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康王府內,一家人圍坐廳堂內用晚飯。
今日的晚飯很豐盛,肉煲蒸魚素小炒,都是衛阿迎親自下廚做的。
她執意如此,為了謝康王府不計她身份繼續收留的恩情。齊寒月和祝子平苦勸了許久都未能攔住,又怕她著急再動了胎氣,隻好答應她。
這邊答應著,心裏又不放心。齊寒月讓含香親自跟去幫忙,大小婢女又差了十幾位在門旁侯著。廚房裏油煙氣重,祝子平怕她惡心難受,又特意囑咐她戴上麵紗遮擋。
廚房內放了雕花小椅和金絲軟靠墊,供她累了時歇一歇。
近來衛阿迎也確實常常累到力不從心。做飯間歇腹中胎兒翻鬧得厲害,她托著肚子小心坐下來,忍不住朝含香抱怨:“這孩子遠不如阿苑會疼人。”
含香望著她的肚子笑眯眯的,“兒子就是比女兒鬧人些。”
衛阿迎隨她笑了,“還不知是男是女呢?”
含香湊近了小聲道:“當年長公主懷王爺,也是難受得緊。懷郡主時就無事。”
“若真是個兒子便好了。”
飯桌上,衛阿迎拿此事朝眾人開玩笑,齊寒月親口承認確實如此,祝子平便當真了,這下更加擔心起來。
“難道能一直鬧到生?”祝子平盯著衛阿迎微微顫了顫的肚子滿臉憂色。
齊寒月和衛阿迎一同笑了。
齊寒月正色教訓起他:“當年她懷阿苑時最後一月你都不在府上,自然不知道這些了。這次若沒什麽大事,就多留在府上陪陪她。別學你二弟不著家的壞毛病。”
祝子平一邊笑著答是,一邊又看向衛阿迎。
衛阿迎都有些難為情了。
一旁的祝未涵有些不悅地放下了筷子,“娘,二哥現在還病著,你就別老罵他了。”
“就你知道惦記他!”齊寒月朝她瞪了一眼。
這丫頭漸漸大了,喜歡心裏藏事了,可她那點小心思瞞不過齊寒月。
特別是她知道祝子安並非她親哥以後,更加護著他惦著他。
她怕不是看上了安兒。
齊寒月想想皺了眉,一時還適應不過來。讓祝子安從兒子變成女婿,說起來還是一家人也沒什麽不好。若沒有文公子這件事,齊寒月倒真想問問祝子安對涵兒的意思。但現在麽……既然他心裏沒有涵兒,齊寒月也斷不會妥協將女兒嫁給一個不愛她的人。
不過若想祝未涵斷了此念想,還要盡快給她說一門親,哪怕暫定下來呢。十六歲也不小了,總留在府上淨會生些歪心思。
說到給祝未涵的親事,齊寒月心裏其實早有打算。通州的名門望族她都細細考量過了,也有了那麽幾個既定人選。遲遲沒做決定,是礙於祝未涵郡主的身份。
她出生時正趕上齊冰伶“去世”沒兩年,那時齊知讓心傷未愈,初見小未涵親切不已,甚至差一點要封她公主。多虧齊寒月一再拒絕,才免受朝臣詬病。
封號雖沒有,關係卻斷不了。這些年祝未涵常常去皇城看望齊知讓,回朝之頻繁幾乎與外嫁的襲鳶公主相近。這些齊寒月看在眼裏,朝臣們也看在眼裏。
放在平日沒有什麽,可如今戰時,聽說奉陽城又出了亂子,難保無人打祝未涵的主意。想想齊寒月的心都揪緊了。她從沒這麽擔心過。
這幾日朝廷遲遲未有文書發兵,亦沒有平亂的跡象,想必主和占上風。太皇太後不會同意主和隻會同意和親,宮內宮外算上季王之女所有人齊寒月都細細過了一遍,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確實是祝未涵最合適。
齊寒月凝神沉思飯都吃不下去了。
忽然王叔急急地趕到廳堂來,一進門就道喜,“宮裏的聖旨來了,要冊封未涵郡主為長公主呢!”
祝未涵欣喜地站起來,蹦跳地跑向門外了。
一屋子人都跟著高興,唯有齊寒月臉色忽然沉下來。
……
上官文若在床上閉目養神,屋門突然開了。
丁詠山步履沉重地走進來。他已將麵皮摘下恢複了本來麵目,額間脖頸都汗涔涔的,連日趕路辛勞不已。
衣服右肩的位置有一片血跡,上官文若一眼看到,立刻起身下床,到近前確認了,望著他,目光微顫。
“小傷而已。”丁詠山不以為意。
“顧師叔!”上官文若想叫顧瀟來治傷,可喊了一句門外無人應,將要喊第二句時卻被丁詠山攔住了。
“怎麽?”上官文若覺出了他神色的不對,“藍兒和燕姑娘呢?”
