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八十六章 藍道行的承負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作者:雪泥鴻爪ad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走近了拿了一本《邵芳仙人指路》,藍道行才瞬間看個真切,明白為什麽這麽便宜了。
這印跡,感覺像是才印上去的,但又不像是印上去的。
就很奇怪,字跡跟手寫差不多歪七倒八的。這墨汁感覺也還沒怎麽幹透,邊上一列字都有些糊了,還有重影。
這一打聽,原來是杭州那邊又出現了手動油印機。
這玩意雖然印的質量不高,容易缺漏還刮花重影,而且效率也不高。但勝在人工便宜。
特別是在京城現場招募了一些油印工人,稍微示範一下,隻要有膀子力氣,且眼神好點能對端紙張就能印。
蠟紙都是提前刻好了的,每本熱銷書都備了好幾份刻印的蠟紙,鋪好就讓工人印就是了。
基本是現印現賣。每一批出來頭幾個到手時書本還是熱絡的。
藍道行看著現場屏風後麵的壯漢工人,有些驚詫這個效率。
攏共用了五枚銀元,兌兩千文,買了四十本書。小到拚音字母,中到唐詩宋詞,大到新學邏輯。
清風明月兩童子現在隻想後悔,可惜是晚了。現在正憋著吃奶的力氣走出長安街呢,走到街口就能去攔馬車了。
但走到街口起碼還有六百步的樣子,從來沒有這麽絕望的六百步過。
-------------------
買了書,打發了童子送書回去,終於甩脫跟屁蟲的藍道行又折回鼇山燈會逛了一逛。
雖說是消遣,但也是帶了任務的。
昨天李時珍就過來過,說是最近京城在前麵梅毒之後,福壽膏的病症又多了起來。
不是說都嚴謹福壽膏了嗎?怎麽禁著禁著,到處都咳嗽了起來。空氣中那一嘴的煙味。早就熟悉這玩意的李時珍自然警惕起來。
經曆了嘉靖末期的環境考驗,李時珍自然知道這事不是看上去那麽簡單。越禁越多,還能如此風平浪靜,那隻能證明禁的本質可能就是為了給這玩意抬價呢。
朝廷如今財政如此充裕,還需要如此歪門邪道撈錢嗎?
李時珍不敢貿然去掀這個蓋子,就來找藍道行,希望藍道行在玄學上給點支援,哪怕一丁點暗示也行。
這樣就是上天不讓販賣福壽膏,而不是李時珍個人不懂事,不顧朝廷大局了。
可是藍道行才從昭獄裏撈出來呢,哪能就這樣爽快的答應。
曾經那舍得一身剮,敢把嚴嵩拉下馬的豪氣終究是溟滅得差不多了。
直說是要到城裏轉轉看,再做計較。
這不,先前還好點。現在天黑一會兒,氣溫更加寒冷了。好些人果然就止不住地咳嗽起來。
這一咳嗽,有些人就馬不停蹄地離開了,仿佛像是喝醉了一般,有氣無力的要幾人攙扶著才行。
福壽膏這玩意,藍道行之前煉丹還琢磨過呢。這症狀卻是是像。
既然李時珍說的是真,就該自己編故事了。
真的有些不想摻和進去。
但李時珍如今名望夠高,有這麽個人情也是不錯的。
至少,這次出昭獄後的湯藥錢都是免費的。
內心裏盤算一陣,發現自己手裏的《紹道長指點迷津》都不香了,哪裏還有一點修道之人的灑脫,哪裏還有道門所弘揚的承負觀念。
承負者,善惡非一人之善惡也。用新學那邊的話就是講任何事物都是有外部性的,有正外部性,自然也就有負外部性。承負就是要約束別人的惡行,以減少惡行對這一人之外的其他人的負麵影響。
承負之下,善惡未必有因。一個兢兢業業的好人,也可能意外因為壞人的惡行的間接影響而破財、受傷甚至殞命。
佛門重因果,道門重承負。隻可惜從忽必烈時佛道論戰道門慘敗以來,仿佛好些人就隻知道因果,不知道承負了一般。哪怕是道門內部也是如此。
