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草坪,前來參宴的各家公子們三五成群,喜文的沿溪而坐,流觴曲水,喜武的則二話不說動手比試起來。
祝子安和上官文若自涼亭回來,天色已漸暗。
上官文若有些累了,本想回樹下安穩歇著。
可祝子安擔心夜晚不安全,無論如何也不肯叫她獨處,非要將她帶在自己身邊。
既然帶著她,肯定不能去比武場上湊熱鬧。
他知道她喜歡靜。
祝子安雖有些掃興,卻還是一句話不解釋地徑直將她帶到了溪邊。
這些文人雖然說話煩了些,但至少不會太鬧騰吧。
上官文若明白他的好意,嘴上雖不明說,心裏卻適然歡喜。
祝子安與其他公子吟詩作對,上官文若便坐在一旁靜靜地看書陪他,輕易不說話。
“子安兄難得來桃宴,今日不得不喝!”席間一人半醉,一手舉著酒杯,一手勾住祝子安的肩,晃晃悠悠就要靠在他身上。
祝子安見推脫不過,趕忙將那杯酒喝了。
誰知這一喝不要緊,湧上來敬酒的公子哥越來越多。其中確有真心相敬之人,可更多的還是從眾取樂,想著看他出醜。
祝子安酒量不行,這事早已不是什麽秘密。
“都說子安兄醉時詩興大發,今日難得的機會,何不讓大家見識一下?”
“哈哈哈就是,灌酒灌酒!”
另一人說著還真將酒壺提來,硬生生朝祝子安懷裏搡去。
祝子安擺著一雙手,神色為難地望著眾人:“真不能再喝了!”
“哎,不過才一杯,子安兄怎的認輸了?實非大丈夫所為啊!”
“算了吧算了吧。”祝子安將那酒壺朝外推了推。
“子安兄,這麽不夠意思!”
“喝!”
“喝!”
“喝!”
……
祝子安這心裏一陣窩火,無奈麵前這些文人細胳膊細腿的,不禁打。
再說他們都是官宦子弟,打傷了誰都是大事。
一根竹笛雖已攥緊,卻是遲遲出不得。
想罷,祝子安還是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將那酒壺抱緊了。
眾人瞧他上鉤,興致又來了,起哄聲愈來愈高。
祝子安無奈,抬起酒壺,正要朝嘴邊送去,忽聞身後一句:“等等!”
伴著那話音,上官文若的一隻手已伸至祝子安懷裏。
“阿若,不可!”
祝子安本想以她生病為由推阻回去,誰知還未開口,那酒壺已被上官文若奪去了。
動作一如既往快如閃電。
上官文若如常地望著他,又朝眾人環顧一遍,隻道:“諸位公子的心意,二爺心領了。隻是我家二爺不便飲酒,今日這酒我來替他喝。”
說罷拔了酒壺的蓋子,仰頭便灌,眨眼工夫便喝完了。
轉而將一隻空酒壺重新遞回祝子安麵前。
祝子安震驚之餘,也隻有老實接下的份。
上官文若卻若無其事地望著眾人,笑著行了禮,“若諸位還有要遞來之酒,文若來者不拒。”
眾人麵麵相覷,再看她一臉若無其事的表情,不禁瞠目結舌。
“這酒烈得很呐!一壺下肚竟毫無醉意!”
“子安兄,你這是從哪來淘來的寶貝侍從,竟有這般好酒量?”
先前醉醺醺的那位公子一時好奇,一隻手竟朝上官文若伸來,眼見就要勾住她的脖子。
誰知這手伸到一半,忽覺頸後一涼,用手去摸,原是被一隻竹笛勾住了領口。
“子安兄,別這麽小氣嘛!我看你這小侍從可愛得很。”
“哪裏可愛?可愛也是你說的?”祝子安立刻旋身擋在上官文若麵前,用竹笛將來人朝後頂出去一步。
眾人不知祝子安這氣從何來,隻覺莫名其妙,但又憚於他臉色不敢再說。
四周一片和和氣氣的道歉聲。
隻是再道歉也沒有用了。
祝子安待不下去了,草草與眾人告了別。
而後帶著上官文若速速離場。
走了許久,待離得足夠遠了,上官文若才朝他歎了口氣,“師父何必呢?”
“什麽何必?”祝子安這一肚子氣忽然又對向上官文若。
“我在他麵前是男子,便是勾肩搭背也沒有不妥。師父這般警惕反而會引人起疑。”
祝子安沉寂下來,腳步漸漸放緩了,神色雖不似先前那般怒不可遏,卻仍是滿目失落。
立定,轉身,凝神看她。
祝子安認真地問:“他不知你身份因而不在乎,那你呢?你在乎麽?”
