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琪以顧應平妹妹的身份在城內住下,李四月知道顧應平不會真跟孟玉琪紅臉吵架,他做不來的,再被逼得氣悶也隻是坐在一處自己消化罷了。
李四月回自己住處時,孟玉琪仍舊揪著顧應平沒放,吵吵嚷嚷的鬧得她頭疼。水紅色的紗帳裏有淡淡的熏香,這是顧應平特意讓人給李四月熏的,說可以驅趕蚊蟲,倒是靈了,她住下這麽久來確實沒有蚊蟲之擾。
隻是今夜不太睡得下,滿腦子都纏著孟玉琪挽著顧應平胳膊的場景,也不知道孟玉琪有沒有離開,還是繼續在糾纏他。她很羨慕孟玉琪,出身過硬在這亂世也能過得如此瀟灑不羈,想怎麽樣便怎麽樣,不用考慮任何人任何事。
“唉。”她輕歎了口氣,來這裏這麽久,她有無數次的機會可以逃走,可是她都沒有,她眷戀著顧應平的柔情蜜意舍不得離開。
可是,孟玉琪的到來就像是突然敲響的警鍾,告訴她,她真的應該走了。
一直迷迷糊糊的到後半夜她才漸漸有了睡意,可剛眯上眼便聽到床對麵的窗戶傳來響動,她很警醒,趕緊翻身坐起,隻見一隻手推開窗戶從漫無邊際的暗夜內跳進屋來,淡淡的月光映進屋來光線並不太亮,他走到她床前,四目相對。
他笑了:“怎麽還沒睡?”
她曲起雙膝以手抱著,看著他:“你這時候過來做什麽?”
“我吩咐了一春明日緊閉我的房門,就說我在養傷不宜見人。”他道,“就算孟玉琪一定要闖,得知我不在也不敢大聲嚷嚷,因為一春會告訴她我是去見楚奕了。”
李四月失笑:“你讓她吃這種啞巴虧,等你回來她要跳腳了。”
“讓她跳吧,若是等到天明我們再走就走不成了,我可不想帶著她。”他伸手微撫著她滿頭的長發,“起來穿好衣服,我們現在走。”
李四月點頭,外麵突然一陣狂風吹過,滿院的樹木沙沙作響,樹葉更是吹落了一地,天空暗無邊際,月亮隱進了雲層,低氣壓讓人感覺一陣沉悶。
很快,一場秋雨劈裏啪啦的落下來,洗滌著戰爭的血腥和夏末的荼蘼。
柏鄉的早晨充滿著一股清新的味道,剛下過雨的村樁裏帶著泥土的芬芳。馬車慢慢悠悠的行在顛簸的路麵上,偶爾濺起地上積水窪的水漬,接天連地所見的都是剛秋收過後的稻田,平眼十裏無不是一片成熟季節的味道。
風卷著泛黃的秋葉在空中打著旋,最後吹落稻田,幾家孩童在地裏頭嘻鬧,太陽還未升起的時候農民們已經戴著草帽在地裏收麥子了。
前麵的牽馬人是顧應平在村口雇的,特意讓他行得極慢。李四月探頭看著那記憶裏熟悉的一塊塊田,一方方土。比起從前被戰火摧殘了不少,糧食的收成想來也越來越低了吧。她放下車簾麵無表情。
“你好像不是很開心啊。”顧應平握著她的手,竟有一絲涼意。
她搖頭:“說不上開心不開心吧,反正記憶裏我住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沒什麽好值得高興的。”
顧應平記得她應該就是在這裏被父親賣去萬花樓的,他緊了緊握著的那雙小手,道:“前麵有個小寺院,我們去那兒看看吧。”
她點頭:“也好。”
母親在世時他們忙著生計哪有空閑上寺院,母親過世後父親動轍打罵,沒兩年便被賣走了。不過倒沒想到這兒竟有一處小寺院,地方略偏僻,但顯幽靜是她喜歡的處所。
大門前兩棵百年銀杏已經全黃了樹葉,紛紛揚揚落了一地的金黃,牆麵斑駁的紅漆,被摸得掉色的大門門環,一切都顯得有些頹敗蒼涼。
“兩位施主是來敬香的嗎?”一個小沙彌從大門出來,看上去也隻有十四五的模樣,正處在聲帶變聲的年紀,糙糙的說道,胸前雙手拿著十。
顧應平點頭,小和尚便將二人引了進去:“師父說今天有兩位客人到訪,果然不假,後院已備了今日的素齋,二人遠道而來,用過午飯再走吧。”
二人驚訝的看向那小和尚:“你怎知我們遠道而來?”
