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袁紹也是得了渤海太守之任,並且聚攏了一大批的人才、兵力,也算是有了起兵之地,按理說,這就是萬事俱備,隻待起兵了。不過卻因為兩件難事,使得這起兵的具體日期和具體計劃卻是直到現在還沒能敲定。
這兩件難事其一,就是因為文醜之緣故,正如先前所說,因為文醜受了冀州牧韓馥之名,率軍在渤海郡監視袁紹的緣故,使得袁紹雖有了起兵之地,卻並不能大規模的募兵備戰。
其二就是起兵容易,可要想找到一呼百應的“大義”卻難,也就是沒有一個出師之“名”!俗話說,不能師出無名不是!?董卓操持著朝廷,那就是大義所在,因為朝廷畢竟是朝廷,自有他的威望所在!
袁紹甚至是袁氏就是名聲再大、再有聲望,如沒有一個合適的借口,就算文醜等人仍會跟著他起兵,可文醜等手底下的人卻不一定會敢跟著起事。漢家四百年的天下了,民心猶存,沒個合適的借口,沒幾個人敢跟著袁紹進攻都城洛陽的。這就是雖然在私底下人們談論的很凶,但是卻並沒有什麽實質性進展的緣故。
不過目前有了‘三公之書’那麽這±一切的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了。田疇聞聽了‘三公之書’之事略微一想也就想到了關鍵之處,又聞聽到文醜頗顯焦急的言語,忙起身接過此人所呈之錦書,轉身趨步向前,交於文醜。
文醜接過文書之後,細心查看之,果不其然!正是‘三公移書’,當下就豪爽大笑之,說道:“起兵在即矣!”
田疇、盧亮等人相顧而視。均不知上書是何內容,田疇雖說略有猜測,但也不敢斷言之,遂問道:“敢問文君,錦中是何內容?能使得君興奮之此?”
文醜複又將錦書交給田疇,並示意眾人自己去看。田疇當先展開,卻見錦書之中開篇便陳述董卓罪惡,把董卓的累累罪行都寫了一遍,在書信的最後寫道:“數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書信之署名,正是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司空荀爽三人。之後帶著驚喜之狀,將錦書傳於了盧亮等人。
這可是一個好消息。田疇驚喜言道:“有此一書,當定然可以使得聯軍起兵之日確定矣!”不過其轉念一想又頗為憂道:“隻是如此一來,吾等所行之事卻是頗為他人所口實也!”這說的卻是文醜領兵堵在袁紹的門口,再某種程度之上,也是此事的阻礙之人。
文醜先是一喜,接著皺眉言道:“吾軍至此,乃是受命所為,世人皆知也!定然不會留難於吾。不過吾若不為此事。則必然不能為韓公所舉也!實也無奈。”這說的也是肺腑之言,畢竟他也不想那麽早的將袁紹得罪透。能留一分麵子也是好的,不過目前之情況卻並不能如文醜之所願也!