上官文若垂下雙眸,有意朝旁看去,沉默良久,大約是在思考。
終於肯開口時,卻聽祝子安搶先道:“我知道了。”
那話冷冷的,像是失望之極。
上官文若有些悵然地撇了嘴,悄悄跟上快步朝前的祝子安,於他身後,小聲道:“我更在乎師父。”
祝子安驀地停住了,原地愣了許久。
上官文若走到他身旁來,偏頭望著他,隻自他唇角察覺到一絲難掩笑意。
祝子安不說話,照舊朝前走。
上官文若有些不解地望著他的背影,倒也不覺得自己說錯了什麽。
轉眼夜幕降臨,遠處已星星點點上了花燈。
草甸上比武的公子們興致絲毫不減,叫好聲一陣高過一陣。
祝子安站在離人群稍遠的地方,一雙眼好奇地朝內探望。
上官文若瞥見他按難不住的模樣,不禁勸道:“師父何不與他們玩一會?”
祝子安對她這話有些意外,她不是一向不喜歡打打殺殺麽?
“我若去與他們比武,那你呢?”祝子安隻問。
“自然是在一旁看著了。”上官文若笑笑,“難不成師父還想讓我上場幫你?”
“這倒不是!”祝子安回著她,已禁不住麵露喜色。
上官文若抿嘴笑了,“師父開心就好。”
祝子安喜出望外,連忙拉她過去,找了處離中央較遠,視野又不錯的地方,將她留在那兒。
離開前,又再三囑咐她不可亂跑亂動。
上官文若不耐煩地一一應下,這才看著他走了。
祝子安擠到中央,不過多時便跟著那群公子叫起好來。
上官文若望著他一臉欣喜,兀自笑著搖搖頭,自袖中掏出書,借著熹微燈光,默默地翻看起來。
忽然,身邊有人問道:“公子所看的可是簡從之先生的《懷南集》?”
上官文若順著那溫潤聲音,疑惑抬頭,見提問的是位氣度儒雅的公子。
他的模樣頗有些熟悉。
仔細一想,原是那日街頭所見英國公府的林無退。
她合上書,反問:“難道林公子也曾看過?”
林成尷尬笑笑,隻道:“這倒不曾,不過是聽坊間人說起過。”頓了頓,又道:“不想公子竟也有在這比武場下看書的習慣。”
也?
上官文若這才留意到他手上也持著一本書。
再看向林成,不禁好奇,“我不會武,看書隻是打發時間罷了。可我聽聞公子是習武之人,為何也在此看書呢?”
林成的神色忽然有些落寞,“習武亂神,還是書能靜心。許多事想不清楚,看看書便會好些。”
“公子可是遇上什麽煩心事了?”上官文若關心道。
林成一臉為難,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歎了氣。
臨行前簡如與他所說,已在他腦中回旋多時,卻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答案。
齊冰伶奪暮字訣一事,他到底是該幫,還是該攔呢?
祝子安和上官文若自涼亭回來,天色已漸暗。
上官文若有些累了,本想回樹下安穩歇著。
可祝子安擔心夜晚不安全,無論如何也不肯叫她獨處,非要將她帶在自己身邊。
既然帶著她,肯定不能去比武場上湊熱鬧。
他知道她喜歡靜。
祝子安雖有些掃興,卻還是一句話不解釋地徑直將她帶到了溪邊。
這些文人雖然說話煩了些,但至少不會太鬧騰吧。
上官文若明白他的好意,嘴上雖不明說,心裏卻適然歡喜。
祝子安與其他公子吟詩作對,上官文若便坐在一旁靜靜地看書陪他,輕易不說話。
“子安兄難得來桃宴,今日不得不喝!”席間一人半醉,一手舉著酒杯,一手勾住祝子安的肩,晃晃悠悠就要靠在他身上。
祝子安見推脫不過,趕忙將那杯酒喝了。
誰知這一喝不要緊,湧上來敬酒的公子哥越來越多。其中確有真心相敬之人,可更多的還是從眾取樂,想著看他出醜。
祝子安酒量不行,這事早已不是什麽秘密。
“都說子安兄醉時詩興大發,今日難得的機會,何不讓大家見識一下?”
“哈哈哈就是,灌酒灌酒!”
另一人說著還真將酒壺提來,硬生生朝祝子安懷裏搡去。
祝子安擺著一雙手,神色為難地望著眾人:“真不能再喝了!”
“哎,不過才一杯,子安兄怎的認輸了?實非大丈夫所為啊!”
“算了吧算了吧。”祝子安將那酒壺朝外推了推。
“子安兄,這麽不夠意思!”
“喝!”
“喝!”
“喝!”
……
祝子安這心裏一陣窩火,無奈麵前這些文人細胳膊細腿的,不禁打。
再說他們都是官宦子弟,打傷了誰都是大事。
一根竹笛雖已攥緊,卻是遲遲出不得。
想罷,祝子安還是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將那酒壺抱緊了。
眾人瞧他上鉤,興致又來了,起哄聲愈來愈高。
祝子安無奈,抬起酒壺,正要朝嘴邊送去,忽聞身後一句:“等等!”
伴著那話音,上官文若的一隻手已伸至祝子安懷裏。
“阿若,不可!”
