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喜歡思考的人總是有很多“理論”的。弘毅給田木說給自己的諸多理論,不過田木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所說的“兩種人格”。固然可以說弘毅的“理論”初具了某些哲學意味,但終究犯了一些致命的錯誤——把理論絕對化。田木以為,弘毅的“兩種人格”理論是他深思熟慮的結果,其實那不過是他當時為了挽回田木的急中生智。自從弘毅把這個理論說出口,他內心深處馬上對其貼上了“經實踐檢驗過的真理”的標簽。倘若他的兩種人格果真像他說的那樣是存在的,那麽我覺得這並不奇怪,我們貓兒也有這兩種人格嘛。弘毅覺得,最近一段時間,他的理想人格過於蓬勃發展,以一種近乎癲狂的狀態生長著,它不僅汲取了他靈魂中積鬱已久的理想,同時不斷蠶食著他精神中的理想,他好似變成了一個剛經曆了饑饉年代又突然聞到飯香的人——盡管理智已經麻木,但本能仍讓他饑不擇食,狼吞虎咽——而這榨幹了他身上所有的現實之血,吸吮著生活的流毒,他向命運跳死亡之舞,向死亡唱主宰之歌。一個藝術家倘若具有這樣的癲狂,他便需要對等的理智來審查這種癲狂。亨利·米勒刺激了他,起先他的思想中隻有愛情的痛苦裂痕,繼而米勒式的癲狂湧入了他的思想,是這個裂縫變得很大,其實這種瘋狂不過是一種精神酒精,弘毅何嚐不明白呢。那些醉酒之人反而是最清醒的。弘毅的作家靈魂貪戀地審視著他身上所起的變化,並得意洋洋地記錄著自身的一切,這個靈魂常常伺機藏於黑暗之中,故意放縱弘毅去掀起一場思想之境的波瀾,他便是置身事外的那部分自我——甚至是高於自我的自我——事實上他可以說是精神人格的升華。對於弘毅而言,似乎這種愛情的痛苦成了一種催化劑,使得思想的催化反應得以順利進行——他的思想從來都是紛雜的、矛盾的,他也從來沒有理出頭緒來。正像愛因斯坦尋找一個可以囊括宇宙萬象的公式,福樓拜想編撰一本描繪人間萬事萬物的巨著,弘毅也在尋找一種東西,它是至純至粹的靈魂滋養物,對心靈是溫暖,對智慧是光明,對意誌是磨礪,對信仰是淬煉,對於內心世界是不斷的毀滅和涅槃。
有一天,弘毅顫抖起來了,還不時扭頭看看田木,田木對他怪誕的行為熟視無睹。我跑過去趴在他的腳上,我這才讀懂了他的心。他不愛田木了。他覺得這件事情非同小可。他不斷的看她正是要確認這個事實。他的一部分自己在反複否認這個事實,另一部分在不斷肯定。真是咄咄怪事。在愛情裏,愛上一個人,你們要不斷問自己我愛他嗎;但愛情遠去了,你們又不斷地問自己我不愛他了嗎。弘毅從屋子裏出來了,來到圖書館外,思考著這件事情。我也跟著他下來了,果然東東在門口等我。突然他跑了回去。田木猝不及防地聽到弘毅的一個問題:“你願意為我紅袖添香嗎?”田木用沉默代替了回答。田木的沉默讓弘毅從情緒癲狂的巔峰上墜落下來,他一下子平靜了。他的腦海中浮現出往昔的無數次愛情中的衝動畫麵,而這些衝動總是像泡沫一樣輕而易舉地破滅。從巔峰到低穀,從低穀到巔峰,他想到自己的愛情似乎少有在遼闊平原上緩緩漫步的時候。他突然意識到,平靜,絕對的平靜才是愛情的真諦——甚至可以說是萬事萬物的真諦。他激動地寫下了下麵一段話:
所有的強盛、繁榮、烜赫一時、破敗、成功、巔峰、低穀、一夜成名、毀於一旦、歡聚、潰散、慷慨激昂、一蹶不振、一鼓作氣、破釜沉舟、扶搖直上、平步青雲……都是永恒的平淡生活中的小小波瀾;而平淡才是萬事萬物的真諦,無論前者是長久平靜之後的厚積薄發,還是出乎意料的瞬間爆發,平靜是最終的歸宿。期待一種蕩氣回腸、轟轟烈烈的愛情,就像企圖在動蕩中一夜暴富,這種希望是渺茫的。費空心思讓命運停留在興奮的高潮之中純屬無益,甚至顯得愚蠢。我曾經以為生活是饕餮大餐,其實它隻是粗茶淡飯。平淡是這些真理中的唯一真理。
