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子安嘴角漾起一抹邪笑,似猜出她的心思,心裏還為自己動作敏捷感到得意。我就知道你會說不。可你既能拒絕我,我為何不能再拒絕你呢?


    “師父……”上官文若實在覺得尷尬,又想開口讓祝子安將自己放下來。


    可惜話還是沒機會說完。


    祝子安移了移胳膊將她托穩了,口中輕聲一句製止,隻道:“少說話。”


    說罷借著輕功快步上了山。躺在他懷裏,上官文若一點也不覺得顛簸。果然還是師父好使喚,比起在馬背上可舒坦多了。


    上官文若探出頭看看白馬,才見它不走了,原地哀嗚了幾聲,不情願地抬起馬蹄蹭蹭地,似在埋怨祝子安的無情。


    “淩海啊,你也累了?”祝子安問它。


    淩海揚起前蹄長嘯一聲,聲音嬌憨地像個小姑娘。


    “好吧,我知道了。既然累了你就慢點走吧。今日上不了山,明日再上來也行,不要著急。我和阿若在山上等你。”


    淩海歪歪頭,似乎聽懂了這話裏的不對勁,酸溜溜吼了一嗓子,趴在地上一動不動,像鬧了脾氣。可原地等了許久,始終不見祝子安折返回來看它,這才懨懨起身慢吞吞朝前走,完全失去了先前的鬥誌。


    祝子安抱著上官文若早早便到了峰頂。不知不覺間,遠方天空已有微微亮意,將黑夜撕開了一道口子,初生的旭日醞釀在地平線下,大概不消多時便會冉冉升起。


    上官文若從祝子安懷裏掙脫,拉緊絨袍站到斷崖風口。低頭一望,腳下的確是水浪翻湧。剛才沿山上來,她已經將四周地形牢記於心。四麵環水,確實是走不通。


    怎麽簡從之寫《俗物集》的時候偏偏漏掉了這一點呢?上官文若忍不住責怪到。還是自己看書不夠仔細,哪裏背差了?


    “若是《俗物集》還在就好了。”上官文若自顧自歎道。


    “《俗物集》?什麽東西?”祝子安站到她身旁問道。


    “一本書。”


    “我自然知道是書。”祝子安又笑。


    “當年娘去世時留了我一條帕子,絹帕一角有幾句藏頭詩——昌民以安邦,池城無故疆。遺孤銘父誌,書卷勝豪強。四字相連便是‘昌池遺書’。昔日我背著易姑姑去過北疆,昌池古墓,的確找到了幾本書。有兵法,有道學,有天象,也有這《俗物集》。”


    “這麽說,這書是你娘留給的?”


    “可能……是吧。”上官文若不確定地答道。


    “那你娘還真是個怪人。你不是說她生下你後,親手挑斷了你的手筋腳筋,不叫你為父報仇嗎?怎麽還贈你兵書?”


    上官文若搖搖頭。若是時光倒回,她也想親口去問問母親。可是,素未相識就陰陽兩隔了。這些年來上官文若心裏有過許多種猜測——許是母親為了掩人耳目,不得已將自己致殘;許是受奸人脅迫,沒能及時保護好孩子;又或許害她之人本不是母親,而是別人嫁禍給母親的,就是怕她日後尋仇去。


    可不管怎樣,那人雖害了她,卻也給了她救命之法。“書卷勝豪強”,單憑這一句話,上官文若便下了整整八年的苦功,將那些道法兵書背得滾瓜爛熟。


    祝子安見她不說話,又問:“小時候,我隻聽你說父母雙雙遇害,卻從沒聽你說過你父母是誰?還有你一直說要尋仇,也沒告訴我仇人。”祝子安想了想,又道:“對了,要麽你將仇人告訴我,我幫你報仇。師父會武功,一定能捉住他,到時候要打要罵要殺要剮,隨便你吩咐。”


    哼,告訴你能怎樣呢?你還能親手殺了你母親不成?上官文若瞥了他一眼,話中帶著淡淡寒意,“我不記得父母是誰,也不知道什麽仇人。”


    祝子安一愣,忽然大笑起來,“那你還報哪門子的仇。依我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你都不記得,幹脆把這仇也忘了吧。”


    忘?如何能忘?上官文若緊緊握住拳,眺望遠處的眸中已閃現淚光。這仇可不是我一個人的,還有戰死沙場的無數琉璃忠魂和無辜受累的百姓們。奪土之恨,國恥之仇,身為琉璃子民如何能忘?


