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雖分開站著,可眾人看他身後這人穿戴,並不像是隨從。
祝子安朝盛太後問了安,上官文若也跟在他身後也行了禮。
盛太後眯著眼盯了好一會,指著上官文若道:“這位是……”
祝子安故意將上官文若向前引了引,“這是我在清音觀的徒弟,文若。”
盛太後並未多問,隻笑著點了頭,將二人都請進亭中。
齊寒月看到上官文若也跟了進來,不由得難受地低頭抿了口茶。
“一眨眼安兒都這麽大了。”盛太後撫著祝子安的手,關切道。
祝子安被手上一抹絲涼嚇得瞬間回了神,連忙端起桌上的茶壓壓驚。
“都二十有四了。”齊寒月道。
“是嗎?難道還沒有娶妻?”盛太後蹙著眉。
祝子安差點一口茶噴出來,引得良家女們一陣偷笑。
齊冰伶也是初次見祝子安如此狼狽,原本還想顧及他的麵子忍一忍的,現在卻也實在忍不住了。
祝子安一見情況不妙,不禁怪道:“外祖母不是叫孫兒來玩的嗎?合著是想玩孫兒?”
“安兒,怎麽說話?”齊寒月喝道。
祝子安不理她。
盛太後立刻製止了齊寒月,“你隨他怎麽說吧,哀家也許久沒聽到過這樣的玩笑話了。”
祝子安得意地嘻嘻一笑。
“你不是最喜歡寫詞嗎?不如今日就行酒令吧!”盛太後笑著道。
“好啊!”祝子安當即答應。
齊寒月卻皺起了眉,“小主們怕是喝不了酒。”
“那就以茶代酒!”盛太後溫和看著眾人,又朝亭外的襲鳶公主招了招手,“過來一起吧。”
襲鳶從琴旁起了身,半蹲行了禮,和氣地道:“我就不了。我對詩詞不甚熟悉,怕饒了大家的雅興。”
盛太後理解地點點頭,倒也不多勸,任由她走了。襲鳶性子恬淡,素來不喜湊這樣的熱鬧,離開也好。
亭外,一個小太監附和道:“太後娘娘,禮部尚書於宴知於大人已為桃宴備下了些酒令所需的玩物,奴才這就拿去。”
盛太後點頭準許。
片刻後,小太監抱了一大桶木簽回來了。
木簽上,有的有字,有的無字。
眾人望著那木簽,議論紛紛。
齊冰伶一臉疑惑,朝燕青問:“這是什麽啊?”
燕青趁著無人注意,低下頭小聲朝她解釋,“令簽呐!等會令官說出一字,你隻要能寫得出帶著這字的一句詩,便是過了。”
齊冰伶聽完仍是蒙蒙的。
吟詩作對,自己哪裏會?
“要不我還是不玩了!”齊冰伶喃喃道。
“小主何必這麽悲觀呢?”
齊冰伶聞聲朝旁看去,才見是祝子安剛剛帶進來的那位小徒弟。
自己與他不相熟,還是少說話為妙。
想罷,齊冰伶隻朝著上官文若尷尬笑了笑。
那太監將令簽放到桌上,說道:“如今這紫宸山上桃花盛開,不如就取這個‘花’字。太後娘娘意下如何?”
盛太後說了都好。
眾人皆無異議。
小太監恭敬又道:“那就請各位小主取簽吧。筆墨皆在這桌上。詩句寫好了,也好留個紀念。”
“簽分兩種,若有小主實在對不上,可取寫好詩句的簽,這局就算過了,不過就是要自罰一杯。”
齊冰伶一聽有現成的令簽能作弊,總算是舒了口氣,稍稍起身,伸手便要取那有字簽。
上官文若忽然自她身旁輕咳了兩聲。
祝子安忙問她怎麽了。
上官文若搖搖頭,不去管他,反而一再盯著齊冰伶看。
齊冰伶被她看得心虛,悄悄地又坐回原處。
趁著眾人起身取簽,小聲朝上官文若問道:“先生可是要提醒我什麽?”
“小主應拿無字簽。”上官文若篤定地看著她,“自己對詩方顯才學。”
齊冰伶尷尬地笑了笑,小聲道:“先生有所不知,我沒什麽才學的。”
上官文若莞爾一笑,“小主盡管拿就是了。其他的,有我。”
齊冰伶將信將疑地看著她。
上官文若卻朝她友善地眨眨眼。
齊冰伶恍然若悟,起身取了一隻無字簽過來。
稍後,那隻無字簽遞到了上官文若手上,轉手又自下方遞給了祝子安。
祝子安低頭一瞥,想也未想便將無字簽接了過來。
寫一句是寫,兩句也是寫,難不倒祝子安的。
待這令簽再轉回齊冰伶手上,詩句便有了。
“漫山花開遍,春風度紫宸。”
一來點了“花”字,二來也已“春風”暗指,迎合了太後。
詩句雖中規中矩,卻合乎要求,足以叫她平安度過此局。
齊冰伶收好了簽,輕鬆舒了口氣,得暇朝桌上其他人望去。
盛太後本也取了一隻無字簽,想了想,似乎也沒有什麽好點子,便又將簽放下了。
環顧一周,卻見梅笑笑一個人盯著簽出神,遲遲不動筆。
“你可是寫好了?”盛太後笑著問她。
梅笑笑愣愣地眨著一雙眼,羞澀地答:“好……好了。”
盛太後笑了,“不如你與哀家算作一處吧,你以哀家之名將這詩念出來,哀家便不動腦子了。”
“分明是外祖母定的規矩,現在又要耍賴了?”祝子安打趣道。
盛太後責怪地看他一眼,“怎麽了,規矩是哀家定的,就不興哀家改?”
