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夏認真聽完。
先告訴竇樂:“郎君,鄭公確實在誤導你。”
燕夏給竇樂添茶,不緊不慢的說道:“大隋獨孤皇後的姐姐,嫁給了宇文毓。其女嫁給了宇文邕之子宇文贇。郎君的嫡母,與獨孤皇後依各家族姻親來算,是姐妹的輩份。接下來……”
竇樂趕緊打斷:“說點簡單的,直接一點,我腦袋笨,記不住這麽多。”
竇樂心說,從獨孤信時代開始往下排,這至少排列出幾十人,從守文家、楊家、獨孤家、竇家……,好多人呢。
“隋文帝……,算了,這個親戚有點遠,更直接一點吧。”燕夏改口:“隋煬帝的嬪妃之中,有兩位,王氏與崔氏。王氏就是王裕之女,生母是同安長公主。崔氏,就是崔君肅的侄女。”
這個就簡單了,最直白的。
燕夏看著竇樂:“王裕,要不要在聖人麵前,讓其稱呼他為長輩呢。王氏隻是一個嬪妃罷了,非皇後。若依鄭公用言辭引導郎君的誤導,他是隋煬帝的嶽父,聖人是隋煬的表弟。再說崔氏……”
“不用講了。”
最關鍵的一句,竇樂聽明白了。
沒錯了,王裕是有兩個身份,大唐皇帝李淵的妹夫。隋煬帝的嶽父?
他女兒隻是一個妃子。
燕夏還是補充了一句:“郎君,京兆韋氏勳公房,在國舅這裏可以稱呼一聲姐夫。韋津作為他們的祖父輩,在國舅麵前,卻隻是長一輩的。夫人的幾位弟弟,可敢在韋津麵前,不以孫輩禮?同樣是祖父輩,韋靜的正妻,是當今聖人的堂侄女。”
燕夏全部的話,在竇樂理解來,隻有正妻才排輩份,而且大世家的輩份,是按男子來排的。
韋津是韋玎的爺爺輩。
韋珪的曾祖父,韋孝寬,那是和獨孤信同輩的人。獨孤信和李淵的祖父,李虎是同輩的人……
這算起來,真是相當的複雜。
因為他知道,自己搞不清這複雜的親戚關係,還有更複雜的這一大堆輩份問題。
一句話,鄭元璹這老頭在和自己玩心眼子。
這死老頭,肯定不安好心。
燕夏靠近了一些,聲音低了幾分:“郎君,我可以接著說嗎?關於他們誤導的,我有些想法。”
“當然,為什麽不說呢。”
燕夏聲音更小:“祭天那邊的布置,我遠遠的看了一眼,其規格比起在福州祭天,差一些,畢竟上次是天子祭天。秦王殿下到了,那邊卻突然停下了,說是要重定規格,隻須一觀,便可知曉。”
“知曉什麽?”
說到禮,這個事竇樂還真的不擅長。
燕夏:“若重定,隻能是接近天子規格,隻能是儲君執禮。”
一句話點醒了竇樂。
鄭元璹。
你這老家夥。
本國舅怎麽就給忘記了,你才是東宮背後最大的支持者。
竇樂感覺有點難受。
因為身邊沒有謀士可用了,幽州收服,那邊是正經事,國舅府主要的人都派了過去,若是打仗、調兵、調糧什麽的,有人可用。
東宮與秦王府的事情,隻有褚亮和李靖可以商量。
李秀寧也不行。
一邊是兄長,一邊是親弟弟,手心手背都是肉,李秀寧肯定是居中的。
李世民呢,這事也不能找他商量。
世家這麽多人在這裏,讓他們感覺自己和李世民走的太近,自己偽裝中立這事就要黃。
燕夏雖然也不能知道太多,不過卻是懂的真多。
竇樂讓她換上小太監的衣服,跟著自己檢查祭天的事情,看看是不是如她所猜測的那樣,會變規格。
此時,再說李世民。
左腦疼。
祭天這事太突然,會不會引發東宮的猜忌,而且大世家都在這裏,他們會不會給自己設下陷阱。
李世民身邊的人也不在,他焦急的等著房玄齡等人趕來。
右腦疼。
李世民完全不明白,舅舅竇樂為什麽過海,在老鐵山那裏紮下一支兵馬。
別說是他,就是李秀寧都想不明白。
這明顯就是胡來嘛。
一隻偏軍,別說是沒有半點戰略價值,甚至連戰術都算不上。
這兩千多人扔在那裏去送死嗎?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裏。
竇樂在不斷的帶著燕夏觀察祭天儀式的準備事宜,終於在許多細節上,燕夏非常確定的告訴竇樂,這是為東宮太子準備的祭天儀式。
而這兩天,李世民右腦殼已經疼炸了。
他不相信,威名在外的舅舅,會派兩千人到高句麗眼皮子底下送死。
不可能。
“二郎,想不出來。”李秀寧放棄了:“要找舅舅問個清楚。”
李世民卻依舊站在地圖前,沒動。
“二郎?”
