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田莊和酒樓的事,賈琮便返回書院,他準備參加明年的大考,如果明年不參加,下一次就要等到四年後,他等不起。
酒樓的整頓方案,他已經以書麵的形式留給那個胖掌櫃了,在方案裏,不僅有全新的營銷方式,還有一些他準備的,這個時代沒有的新菜品,相信可以一定程度的挽救酒樓的頹勢,至少不會繼續淪落到門可羅雀的下場,這間酒樓他還有大用,隻是不是現在。
田莊那邊,降低了佃農們的賦稅,雖說自己少了一些進項,但他並不後悔,若不是條件有限,他還會在這方麵做出更多更大的改變,不過這種改變有悖於大劉目前的現狀和趨勢,不能輕易試之。
很多事情他都想去做,想去改變,前提是自己要有個舉足輕重的社會地位,習武已經錯過了,隻能從文,最好三四年內就能取得一定成就,擁有很大的話語權,決策權,這樣他才能慢慢去實現自己的計劃。
而這個過程會很漫長,荊棘叢生,賈琮雖無十足的信心,但至少他不會讓他愛的和愛他的人沒個結果,這是最後的底線,他會竭盡全力。
書院的日子漫長而枯燥,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讀書,當賈琮把明年要參加大考的想法和陳伯行說了後,陳伯行久久無語,最後才歎道:“你還年輕,須知這次若無結果,需要再等三年,不若再勤奮進學三年,以你的天資,超越為師,易如反掌。”
賈琮心中並無十足的把握,他這次的目標是舉人功名,若能考中舉人,他的生活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畢竟他今年不到十一歲,十二歲的舉人足矣徹底落實他“少年神童”的名頭,有了這個名頭,他做很多事都會方便很多。
這件事他還有考慮一番,權衡利弊需要一些時間。
轉眼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這天,賈琮在書院飯堂用完後飯後就一個人回到課堂裏,提筆給迎春寫了一封信,合上信封時,見陳遠之氣喘籲籲的跑了進來。
賈琮在信封上提筆寫了“二姐姐親啟”五個字後,擱下筆,看向陳遠之。
午後的陽光灑在賈琮的身上,無數細小的塵埃在空氣中飄蕩,屋裏彌漫著淡淡的墨香味,時光靜好,公子如玉。
“師弟,外麵捎來給你的。”陳遠之把手中的一張請柬遞給了賈琮,賈琮接過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賈琮賢弟如唔,舉賢館一別,至今已有月餘,正所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愚兄念賢弟甚之,正值草長鶯飛之際,愚兄在書院安排一詩會,遍邀群賢,以詩會友,明日辰時,愚兄將在東山書院門口等候,望賢弟親至。”
落筆是東山書院羅子陽,賈琮笑了笑,把請柬遞給陳遠之,陳遠之接過後快速掃了一眼,把請柬擲在書桌上,罵道:“好個不知羞的家夥,臉都被狗吃了,師弟你去不?”