“我不知,我師父知道。”小和尚嘿嘿笑了兩聲。
二人對望了一眼,也沒有說其他話便跟隨進了大殿,敬了香四處走了走,這寺院確實不算大,二進二出的殿門,不過卻是打掃得很幹淨,外麵的香壇裏也十分清爽,不知是不是因為香客稀少的緣故。
走了一圈,整個寺院也隻有他們二人與那小和尚,顧應平問道:“沒有其他客人嗎?”
小和尚搖頭:“戰亂年代,誰有心情禮佛啊。”
“這寺院就隻有你和你師父兩個人嗎?”李四月又問。
小和尚點頭:“前幾年倒是有幾個師兄,不過都從軍去了。如今隻剩下我跟師父二人!”
“那為何我們轉了一圈也不見你師父?”顧應平覺得甚是奇怪。
“師父在他禪房禮佛,不喜見外人,隻說讓我招待你們就好。”
“既然如此我們還是不要打擾了吧。”李四月對顧應平道。
顧應平想想也是,有些人就是喜歡故作高深的。
大殿後麵長著一棵極高極大的棗樹,正是棗子成熟的季節,因為無人摘取地上都掉落了不少。小和尚自告奮勇做飯去了,顧應平便爬到樹上摘棗子,李四月坐在旁邊的石凳上,看著他在蜿蜒曲折的樹幹上健步如飛,不住的叫著小心。
微風裏夾著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清爽,天氣沒有烈陽高照倒是和風緩送,是極舒服的一天。顧應平站在樹端往下看,正好對著下麵的李四月,他笑了笑竟起了捉弄的心思,惡作劇的搖晃了幾下樹幹,因剛下過雨,滿樹滿枝的雨水還未抽幹,全都隨著葉片落到了李四月身上。
她伸手擋了擋,抬頭對上那人狡黠的目光,她笑了:“你怎麽像個孩子似的。”
顧應平笑了,突然一個縱身竟直直從那高樹端上跳了下去,猛的落在她麵前,穩穩當當的跟變戲法一樣,卻是嚇了她一跳。
“你手上還有傷呢,能不能別這麽荒唐。”她皺著眉頭。
他從摟著衣兜裏拿出一顆棗來塞到她嘴裏,問:“甜嗎?”
她點頭,他又給她塞一顆:“那多吃一點,西南地方很少能見把棗樹養得這麽好的,一會兒我定要跟那大師討教一下養植的方法。”
這倒是事實,她笑了:“怎麽,你對這個也感興趣。”
“我得為將來天下太平的時候做準備啊。”他不假思索,“等戰事平定,我們就買這樣一個小院,種上幾棵你喜歡吃的果樹,好生將養著,等成熟的時候我便去摘下來,說不定我們的孩子也會愛吃的。”
她愣了愣,那個畫麵真美好,她似乎都看到了她坐在石階上納鞋底,而他爬到樹上摘果子,樹下兩個孩子圍著轉圈圈......
