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嘯的事情解決,劉耀東則是被老支書給叫去一邊。
“東子,差不多就行了,得饒人處且饒人,我看姓萬的那一家子這一次也是真知道錯了,那老頭一把年紀還一個個墳頭去磕頭認錯,別一會死在山上。”老支書抽著旱煙勸道。
劉耀東笑道:“老支書,是不是有領導給你遞話了?”
老支書點頭就說:“瞞不住你啊,這一次別說鄉政府的領導,就連之前隻見過一麵的縣裏大領導都給我打來電話,這姓萬的一家子能耐是真大啊。”
“有錢有勢,就是不幹好事,我孩子要是跟他閨女一樣,我都不會麻煩別人,自己就先給抽一頓,真年頭學壞容易,學好太難。”劉耀東歎口氣說道。
老支書點頭就說:“你的品性,我們全村人都知道,能耐那麽大,真要是去城裏,肯定能發大財,但你沒走,現在還留在農村,別人罵你臭農民,其實也等於罵我們所有農村人。”
“老支書,所以咱們隻能越來越富,才能讓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城裏人明白,農村人咋了,農村人也講文明,也愛幹淨,也能掙大錢。”劉耀東撇嘴道。
老支書嘿嘿笑道:“這天下那個農村人讓城裏人看的起了?”
“老支書,你別不信,不說這國內第一村,就是沿海好多農村,其實那些城裏人都不敢小看。”劉耀東憧憬道:“所以說這歸根到底就是經濟決定陽光,有錢有勢,別人就高看你一眼,無權無勢,沒人瞧的起你。”
“行,你小子有出息,幹脆我這位置讓你幹算了。”老支書開玩笑道。
劉耀東笑道:“那可不行,我這人不願意被條條框框給管住,不過這一次事情過後,我們村得走集體路線。”
“走集體路線?”老支書皺眉就說:“改革開放之前那一套?”
“當然不是那一套,是走合資合作,一起發家致富的路線。”劉耀東想了想就說道:“有個新詞叫做新農村道路。”
“我也不懂,你說啥就是啥,反正我們村委會全力支持。”老支書咧嘴笑道。
劉耀東看了一眼山頭上就說:“行了,讓萬家的人都走吧,這事也別繼續結怨下去了。”
老支書一聽劉耀東鬆口,趕緊去找村官,讓那兩人去山上通知那些城裏人。
很快萬家的人都得到消息,一個個下山離開,回到車上就小聲地罵罵咧咧。
劉耀東返回家裏,劉大山正在幹活,撇嘴就說:“東子,祖墳修好了,那老頭確實可惡缺德,不過要是死在山上,咱們家也脫不了幹係啊。”
“爹,我已經讓人傳話了,讓那些王八蛋馬上滾。”劉耀東笑道:“那些混蛋這一次總得長點教訓。”
結果屋外,鴻雁來了,她剛才去了趟廁所,此時來到劉耀東家,熱情地喊著叔叔阿姨。
劉耀東剛讓她坐下,屋外傳來荷花的聲音,一瞧壞了,家裏多出一個鴻雁,荷花看見不會懷疑吧?
劉耀東來到屋外,荷花不敢進他家院子,畢竟始終是個寡婦身份,害怕劉大山兩口子有意見。
看見嬌滴滴的荷花,劉耀東笑道:“咋不進屋呢?”
“我怕你爹娘生氣,就想看看你咋樣,沒事就好。”荷花羞澀說道。
劉耀東低聲說道:“晚上去你家。”
“我……”荷花滿臉通紅,點下頭就快速離開。
劉耀東看她的背影,笑著就說:“屁股大能生兒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再次回到家裏,鴻雁已經背著包起身,焦急地說:“我家裏有點事得先回去,改天你去縣城,我請你吃飯。”
劉耀東笑著點頭,隨後開車送鴻雁去大路上。
萬家的人離開後,桃源村又恢複了平靜,老支書得到有關部門通知,各種款項馬上到位,要大力開發農村經濟。
老支書樂壞了,不僅本人的工資福利上漲,而且還能為村裏許多貧困戶解決低保和孩子念書費用等等問題。
劉耀東這邊送完鴻雁回家,馬不停蹄地通知村裏人開大會。
村委會門前,桃源村的家家戶戶都拿著小板凳帶著孩子來聽劉耀東要說啥。
如今的劉耀東不僅讓村裏大戶信服,也讓其他村民認定他的能耐。
劉耀東一看村裏數百人到齊後,笑著上台,隨後說道:“這一次我們村子附近的道路修好,祖墳的事也徹底解決,再加上之前的那些什麽流轉土地全部取消,讓我看見了擔心的事,也發現了我們村裏存在的問題,為了讓桃源村的經濟起飛,我決定成立桃源村經濟合作社。”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議論起來,荷花等人不知道啥意思,合作社不是早就成立了嗎?