“去,為什麽不去?”賈琮拍了拍陳遠之的肩膀,笑道:“明日不是休息嗎?正好我們倆一起去會一會我這個愚兄。”
李安雖然沒跟在身邊,但是李少遊卻來了,作為賈琮的貼身護衛,他就住在書院外專門給學子的仆役們安排的地方。
陳伯行知道這件事後並沒有責怪賈琮,隻是說賈琮出身將門,身邊帶兩個護衛也很正常。
當見識了李少遊的拳腳功夫後,陳遠之把賈琮羨慕個半死,他也想有這麽一個武功高強的貼身護衛,可又不敢和自己的老子提這個想法,隻能在心裏暗自磋歎。
出了書院,來到李少遊住的院子,半兩銀子一個月的租金自帶廚房,李少遊正在院子裏練武,一根棗木棍被他玩的出神入化,剛勁有力,棗木棍橫掃之處,空氣炸裂,啪啪作響。
見賈琮和陳遠之走進來,李少遊收起棗木棍,對賈琮和陳遠之抱拳行了一禮。
抱拳是習武之人和江湖中人常用的一種行禮方式,李少遊習武,所以用這種行禮方式。
賈琮從懷裏掏出自己給迎春寫的書信,遞給李少遊,吩咐道:“送到晴雯那,讓她給二姐姐送去。”
李少遊點了點頭,接過書信,小心的放進懷裏,從馬廄裏牽出一匹黑色的駿馬,幹淨利落的翻身上去,往鎮外疾馳而去。
這匹黑色的駿馬是賈琮花了二十兩銀子從馬市買回來的,配齊馬具後就給了李少遊,李安都有屬於自己的馬匹,作為自己貼身護衛的李少遊,不僅要有,而且一定要比李安的那匹黃騮馬更好。
本來賈琮是想著給李少遊配備甲胄和刀劍的,不過這樣不符合大劉的律法,非軍者,其護衛不得配備甲胄和弓弩,而且李少遊用習慣了棗木棍,給他刀劍也耍不好,隻好作罷。
陳府,賈琮院。
小如意正趴在窗邊,無聊的看著小南和小北嬉笑著用網兜追捕飛進院子裏的蝴蝶,晴雯吃完午飯後就被陳雲瑤打發來的小丫鬟給叫去了,小如意和她們玩不來,就沒去。
“咚咚咚!”緊閉的院門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小如意心中一喜,跳起來噔噔噔的往外跑去,打開院門。
“是你啊!”
李少遊看見小如意,低下頭從懷裏取出一紙書信,遞給小如意道:“公子讓我把這封信交給晴雯姑娘,讓晴雯姑娘給榮國府裏公子的二姐姐送去。”
本來李少遊是叫賈琮主子的,就好像《水滸傳》裏燕青和盧俊義的那種關係,不過被賈琮拒絕了,讓他改口叫了公子,李少遊見賈琮堅持,也隻好作罷。
榮國府他是進不去的,為了保險起見,賈琮才讓能隨意進出榮國府的晴雯把書信給迎春送去。
李少遊小如意是知道的,和自己一樣,都是貼身侍候三爺的嘛,接過書信嘟囔道:“我知道了,晴雯姐姐出去了,我讓人把信給她送過去。”
李少遊並不多言,點了點頭就轉身出去了。
小如意對小南和小北道:“把這信給晴雯姐姐送去,就說是三爺讓她把信給府裏二姑娘送去。”
小南和小北走後,小如意走到牆角的水缸邊,看著水裏遊著的十幾尾五顏六色的金魚,呆了一會兒,伸出兩隻胖乎乎的小手,擺弄起金魚來。
陳雲瑤院,陳雲瑤和晴雯坐在窗邊的香塌上打著絡子,旁邊站著一個十來歲的小丫鬟,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戶照進屋裏,兩個明麗的女孩兒似乎各有心事。
見小南和小北走了進來,晴雯心頭一熱,站起身來問道:“可是三爺回來了?”
陳雲瑤聽到晴雯的話,也回頭看了一眼,美目灼灼。
“晴雯姐姐,三爺打發人回來說,讓晴雯姐姐把這封書信給榮國府裏的二姑娘送過去呢!”小南一雙小手舉著一封書信,脆生生道。
她們年紀雖幼,卻聰明伶俐,幾乎一字不落的複述了一遍剛剛從李少遊那裏聽到的話。
晴雯一雙美目中閃過一抹失望之色,接過書信,點點頭道:“知道了,我過一會就去。”
晴雯眼中轉瞬即逝的失望之色豈能躲過陳雲瑤的眼睛,打抱不平道:“好個賈琮,姐姐等了他這麽久,一句話也沒捎來,心裏隻記掛他那個二姐姐了。”
晴雯一雙俏臉頓時羞紅,不依道:“哪有?不和你說了。”說著作勢就要走。
陳雲瑤拉住晴雯的纖纖玉手,討好道:“好姐姐,妹妹是胡沁的。”
陳雲瑤比晴雯小一些,這段時間以來兩人關係日漸親密,所以在晴雯麵前,陳雲瑤以妹妹自居。
“我得把這信給二姑娘送去。”晴雯俏臉上羞意未消,移著蓮步,出門去了。
看著晴雯離開的倩影,陳雲瑤似乎有些悵然若失,幽幽的歎了口氣。
榮國府,迎春院。
眾人都在,此刻正在一起互相打趣,正說笑著,看見晴雯笑盈盈的走了進來。
