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城招待所。


    吳利民見尹生放下電話,笑著道:“飛馬原料供貨解決,新廠區已經破土,勞工招募的也差唔多啦。”


    “尹生做生意,真是生財有道,日進鬥金。”


    尹照棠敬酒道謝:“多虧吳局關照,冇吳局找到的供應商,飛馬還在苦惱貨源。”


    吳利民搖頭感歎,暗暗羨慕:“看你們掙著大錢,突然感覺招商局的工作,幹起來真冇意思。”


    “每天起早貪黑,掙幾百塊工資。”


    尹照棠聞弦知意,恭維道:“吳局是為人民服務嘛,不一樣的。我們商人能掙到錢,有吳局的一份功勞。”


    “哪天吳局想辭職下海,忠義集團,敞開懷抱,高位以待。”


    吳利民輕笑一聲,卻不會在心頭當真。


    還坐在招商局的位置上,子女海外留學,境外旅遊的賬目,可都掛老忠的帳。


    下海經商後,同老忠的關係,朋友變對手,肯定冇福利了。好多傻仔認不清權力是椅子,帽子帶來的,仲以為下海還會有人捧著,殊不知,沒椅子,沒地位,沒靠山,沒能力。


    隻要坐在招商局的椅子上一天,再大的老板來深城,都要敬一杯酒。


    隻要守住頭上的帽子,子女在國外混得不好,回國都有一份事業。


    “不講這些啦,囉嗦兩句罷了。尹生有打算買下廿一廠的股份?”吳利民說回正題。


    尹照棠坦然承認,笑著道:“是呀,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廿一廠拿到訂單,隻是恢複運轉,想擴大產能,還需要一大筆錢。”


    “老忠正好收購入局,把控貨源。與其收購台省企業,不如收購內地工廠,多保住一些工人的飯碗。”


    吳利民微微頷首:“談的怎麽樣?”


    “購入百分之三十,一個點二萬港幣。”同規模的廠子,在台省至少翻五倍。


    而且廿一廠已經搞過一輪工人集資,零零散散,有二十幾個點的股份,屬於全體工人。在大下崗時代,好多廠子為自救,最後都會采用工人集資的方案。


    叫所有工人一起出資,升級設備,尋找訂單等。表麵上是不硬性要求,但拿不出集資款,便會被優先下崗。


    要是工廠盤活,大家都有好處,工廠破產,工人家庭將集體破產。最好的結局,便是由外資收購,買斷股份。


    尹照棠暫時沒去動工人手裏的股份,隻向工廠購買百分之三十。廿一廠前途已定,收購工人股份,等於叫工人白吃苦,有可能引起民怨。


    這種燙手山芋傻仔才動,寧願把錢給工人掙了,提高積極性。都冇必要斷人財路,敗壞口碑。廿一廠的工人們,真是工廠的主人。


    飛馬則是第二大股東,隻要肯出錢,溢價收購股份,隨時都能買下工廠。但廿一廠的技術沒問題,位置卻有點遠。


    吳利民小心試探道:“尹生有打算在深城周邊,配套建個分廠嗎?”


    “上滬的原料,送到深城,走水路,也需要額外成本。在深城建分廠,更利於出口。”


    尹照棠手上添酒,麵色莞爾:“老吳,你可真是雁過拔毛,有點好東西,都想要往深城搬。”


    吳利民笑道:“深城別的沒有,有政策嘛。稅收優惠,配套設施,統統都能搞定。”


    尹照棠搖搖頭:“遷廠需要時間,飛馬正在擴張窗口期,最缺時間。短期內,隻能原地擴產,長遠來看,有不小的可能。”


    上滬到底是國內的經濟龍頭,老忠根基設在深城,但有一顆子落在上滬,長期有利好。除非上滬主動淘汰紡織業,否則,飛馬不會去動廿一廠。


    但老吳幫老忠一個大忙,政績上一定要給回報。


    尹照棠需要酬神,恰逢其會,主動說道:“聽聞深城正在進行《城鎮養老金》試點,公司收到文件,決定表個態,為全廠職工繳納養老金。”


    “這份態度,老吳,你滿不滿意。”


    如果說,對港招商是深城的使命,招商工作做的好,領導班子算政績優良。那麽,試點工作便是在給深城加擔子,令深城班子倍感壓力。


    要是幹的出色,政績拔尖,整個班子都要記功。要是幹的不行,大領導考核受影響,班子集體也受影響。


    孰輕孰重,老吳心裏清楚,但養老金試點的事,比遷廠更難開口。因為,遷廠是有收益的,養老金製度,卻完全是叫企業交錢。


    大領導連開幾次座談會,還在跟國營的企業單位聊呢。暫時都沒聊出一個結果,外資企業就有表態,在工作上當真是個突破口。


    吳利民喜上眉梢,竟不知怎麽感謝,連道兩聲滿意後,感慨道:“忠義集團真是愛國企業,利國利民。”


    “在新界工廠的薪資,不僅是同行最高,還願意做表率,支持國內政策。有飛馬作先鋒,看那些單位企業,還有沒有底氣再油腔滑調,推推諉諉。”


    雖然,國內全麵推行養老金製度要到九十年代,但一項政策在推廣前,照慣例都要進行試點。


    做小範圍內的社會實驗,看看成效,積累經驗。有些製度雖是借鑒國外,但適不適應國情,需不需修改,都是在試點進行總結。


    “大家都是朋友,不用這麽客氣啦。隻要是有利民生的政策,都是幫公司創造環境,忠義集團不會推卸責任的。”尹照棠並非是在講大話。


    隻要老忠不甘心做小資本,便注定要扛起社會責任,與其等文件,不如做奉獻。後世沒大範圍執行的小文件,他去碰便可。


    吳利民突然發現港商比他還會喊口號,心中古怪,卻無法辯駁,歎氣道:“尹恒覺悟高,不像是個商人。”


    “明天見大領導的時候,記得多問一件事。”


    尹照棠眯起眼睛,察覺關鍵:“乜事,這麽重要?”


    吳利民道:“大領導好像已跟上頭,初步擬成回歸籌備委員會的名單,尹生若想爭一個位置,還需要多下工夫。”


    尹照棠心裏稍許有些失落,以老忠的體量,投資,竟還無法內定一個名額?籌備組的名額,千金不換,有心氣的人都想爭一爭。


    老吳看來是知道內幕,但不好多嘴,隻能在範圍內提點,讓尹照棠主動去跟大領導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什麽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龍頭大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晨吃早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晨吃早茶並收藏什麽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龍頭大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