祝子安本想以她生病為由推阻回去,誰知還未開口,那酒壺已被上官文若奪去了。
動作一如既往快如閃電。
上官文若如常地望著他,又朝眾人環顧一遍,隻道:“諸位公子的心意,二爺心領了。隻是我家二爺不便飲酒,今日這酒我來替他喝。”
說罷拔了酒壺的蓋子,仰頭便灌,眨眼工夫便喝完了。
轉而將一隻空酒壺重新遞回祝子安麵前。
祝子安震驚之餘,也隻有老實接下的份。
上官文若卻若無其事地望著眾人,笑著行了禮,“若諸位還有要遞來之酒,文若來者不拒。”
眾人麵麵相覷,再看她一臉若無其事的表情,不禁瞠目結舌。
“這酒烈得很呐!一壺下肚竟毫無醉意!”
“子安兄,你這是從哪來淘來的寶貝侍從,竟有這般好酒量?”
先前醉醺醺的那位公子一時好奇,一隻手竟朝上官文若伸來,眼見就要勾住她的脖子。
誰知這手伸到一半,忽覺頸後一涼,用手去摸,原是被一隻竹笛勾住了領口。
“子安兄,別這麽小氣嘛!我看你這小侍從可愛得很。”
“哪裏可愛?可愛也是你說的?”祝子安立刻旋身擋在上官文若麵前,用竹笛將來人朝後頂出去一步。
眾人不知祝子安這氣從何來,隻覺莫名其妙,但又憚於他臉色不敢再說。
四周一片和和氣氣的道歉聲。
隻是再道歉也沒有用了。
祝子安待不下去了,草草與眾人告了別。
而後帶著上官文若速速離場。
走了許久,待離得足夠遠了,上官文若才朝他歎了口氣,“師父何必呢?”
“什麽何必?”祝子安這一肚子氣忽然又對向上官文若。
“我在他麵前是男子,便是勾肩搭背也沒有不妥。師父這般警惕反而會引人起疑。”
祝子安沉寂下來,腳步漸漸放緩了,神色雖不似先前那般怒不可遏,卻仍是滿目失落。
立定,轉身,凝神看她。
祝子安認真地問:“他不知你身份因而不在乎,那你呢?你在乎麽?”
上官文若垂下雙眸,有意朝旁看去,沉默良久,大約是在思考。
終於肯開口時,卻聽祝子安搶先道:“我知道了。”
那話冷冷的,像是失望之極。
上官文若有些悵然地撇了嘴,悄悄跟上快步朝前的祝子安,於他身後,小聲道:“我更在乎師父。”
祝子安驀地停住了,原地愣了許久。
上官文若走到他身旁來,偏頭望著他,隻自他唇角察覺到一絲難掩笑意。
祝子安不說話,照舊朝前走。
上官文若有些不解地望著他的背影,倒也不覺得自己說錯了什麽。
轉眼夜幕降臨,遠處已星星點點上了花燈。
草甸上比武的公子們興致絲毫不減,叫好聲一陣高過一陣。
祝子安站在離人群稍遠的地方,一雙眼好奇地朝內探望。
上官文若瞥見他按難不住的模樣,不禁勸道:“師父何不與他們玩一會?”
祝子安對她這話有些意外,她不是一向不喜歡打打殺殺麽?
“我若去與他們比武,那你呢?”祝子安隻問。
“自然是在一旁看著了。”上官文若笑笑,“難不成師父還想讓我上場幫你?”
“這倒不是!”祝子安回著她,已禁不住麵露喜色。
上官文若抿嘴笑了,“師父開心就好。”
祝子安喜出望外,連忙拉她過去,找了處離中央較遠,視野又不錯的地方,將她留在那兒。
離開前,又再三囑咐她不可亂跑亂動。
上官文若不耐煩地一一應下,這才看著他走了。
祝子安擠到中央,不過多時便跟著那群公子叫起好來。
上官文若望著他一臉欣喜,兀自笑著搖搖頭,自袖中掏出書,借著熹微燈光,默默地翻看起來。
忽然,身邊有人問道:“公子所看的可是簡從之先生的《懷南集》?”
上官文若順著那溫潤聲音,疑惑抬頭,見提問的是位氣度儒雅的公子。
他的模樣頗有些熟悉。
仔細一想,原是那日街頭所見英國公府的林無退。
她合上書,反問:“難道林公子也曾看過?”
林成尷尬笑笑,隻道:“這倒不曾,不過是聽坊間人說起過。”頓了頓,又道:“不想公子竟也有在這比武場下看書的習慣。”
也?
上官文若這才留意到他手上也持著一本書。
再看向林成,不禁好奇,“我不會武,看書隻是打發時間罷了。可我聽聞公子是習武之人,為何也在此看書呢?”
林成的神色忽然有些落寞,“習武亂神,還是書能靜心。許多事想不清楚,看看書便會好些。”
“公子可是遇上什麽煩心事了?”上官文若關心道。
林成一臉為難,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歎了氣。
臨行前簡如與他所說,已在他腦中回旋多時,卻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答案。
齊冰伶奪暮字訣一事,他到底是該幫,還是該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