丁詠山落寞地搖搖頭,比往日更加木訥了,“藍姑娘已帶著齊懷玉畫押的契約回永盛了,至於燕姑娘,她……”
“她犧牲了。”
“什麽?”上官文若忽覺心口一陣痛,眼前模糊一片,雙腿一軟,差點倒下。好在身旁就是桌子,她扶著尚能站立。
她並未朝丁詠山問什麽,而是一個人陷入思考,良久,喃喃地猜測道:“難道是禁軍趕到前,有人闖入地道救駕了?所以她為了掩護你們這才……”上官文若痛到說不下去。
因為算計不足而害人喪命,上官文若覺得是犯了不可饒恕的罪。
“是,”丁詠山目光呆滯地看向她,“是齊冰伶!我親眼看見她用劍指向燕姑娘!”丁詠山空虛的聲音裏帶了一絲怒意,“後來禁軍抓了人,次日送審,是絞刑!城門各處貼了告示。我……”丁詠山悵然歎氣。
齊冰伶,上官文若於心裏念著這個名字,不知不覺攥緊了拳。
她果真是敵非友。齊寒月說得不錯。
若是早做提防在朝暮山莊殺了她便好了。今日也不會是這般下場。可當時為什麽就不殺她呢?上官文若懊悔不已。
到底是她心軟了。她總想著不要傷害無辜,可每每如此,又要連累更多無辜之人受傷喪命。
“我真是天下十惡不赦之人。”上官文若怔怔地道,想著想著竟笑了。那笑仿佛是在嘲諷自己愚蠢無用。
慢慢地又笑不出了。心口的痛足以掩蓋一切堅強偽裝的表情。她模樣痛苦地癱軟下去,直到跌在地上。
“阿若,阿若!”丁詠山慌了神。
他剛剛失去了燕青,不能再失去她了。
……
奉陽傳來聖旨上寫了兩件事,一件是冊封祝未涵為永安長公主,另一件是宣她入宮。
若說前者是件喜事,可兩件事加在一起便成了壞事。
齊寒月明白這實際就是叫祝未涵去奉陽等著和親的。
廳堂裏,氣氛忽然安靜。
齊寒月叫祝子平扶衛阿迎回屋休息,又將屋內下人們支走,隻剩自己和祝未涵二人。
祝未涵對此事並未看透,依舊沒心沒肺地大吃大喝著,飯菜都涼了也不顧。
齊寒月望著她這樣子,眼角不覺淌下淚來,又用帕子擦擦眼。
祝未涵看到了,驚訝道:“母親怎麽了?”
她慌忙停下碗筷,害怕齊寒月看出她哪裏不守規矩又責罰於她。
齊寒月再難隱忍,喚她坐到身旁來,一把摟住了她。
“娘舍不得你!”
齊寒月的眼淚止不住。
祝未涵自出生以來還未見母親這樣失態過。
她不明所以,卻被齊寒月的悲感染地也跟著哭起來,“女兒還會回來的。”
齊寒月鬆開她,用手幫她拭淚,又按按自己的眼睛。
母女倆的眼都通紅著。
齊寒月平複了一下心情,嚴肅地朝她道:“如果你去奉陽後,陛下叫你去琉璃和親,你答不答應?”問罷擔心地望著她。
祝未涵的性子齊寒月太了解,她自小在王府嬌養慣了,受不得半點委屈。本想著讓她就近嫁在通州,往後靠著康王府也好有個照應,這下子要嫁這麽遠,她一個人可怎麽辦?
