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滅了虢國,回家的路上順手滅掉了虞國。事情太簡單,基本上相當於順手踩死一個螞蚱,不用浪費筆墨。


    虞公可沒有虢公的運氣好,被晉軍生擒活捉,獻公將他帶回絳,對他還算不錯,祖宗的牌位給他自己保管,又給了一小塊地,當了個小地主。


    春秋時候這點好,滅了你的國家,不滅你全家,還讓你當小地主。


    不過,一口氣滅了兩個公國,晉獻公還是有點害怕。不管怎麽說,人家爵位比你高啊,你憑什麽滅人家?再說,虢公和王室的關係那是大家都知道的,怎麽說人家也是中央領導人。如果周王發布命令,再說動齊桓公率領聯合國軍隊來討伐,那還真是一件麻煩事。


    怎麽辦?滅人家之前獻公沒有想到這麽多,現在兩個國家都滅了,問題來了。


    【忽悠周王室】


    “老荀,你看看,這怎麽處理?”獻公把荀息給叫來了,荀息一聽,也有點頭大,什麽都想到了,沒想到這個。


    荀息傻眼了,獻公召開卿大夫大會討論這個問題,可是沒人有辦法。


    怎麽辦?這個時候,獻公想起老丈人來了。誰?狐突。


    “狐突一定有辦法。”獻公派人去把狐突給請來了,他知道,別看這個老狐狸整天在家裏裝病,其實什麽事情都瞞不過他。


    獻公把事情大概說了一遍,又說些除了老爺子沒人有辦法的屁話,請老爺子出主意。


    “荀息不是挺能幹嗎?讓他想辦法啊。”狐突特別討厭荀息這個人,所以先說兩句風涼話。


    “他有辦法,就不用驚動您老人家了。”


    別說,老狐狸還真有辦法。


    “主公,其實這個事情不難。不是有那麽一句話嗎: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你現在就派人去洛邑,把虞國祖廟裏的寶貝都帶去,再告訴周王,說今後虞國雖然歸了晉國,但是虞國的稅收全歸王室。至於虢公的祖先的牌位,咱們過幾天也給送到首都去。現在王室窮得一塌糊塗,平白無故得了虞國的稅收,還不高興死?”老狐突可不是老糊塗啊,看問題很透徹。


    獻公一聽,好主意啊,立馬派人前往洛邑,該送的送,該承諾的承諾。周王一看,又省事又實惠,傻瓜才不幹。因此,周王決定不管虢公的事情了。


    中央最高領導人都這樣,也就怪不得春秋大家都這樣了。


    有人問:獻公真的把虞國的稅收給了周王室嗎?獻公會從墳墓裏跳出來:我傻啊,辛辛苦苦打下來,憑什麽給他們?


    說來說去,最高領導人被忽悠了。


    假途伐虢,就是這段故事。


    接下來就要開慶功宴了。


    獻公大宴群臣,發獎的發獎,表揚的表揚。


    荀息功勞最大,獎勵最多,喝得也最多。喝多了之後,荀息要炫耀一下了。


    “來、來人,把那四、四、四匹寶馬給牽上來。”荀息下令。立即有人出去,不多時,寶馬牽了進來。荀息端著酒就來找獻公了:“主、主公,把馬、馬還給你,還是那四、四匹馬吧?”


    獻公也高興,笑道:“馬則吾馬,齒亦老矣。”啥意思?馬還是我的馬,不過已經老了。


    眾人大笑,正在高興,門前侍衛進來稟告:“主公,秦國有使者來到。”


    “秦國。”晉獻公愣了一愣,其實,每個人都愣了一愣。


    晉國從來沒有跟秦國打過交道,他們來幹什麽?


    【土包子求婚】


    既然說到了秦國,還是按照慣例,先說說秦國的由來。


    《封神演義》中商紂王有兩個部下是父子,姓嬴,父親叫蜚廉,兒子叫惡來。父親跑得快,兒子力量大,活到今天的話,就是劉翔和張湘祥了。不過他們的年頭不好,沒趕上北京奧運會,趕上周武王伐商了,結果惡來為國壯烈犧牲,蜚廉自殺身亡。


    惡來的後代叫非子,因為給周孝王養馬養得好,被封在秦。作為一個附庸,非子就叫秦嬴。秦嬴傳了三代,到了秦仲,秦仲被犬戎所殺。秦仲的五個兒子率領七千周兵擊敗了犬戎,於是大兒子莊公繼位,並且占有了犬丘和大駱,地盤擴大。