劉耀東接著朗聲吼道:“這個合作社不是單項產業合作,而是整體經濟,類似於一家完全私營的公司,我占股百分之五十一,這是為了掌握對合作社徹底的控製權,免得以後有人要整我,到時候又從公司下手,隻有公司穩定了,大家才能跟著掙錢,這其中包括桃源果、魚塘、各種家禽等等產業,另外我還買下了一個罐頭廠,打算完善果汁加工生產線,以後村裏人可以去廠子上班,還能把果子全部銷售出去。”
一番話讓大家都雲裏霧裏,老支書接著說道:“反正我相信東子,你們相信他就入股,不相信就拉倒,不過醜話說在前頭,東子一開始就說了,這是一家私營合作社,他是大老板,你們別以為跟從前一樣是吃大鍋飯,要幹就好好幹,跟著他一條心幹下去,如果三心二意,想要白拿錢,恐怕就沒好果子吃。”
這一下大家明白了,就是跟著劉耀東幹,他說啥是啥。
趙三炮滿臉疑惑地問:“東子,我們肯定信你,但我們家家戶戶都窮,沒錢入股啊。”
劉耀東說道:“大家入股的方式並不是完全以錢來作數,你們家的土地,你們的人口都可以加入,當然有錢入股也可以,反正入股越多越好,到時候分紅收益也多,這事不是操之過急的事,我給大家一個月時間考慮,想好了就去魚塘找荷花登記,隻要我們全村人一條心,不出五年時間,保證讓桃源村家家戶戶開小車修洋樓。”
這話讓老支書激動,拍手叫好道:“說的好。”
一時間,全村人都開始鼓掌,紛紛憧憬在以後成為富裕鄉村的美夢中去。
劉耀東去到魚塘,本以為荷花會有意見,結果她們一群女人覺悟都沒得說,一個個紛紛覺得劉耀東做了一件大好事,畢竟有錢都朝外麵走,誰會想著帶領村裏人一起掙錢啊?
周曉雲悄悄碰周曉芳一下問道:“姐,傻子哥不僅有錢,還那麽有正義感,但我為啥覺得跟他越走越遠呢?”
周曉芳笑著就說:“曉雲,你也不看看他身邊的那些美女都是幹嘛的,有錢的大老板,要不然就是電視台的主持人,你之前還有機會,現在差距確實很大。”
“她們怎麽能跟我比,我和傻子哥感情好,他腦子沒好之前,我就經常找他玩,我想他還知道誰才是最好的。”周曉雲不服氣地說道。
周曉芳歎口氣,她總覺得劉耀東就是把周曉雲給當妹妹,再加上她也有點喜歡劉耀東,心裏反而迫切地希望曉雲能另外找個對象。
女人的心思很難猜,周曉雲就是例子,她有了危機感,主動靠近劉耀東就說道:“傻子哥,最近有沒有去後山洗澡啊?”
劉耀東笑道:“夏天都過了,誰還會去後山洗澡了,你也別去,特別是來親戚的時候。”
周曉雲臉一紅,忸怩地說道:“我最近不太舒服,你一會幫我看看好不好?”
劉耀東今天確實沒事,點頭就說:“行啊,去旁邊屋子吧。”
“這會還有事,晚上吧,晚上我去你家。”周曉雲心裏突然萌生出一個想法,那就是生米煮成熟飯,這也是最常用和最管用的手段。
你都把我給那啥了,你還能不負責嗎?
旁邊的周曉芳聽見有點為難,但一想到周曉雲這麽在乎劉耀東,她也隻能沉默不吭聲。
晚上的時候,周曉雲跑去村裏小時候的玩伴陳音家。
陳音十六歲就外出打工,最近因為廠子不景氣而裁員回村,但許多人都背地裏說她根本不是在外麵打工,而是做皮肉生意。
雖然有這些流言蜚語,但都是一個村的,而且陳音對周曉雲又很大方,所以回家這段時間,兩人關係不錯,經常來往。
周曉雲進她家院子,狗已經叫起來,周曉雲喊道:“音子。”
陳音回了一聲,隨後走了出來,看見周曉雲就低聲說道:“你剛才沒說胡話吧?”