祝子安沒辦法,連連搖頭。
眾人皆盯著梅笑笑看。
梅笑笑起身念道:“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念罷,周遭靜得瘮人。
那個送簽的小太監先慌慌張張跪下了。
盛太後的麵色變得有些陰沉。
一眾人大眼瞪小眼,皆不敢言。
這詩並非梅笑笑所作,而是昔日武則天之作。
既是以太後之名作詩,又吟出武後之作,分明是諷其把持朝政,不知還位君王。
而這一點,也恰恰是盛太後心裏最敏感之處。
盛太後冷冷哼了一聲,低下了頭,嘴角微抽,問道:“你可是將哀家比作了武後?”
梅笑笑這才反應過來,雙手抖著將那令簽丟在地上,忽然跪下了。
“這詩不是小女所作,是……是公公遞來現成的!”
盛太後聽罷,又淩厲看向剛剛的小太監。
小太監一邊掌著嘴,一邊呼著“該死”。
“都怪奴才沒有細查!於大人給了什麽就搬來了。”
這奴才跟了盛太後多年,盛太後倒也清楚他沒這個膽子。
“來人,把於宴知給哀家叫來。”
太監急急慌慌傳人去了,過不多時便將一腦門子汗的於宴知傳了過來。
一記令簽徑直摔在於宴知腦袋上。
於宴知當即嚇破了膽,“這……這不是臣做的,是皇後娘娘之命呐!”
盛太後的臉色愈發難看了。
這才幾日,盛玉兒已連著辦了兩件錯事。
若說之前針對齊寒月,盛太後尚且能寬大處理,如今竟然針對到自己頭上了。
隻可惜盛玉兒此時不在紫宸山,盛太後這一通火無處去發,隻得憋著悶氣,氣得這身子都發起抖來。
祝子安朝盛太後問了安,上官文若也跟在他身後也行了禮。
盛太後眯著眼盯了好一會,指著上官文若道:“這位是……”
祝子安故意將上官文若向前引了引,“這是我在清音觀的徒弟,文若。”
盛太後並未多問,隻笑著點了頭,將二人都請進亭中。
齊寒月看到上官文若也跟了進來,不由得難受地低頭抿了口茶。
“一眨眼安兒都這麽大了。”盛太後撫著祝子安的手,關切道。
祝子安被手上一抹絲涼嚇得瞬間回了神,連忙端起桌上的茶壓壓驚。
“都二十有四了。”齊寒月道。
“是嗎?難道還沒有娶妻?”盛太後蹙著眉。
祝子安差點一口茶噴出來,引得良家女們一陣偷笑。
齊冰伶也是初次見祝子安如此狼狽,原本還想顧及他的麵子忍一忍的,現在卻也實在忍不住了。
祝子安一見情況不妙,不禁怪道:“外祖母不是叫孫兒來玩的嗎?合著是想玩孫兒?”
“安兒,怎麽說話?”齊寒月喝道。
祝子安不理她。
盛太後立刻製止了齊寒月,“你隨他怎麽說吧,哀家也許久沒聽到過這樣的玩笑話了。”
祝子安得意地嘻嘻一笑。
“你不是最喜歡寫詞嗎?不如今日就行酒令吧!”盛太後笑著道。
“好啊!”祝子安當即答應。
齊寒月卻皺起了眉,“小主們怕是喝不了酒。”
“那就以茶代酒!”盛太後溫和看著眾人,又朝亭外的襲鳶公主招了招手,“過來一起吧。”
襲鳶從琴旁起了身,半蹲行了禮,和氣地道:“我就不了。我對詩詞不甚熟悉,怕饒了大家的雅興。”
盛太後理解地點點頭,倒也不多勸,任由她走了。襲鳶性子恬淡,素來不喜湊這樣的熱鬧,離開也好。
亭外,一個小太監附和道:“太後娘娘,禮部尚書於宴知於大人已為桃宴備下了些酒令所需的玩物,奴才這就拿去。”
盛太後點頭準許。
片刻後,小太監抱了一大桶木簽回來了。
木簽上,有的有字,有的無字。
眾人望著那木簽,議論紛紛。
齊冰伶一臉疑惑,朝燕青問:“這是什麽啊?”