    “阿若,你……哭了?”祝子安伸手撫她的麵頰,想幫她拭淚,卻被她用手拂去。


    “師父,人心似海,可容萬物。是人都有秘密。師父的秘密我不問,也請師父不要再問我的。”話音清冷,引得祝子安打了個寒噤。


    “好吧,那我問個別的。”祝子安最會為自己開脫,轉而一笑,又道:“如今阿若的病好了,也可以遠行了。你想好去哪兒了嗎?”


    上官文若對他的討好一點不感興趣,沉著臉背過身去。


    祝子安又湊過來,說道:“你要是沒想好,我可以給你推薦幾個地方。你是要留在琉璃,還是去海宮?琉璃有歌舞坊,海宮的景不錯……”


    你們這些紈絝子弟還真是閑極無聊。上官文若扭頭白了他一眼,半句話都不想再多說,隻撂下一句:“我可沒功夫瞎想這些,現在能平安回到清音觀就不錯了。”


    一句話噎得祝子安閉了嘴。耳畔還是濤濤水聲。唉,阿若說的對,怎麽著都得先逃出去。


    “那你先在這兒歇著,我去找找路。”祝子安安慰她。


    “算了吧,”上官文若製止到,“師父要有這精力,還不如找點吃的來。活命要緊。”


    找吃的這種事可難不住祝子安。斷崖峰別處他不熟悉,至少寒山澗是熟的。自己經年住在那兒,石屋石器一應俱全,不愁吃也不愁酒喝。隨便拿點什麽來都能充饑。


    沒過多久,祝子安便自寒山澗折返回來,拎了壇梅子酒,又提了兩隻白鵝。放下東西,麻利地生起火來。


    上官文若隻覺得奇怪,一個生於王府的貴公子,居然也懂這些山間生存之道。


    “阿若,過來坐,這邊暖和。”祝子安將她拽過去,教她用手烤火。那火生得很旺,稍微離得近些就覺得肌膚刺痛。上官文若生疏將手架在一旁,謹慎地蜷起手指,再看祝子安,卻像沒事人一樣。


    “我們吃鵝嗎?”祝子安將兩隻白鵝按在腿上拔著毛。鵝應該是死了,可還沒死透。祝子安每拔它一根毛,它就抻住脖子猛蹬下腿,眼球忽然朝外突出,就要從眼眶擠出來。好在上官文若習醫,生老病死的怪事見得多了。換作旁人,沒準能被嚇死。


    “你不喜歡吃?”祝子安見她愣神,問道。


    “不是。”上官文若搖頭,隻是沒吃過罷了。平時在清音觀,還是吃素多些,極少會有野味。就算哪位師兄弟抓到隻活物,八成也被拿去入藥了。


    “呐!你先聞聞!”祝子安把鵝毛拔幹淨,穿在木簽子上,遞給上官文若。


    仔細一聞,竟還覺得不錯。


    “你我一人一隻,公平公正。”祝子安說罷將木簽架在火上。鵝皮在火光中逐漸變得焦黃,晶瑩酥油順著木簽淌落於地,香氣撲鼻,惹人垂涎。


    祝子安將烤好的鵝取下,遞了一隻給上官文若。


    想不到這木簽還挺沉的。上官文若雙手接過來,嗅了嗅熟肉的香氣,又將木簽舉遠了些,對著它仔細端詳。


    “你怎麽不吃?”祝子安自鮮美肉味之中回過神,問她。


    “師父,這鵝有點不對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星靈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靈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靈鼓並收藏雙星靈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