看見這個自己當初送出去,出落的愈發標致的丫鬟,賈寶玉心中非常後悔,若不是有他老子在,他早就死乞白賴的把晴雯留下了。
“二姑娘,這是我們家三爺給你的信。”看見迎春站起身,晴雯笑道。
迎春接過信,在眾人的目光中看了一遍,秀眉間那一縷若隱若現的愁緒才徹底散開了,微笑著走到書桌旁,展開紙給賈琮寫回信。
史湘雲性子豪爽,不會刻意的去忌諱什麽,拿起迎春擱在旁邊賈琮的回信,看了一遍。
“怎麽樣,怎麽樣?”探春急不可耐道,在她看來如果能再得一首極好的詞就好了。
“沒有詩詞。”史湘雲搖搖頭無比失望道,旁邊的林黛玉也覺得心中有些失望,卻沒放在心上,很快便拋之腦後了。
迎春很快給賈琮寫了一封回信,遞給晴雯,笑道:“勞煩妹妹打發人給三弟弟送去。”
晴雯笑著應下了,接過回信自回陳府交給李少遊不提。
盛安齋內,今日沐休的陳伯行破天荒的沒有和清客們談論詩詞文章,而是和劉氏拉起了家常。
“老爺,你看琮兒怎麽樣?”
“極好。”
“那,那把瑤兒許配給他?”
“你胡說什麽?哪有弟子娶師傅女兒的,這不胡鬧嗎?”
“老爺難道還看不出瑤兒的心思?琮兒是多好的孩子,聰明,知禮,長得又那般好,不比那些大戶人家紈絝子弟好多了?”
“老爺,前兩天舞陽侯誥命夫人還向我打聽琮兒,我看他們是有意招婿呢!”見自己的丈夫不說話,劉氏繼續道。
“可琮兒是我的弟子啊?要是把瑤兒許配給他,別人還不把我們笑話死?不妥不妥。”
“老爺,妾身倒是有一個辦法……”
酒樓的整頓方案,他已經以書麵的形式留給那個胖掌櫃了,在方案裏,不僅有全新的營銷方式,還有一些他準備的,這個時代沒有的新菜品,相信可以一定程度的挽救酒樓的頹勢,至少不會繼續淪落到門可羅雀的下場,這間酒樓他還有大用,隻是不是現在。
田莊那邊,降低了佃農們的賦稅,雖說自己少了一些進項,但他並不後悔,若不是條件有限,他還會在這方麵做出更多更大的改變,不過這種改變有悖於大劉目前的現狀和趨勢,不能輕易試之。
很多事情他都想去做,想去改變,前提是自己要有個舉足輕重的社會地位,習武已經錯過了,隻能從文,最好三四年內就能取得一定成就,擁有很大的話語權,決策權,這樣他才能慢慢去實現自己的計劃。
而這個過程會很漫長,荊棘叢生,賈琮雖無十足的信心,但至少他不會讓他愛的和愛他的人沒個結果,這是最後的底線,他會竭盡全力。
書院的日子漫長而枯燥,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讀書,當賈琮把明年要參加大考的想法和陳伯行說了後,陳伯行久久無語,最後才歎道:“你還年輕,須知這次若無結果,需要再等三年,不若再勤奮進學三年,以你的天資,超越為師,易如反掌。”
賈琮心中並無十足的把握,他這次的目標是舉人功名,若能考中舉人,他的生活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畢竟他今年不到十一歲,十二歲的舉人足矣徹底落實他“少年神童”的名頭,有了這個名頭,他做很多事都會方便很多。
這件事他還有考慮一番,權衡利弊需要一些時間。
轉眼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這天,賈琮在書院飯堂用完後飯後就一個人回到課堂裏,提筆給迎春寫了一封信,合上信封時,見陳遠之氣喘籲籲的跑了進來。
賈琮在信封上提筆寫了“二姐姐親啟”五個字後,擱下筆,看向陳遠之。
午後的陽光灑在賈琮的身上,無數細小的塵埃在空氣中飄蕩,屋裏彌漫著淡淡的墨香味,時光靜好,公子如玉。
“師弟,外麵捎來給你的。”陳遠之把手中的一張請柬遞給了賈琮,賈琮接過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賈琮賢弟如唔,舉賢館一別,至今已有月餘,正所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愚兄念賢弟甚之,正值草長鶯飛之際,愚兄在書院安排一詩會,遍邀群賢,以詩會友,明日辰時,愚兄將在東山書院門口等候,望賢弟親至。”
落筆是東山書院羅子陽,賈琮笑了笑,把請柬遞給陳遠之,陳遠之接過後快速掃了一眼,把請柬擲在書桌上,罵道:“好個不知羞的家夥,臉都被狗吃了,師弟你去不?”