既然自己還不打算脫去這身道皮,那就同李時珍一起踐行承負吧。
做好了決斷,藍道行長舒一口氣,然後徑直回道觀去了。
(本章完)
這印跡,感覺像是才印上去的,但又不像是印上去的。
就很奇怪,字跡跟手寫差不多歪七倒八的。這墨汁感覺也還沒怎麽幹透,邊上一列字都有些糊了,還有重影。
這一打聽,原來是杭州那邊又出現了手動油印機。
這玩意雖然印的質量不高,容易缺漏還刮花重影,而且效率也不高。但勝在人工便宜。
特別是在京城現場招募了一些油印工人,稍微示範一下,隻要有膀子力氣,且眼神好點能對端紙張就能印。
蠟紙都是提前刻好了的,每本熱銷書都備了好幾份刻印的蠟紙,鋪好就讓工人印就是了。
基本是現印現賣。每一批出來頭幾個到手時書本還是熱絡的。
藍道行看著現場屏風後麵的壯漢工人,有些驚詫這個效率。
攏共用了五枚銀元,兌兩千文,買了四十本書。小到拚音字母,中到唐詩宋詞,大到新學邏輯。
清風明月兩童子現在隻想後悔,可惜是晚了。現在正憋著吃奶的力氣走出長安街呢,走到街口就能去攔馬車了。
但走到街口起碼還有六百步的樣子,從來沒有這麽絕望的六百步過。
-------------------
買了書,打發了童子送書回去,終於甩脫跟屁蟲的藍道行又折回鼇山燈會逛了一逛。
雖說是消遣,但也是帶了任務的。
昨天李時珍就過來過,說是最近京城在前麵梅毒之後,福壽膏的病症又多了起來。
不是說都嚴謹福壽膏了嗎?怎麽禁著禁著,到處都咳嗽了起來。空氣中那一嘴的煙味。早就熟悉這玩意的李時珍自然警惕起來。
經曆了嘉靖末期的環境考驗,李時珍自然知道這事不是看上去那麽簡單。越禁越多,還能如此風平浪靜,那隻能證明禁的本質可能就是為了給這玩意抬價呢。
朝廷如今財政如此充裕,還需要如此歪門邪道撈錢嗎?
李時珍不敢貿然去掀這個蓋子,就來找藍道行,希望藍道行在玄學上給點支援,哪怕一丁點暗示也行。
這樣就是上天不讓販賣福壽膏,而不是李時珍個人不懂事,不顧朝廷大局了。
可是藍道行才從昭獄裏撈出來呢,哪能就這樣爽快的答應。
曾經那舍得一身剮,敢把嚴嵩拉下馬的豪氣終究是溟滅得差不多了。
直說是要到城裏轉轉看,再做計較。
這不,先前還好點。現在天黑一會兒,氣溫更加寒冷了。好些人果然就止不住地咳嗽起來。
這一咳嗽,有些人就馬不停蹄地離開了,仿佛像是喝醉了一般,有氣無力的要幾人攙扶著才行。
福壽膏這玩意,藍道行之前煉丹還琢磨過呢。這症狀卻是是像。
既然李時珍說的是真,就該自己編故事了。
真的有些不想摻和進去。
但李時珍如今名望夠高,有這麽個人情也是不錯的。
至少,這次出昭獄後的湯藥錢都是免費的。
內心裏盤算一陣,發現自己手裏的《紹道長指點迷津》都不香了,哪裏還有一點修道之人的灑脫,哪裏還有道門所弘揚的承負觀念。
承負者,善惡非一人之善惡也。用新學那邊的話就是講任何事物都是有外部性的,有正外部性,自然也就有負外部性。承負就是要約束別人的惡行,以減少惡行對這一人之外的其他人的負麵影響。
承負之下,善惡未必有因。一個兢兢業業的好人,也可能意外因為壞人的惡行的間接影響而破財、受傷甚至殞命。
佛門重因果,道門重承負。隻可惜從忽必烈時佛道論戰道門慘敗以來,仿佛好些人就隻知道因果,不知道承負了一般。哪怕是道門內部也是如此。
既然自己還不打算脫去這身道皮,那就同李時珍一起踐行承負吧。
做好了決斷,藍道行長舒一口氣,然後徑直回道觀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