“我騙你幹嘛,東西給我。”周曉雲催促道。
陳音一臉濃妝,雖然隻有十八歲,但看起來好像二十多,常年的城市漂浮生活,讓她不僅變得世俗,而且已經有了成年人的心智。
她笑著打趣道:“那有女的給男的下藥的,千古奇聞。”
“東子,差不多就行了,得饒人處且饒人,我看姓萬的那一家子這一次也是真知道錯了,那老頭一把年紀還一個個墳頭去磕頭認錯,別一會死在山上。”老支書抽著旱煙勸道。
劉耀東笑道:“老支書,是不是有領導給你遞話了?”
老支書點頭就說:“瞞不住你啊,這一次別說鄉政府的領導,就連之前隻見過一麵的縣裏大領導都給我打來電話,這姓萬的一家子能耐是真大啊。”
“有錢有勢,就是不幹好事,我孩子要是跟他閨女一樣,我都不會麻煩別人,自己就先給抽一頓,真年頭學壞容易,學好太難。”劉耀東歎口氣說道。
老支書點頭就說:“你的品性,我們全村人都知道,能耐那麽大,真要是去城裏,肯定能發大財,但你沒走,現在還留在農村,別人罵你臭農民,其實也等於罵我們所有農村人。”
“老支書,所以咱們隻能越來越富,才能讓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城裏人明白,農村人咋了,農村人也講文明,也愛幹淨,也能掙大錢。”劉耀東撇嘴道。
老支書嘿嘿笑道:“這天下那個農村人讓城裏人看的起了?”
“老支書,你別不信,不說這國內第一村,就是沿海好多農村,其實那些城裏人都不敢小看。”劉耀東憧憬道:“所以說這歸根到底就是經濟決定陽光,有錢有勢,別人就高看你一眼,無權無勢,沒人瞧的起你。”
“行,你小子有出息,幹脆我這位置讓你幹算了。”老支書開玩笑道。
劉耀東笑道:“那可不行,我這人不願意被條條框框給管住,不過這一次事情過後,我們村得走集體路線。”
“走集體路線?”老支書皺眉就說:“改革開放之前那一套?”
“當然不是那一套,是走合資合作,一起發家致富的路線。”劉耀東想了想就說道:“有個新詞叫做新農村道路。”
“我也不懂,你說啥就是啥,反正我們村委會全力支持。”老支書咧嘴笑道。
劉耀東看了一眼山頭上就說:“行了,讓萬家的人都走吧,這事也別繼續結怨下去了。”
老支書一聽劉耀東鬆口,趕緊去找村官,讓那兩人去山上通知那些城裏人。
很快萬家的人都得到消息,一個個下山離開,回到車上就小聲地罵罵咧咧。
劉耀東返回家裏,劉大山正在幹活,撇嘴就說:“東子,祖墳修好了,那老頭確實可惡缺德,不過要是死在山上,咱們家也脫不了幹係啊。”
“爹,我已經讓人傳話了,讓那些王八蛋馬上滾。”劉耀東笑道:“那些混蛋這一次總得長點教訓。”
結果屋外,鴻雁來了,她剛才去了趟廁所,此時來到劉耀東家,熱情地喊著叔叔阿姨。
劉耀東剛讓她坐下,屋外傳來荷花的聲音,一瞧壞了,家裏多出一個鴻雁,荷花看見不會懷疑吧?
劉耀東來到屋外,荷花不敢進他家院子,畢竟始終是個寡婦身份,害怕劉大山兩口子有意見。
看見嬌滴滴的荷花,劉耀東笑道:“咋不進屋呢?”
“我怕你爹娘生氣,就想看看你咋樣,沒事就好。”荷花羞澀說道。
劉耀東低聲說道:“晚上去你家。”
“我……”荷花滿臉通紅,點下頭就快速離開。
劉耀東看她的背影,笑著就說:“屁股大能生兒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再次回到家裏,鴻雁已經背著包起身,焦急地說:“我家裏有點事得先回去,改天你去縣城,我請你吃飯。”
劉耀東笑著點頭,隨後開車送鴻雁去大路上。
萬家的人離開後,桃源村又恢複了平靜,老支書得到有關部門通知,各種款項馬上到位,要大力開發農村經濟。
老支書樂壞了,不僅本人的工資福利上漲,而且還能為村裏許多貧困戶解決低保和孩子念書費用等等問題。
劉耀東這邊送完鴻雁回家,馬不停蹄地通知村裏人開大會。
村委會門前,桃源村的家家戶戶都拿著小板凳帶著孩子來聽劉耀東要說啥。
如今的劉耀東不僅讓村裏大戶信服,也讓其他村民認定他的能耐。
劉耀東一看村裏數百人到齊後,笑著上台,隨後說道:“這一次我們村子附近的道路修好,祖墳的事也徹底解決,再加上之前的那些什麽流轉土地全部取消,讓我看見了擔心的事,也發現了我們村裏存在的問題,為了讓桃源村的經濟起飛,我決定成立桃源村經濟合作社。”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議論起來,荷花等人不知道啥意思,合作社不是早就成立了嗎?
