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有點工業時代倫敦那個感覺。


    趙塵又是視察了一下各個工坊,又是去看了一下李泰。


    李泰的進展,倒是也有,他先是按照熱水壺的原理,製作出了一個小型的模型,也能簡單帶動皮帶的運轉,但是一些關鍵節點還沒有弄好,而且這模型需要放大幾十倍,到時候的難度可不一般。


    鼓勵了一下李泰,趙塵又是走了出來。


    “趙先生,接下來做什麽?”


    “全國各地的官道修建得怎麽樣了?”


    裴行儉答道:“主要城市之間的官道修建得極快,洛陽到長安的官道已經修建好,再往西修到了太原,從山東到太原的官道也快修好,往南直到蘇杭,也是快了。”


    這一次大唐的官道修建,是基本上兩個城市都出工匠,朝著兩邊對向修,雖然這樣做難度比較大,但的確是速度最快的方式之一。


    “既然如此的話,倒是可以發明一下四輪馬車了。”


    趙塵沉吟說道。


    此前他在劍南道坐的馬車,過於顛簸,雖然現在自行車非常流行,但馬車也仍然是有存在的必要性。


    再加上現在官道都修建好了,馬匹可以在官道上放肆地跑,那麽四輪馬車就可以出來了。


    四輪馬車主要是西方那邊使用,中國古代使用的更多的是二輪馬車,和二輪馬車相比,四輪馬車更為舒適,它可以自由轉向,不像二輪馬車那樣,前麵的馬車一旦轉彎,後麵的車廂飄移起來可以完全飄出過道。


    四輪馬車,有減震裝置和四輪轉向裝置,當然,這絕不是中國古代沒有發明出這些玩意,而是在中國古代,根本用不到四輪馬車。


    為什麽,因為第一點,中國古代戰國時期車輪直徑1.69米,而古羅馬隻有0.5米,車輪大,則底盤高,通過性好,不平坦的地方也可以行駛。


    而第二點,則是西方係馬是係在馬脖子上,而中國古代的馬繩子是係在馬的胸口,你脖子被人勒了一根繩子,難道還能跑得快?


    第三點,則是中國古代的馬車,其實是有軌的,就和後代的電車一樣,地麵之上有著凹陷下去的車轍,秦始皇車同軌,同的就是這個軌,相當於馬車能在固定道路上奔跑,轉向也不需要太過擔心,那還有必要用四輪車嗎?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現在大唐的官道已經修建好了,寬闊的大馬路,那馬車速度肯定要快起來,而且對控製方麵要求肯定更高,四輪馬車就有了出場的可能。


    裴行儉眼睛亮了:“先生,需要我幫忙嗎?”


    “你幫倒忙嗎?自己該幹嘛幹嘛去。”


    裴行儉哦了一聲,有些委屈,而趙塵喊來幾個工匠,很快有人牽來一輛馬車,更是有幾個士子在旁邊分析。


    而趙塵一邊說,指出這馬車的缺陷和改良的方法,那些士子認真做著記錄。


    工業區的實驗,任何東西都要記錄下來,方便查詢,這也是趙塵的要求。


    很快,四輪馬車的要求就是說了出來,有負責做輪子的工匠,當即去做輪子了,這一次的輪子,不用木的,而是需要用鋼鐵!


    而輪子的輪轂,則不需要做那麽大。


    趙塵幾乎連設計圖紙都畫出來了,那些工匠一看,便是懂了,當即按照趙塵的要求,開始製作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唐當贅婿趙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我在大唐當贅婿趙塵最新章節