“文君為此事卻是兩麵受人之言辭,不過有此之文書,定然也會解了吾等尷尬之狀也!”盧亮笑言道。文霸這等粗人也沒有看出文書的重要之處,不過見著眾人都說此書之重要,也是忙不迭的出聲附和之。使得帳中之氣氛複有轉為了輕快之性質。
“不過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封書信的流傳之廣度,如是不能為大眾所知,則也不能起到其應有的效用,使得關東聯軍的‘正義’性大大降低了!不知這一書信各地主宰之人是如何處置的?”田疇又想到一個實用的問題。最後向那個探馬詢問道。
“根據搜集的信息顯示,各地郡守、刺史等大部分都會采用向轄區發放檄文的方式,向轄區之民眾公開此事。想來不久之後,整個帝國都會為此事而議論!”那探馬恭謹言道。
“哦,如此一來,使得三公之書遍及州郡,就能夠使得事情傳開,定然會引來“各地群雄”的響應,如此一來這討董之事,就能夠順利進行了。”文醜恍然言道。方才他並沒有想到書信流傳的問題,經田疇與那探馬的一問一答間,方才恍然。
“正如文君所言,那麽吾軍在此已經不恰當了,那麽州牧韓公對於此事又有何種看法呢?吾等是不是要率軍返回鄴縣,或是等著韓公的下一步命令?!”軍正夏侯蘭出聲言道。卻是關乎到文醜之軍現下之方向問題。
在夏侯蘭擔心韓馥的選擇之時,韓馥也正在糾結著如何應對此事!雖說其在先前曾經言說過:‘若是董並州真的行欺天下、亂群臣,不已臣事君之事,則必然會出兵伐之!’不過在這樣的一件事情真的到來之時,韓馥那遲疑不能決的特性又表現了出來,其又召開了一個會議,應對此事之會議。
其詢問眾人道:‘如今應當助袁氏呢,還是助董氏呢‘
治中從事劉子惠鄭重言道:‘興兵是為國家,如何說什麽袁氏、董氏!‘
韓馥語塞,臉有愧色。迫於形勢,韓馥不敢再阻攔袁紹,如今詔令文醜率軍返回鄴縣的文書以及交送袁紹的支持書信正在前來渤海郡的途中!
此事他人不知,文醜卻是知道的,雖然知道的並沒有這麽詳細,不過韓馥參與了討董之事,其卻是知道的。當下言道:“韓公雖為董卓之所提拔,但卻也是大漢之忠臣也!必然不會坐視天子蒙難於董卓之手,想來其之調令吾等回鄴之文書,正在途中矣!”
“若果真如此,吾等是不是要遣派一人,先行前往鄴縣複命之,一來能夠爭取表現出吾等再此地之功勞;二來可以率先向韓公建言常山中尉之事;三來也能夠表明吾軍之忠心。”田疇轉念一想言道。
“吾也正有此意,還可以向韓公道新年之喜!不過誰人可但當此任呢?!”文醜補充言道,其雖說是詢問之意,不過卻直盯著田疇其人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非田疇不能當此任。
這可是一個技術活,要想從韓馥之手中嗎,為文醜爭取到以上之利益,必須要有一個能言善辯之人,不然定不能如願也!(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這兩件難事其一,就是因為文醜之緣故,正如先前所說,因為文醜受了冀州牧韓馥之名,率軍在渤海郡監視袁紹的緣故,使得袁紹雖有了起兵之地,卻並不能大規模的募兵備戰。
其二就是起兵容易,可要想找到一呼百應的“大義”卻難,也就是沒有一個出師之“名”!俗話說,不能師出無名不是!?董卓操持著朝廷,那就是大義所在,因為朝廷畢竟是朝廷,自有他的威望所在!
袁紹甚至是袁氏就是名聲再大、再有聲望,如沒有一個合適的借口,就算文醜等人仍會跟著他起兵,可文醜等手底下的人卻不一定會敢跟著起事。漢家四百年的天下了,民心猶存,沒個合適的借口,沒幾個人敢跟著袁紹進攻都城洛陽的。這就是雖然在私底下人們談論的很凶,但是卻並沒有什麽實質性進展的緣故。
不過目前有了‘三公之書’那麽這±一切的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了。田疇聞聽了‘三公之書’之事略微一想也就想到了關鍵之處,又聞聽到文醜頗顯焦急的言語,忙起身接過此人所呈之錦書,轉身趨步向前,交於文醜。
文醜接過文書之後,細心查看之,果不其然!正是‘三公移書’,當下就豪爽大笑之,說道:“起兵在即矣!”
田疇、盧亮等人相顧而視。均不知上書是何內容,田疇雖說略有猜測,但也不敢斷言之,遂問道:“敢問文君,錦中是何內容?能使得君興奮之此?”