劉耀東接著朗聲吼道:“這個合作社不是單項產業合作,而是整體經濟,類似於一家完全私營的公司,我占股百分之五十一,這是為了掌握對合作社徹底的控製權,免得以後有人要整我,到時候又從公司下手,隻有公司穩定了,大家才能跟著掙錢,這其中包括桃源果、魚塘、各種家禽等等產業,另外我還買下了一個罐頭廠,打算完善果汁加工生產線,以後村裏人可以去廠子上班,還能把果子全部銷售出去。”
一番話讓大家都雲裏霧裏,老支書接著說道:“反正我相信東子,你們相信他就入股,不相信就拉倒,不過醜話說在前頭,東子一開始就說了,這是一家私營合作社,他是大老板,你們別以為跟從前一樣是吃大鍋飯,要幹就好好幹,跟著他一條心幹下去,如果三心二意,想要白拿錢,恐怕就沒好果子吃。”
這一下大家明白了,就是跟著劉耀東幹,他說啥是啥。
趙三炮滿臉疑惑地問:“東子,我們肯定信你,但我們家家戶戶都窮,沒錢入股啊。”
劉耀東說道:“大家入股的方式並不是完全以錢來作數,你們家的土地,你們的人口都可以加入,當然有錢入股也可以,反正入股越多越好,到時候分紅收益也多,這事不是操之過急的事,我給大家一個月時間考慮,想好了就去魚塘找荷花登記,隻要我們全村人一條心,不出五年時間,保證讓桃源村家家戶戶開小車修洋樓。”
這話讓老支書激動,拍手叫好道:“說的好。”
一時間,全村人都開始鼓掌,紛紛憧憬在以後成為富裕鄉村的美夢中去。
劉耀東去到魚塘,本以為荷花會有意見,結果她們一群女人覺悟都沒得說,一個個紛紛覺得劉耀東做了一件大好事,畢竟有錢都朝外麵走,誰會想著帶領村裏人一起掙錢啊?
周曉雲悄悄碰周曉芳一下問道:“姐,傻子哥不僅有錢,還那麽有正義感,但我為啥覺得跟他越走越遠呢?”
周曉芳笑著就說:“曉雲,你也不看看他身邊的那些美女都是幹嘛的,有錢的大老板,要不然就是電視台的主持人,你之前還有機會,現在差距確實很大。”
“她們怎麽能跟我比,我和傻子哥感情好,他腦子沒好之前,我就經常找他玩,我想他還知道誰才是最好的。”周曉雲不服氣地說道。
周曉芳歎口氣,她總覺得劉耀東就是把周曉雲給當妹妹,再加上她也有點喜歡劉耀東,心裏反而迫切地希望曉雲能另外找個對象。
女人的心思很難猜,周曉雲就是例子,她有了危機感,主動靠近劉耀東就說道:“傻子哥,最近有沒有去後山洗澡啊?”
劉耀東笑道:“夏天都過了,誰還會去後山洗澡了,你也別去,特別是來親戚的時候。”
周曉雲臉一紅,忸怩地說道:“我最近不太舒服,你一會幫我看看好不好?”
劉耀東今天確實沒事,點頭就說:“行啊,去旁邊屋子吧。”
“這會還有事,晚上吧,晚上我去你家。”周曉雲心裏突然萌生出一個想法,那就是生米煮成熟飯,這也是最常用和最管用的手段。
你都把我給那啥了,你還能不負責嗎?
旁邊的周曉芳聽見有點為難,但一想到周曉雲這麽在乎劉耀東,她也隻能沉默不吭聲。
晚上的時候,周曉雲跑去村裏小時候的玩伴陳音家。
陳音十六歲就外出打工,最近因為廠子不景氣而裁員回村,但許多人都背地裏說她根本不是在外麵打工,而是做皮肉生意。
雖然有這些流言蜚語,但都是一個村的,而且陳音對周曉雲又很大方,所以回家這段時間,兩人關係不錯,經常來往。
周曉雲進她家院子,狗已經叫起來,周曉雲喊道:“音子。”
陳音回了一聲,隨後走了出來,看見周曉雲就低聲說道:“你剛才沒說胡話吧?”
“我騙你幹嘛,東西給我。”周曉雲催促道。
陳音一臉濃妝,雖然隻有十八歲,但看起來好像二十多,常年的城市漂浮生活,讓她不僅變得世俗,而且已經有了成年人的心智。
她笑著打趣道:“那有女的給男的下藥的,千古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