隻是身為長公主,她清楚這個時候要以國家利益為重。她不能上書求情,甚至連怨聲都不能有。
祝未涵怔了一下,終於明白母親在擔心什麽。
和親這個字眼對她來說還太陌生。
那一瞬她腦子裏轉過許多人許多事,從康王府的種種到她心心念念的二哥,最後終於將目光定在母親身上。
她是齊寒月的女兒啊,康王府的郡主。康王府沒有貪生怕死的軟骨頭。她雖不能隨哥哥一樣上陣殺敵建功立業,但若是和親能平息兩國之爭,未嚐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如此也能替母親和懷玉表哥分憂了。
“女兒答應。”祝未涵說著,一頭紮進齊寒月懷裏,“女兒不會讓娘失望的。”
……
今日的晚飯很豐盛,肉煲蒸魚素小炒,都是衛阿迎親自下廚做的。
她執意如此,為了謝康王府不計她身份繼續收留的恩情。齊寒月和祝子平苦勸了許久都未能攔住,又怕她著急再動了胎氣,隻好答應她。
這邊答應著,心裏又不放心。齊寒月讓含香親自跟去幫忙,大小婢女又差了十幾位在門旁侯著。廚房裏油煙氣重,祝子平怕她惡心難受,又特意囑咐她戴上麵紗遮擋。
廚房內放了雕花小椅和金絲軟靠墊,供她累了時歇一歇。
近來衛阿迎也確實常常累到力不從心。做飯間歇腹中胎兒翻鬧得厲害,她托著肚子小心坐下來,忍不住朝含香抱怨:“這孩子遠不如阿苑會疼人。”
含香望著她的肚子笑眯眯的,“兒子就是比女兒鬧人些。”
衛阿迎隨她笑了,“還不知是男是女呢?”
含香湊近了小聲道:“當年長公主懷王爺,也是難受得緊。懷郡主時就無事。”
“若真是個兒子便好了。”
飯桌上,衛阿迎拿此事朝眾人開玩笑,齊寒月親口承認確實如此,祝子平便當真了,這下更加擔心起來。
“難道能一直鬧到生?”祝子平盯著衛阿迎微微顫了顫的肚子滿臉憂色。
齊寒月和衛阿迎一同笑了。
齊寒月正色教訓起他:“當年她懷阿苑時最後一月你都不在府上,自然不知道這些了。這次若沒什麽大事,就多留在府上陪陪她。別學你二弟不著家的壞毛病。”
祝子平一邊笑著答是,一邊又看向衛阿迎。
衛阿迎都有些難為情了。
一旁的祝未涵有些不悅地放下了筷子,“娘,二哥現在還病著,你就別老罵他了。”
“就你知道惦記他!”齊寒月朝她瞪了一眼。
這丫頭漸漸大了,喜歡心裏藏事了,可她那點小心思瞞不過齊寒月。
特別是她知道祝子安並非她親哥以後,更加護著他惦著他。
她怕不是看上了安兒。
齊寒月想想皺了眉,一時還適應不過來。讓祝子安從兒子變成女婿,說起來還是一家人也沒什麽不好。若沒有文公子這件事,齊寒月倒真想問問祝子安對涵兒的意思。但現在麽……既然他心裏沒有涵兒,齊寒月也斷不會妥協將女兒嫁給一個不愛她的人。
不過若想祝未涵斷了此念想,還要盡快給她說一門親,哪怕暫定下來呢。十六歲也不小了,總留在府上淨會生些歪心思。
說到給祝未涵的親事,齊寒月心裏其實早有打算。通州的名門望族她都細細考量過了,也有了那麽幾個既定人選。遲遲沒做決定,是礙於祝未涵郡主的身份。
她出生時正趕上齊冰伶“去世”沒兩年,那時齊知讓心傷未愈,初見小未涵親切不已,甚至差一點要封她公主。多虧齊寒月一再拒絕,才免受朝臣詬病。
封號雖沒有,關係卻斷不了。這些年祝未涵常常去皇城看望齊知讓,回朝之頻繁幾乎與外嫁的襲鳶公主相近。這些齊寒月看在眼裏,朝臣們也看在眼裏。
放在平日沒有什麽,可如今戰時,聽說奉陽城又出了亂子,難保無人打祝未涵的主意。想想齊寒月的心都揪緊了。她從沒這麽擔心過。
這幾日朝廷遲遲未有文書發兵,亦沒有平亂的跡象,想必主和占上風。太皇太後不會同意主和隻會同意和親,宮內宮外算上季王之女所有人齊寒月都細細過了一遍,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確實是祝未涵最合適。
齊寒月凝神沉思飯都吃不下去了。
忽然王叔急急地趕到廳堂來,一進門就道喜,“宮裏的聖旨來了,要冊封未涵郡主為長公主呢!”
祝未涵欣喜地站起來,蹦跳地跑向門外了。
一屋子人都跟著高興,唯有齊寒月臉色忽然沉下來。
……
上官文若在床上閉目養神,屋門突然開了。
丁詠山步履沉重地走進來。他已將麵皮摘下恢複了本來麵目,額間脖頸都汗涔涔的,連日趕路辛勞不已。
衣服右肩的位置有一片血跡,上官文若一眼看到,立刻起身下床,到近前確認了,望著他,目光微顫。
“小傷而已。”丁詠山不以為意。
“顧師叔!”上官文若想叫顧瀟來治傷,可喊了一句門外無人應,將要喊第二句時卻被丁詠山攔住了。
“怎麽?”上官文若覺出了他神色的不對,“藍兒和燕姑娘呢?”