“去,為什麽不去?”賈琮拍了拍陳遠之的肩膀,笑道:“明日不是休息嗎?正好我們倆一起去會一會我這個愚兄。”
李安雖然沒跟在身邊,但是李少遊卻來了,作為賈琮的貼身護衛,他就住在書院外專門給學子的仆役們安排的地方。
陳伯行知道這件事後並沒有責怪賈琮,隻是說賈琮出身將門,身邊帶兩個護衛也很正常。
當見識了李少遊的拳腳功夫後,陳遠之把賈琮羨慕個半死,他也想有這麽一個武功高強的貼身護衛,可又不敢和自己的老子提這個想法,隻能在心裏暗自磋歎。
出了書院,來到李少遊住的院子,半兩銀子一個月的租金自帶廚房,李少遊正在院子裏練武,一根棗木棍被他玩的出神入化,剛勁有力,棗木棍橫掃之處,空氣炸裂,啪啪作響。
見賈琮和陳遠之走進來,李少遊收起棗木棍,對賈琮和陳遠之抱拳行了一禮。
抱拳是習武之人和江湖中人常用的一種行禮方式,李少遊習武,所以用這種行禮方式。
賈琮從懷裏掏出自己給迎春寫的書信,遞給李少遊,吩咐道:“送到晴雯那,讓她給二姐姐送去。”
李少遊點了點頭,接過書信,小心的放進懷裏,從馬廄裏牽出一匹黑色的駿馬,幹淨利落的翻身上去,往鎮外疾馳而去。
這匹黑色的駿馬是賈琮花了二十兩銀子從馬市買回來的,配齊馬具後就給了李少遊,李安都有屬於自己的馬匹,作為自己貼身護衛的李少遊,不僅要有,而且一定要比李安的那匹黃騮馬更好。
本來賈琮是想著給李少遊配備甲胄和刀劍的,不過這樣不符合大劉的律法,非軍者,其護衛不得配備甲胄和弓弩,而且李少遊用習慣了棗木棍,給他刀劍也耍不好,隻好作罷。
陳府,賈琮院。
小如意正趴在窗邊,無聊的看著小南和小北嬉笑著用網兜追捕飛進院子裏的蝴蝶,晴雯吃完午飯後就被陳雲瑤打發來的小丫鬟給叫去了,小如意和她們玩不來,就沒去。
“咚咚咚!”緊閉的院門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小如意心中一喜,跳起來噔噔噔的往外跑去,打開院門。
“是你啊!”
李少遊看見小如意,低下頭從懷裏取出一紙書信,遞給小如意道:“公子讓我把這封信交給晴雯姑娘,讓晴雯姑娘給榮國府裏公子的二姐姐送去。”
本來李少遊是叫賈琮主子的,就好像《水滸傳》裏燕青和盧俊義的那種關係,不過被賈琮拒絕了,讓他改口叫了公子,李少遊見賈琮堅持,也隻好作罷。
榮國府他是進不去的,為了保險起見,賈琮才讓能隨意進出榮國府的晴雯把書信給迎春送去。
李少遊小如意是知道的,和自己一樣,都是貼身侍候三爺的嘛,接過書信嘟囔道:“我知道了,晴雯姐姐出去了,我讓人把信給她送過去。”
李少遊並不多言,點了點頭就轉身出去了。
小如意對小南和小北道:“把這信給晴雯姐姐送去,就說是三爺讓她把信給府裏二姑娘送去。”
小南和小北走後,小如意走到牆角的水缸邊,看著水裏遊著的十幾尾五顏六色的金魚,呆了一會兒,伸出兩隻胖乎乎的小手,擺弄起金魚來。
陳雲瑤院,陳雲瑤和晴雯坐在窗邊的香塌上打著絡子,旁邊站著一個十來歲的小丫鬟,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戶照進屋裏,兩個明麗的女孩兒似乎各有心事。
見小南和小北走了進來,晴雯心頭一熱,站起身來問道:“可是三爺回來了?”