    莊公的兒子襄公因為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伯爵,秦正式成為諸侯。之後,又經過文公、寧公、武公、德公、宣公、成公和穆公。曆代秦國國君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蠶食周邊小國。因此,到穆公繼位的時候,秦國已經是一個中等以上的國家。


    有人會問:為什麽短短一百一十年的時間裏,秦國竟然經曆了八任國君?原因很簡單:秦國的習俗是兄終弟及,武公和德公是兄弟,宣公、成公和穆公也是兄弟。


    現在,秦穆公為秦國國君。


    秦穆公任好,是秦姓和繆姓的祖先。


    與他的曆屆前任一樣,秦穆公登基之後繼續擴張,登基第一年就吞並了茅津。


    周邊的小國一個個被消滅,穆公卻有些煩躁起來。為什麽煩躁?就像一個發了財的土老帽一樣,單單有錢已經不能滿足,要混進上流社會啊。


    這麽多年了,秦國就像是一個被遺忘的國家,一個被扔進狼群裏的孩子,中原國家幾乎都忘記還有這麽一個國家了。


    “怎麽辦?咱們有地盤了,有人馬了,有女人了,可是,咱們沒文化啊,說來說去,還是一幫土包子。我想跟中原正統混一混,長長見識,扮扮斯文。兄弟,你還去過中原,也算咱們秦國的文化人了,你有什麽辦法?”這一天,秦穆公把公子縶(音執)給請來了。公子縶是誰?秦穆公的異母弟弟,秦國的庶長。庶長是個什麽東西?


    原來,秦國長期與中原國家隔絕,也沒個什麽正規的官製,除了國君之外,最大的官就叫庶長,直譯就是“老百姓的頭兒”。庶長什麽都幹,和平時期當總理,戰爭時期當將軍,反正就是他了。至於什麽上卿啊、太傅啊、司空啊這些職位,秦國人聽都沒聽說過。


    “我看,咱們不妨先從婚姻開始,不是離著晉國近嗎,就向晉國求婚吧。”公子縶出了這麽個主意,其他的也想不到。


    “好啊好啊,這活就派給你了。”秦穆公覺得這個主意好,當時就拍板了,“除了求婚,有那素質高的人才,撿大號的弄幾個回來。”


    就這麽著,公子縶帶著一車狼皮就去了晉國。


    秦國國君來求婚了,晉國卿大夫們都覺得好笑,這不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嗎?


    也沒等獻公提問,卿大夫們你一言我一語就討論開了,基本上沒有一個人支持。


    “好吧,你回去告訴你們國君,我願意讓他做我的女婿,秋收之後來迎親,我把大女兒嫁給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出乎公子縶的意料,獻公很爽快地答應了。


    獻公派人送公子縶去國賓館休息,卿大夫們嘰嘰喳喳,對獻公的決定表示不理解。


    “你們知道什麽?你們看見那一車狼皮了嗎?那得多少頭狼?這充分說明秦國國君很有誠意。既然這麽有誠意,我女兒去了一定會很受寵。你們知道嗎?一個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被男人寵。”獻公高聲說。其實,他還有一個理由沒說出來,那就是自己的大女兒伯姬,也就是申生的同母妹妹,那時候已經二十一歲了,再不嫁出去,就砸手裏了。這麽大歲數,要嫁給中原諸侯是不大可能的,也隻有秦國這樣沒什麽講究的國家還能接受。


    不管怎樣,獻公覺得挺好,至少把女兒嫁掉了。


    【人才難覓】


    公子縶非常高興,沒想到這麽順利就把婚事搞定了,這個功勞可不小。


    除了求婚,公子縶還有一個使命,那就是挖幾個人才回去。公子縶心想,晉侯的女兒都到手了,高薪誠聘幾個人才應該也很簡單吧。


    公子縶沒想到的是,人才還真不好找。


    人才太少?不是。找不到人才?也不是。


    公子縶在晉國住了三天,第一天還打聽打聽哪個大夫是人才,然後上門拜訪,盛情邀請前往秦國,條件都開得很好,封邑麵積至少是晉國的兩倍,高額安家費,十二個美女,此外,隻要幹得好,半年之後就可以擔任庶長。


    “庶長?庶長是什麽東西?”晉國人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麽玩意,就憑這個滑稽的名字,誰也不肯去。


    沒辦法,第二天,公子縶把目標放在了士的身上,成功人士不願意去,士總會願意吧?誰知道,士也不願意,說起秦國,大家都說那裏遍地野狼,老百姓都吃人肉。盡管公子縶再三解釋,誰聽他的?