“對了,我剛才在大殿上抽了一支姻緣簽,一會也讓大師替我解解吧。”他突然又道。
其實顧應平挺喜歡說話的,反正跟她在一起的時候總是說不停,好像有無數可以講的事情,她靜靜聽著,輕輕笑著,跟著附和。
“我想知道我們什麽時候能成親。”
李四月低了低頭,轉而卻道:“你去找大師吧,我去廚房那邊看看能不能幫上那小和尚的忙,寺院裏沒有其他人,我們也不能這麽坐享其成啊。”
於是二人便分開去了,顧應平叩響大師的房門時,房門卻被叩開了一條縫,一個蒼老的聲音傳出來:“門沒關,施主請進。”
顧應平這才進去,石榻上盤坐著一位白眉白須的老者,身上的袈裟看上去很有些年代了,但他整個人卻精神奕奕的,倒十分飽滿。
“大師。”他合十一禮。
那大師朝他伸出手去:“施主想解什麽,給我吧。”
他竟是早知他來意,顧應平將那簽文遞給了大師,並道:“大師我想求姻緣。”
大師仔細看了看那簽文,又抬頭看了顧應平幾眼,須臾,他道:“將軍文武雙全,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地位尊祟不可估摸。”
“至於姻緣?”大師頓了頓,“何必強求。”
顧應平有些摸不著頭腦了:“大師大概沒太了解我的意思,我已有未婚妻了,我隻是想看看我們什麽時候......”
“將軍英雄人物,自然身邊侍妾無數,你既心中已有妻選那便是你的妻,不必在意是不是娶進門。”大師打斷了他的話繼續道,“不過,老衲今日提點你一句,記住一切莫強求。”
“莫強求?!”顧應平出了大師的屋仍自喃喃著,“什麽意思。”
在寺院的午飯十分簡單,卻很輕鬆。大師一直沒有出過門,是小和尚把飯菜端進他屋的。直到午後離開的時候,顧應平才問李四月:“你怎麽不問我去解簽時大師怎麽說的?”
李四月不置可否的笑了:“總之肯定說你造化不凡,妻妾成群,是不是。”
顧應平啞然失笑:“是啊,這些話誰都編得出來,其實也不必特意去求什麽簽,是我迷信了。”
李四月不問隻是不想知道而已,反正那一切肯定跟她無關就是了。
“四月,也許我無法肯定以後身邊是否隻你一人,但是我一定可以肯定,我心裏隻有你一人。”他突然拉住她的手,鄭重地說道。
------題外話------
求評論......
李四月回自己住處時,孟玉琪仍舊揪著顧應平沒放,吵吵嚷嚷的鬧得她頭疼。水紅色的紗帳裏有淡淡的熏香,這是顧應平特意讓人給李四月熏的,說可以驅趕蚊蟲,倒是靈了,她住下這麽久來確實沒有蚊蟲之擾。
隻是今夜不太睡得下,滿腦子都纏著孟玉琪挽著顧應平胳膊的場景,也不知道孟玉琪有沒有離開,還是繼續在糾纏他。她很羨慕孟玉琪,出身過硬在這亂世也能過得如此瀟灑不羈,想怎麽樣便怎麽樣,不用考慮任何人任何事。
“唉。”她輕歎了口氣,來這裏這麽久,她有無數次的機會可以逃走,可是她都沒有,她眷戀著顧應平的柔情蜜意舍不得離開。
可是,孟玉琪的到來就像是突然敲響的警鍾,告訴她,她真的應該走了。
一直迷迷糊糊的到後半夜她才漸漸有了睡意,可剛眯上眼便聽到床對麵的窗戶傳來響動,她很警醒,趕緊翻身坐起,隻見一隻手推開窗戶從漫無邊際的暗夜內跳進屋來,淡淡的月光映進屋來光線並不太亮,他走到她床前,四目相對。
他笑了:“怎麽還沒睡?”
她曲起雙膝以手抱著,看著他:“你這時候過來做什麽?”