寫完之後,他再看田木,又覺察到愛情的快樂從心底湧出了。愛情如此神秘,不過它大多取決於我們自身的思想。倘若是平靜的愛情,就像一個極度平靜的人,他反而更能感受到周遭的一切。愛情裏的風聲、雨聲、樹葉的沙沙聲、蟲鳴、鳥啼、流水聲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何必振臂高呼: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反而,那些驚天動地的力量可以讓愛情曇花一現,終將凋零。從這一刻起,弘毅對愛情產生了不同的理解。他甚至能感受到田木的心跳,而他而默默地陪伴著。弘毅笑了。但我猶然為他擔憂,固然狂風暴雨已然實屬難求,但平靜更甚。愛情裏的人總以為自己頓悟了,平靜了——或許他們理智上平靜——但愛情從不是理智的遊戲,而是感情的領域,這兩者此起彼伏,此消彼長,而往往理智總為意識的抉擇感到絕望。我為自己窺探到人類的秘密感到高興。
有一天,弘毅顫抖起來了,還不時扭頭看看田木,田木對他怪誕的行為熟視無睹。我跑過去趴在他的腳上,我這才讀懂了他的心。他不愛田木了。他覺得這件事情非同小可。他不斷的看她正是要確認這個事實。他的一部分自己在反複否認這個事實,另一部分在不斷肯定。真是咄咄怪事。在愛情裏,愛上一個人,你們要不斷問自己我愛他嗎;但愛情遠去了,你們又不斷地問自己我不愛他了嗎。弘毅從屋子裏出來了,來到圖書館外,思考著這件事情。我也跟著他下來了,果然東東在門口等我。突然他跑了回去。田木猝不及防地聽到弘毅的一個問題:“你願意為我紅袖添香嗎?”田木用沉默代替了回答。田木的沉默讓弘毅從情緒癲狂的巔峰上墜落下來,他一下子平靜了。他的腦海中浮現出往昔的無數次愛情中的衝動畫麵,而這些衝動總是像泡沫一樣輕而易舉地破滅。從巔峰到低穀,從低穀到巔峰,他想到自己的愛情似乎少有在遼闊平原上緩緩漫步的時候。他突然意識到,平靜,絕對的平靜才是愛情的真諦——甚至可以說是萬事萬物的真諦。他激動地寫下了下麵一段話:
所有的強盛、繁榮、烜赫一時、破敗、成功、巔峰、低穀、一夜成名、毀於一旦、歡聚、潰散、慷慨激昂、一蹶不振、一鼓作氣、破釜沉舟、扶搖直上、平步青雲……都是永恒的平淡生活中的小小波瀾;而平淡才是萬事萬物的真諦,無論前者是長久平靜之後的厚積薄發,還是出乎意料的瞬間爆發,平靜是最終的歸宿。期待一種蕩氣回腸、轟轟烈烈的愛情,就像企圖在動蕩中一夜暴富,這種希望是渺茫的。費空心思讓命運停留在興奮的高潮之中純屬無益,甚至顯得愚蠢。我曾經以為生活是饕餮大餐,其實它隻是粗茶淡飯。平淡是這些真理中的唯一真理。
寫完之後,他再看田木,又覺察到愛情的快樂從心底湧出了。愛情如此神秘,不過它大多取決於我們自身的思想。倘若是平靜的愛情,就像一個極度平靜的人,他反而更能感受到周遭的一切。愛情裏的風聲、雨聲、樹葉的沙沙聲、蟲鳴、鳥啼、流水聲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何必振臂高呼: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反而,那些驚天動地的力量可以讓愛情曇花一現,終將凋零。從這一刻起,弘毅對愛情產生了不同的理解。他甚至能感受到田木的心跳,而他而默默地陪伴著。弘毅笑了。但我猶然為他擔憂,固然狂風暴雨已然實屬難求,但平靜更甚。愛情裏的人總以為自己頓悟了,平靜了——或許他們理智上平靜——但愛情從不是理智的遊戲,而是感情的領域,這兩者此起彼伏,此消彼長,而往往理智總為意識的抉擇感到絕望。我為自己窺探到人類的秘密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