    第三天,公子縶沒辦法了,在大街上看見誰就問誰去不去秦國。誰去?還是沒人去。到晚上,公子縶甚至動員國賓館燒開水的大爺去,也被斷然拒絕了:“我老了,還想多活幾年,秦國的狼太多了。”


    公子縶感到自己很失敗,很沒有麵子。


    第四天,公子縶失望地上路回家了。出了絳城,一路向西。走不多遠,看見前麵有一個流浪漢。隻見這個流浪漢長得高大魁梧,一臉的胡子,一身衣服破破爛爛,遮不住渾身的肌肉。流浪漢的手裏拿著一個破碗,抖抖索索等著施舍。


    俗話說:鄉下人心腸好。公子縶看見這個人可憐,心說幹脆在晉國做個好人吧,也顯示秦國人沒有傳說中那麽差勁。


    “喂,過來,給你一個饃。”停了車,公子縶對流浪漢喊。


    流浪漢瞪了他一眼,一動不動。


    公子縶一看,這人還挺有骨氣。語氣溫和一點,說:“請過來,我這裏有饃吃。”


    流浪漢又瞪他一眼,還是不過來。


    公子縶心說,我這已經夠客氣了,他還不肯過來?這不是死要麵子活受罪?再想想,猛然想起來,別看這流浪漢是個流浪漢,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個士。為什麽呢?因為士農工商四大社會類別中,後麵三者都是有恒產恒業的,都是有正當職業的,如果放棄正當職業來流浪,那是屬於犯法的。隻有士沒有正當職業,才有流浪的權利。你再看這個人的長相,盡管可憐兮兮,眼睛裏卻還有一股傲氣。


    “先生,我有饃,賞個臉吃一個吧。”公子縶更客氣了,倒好像他在求流浪漢。


    流浪漢這才走了過來,公子縶親自取了一個饃,雙手遞給他,流浪漢雙手接過去,行了個禮,走到一邊,蹲下去吃饃。


    公子縶一看,這人要了一個饃,竟然也是這麽有禮貌。等流浪漢把饃吃完,公子縶看他像是沒有吃飽,又送了一個給他。


    兩個饃下肚,流浪漢明顯有一種滿足感。他把碗放在一旁,走到公子縶的麵前,又躬身施了個禮,朗聲說道:“公子,我公孫枝雖然流落街頭,好歹也是個士,我不能無緣無故受別人的恩惠。你賜給我兩個饃,我一定要有所報答,說吧,我怎樣才能報答你?”


    原來,這個流浪漢叫公孫枝,字子桑,從這個名字就知道是晉國公族,不過不是曲沃那邊過來的公族,而是被推翻的晉侯緡這邊的公族,所以才混得這麽落魄。不過話說回來,也幸虧是晉侯緡這邊的公族,否則早給滅了。


    看公孫枝的舉止,再聽他說話,公子縶就覺得這個人不簡單。猛然,他有了一個想法。


    “既然你這樣說,那好,你跟我回秦國。告訴你,我是秦國庶長公子縶,你跟我回去,就算是我秦國人才引進計劃中的第一人。”公子縶決定把公孫枝帶回秦國,人才啊。


    “啊,去秦國?”公孫枝的眼裏充滿了沮喪和絕望。


    “去了秦國,你就是大夫,吃香的喝辣的,娶六個老婆,不比在這裏當流浪漢強?”


    “唉,”公孫枝歎了一口氣,“誰讓我吃了你那兩個饃呢?”


