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郭雄再次見到了武安關的主帥嚴承明,讓他略感驚訝的是,屋內還有一批將領在這。
其中有一些麵孔他還隱約記得是彌勒軍的,顯然是降將。
收回目光,他臉色很快就恢複鎮定,不卑不亢的對嚴承明躬身作揖,“嚴將軍,不知喚在下何事?林宇太守呢?”
“郭熊,你說要和談,要見太守大人,我們總該看到你們的誠意吧?不能你們說什麽就是什麽。”
嚴承明開口道。
郭雄直起身子,麵上帶著禮節性的笑容,“義軍已經停戰,這不就是我們給貴軍的誠意嗎?”
“你們打得過我們?停戰能由你們說得算?你們巴不得不打了呢。”孫景迫不及待的反駁他的話。
郭雄麵色不變,“這位小將軍是?”
“孫景,安陵中護軍司馬。”
“哦,孫司馬啊,失敬失敬,那依你來看,你覺得該如何展現義軍的誠意呢?”
“將武安郡讓出來,你們全部退出武安郡,即使一兵一卒也不能有。”孫景直接獅子大開口。
屋內各位將領也不由側目。
郭雄臉上一絲怒氣一閃而逝,“孫司馬不覺得這個條件太過分了嗎?我們讓出武安郡展現我們的誠意,那貴軍又該以何來展現貴軍的誠意呢?將林宇太守交給我們?”
“我們又不需要和談,談不攏那就打唄。”
孫景無所謂的說道。
郭雄轉向嚴承明,發現他坐在椅子上依然沒有吭聲的打算。
“貴軍如此咄咄逼人,那就隻能戰場上見真章了,告辭。”
話一說罷,郭雄冷笑幾聲就準備走。
“等等,”湯和出列叫住他,“郭先生既是使者,當以兩軍和平為重,怎麽能負氣出走呢?”
郭雄頓住,轉過身來,“在下見貴軍無和談之意,咄咄相逼,口舌已經無用,隻能戰場上刀劍說話了,非是在下一人受辱而走。”
湯和望望嚴承明,繼續說道,“閣下留步,孫司馬言辭有些過激,我軍其實也有息兵之意。”
孫景雙手抱胸,冷哼一聲,但沒說什麽。
“這位將軍看著麵善,不知高姓大名?”
“在下湯和,曾任羅王軍中殿前都典帥,如今為安陵典軍中郎將。”
湯和大大方方的將自己曾是彌勒軍中一員的事說出來。
“原來是昔日同僚啊,失敬失敬。”郭雄語氣略含譏諷。
“義軍不義,太守大人上承天意,下順民心,在下棄暗投明,深以為明智之舉。”
“在下和叛徒沒什麽好聊的,請問你們軍中主事者到底是誰,究竟和與不和,當說一個準信了吧?”郭雄顯然是被湯和的話給激怒了,絲毫沒給他麵子,直言不諱的說道。
嚴承明這時候才說道,“明日,明日就送你去漓江城,太守大人在那裏,你可以將石天王的親筆信交給他。”
“好,還是嚴將軍明事理,在下告退。”
等他走後,嚴承明緩緩開口,“如何?”
“彌勒軍這兩日才新敗,寸功未立,郭雄語氣如此強硬,色厲內荏而已。”湯和第一個站出來笑著說道。
孫景也點頭附議。
這是他們早就商量好的試探。
“那他們議和是不是真心的?”周季問道。
“無論是否真心,我們都不應該議和。”孫景說道。
“將士們連續作戰這麽久,疲憊不堪,應該休息休息了……”
“疲兵才能出其不意,再說我們堅守武安關,也能休息……”
“……”
屋內又吵了起來。
“朱都尉,你說說?”
嚴承明點名一直沉思著沒說話的朱汾陽。
朱汾陽在入漓江後作戰勇猛,曾經一日之內連下兩城,親自受到林宇的文書嘉獎。
“末將在想,彌勒軍大軍在滄州,圍攻武安關的人馬連戰不利,這是眾所皆知的,郭雄為何要做出這麽強硬的姿態來唬我們?”
“你是說,彌勒軍是真心想要和談的?”湯和思考片刻問道。
“不,我認為他們肯定是不想議和的。”
朱汾陽搖頭,“剛剛孫司馬提了誠意,獅子大開口,他第一反應是拒絕,第二反應是反問,完全沒有提到降低誠意的方法……”
“滄州城!”