文醜複又將錦書交給田疇,並示意眾人自己去看。田疇當先展開,卻見錦書之中開篇便陳述董卓罪惡,把董卓的累累罪行都寫了一遍,在書信的最後寫道:“數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書信之署名,正是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司空荀爽三人。之後帶著驚喜之狀,將錦書傳於了盧亮等人。
這可是一個好消息。田疇驚喜言道:“有此一書,當定然可以使得聯軍起兵之日確定矣!”不過其轉念一想又頗為憂道:“隻是如此一來,吾等所行之事卻是頗為他人所口實也!”這說的卻是文醜領兵堵在袁紹的門口,再某種程度之上,也是此事的阻礙之人。
文醜先是一喜,接著皺眉言道:“吾軍至此,乃是受命所為,世人皆知也!定然不會留難於吾。不過吾若不為此事。則必然不能為韓公所舉也!實也無奈。”這說的也是肺腑之言,畢竟他也不想那麽早的將袁紹得罪透。能留一分麵子也是好的,不過目前之情況卻並不能如文醜之所願也!
“文君為此事卻是兩麵受人之言辭,不過有此之文書,定然也會解了吾等尷尬之狀也!”盧亮笑言道。文霸這等粗人也沒有看出文書的重要之處,不過見著眾人都說此書之重要,也是忙不迭的出聲附和之。使得帳中之氣氛複有轉為了輕快之性質。
“不過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封書信的流傳之廣度,如是不能為大眾所知,則也不能起到其應有的效用,使得關東聯軍的‘正義’性大大降低了!不知這一書信各地主宰之人是如何處置的?”田疇又想到一個實用的問題。最後向那個探馬詢問道。
“根據搜集的信息顯示,各地郡守、刺史等大部分都會采用向轄區發放檄文的方式,向轄區之民眾公開此事。想來不久之後,整個帝國都會為此事而議論!”那探馬恭謹言道。
“哦,如此一來,使得三公之書遍及州郡,就能夠使得事情傳開,定然會引來“各地群雄”的響應,如此一來這討董之事,就能夠順利進行了。”文醜恍然言道。方才他並沒有想到書信流傳的問題,經田疇與那探馬的一問一答間,方才恍然。
“正如文君所言,那麽吾軍在此已經不恰當了,那麽州牧韓公對於此事又有何種看法呢?吾等是不是要率軍返回鄴縣,或是等著韓公的下一步命令?!”軍正夏侯蘭出聲言道。卻是關乎到文醜之軍現下之方向問題。
在夏侯蘭擔心韓馥的選擇之時,韓馥也正在糾結著如何應對此事!雖說其在先前曾經言說過:‘若是董並州真的行欺天下、亂群臣,不已臣事君之事,則必然會出兵伐之!’不過在這樣的一件事情真的到來之時,韓馥那遲疑不能決的特性又表現了出來,其又召開了一個會議,應對此事之會議。
其詢問眾人道:‘如今應當助袁氏呢,還是助董氏呢‘
治中從事劉子惠鄭重言道:‘興兵是為國家,如何說什麽袁氏、董氏!‘
韓馥語塞,臉有愧色。迫於形勢,韓馥不敢再阻攔袁紹,如今詔令文醜率軍返回鄴縣的文書以及交送袁紹的支持書信正在前來渤海郡的途中!
此事他人不知,文醜卻是知道的,雖然知道的並沒有這麽詳細,不過韓馥參與了討董之事,其卻是知道的。當下言道:“韓公雖為董卓之所提拔,但卻也是大漢之忠臣也!必然不會坐視天子蒙難於董卓之手,想來其之調令吾等回鄴之文書,正在途中矣!”
“若果真如此,吾等是不是要遣派一人,先行前往鄴縣複命之,一來能夠爭取表現出吾等再此地之功勞;二來可以率先向韓公建言常山中尉之事;三來也能夠表明吾軍之忠心。”田疇轉念一想言道。
“吾也正有此意,還可以向韓公道新年之喜!不過誰人可但當此任呢?!”文醜補充言道,其雖說是詢問之意,不過卻直盯著田疇其人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非田疇不能當此任。
這可是一個技術活,要想從韓馥之手中嗎,為文醜爭取到以上之利益,必須要有一個能言善辯之人,不然定不能如願也!(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