丁詠山落寞地搖搖頭,比往日更加木訥了,“藍姑娘已帶著齊懷玉畫押的契約回永盛了,至於燕姑娘,她……”
“她犧牲了。”
“什麽?”上官文若忽覺心口一陣痛,眼前模糊一片,雙腿一軟,差點倒下。好在身旁就是桌子,她扶著尚能站立。
她並未朝丁詠山問什麽,而是一個人陷入思考,良久,喃喃地猜測道:“難道是禁軍趕到前,有人闖入地道救駕了?所以她為了掩護你們這才……”上官文若痛到說不下去。
因為算計不足而害人喪命,上官文若覺得是犯了不可饒恕的罪。
“是,”丁詠山目光呆滯地看向她,“是齊冰伶!我親眼看見她用劍指向燕姑娘!”丁詠山空虛的聲音裏帶了一絲怒意,“後來禁軍抓了人,次日送審,是絞刑!城門各處貼了告示。我……”丁詠山悵然歎氣。
齊冰伶,上官文若於心裏念著這個名字,不知不覺攥緊了拳。
她果真是敵非友。齊寒月說得不錯。
若是早做提防在朝暮山莊殺了她便好了。今日也不會是這般下場。可當時為什麽就不殺她呢?上官文若懊悔不已。
到底是她心軟了。她總想著不要傷害無辜,可每每如此,又要連累更多無辜之人受傷喪命。
“我真是天下十惡不赦之人。”上官文若怔怔地道,想著想著竟笑了。那笑仿佛是在嘲諷自己愚蠢無用。
慢慢地又笑不出了。心口的痛足以掩蓋一切堅強偽裝的表情。她模樣痛苦地癱軟下去,直到跌在地上。
“阿若,阿若!”丁詠山慌了神。
他剛剛失去了燕青,不能再失去她了。
……
奉陽傳來聖旨上寫了兩件事,一件是冊封祝未涵為永安長公主,另一件是宣她入宮。
若說前者是件喜事,可兩件事加在一起便成了壞事。
齊寒月明白這實際就是叫祝未涵去奉陽等著和親的。
廳堂裏,氣氛忽然安靜。
齊寒月叫祝子平扶衛阿迎回屋休息,又將屋內下人們支走,隻剩自己和祝未涵二人。
祝未涵對此事並未看透,依舊沒心沒肺地大吃大喝著,飯菜都涼了也不顧。
齊寒月望著她這樣子,眼角不覺淌下淚來,又用帕子擦擦眼。
祝未涵看到了,驚訝道:“母親怎麽了?”
她慌忙停下碗筷,害怕齊寒月看出她哪裏不守規矩又責罰於她。
齊寒月再難隱忍,喚她坐到身旁來,一把摟住了她。
“娘舍不得你!”
齊寒月的眼淚止不住。
祝未涵自出生以來還未見母親這樣失態過。
她不明所以,卻被齊寒月的悲感染地也跟著哭起來,“女兒還會回來的。”
齊寒月鬆開她,用手幫她拭淚,又按按自己的眼睛。
母女倆的眼都通紅著。
齊寒月平複了一下心情,嚴肅地朝她道:“如果你去奉陽後,陛下叫你去琉璃和親,你答不答應?”問罷擔心地望著她。
祝未涵的性子齊寒月太了解,她自小在王府嬌養慣了,受不得半點委屈。本想著讓她就近嫁在通州,往後靠著康王府也好有個照應,這下子要嫁這麽遠,她一個人可怎麽辦?
隻是身為長公主,她清楚這個時候要以國家利益為重。她不能上書求情,甚至連怨聲都不能有。
祝未涵怔了一下,終於明白母親在擔心什麽。
和親這個字眼對她來說還太陌生。
那一瞬她腦子裏轉過許多人許多事,從康王府的種種到她心心念念的二哥,最後終於將目光定在母親身上。
她是齊寒月的女兒啊,康王府的郡主。康王府沒有貪生怕死的軟骨頭。她雖不能隨哥哥一樣上陣殺敵建功立業,但若是和親能平息兩國之爭,未嚐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如此也能替母親和懷玉表哥分憂了。
“女兒答應。”祝未涵說著,一頭紮進齊寒月懷裏,“女兒不會讓娘失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