湯和和嚴承明一起喊了出來。
彌勒軍一直不提滄州城的事,想要混淆視聽,武安關這裏根本無關緊要,滄州城才是重中之重!
“滄州城的情形如何了?”嚴承明問道。
“沒有消息,我們離滄州城太遠,得不到確切的消息,隻知道情況一定不妙。”湯和說道。
“嚴帥,彌勒軍狼子野心,宜速不宜緩,末將請戰!”孫景單膝跪地抱拳。
“末將請戰!”其餘人也跪下來請戰。
“不,現在不能戰,”嚴承明站起身來回踱步兩圈,沉聲說道,“將士們休整五日等待糧草,五日後,全軍進攻!殺他個片甲不留!”
“末將領命!”
站起身後,湯和問道,“那郭雄?”
“放他的人回去報信,送他去漓江。”
“太守大人在漓江城?”
“不在。”
嚴承明露出一絲狡黠的微笑。
……
安陵,所有工作大多已經步入正規,林宇也漸漸的閑了下來,沒有之前的忙碌。
在去安陵另外三縣平鄉、新陽、博新轉了一周後,林宇現在需要考慮的,差不多隻有漓江的事了。
“漓江各城官府都處於半廢狀態,薑大人有、裴大人有什麽推薦嗎?”
薑輝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這是問他關於各縣縣令的意思。
官員任命,這是中樞才有的權利啊……
“平昌縣令喬鋒可以調任漓江。”他很識趣的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開口舉薦喬鋒。
“平調到漓江,恐怕他不會很願意啊。”
林宇手指敲著案桌,思索一陣。
“升為漓江郡丞就好。”
“嗯,那平昌縣呢?如今是特殊時候,不拘一格,你但舉薦無妨。”
“安陵袁德才袁公,德高望重,曾任他州縣令,以奉老母為名辭官,賦閑至今。”
“安陵豪族?”
林宇似乎隱約聽說過安陵袁家。
“是,但是旁係,又與宗人有隙,多年無來往。”
“他會願意重新出仕嗎?”
而且還不是朝廷之官,而是他林宇之官。
“以百姓勸之,他將甘之如飴。。”
其中有一些麵孔他還隱約記得是彌勒軍的,顯然是降將。
收回目光,他臉色很快就恢複鎮定,不卑不亢的對嚴承明躬身作揖,“嚴將軍,不知喚在下何事?林宇太守呢?”
“郭熊,你說要和談,要見太守大人,我們總該看到你們的誠意吧?不能你們說什麽就是什麽。”
嚴承明開口道。
郭雄直起身子,麵上帶著禮節性的笑容,“義軍已經停戰,這不就是我們給貴軍的誠意嗎?”
“你們打得過我們?停戰能由你們說得算?你們巴不得不打了呢。”孫景迫不及待的反駁他的話。
郭雄麵色不變,“這位小將軍是?”
“孫景,安陵中護軍司馬。”
“哦,孫司馬啊,失敬失敬,那依你來看,你覺得該如何展現義軍的誠意呢?”
“將武安郡讓出來,你們全部退出武安郡,即使一兵一卒也不能有。”孫景直接獅子大開口。
屋內各位將領也不由側目。
郭雄臉上一絲怒氣一閃而逝,“孫司馬不覺得這個條件太過分了嗎?我們讓出武安郡展現我們的誠意,那貴軍又該以何來展現貴軍的誠意呢?將林宇太守交給我們?”
“我們又不需要和談,談不攏那就打唄。”
孫景無所謂的說道。
郭雄轉向嚴承明,發現他坐在椅子上依然沒有吭聲的打算。
“貴軍如此咄咄逼人,那就隻能戰場上見真章了,告辭。”
話一說罷,郭雄冷笑幾聲就準備走。
“等等,”湯和出列叫住他,“郭先生既是使者,當以兩軍和平為重,怎麽能負氣出走呢?”
郭雄頓住,轉過身來,“在下見貴軍無和談之意,咄咄相逼,口舌已經無用,隻能戰場上刀劍說話了,非是在下一人受辱而走。”
湯和望望嚴承明,繼續說道,“閣下留步,孫司馬言辭有些過激,我軍其實也有息兵之意。”
孫景雙手抱胸,冷哼一聲,但沒說什麽。
“這位將軍看著麵善,不知高姓大名?”