看到姐姐問自己,李世民這才轉過頭:“姐姐,我現在不想見舅舅。”
李秀寧問:“為什麽?”
李世民糾結了片刻後回答:“姐姐,舅舅那邊現有所謂的臨時書吏一百多人,謀士近五十人,他們都是支持兄長的,我去多生事端。兄長,近日雖然不在長安,可東宮卻是處處針對我秦王府。”
李秀寧輕輕一擺手。
什麽也沒說便離開了。
她懂。
可她能如何?
這個話題,她也不想聽。
兄弟鬩牆,是她不想看到的,可眼下似乎越來越是不可避免。
看著姐姐離開,李世民也是心中歎息,隻是盼著房玄齡等人盡早能趕到這裏。
再說李秀寧這邊。
派人傳來李藝,一同到了竇樂這邊,還讓李藝安排人抬上了地圖。
見到竇樂的時候,竇樂帶著燕夏剛回來。
燕夏一看李秀寧到,低著頭一溜煙就跑入了後院,她穿著小太監的衣服,尋常人肯定不敢近觀,可李秀寧是公主,萬一讓看出來,挺麻煩。
這本身就是件大失禮的事情。
“舅舅,我必須要問明白,為什麽要在金州老鐵山那裏駐紮一支兵馬。”
竇樂抬頭看了看天空。
就在李秀寧準備問第二次的時候,竇樂開口了:“換個人問,我肯定不答。這世上,隻有皇兄和你了,再沒有其他人可以。”
說完後,竇樂看了一眼李藝:“李將軍鎮守幽州,能聽多少,自然是由公主殿下決定的。”
聽到這話,李藝感受到了信任。
先告訴竇樂:“郎君,鄭公確實在誤導你。”
燕夏給竇樂添茶,不緊不慢的說道:“大隋獨孤皇後的姐姐,嫁給了宇文毓。其女嫁給了宇文邕之子宇文贇。郎君的嫡母,與獨孤皇後依各家族姻親來算,是姐妹的輩份。接下來……”
竇樂趕緊打斷:“說點簡單的,直接一點,我腦袋笨,記不住這麽多。”
竇樂心說,從獨孤信時代開始往下排,這至少排列出幾十人,從守文家、楊家、獨孤家、竇家……,好多人呢。
“隋文帝……,算了,這個親戚有點遠,更直接一點吧。”燕夏改口:“隋煬帝的嬪妃之中,有兩位,王氏與崔氏。王氏就是王裕之女,生母是同安長公主。崔氏,就是崔君肅的侄女。”
這個就簡單了,最直白的。
燕夏看著竇樂:“王裕,要不要在聖人麵前,讓其稱呼他為長輩呢。王氏隻是一個嬪妃罷了,非皇後。若依鄭公用言辭引導郎君的誤導,他是隋煬帝的嶽父,聖人是隋煬的表弟。再說崔氏……”
“不用講了。”
最關鍵的一句,竇樂聽明白了。
沒錯了,王裕是有兩個身份,大唐皇帝李淵的妹夫。隋煬帝的嶽父?
他女兒隻是一個妃子。
燕夏還是補充了一句:“郎君,京兆韋氏勳公房,在國舅這裏可以稱呼一聲姐夫。韋津作為他們的祖父輩,在國舅麵前,卻隻是長一輩的。夫人的幾位弟弟,可敢在韋津麵前,不以孫輩禮?同樣是祖父輩,韋靜的正妻,是當今聖人的堂侄女。”
燕夏全部的話,在竇樂理解來,隻有正妻才排輩份,而且大世家的輩份,是按男子來排的。
韋津是韋玎的爺爺輩。
韋珪的曾祖父,韋孝寬,那是和獨孤信同輩的人。獨孤信和李淵的祖父,李虎是同輩的人……
這算起來,真是相當的複雜。
因為他知道,自己搞不清這複雜的親戚關係,還有更複雜的這一大堆輩份問題。
一句話,鄭元璹這老頭在和自己玩心眼子。
這死老頭,肯定不安好心。
燕夏靠近了一些,聲音低了幾分:“郎君,我可以接著說嗎?關於他們誤導的,我有些想法。”
“當然,為什麽不說呢。”
燕夏聲音更小:“祭天那邊的布置,我遠遠的看了一眼,其規格比起在福州祭天,差一些,畢竟上次是天子祭天。秦王殿下到了,那邊卻突然停下了,說是要重定規格,隻須一觀,便可知曉。”
“知曉什麽?”