陳雲瑤聽到晴雯的話,也回頭看了一眼,美目灼灼。
“晴雯姐姐,三爺打發人回來說,讓晴雯姐姐把這封書信給榮國府裏的二姑娘送過去呢!”小南一雙小手舉著一封書信,脆生生道。
她們年紀雖幼,卻聰明伶俐,幾乎一字不落的複述了一遍剛剛從李少遊那裏聽到的話。
晴雯一雙美目中閃過一抹失望之色,接過書信,點點頭道:“知道了,我過一會就去。”
晴雯眼中轉瞬即逝的失望之色豈能躲過陳雲瑤的眼睛,打抱不平道:“好個賈琮,姐姐等了他這麽久,一句話也沒捎來,心裏隻記掛他那個二姐姐了。”
晴雯一雙俏臉頓時羞紅,不依道:“哪有?不和你說了。”說著作勢就要走。
陳雲瑤拉住晴雯的纖纖玉手,討好道:“好姐姐,妹妹是胡沁的。”
陳雲瑤比晴雯小一些,這段時間以來兩人關係日漸親密,所以在晴雯麵前,陳雲瑤以妹妹自居。
“我得把這信給二姑娘送去。”晴雯俏臉上羞意未消,移著蓮步,出門去了。
看著晴雯離開的倩影,陳雲瑤似乎有些悵然若失,幽幽的歎了口氣。
榮國府,迎春院。
眾人都在,此刻正在一起互相打趣,正說笑著,看見晴雯笑盈盈的走了進來。
看見這個自己當初送出去,出落的愈發標致的丫鬟,賈寶玉心中非常後悔,若不是有他老子在,他早就死乞白賴的把晴雯留下了。
“二姑娘,這是我們家三爺給你的信。”看見迎春站起身,晴雯笑道。
迎春接過信,在眾人的目光中看了一遍,秀眉間那一縷若隱若現的愁緒才徹底散開了,微笑著走到書桌旁,展開紙給賈琮寫回信。
史湘雲性子豪爽,不會刻意的去忌諱什麽,拿起迎春擱在旁邊賈琮的回信,看了一遍。
“怎麽樣,怎麽樣?”探春急不可耐道,在她看來如果能再得一首極好的詞就好了。
“沒有詩詞。”史湘雲搖搖頭無比失望道,旁邊的林黛玉也覺得心中有些失望,卻沒放在心上,很快便拋之腦後了。
迎春很快給賈琮寫了一封回信,遞給晴雯,笑道:“勞煩妹妹打發人給三弟弟送去。”
晴雯笑著應下了,接過回信自回陳府交給李少遊不提。
盛安齋內,今日沐休的陳伯行破天荒的沒有和清客們談論詩詞文章,而是和劉氏拉起了家常。
“老爺,你看琮兒怎麽樣?”
“極好。”
“那,那把瑤兒許配給他?”
“你胡說什麽?哪有弟子娶師傅女兒的,這不胡鬧嗎?”
“老爺難道還看不出瑤兒的心思?琮兒是多好的孩子,聰明,知禮,長得又那般好,不比那些大戶人家紈絝子弟好多了?”
“老爺,前兩天舞陽侯誥命夫人還向我打聽琮兒,我看他們是有意招婿呢!”見自己的丈夫不說話,劉氏繼續道。
“可琮兒是我的弟子啊?要是把瑤兒許配給他,別人還不把我們笑話死?不妥不妥。”
“老爺,妾身倒是有一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