“在下湯和,曾任羅王軍中殿前都典帥,如今為安陵典軍中郎將。”
湯和大大方方的將自己曾是彌勒軍中一員的事說出來。
“原來是昔日同僚啊,失敬失敬。”郭雄語氣略含譏諷。
“義軍不義,太守大人上承天意,下順民心,在下棄暗投明,深以為明智之舉。”
“在下和叛徒沒什麽好聊的,請問你們軍中主事者到底是誰,究竟和與不和,當說一個準信了吧?”郭雄顯然是被湯和的話給激怒了,絲毫沒給他麵子,直言不諱的說道。
嚴承明這時候才說道,“明日,明日就送你去漓江城,太守大人在那裏,你可以將石天王的親筆信交給他。”
“好,還是嚴將軍明事理,在下告退。”
等他走後,嚴承明緩緩開口,“如何?”
“彌勒軍這兩日才新敗,寸功未立,郭雄語氣如此強硬,色厲內荏而已。”湯和第一個站出來笑著說道。
孫景也點頭附議。
這是他們早就商量好的試探。
“那他們議和是不是真心的?”周季問道。
“無論是否真心,我們都不應該議和。”孫景說道。
“將士們連續作戰這麽久,疲憊不堪,應該休息休息了……”
“疲兵才能出其不意,再說我們堅守武安關,也能休息……”
“……”
屋內又吵了起來。
“朱都尉,你說說?”
嚴承明點名一直沉思著沒說話的朱汾陽。
朱汾陽在入漓江後作戰勇猛,曾經一日之內連下兩城,親自受到林宇的文書嘉獎。
“末將在想,彌勒軍大軍在滄州,圍攻武安關的人馬連戰不利,這是眾所皆知的,郭雄為何要做出這麽強硬的姿態來唬我們?”
“你是說,彌勒軍是真心想要和談的?”湯和思考片刻問道。
“不,我認為他們肯定是不想議和的。”
朱汾陽搖頭,“剛剛孫司馬提了誠意,獅子大開口,他第一反應是拒絕,第二反應是反問,完全沒有提到降低誠意的方法……”
“滄州城!”
湯和和嚴承明一起喊了出來。
彌勒軍一直不提滄州城的事,想要混淆視聽,武安關這裏根本無關緊要,滄州城才是重中之重!
“滄州城的情形如何了?”嚴承明問道。
“沒有消息,我們離滄州城太遠,得不到確切的消息,隻知道情況一定不妙。”湯和說道。
“嚴帥,彌勒軍狼子野心,宜速不宜緩,末將請戰!”孫景單膝跪地抱拳。
“末將請戰!”其餘人也跪下來請戰。
“不,現在不能戰,”嚴承明站起身來回踱步兩圈,沉聲說道,“將士們休整五日等待糧草,五日後,全軍進攻!殺他個片甲不留!”
“末將領命!”
站起身後,湯和問道,“那郭雄?”
“放他的人回去報信,送他去漓江。”
“太守大人在漓江城?”
“不在。”
嚴承明露出一絲狡黠的微笑。
……
安陵,所有工作大多已經步入正規,林宇也漸漸的閑了下來,沒有之前的忙碌。
在去安陵另外三縣平鄉、新陽、博新轉了一周後,林宇現在需要考慮的,差不多隻有漓江的事了。
“漓江各城官府都處於半廢狀態,薑大人有、裴大人有什麽推薦嗎?”
薑輝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這是問他關於各縣縣令的意思。
官員任命,這是中樞才有的權利啊……
“平昌縣令喬鋒可以調任漓江。”他很識趣的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開口舉薦喬鋒。
“平調到漓江,恐怕他不會很願意啊。”
林宇手指敲著案桌,思索一陣。
“升為漓江郡丞就好。”
“嗯,那平昌縣呢?如今是特殊時候,不拘一格,你但舉薦無妨。”
“安陵袁德才袁公,德高望重,曾任他州縣令,以奉老母為名辭官,賦閑至今。”
“安陵豪族?”
林宇似乎隱約聽說過安陵袁家。
“是,但是旁係,又與宗人有隙,多年無來往。”
“他會願意重新出仕嗎?”
而且還不是朝廷之官,而是他林宇之官。
“以百姓勸之,他將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