說到禮,這個事竇樂還真的不擅長。
燕夏:“若重定,隻能是接近天子規格,隻能是儲君執禮。”
一句話點醒了竇樂。
鄭元璹。
你這老家夥。
本國舅怎麽就給忘記了,你才是東宮背後最大的支持者。
竇樂感覺有點難受。
因為身邊沒有謀士可用了,幽州收服,那邊是正經事,國舅府主要的人都派了過去,若是打仗、調兵、調糧什麽的,有人可用。
東宮與秦王府的事情,隻有褚亮和李靖可以商量。
李秀寧也不行。
一邊是兄長,一邊是親弟弟,手心手背都是肉,李秀寧肯定是居中的。
李世民呢,這事也不能找他商量。
世家這麽多人在這裏,讓他們感覺自己和李世民走的太近,自己偽裝中立這事就要黃。
燕夏雖然也不能知道太多,不過卻是懂的真多。
竇樂讓她換上小太監的衣服,跟著自己檢查祭天的事情,看看是不是如她所猜測的那樣,會變規格。
此時,再說李世民。
左腦疼。
祭天這事太突然,會不會引發東宮的猜忌,而且大世家都在這裏,他們會不會給自己設下陷阱。
李世民身邊的人也不在,他焦急的等著房玄齡等人趕來。
右腦疼。
李世民完全不明白,舅舅竇樂為什麽過海,在老鐵山那裏紮下一支兵馬。
別說是他,就是李秀寧都想不明白。
這明顯就是胡來嘛。
一隻偏軍,別說是沒有半點戰略價值,甚至連戰術都算不上。
這兩千多人扔在那裏去送死嗎?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裏。
竇樂在不斷的帶著燕夏觀察祭天儀式的準備事宜,終於在許多細節上,燕夏非常確定的告訴竇樂,這是為東宮太子準備的祭天儀式。
而這兩天,李世民右腦殼已經疼炸了。
他不相信,威名在外的舅舅,會派兩千人到高句麗眼皮子底下送死。
不可能。
“二郎,想不出來。”李秀寧放棄了:“要找舅舅問個清楚。”
李世民卻依舊站在地圖前,沒動。
“二郎?”
看到姐姐問自己,李世民這才轉過頭:“姐姐,我現在不想見舅舅。”
李秀寧問:“為什麽?”
李世民糾結了片刻後回答:“姐姐,舅舅那邊現有所謂的臨時書吏一百多人,謀士近五十人,他們都是支持兄長的,我去多生事端。兄長,近日雖然不在長安,可東宮卻是處處針對我秦王府。”
李秀寧輕輕一擺手。
什麽也沒說便離開了。
她懂。
可她能如何?
這個話題,她也不想聽。
兄弟鬩牆,是她不想看到的,可眼下似乎越來越是不可避免。
看著姐姐離開,李世民也是心中歎息,隻是盼著房玄齡等人盡早能趕到這裏。
再說李秀寧這邊。
派人傳來李藝,一同到了竇樂這邊,還讓李藝安排人抬上了地圖。
見到竇樂的時候,竇樂帶著燕夏剛回來。
燕夏一看李秀寧到,低著頭一溜煙就跑入了後院,她穿著小太監的衣服,尋常人肯定不敢近觀,可李秀寧是公主,萬一讓看出來,挺麻煩。
這本身就是件大失禮的事情。
“舅舅,我必須要問明白,為什麽要在金州老鐵山那裏駐紮一支兵馬。”
竇樂抬頭看了看天空。
就在李秀寧準備問第二次的時候,竇樂開口了:“換個人問,我肯定不答。這世上,隻有皇兄和你了,再沒有其他人可以。”
說完後,竇樂看了一眼李藝:“李將軍鎮守幽州,能聽多少,自然是由公主殿下決定的。”
聽到這話,李藝感受到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