“我吩咐了一春明日緊閉我的房門,就說我在養傷不宜見人。”他道,“就算孟玉琪一定要闖,得知我不在也不敢大聲嚷嚷,因為一春會告訴她我是去見楚奕了。”
李四月失笑:“你讓她吃這種啞巴虧,等你回來她要跳腳了。”
“讓她跳吧,若是等到天明我們再走就走不成了,我可不想帶著她。”他伸手微撫著她滿頭的長發,“起來穿好衣服,我們現在走。”
李四月點頭,外麵突然一陣狂風吹過,滿院的樹木沙沙作響,樹葉更是吹落了一地,天空暗無邊際,月亮隱進了雲層,低氣壓讓人感覺一陣沉悶。
很快,一場秋雨劈裏啪啦的落下來,洗滌著戰爭的血腥和夏末的荼蘼。
柏鄉的早晨充滿著一股清新的味道,剛下過雨的村樁裏帶著泥土的芬芳。馬車慢慢悠悠的行在顛簸的路麵上,偶爾濺起地上積水窪的水漬,接天連地所見的都是剛秋收過後的稻田,平眼十裏無不是一片成熟季節的味道。
風卷著泛黃的秋葉在空中打著旋,最後吹落稻田,幾家孩童在地裏頭嘻鬧,太陽還未升起的時候農民們已經戴著草帽在地裏收麥子了。
前麵的牽馬人是顧應平在村口雇的,特意讓他行得極慢。李四月探頭看著那記憶裏熟悉的一塊塊田,一方方土。比起從前被戰火摧殘了不少,糧食的收成想來也越來越低了吧。她放下車簾麵無表情。
“你好像不是很開心啊。”顧應平握著她的手,竟有一絲涼意。
她搖頭:“說不上開心不開心吧,反正記憶裏我住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沒什麽好值得高興的。”
顧應平記得她應該就是在這裏被父親賣去萬花樓的,他緊了緊握著的那雙小手,道:“前麵有個小寺院,我們去那兒看看吧。”
她點頭:“也好。”
母親在世時他們忙著生計哪有空閑上寺院,母親過世後父親動轍打罵,沒兩年便被賣走了。不過倒沒想到這兒竟有一處小寺院,地方略偏僻,但顯幽靜是她喜歡的處所。
大門前兩棵百年銀杏已經全黃了樹葉,紛紛揚揚落了一地的金黃,牆麵斑駁的紅漆,被摸得掉色的大門門環,一切都顯得有些頹敗蒼涼。
“兩位施主是來敬香的嗎?”一個小沙彌從大門出來,看上去也隻有十四五的模樣,正處在聲帶變聲的年紀,糙糙的說道,胸前雙手拿著十。
顧應平點頭,小和尚便將二人引了進去:“師父說今天有兩位客人到訪,果然不假,後院已備了今日的素齋,二人遠道而來,用過午飯再走吧。”
二人驚訝的看向那小和尚:“你怎知我們遠道而來?”
“我不知,我師父知道。”小和尚嘿嘿笑了兩聲。
二人對望了一眼,也沒有說其他話便跟隨進了大殿,敬了香四處走了走,這寺院確實不算大,二進二出的殿門,不過卻是打掃得很幹淨,外麵的香壇裏也十分清爽,不知是不是因為香客稀少的緣故。
走了一圈,整個寺院也隻有他們二人與那小和尚,顧應平問道:“沒有其他客人嗎?”
小和尚搖頭:“戰亂年代,誰有心情禮佛啊。”
“這寺院就隻有你和你師父兩個人嗎?”李四月又問。
小和尚點頭:“前幾年倒是有幾個師兄,不過都從軍去了。如今隻剩下我跟師父二人!”