燕青趁著無人注意,低下頭小聲朝她解釋,“令簽呐!等會令官說出一字,你隻要能寫得出帶著這字的一句詩,便是過了。”
齊冰伶聽完仍是蒙蒙的。
吟詩作對,自己哪裏會?
“要不我還是不玩了!”齊冰伶喃喃道。
“小主何必這麽悲觀呢?”
齊冰伶聞聲朝旁看去,才見是祝子安剛剛帶進來的那位小徒弟。
自己與他不相熟,還是少說話為妙。
想罷,齊冰伶隻朝著上官文若尷尬笑了笑。
那太監將令簽放到桌上,說道:“如今這紫宸山上桃花盛開,不如就取這個‘花’字。太後娘娘意下如何?”
盛太後說了都好。
眾人皆無異議。
小太監恭敬又道:“那就請各位小主取簽吧。筆墨皆在這桌上。詩句寫好了,也好留個紀念。”
“簽分兩種,若有小主實在對不上,可取寫好詩句的簽,這局就算過了,不過就是要自罰一杯。”
齊冰伶一聽有現成的令簽能作弊,總算是舒了口氣,稍稍起身,伸手便要取那有字簽。
上官文若忽然自她身旁輕咳了兩聲。
祝子安忙問她怎麽了。
上官文若搖搖頭,不去管他,反而一再盯著齊冰伶看。
齊冰伶被她看得心虛,悄悄地又坐回原處。
趁著眾人起身取簽,小聲朝上官文若問道:“先生可是要提醒我什麽?”
“小主應拿無字簽。”上官文若篤定地看著她,“自己對詩方顯才學。”
齊冰伶尷尬地笑了笑,小聲道:“先生有所不知,我沒什麽才學的。”
上官文若莞爾一笑,“小主盡管拿就是了。其他的,有我。”
齊冰伶將信將疑地看著她。
上官文若卻朝她友善地眨眨眼。
齊冰伶恍然若悟,起身取了一隻無字簽過來。
稍後,那隻無字簽遞到了上官文若手上,轉手又自下方遞給了祝子安。
祝子安低頭一瞥,想也未想便將無字簽接了過來。
寫一句是寫,兩句也是寫,難不倒祝子安的。
待這令簽再轉回齊冰伶手上,詩句便有了。
“漫山花開遍,春風度紫宸。”
一來點了“花”字,二來也已“春風”暗指,迎合了太後。
詩句雖中規中矩,卻合乎要求,足以叫她平安度過此局。
齊冰伶收好了簽,輕鬆舒了口氣,得暇朝桌上其他人望去。
盛太後本也取了一隻無字簽,想了想,似乎也沒有什麽好點子,便又將簽放下了。
環顧一周,卻見梅笑笑一個人盯著簽出神,遲遲不動筆。
“你可是寫好了?”盛太後笑著問她。
梅笑笑愣愣地眨著一雙眼,羞澀地答:“好……好了。”
盛太後笑了,“不如你與哀家算作一處吧,你以哀家之名將這詩念出來,哀家便不動腦子了。”
“分明是外祖母定的規矩,現在又要耍賴了?”祝子安打趣道。
盛太後責怪地看他一眼,“怎麽了,規矩是哀家定的,就不興哀家改?”
祝子安沒辦法,連連搖頭。
眾人皆盯著梅笑笑看。
梅笑笑起身念道:“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念罷,周遭靜得瘮人。
那個送簽的小太監先慌慌張張跪下了。
盛太後的麵色變得有些陰沉。
一眾人大眼瞪小眼,皆不敢言。
這詩並非梅笑笑所作,而是昔日武則天之作。
既是以太後之名作詩,又吟出武後之作,分明是諷其把持朝政,不知還位君王。
而這一點,也恰恰是盛太後心裏最敏感之處。
盛太後冷冷哼了一聲,低下了頭,嘴角微抽,問道:“你可是將哀家比作了武後?”
梅笑笑這才反應過來,雙手抖著將那令簽丟在地上,忽然跪下了。
“這詩不是小女所作,是……是公公遞來現成的!”
盛太後聽罷,又淩厲看向剛剛的小太監。
小太監一邊掌著嘴,一邊呼著“該死”。
“都怪奴才沒有細查!於大人給了什麽就搬來了。”
這奴才跟了盛太後多年,盛太後倒也清楚他沒這個膽子。
“來人,把於宴知給哀家叫來。”
太監急急慌慌傳人去了,過不多時便將一腦門子汗的於宴知傳了過來。
一記令簽徑直摔在於宴知腦袋上。
於宴知當即嚇破了膽,“這……這不是臣做的,是皇後娘娘之命呐!”
盛太後的臉色愈發難看了。
這才幾日,盛玉兒已連著辦了兩件錯事。
若說之前針對齊寒月,盛太後尚且能寬大處理,如今竟然針對到自己頭上了。
隻可惜盛玉兒此時不在紫宸山,盛太後這一通火無處去發,隻得憋著悶氣,氣得這身子都發起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