    【秦國的第一個外教:公孫枝】


    回到秦國,公子縶安排公孫枝住下,換了一身好衣服,洗個澡,然後帶他去見秦穆公。


    公子縶首先匯報了此行的情況,說晉獻公爽快答應親事,迎親時間都已經定好。然後說到人才引進,這個時候把公孫枝介紹給了穆公。


    穆公非常高興,一來跟晉國要成親戚了,二來還請來了公孫枝這樣的人才,看上去就是人才。


    三個人一邊喝酒,一邊聊了起來,主要是秦穆公和公子縶向公孫枝請教。公孫枝雖說是個破落貴族,但是義務教育沒落下,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當下甩開腮幫子,一邊吃一邊說,主要介紹中原的禮儀、製度、人文,等等,聽得穆公目瞪口呆,大長見識。


    “看見沒有,我們簡直就是野蠻人啊。子桑先生,從今以後,你就負責秦國的教育工作,從野蠻人變成文明人,就靠你了。”穆公太高興了,就像地下黨見到了組織上派來的人。


    公子縶一看,這公孫枝還真有兩把刷子,當時一激動,然後一衝動,對穆公說:“主公,幹脆,我這庶長也別當了,子桑先生來就行了。”


    “好啊。”穆公同意。


    公孫枝很激動,也很感動,人家秦國人真是太厚道了,太好騙了,太什麽了。可是,公孫枝不衝動,他知道自己是什麽材料,在秦國他算人才,在晉國他什麽也不算。要管理秦國這樣的國家,他知道自己不行。


    “不行,在下實在沒有這樣的能力,做個大夫輔佐公子縶,我就很滿足了。”公孫枝一再推辭,打死也不當庶長。


    沒辦法,穆公任命公孫枝為大夫,主要職責就是編製製度,教化人民。


    秋收之後,到了冬天,迎親的日子到了。


    按規矩,秦國依舊派出公子縶前去晉國迎親。晉獻公也挺高興,把大女兒送出了門,總算給嫁出去了。


    公子縶一路上唱著秦腔,高高興興把伯姬給帶回了雍城。雍城在哪裏?當時的秦國都城,在今天的陝西省鳳翔縣。


    秦穆公高興啊,終於娶到一個有文化有教養的老婆了。高興到什麽程度?穆公決定把晉國陪嫁過來的東西都當庭打開,給大家開開眼界。


    “哇。”第一件陪嫁打開的時候,大家都驚奇地叫了出來。什麽東西?史書上沒記載。隨著一聲聲的“哇”“哇”,陪嫁品都被打開了,大家都說好。


    東西看完了,看看人吧。於是,除了新夫人之外,其餘晉國隨從人員都到朝廷點名,順便給每人發紀念品。


    “張三。”“李四。”“王老五。”一邊點名,大家一邊看,覺得晉國人看上去就有文化。


    可是點著點著名,出問題了。


    “百裏奚。”


    沒人答應。


    “百裏奚,百裏奚來了沒有?來了舉個手。”


    還是沒人答應。


    百裏奚沒來,百裏奚為什麽沒來?晉國的陪同官員說話了:“百裏奚這個老頭在半路上跑了。”


    “跑了,為什麽要跑?”穆公有點不高興了。


    “這個,他不是晉國人,可能跑回家了吧。”


    “不是晉國人?”穆公又不高興了,怎麽弄個外國人來冒充晉國人?


    穆公正在不高興,公孫枝說話了。


    “主公,這個百裏奚我知道,他是虞國的賢臣,晉國滅了虞國,把他也捉到了晉國,這次把他當成陪嫁的奴仆,他當然要跑了。”公孫枝知道百裏奚,連忙解釋。


    “賢臣?既然是賢臣,我們求賢若渴啊,把他弄來啊。”穆公聽了,反而高興了。說到這裏,穆公去看公子縶,公子縶幾乎哭出來,“唉,我怎麽這麽笨?有眼不識賢臣啊,那個老頭我在路上見過好幾次啊。”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的,你苦苦尋求卻尋不到的,也許就在你身邊。隻有當你失去之後,你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麽。


    穆公很迫切,公子縶很懊惱,秦國人很倔強。


    所以,穆公和公子縶決定,一定要把百裏奚找回來。


    公子縶親自率人沿途去找,首先確定了百裏奚逃走的地點,之後向南搜尋,一路上打探,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百裏奚的下落打聽到了——他逃到了楚國的宛(在今天的河南南陽境內),被楚國人捉走,去放羊了。


    公子縶回到雍城,把上述情報向穆公作了匯報。穆公緊急召見公孫枝,和公子縶一起,討論如何把百裏奚給弄回來。基本上,我們把這項行動命名為“拯救老頭百裏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賈誌剛說春秋之二·秦晉恩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賈誌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賈誌剛並收藏賈誌剛說春秋之二·秦晉恩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