“那為何我們轉了一圈也不見你師父?”顧應平覺得甚是奇怪。
“師父在他禪房禮佛,不喜見外人,隻說讓我招待你們就好。”
“既然如此我們還是不要打擾了吧。”李四月對顧應平道。
顧應平想想也是,有些人就是喜歡故作高深的。
大殿後麵長著一棵極高極大的棗樹,正是棗子成熟的季節,因為無人摘取地上都掉落了不少。小和尚自告奮勇做飯去了,顧應平便爬到樹上摘棗子,李四月坐在旁邊的石凳上,看著他在蜿蜒曲折的樹幹上健步如飛,不住的叫著小心。
微風裏夾著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清爽,天氣沒有烈陽高照倒是和風緩送,是極舒服的一天。顧應平站在樹端往下看,正好對著下麵的李四月,他笑了笑竟起了捉弄的心思,惡作劇的搖晃了幾下樹幹,因剛下過雨,滿樹滿枝的雨水還未抽幹,全都隨著葉片落到了李四月身上。
她伸手擋了擋,抬頭對上那人狡黠的目光,她笑了:“你怎麽像個孩子似的。”
顧應平笑了,突然一個縱身竟直直從那高樹端上跳了下去,猛的落在她麵前,穩穩當當的跟變戲法一樣,卻是嚇了她一跳。
“你手上還有傷呢,能不能別這麽荒唐。”她皺著眉頭。
他從摟著衣兜裏拿出一顆棗來塞到她嘴裏,問:“甜嗎?”
她點頭,他又給她塞一顆:“那多吃一點,西南地方很少能見把棗樹養得這麽好的,一會兒我定要跟那大師討教一下養植的方法。”
這倒是事實,她笑了:“怎麽,你對這個也感興趣。”
“我得為將來天下太平的時候做準備啊。”他不假思索,“等戰事平定,我們就買這樣一個小院,種上幾棵你喜歡吃的果樹,好生將養著,等成熟的時候我便去摘下來,說不定我們的孩子也會愛吃的。”
她愣了愣,那個畫麵真美好,她似乎都看到了她坐在石階上納鞋底,而他爬到樹上摘果子,樹下兩個孩子圍著轉圈圈......
“對了,我剛才在大殿上抽了一支姻緣簽,一會也讓大師替我解解吧。”他突然又道。
其實顧應平挺喜歡說話的,反正跟她在一起的時候總是說不停,好像有無數可以講的事情,她靜靜聽著,輕輕笑著,跟著附和。
“我想知道我們什麽時候能成親。”
李四月低了低頭,轉而卻道:“你去找大師吧,我去廚房那邊看看能不能幫上那小和尚的忙,寺院裏沒有其他人,我們也不能這麽坐享其成啊。”
於是二人便分開去了,顧應平叩響大師的房門時,房門卻被叩開了一條縫,一個蒼老的聲音傳出來:“門沒關,施主請進。”
顧應平這才進去,石榻上盤坐著一位白眉白須的老者,身上的袈裟看上去很有些年代了,但他整個人卻精神奕奕的,倒十分飽滿。
“大師。”他合十一禮。
那大師朝他伸出手去:“施主想解什麽,給我吧。”
他竟是早知他來意,顧應平將那簽文遞給了大師,並道:“大師我想求姻緣。”
大師仔細看了看那簽文,又抬頭看了顧應平幾眼,須臾,他道:“將軍文武雙全,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地位尊祟不可估摸。”
“至於姻緣?”大師頓了頓,“何必強求。”
顧應平有些摸不著頭腦了:“大師大概沒太了解我的意思,我已有未婚妻了,我隻是想看看我們什麽時候......”
“將軍英雄人物,自然身邊侍妾無數,你既心中已有妻選那便是你的妻,不必在意是不是娶進門。”大師打斷了他的話繼續道,“不過,老衲今日提點你一句,記住一切莫強求。”
“莫強求?!”顧應平出了大師的屋仍自喃喃著,“什麽意思。”
在寺院的午飯十分簡單,卻很輕鬆。大師一直沒有出過門,是小和尚把飯菜端進他屋的。直到午後離開的時候,顧應平才問李四月:“你怎麽不問我去解簽時大師怎麽說的?”
李四月不置可否的笑了:“總之肯定說你造化不凡,妻妾成群,是不是。”
顧應平啞然失笑:“是啊,這些話誰都編得出來,其實也不必特意去求什麽簽,是我迷信了。”
李四月不問隻是不想知道而已,反正那一切肯定跟她無關就是了。
“四月,也許我無法肯定以後身邊是否隻你一人,但是我一定可以肯定,我心裏隻有你一人。”他突然拉住她的手,鄭重地說道。
------題外話------
求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