上的商品稍厚了一點,但保暖效果好,不重,也不會感覺熱燥。


    也就是第三代保暖內衣的做法,在這會兒還沒出現。


    這東西這會兒成本比較高,張彥明也沒想過推向市場,就是家裏人穿,再給親朋好友合作夥伴當禮物送一下。


    很受歡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境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溪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溪南並收藏夢境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